5種史前生存至現代的奇特物種,第三種起源於五億年前

2020-12-06 喵說動物

土豚,又稱作非洲食蟻獸,關於土豚的生存歷史最早可追溯至6000萬年前,在當時就已經遍布在大陸中。經過數次物種滅絕時間頑強延續至今。獨特的外表在演變的過程中也幾乎沒有發生變化。

鴨嘴獸,自然界中相貌十分獨特的一種,同時也是現存最為古老的元食哺乳生物之一。在距今約2500萬年前就已經出現,時至今日仍舊有少部分個體存活在澳大利亞中,長有鴨子的嘴部與海狸般的身軀,看起來又有幾分憨態可掬。

水熊蟲,現今屬於世界性分布的古老生物,在5億年前就已經廣泛存在於地球上。最先是被一名神父在1773年所發現。目前,水熊蟲極可能是生命力最強韌的一種,幾乎能在任何極端的環境中生存下來。

鰉魚,學名稱作達氏鰉,我國黑龍江水域的特產魚類。已經有著數千萬年的生存歷史,在乾隆年間曾被多次上貢於皇帝,當乾隆皇帝嘗到其肉質的鮮美後,賦予其鰉魚之名。

瑤山鱷蜥,在所有爬行生物中較為古老的一種,因外表與鱷魚有幾分相似而被稱為鱷蜥。我國特有的物種,僅在廣東廣西及湖南部分地區可見。

相關焦點

  • 盤點5大史前倖存至現代的物種,第3種在國內已被當成寵物飼養
    盲鰻,屬於原始的脊椎生物,由古代生活在海底的類蛇型生物進化而來,已經存在超過5億年。同時,盲鰻也被人譽為世界上最恐怖的生物之一,它們能夠運用皮膚分泌的粘液消化獵物殘骸,也就是運用皮膚來進食。貘,分布在多個國家地區的奇特物種,在該屬下僅有五種貘類生物,而關於貘類生物的生存演化歷史最早可追溯至一百萬年前,當時由於地勢變遷導致大量的貘類生物走向滅絕。鱟蟲,又稱作三眼恐龍蝦,在距今約2億年前的二疊紀時期就已經存在,它們出現的時間要比恐龍還要久遠。如今在國內的野外地區幾乎都能發現鱟蟲。且鱟蟲自身生理習性十分獨特具備觀賞性,在國內,很多人都將其當成寵物飼養。
  • 史前6大奇特怪異的生物,第4種可能是人類的祖先
    鳥鱷,三疊紀早期最龐大的肉食生物,體長在4米左右,相貌奇特怪異,起初被人視為包括暴龍在內所有肉食性恐龍的祖先,但目前經過研究後發現,鳥鱷的親緣關係較接近鱷目。加斯馬吐龍,生存在早三疊紀時期的中國地區,可能是現代鱷魚的遠祖,生存習性與現代的鱷魚較為接近,大部分時間會棲息在河流中,伏擊獵物。
  • 5種奇特的史前生物,第三種仍被人發現蹤跡,可能並未滅絕
    歐巴賓海蠍,生存於寒武紀時期的奇特生物,大約在5.3億年前的海洋中,到處都是歐巴賓海蠍的身影。其相貌極為詭異,具有五隻柄狀的眼睛,在身體兩側還長有與眾不同的附肢,能夠如同船槳一般在海中滑行。仙掌滇蟲,最早出現在海洋中的節肢生物之一,體長僅有6釐米左右,外型奇特,在其身體上遍布著刺狀突起,會運用10對遍布尖刺腳部在海底匍匐前進。塔斯馬尼亞虎,最早出現在距今約四百萬年前的澳洲地區。據悉,最後一隻袋狼在1936年死去。
  • 盤點5大已滅絕的原始物種,第3種有望通過克隆重新「復活」
    禽龍,史前大型的鳥腳類恐龍,身長在9米以上,身軀高達4至5米。
  • 三葉蟲化石:五億年前,翩翩燕子飛
    說到古生物,你可能會想到龐大的恐龍、神奇的始祖鳥,以及我們的老祖宗古猿……但還有一類不起眼的史前動物,不光資歷比上面這些明星都古老得多,而且知名度也毫不遜色:這就是三葉蟲,曾經在地球上生活了3億年。顧名思義,三葉蟲的外表,就像是三片葉子組合起來一樣。
  • 5種可能仍存在的已滅絕物種,第3種被多次發現蹤跡
    巨猿,這種分布於中國的古老生物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種猿,生存於約100萬~30萬年前,它們是現代猩猩的遠親,神秘物種大腳怪、北美野人和雪人的愛好者則認為巨猿有可能還存活於世。臺灣雲豹,臺灣特有貓科動物,在20世紀40年代數量尚有上千隻,但至今臺灣雲豹已經絕跡多年,被認為是已滅絕物種,但許多人認為這一種神秘的貓科動物可能還依舊存在於臺灣的深山老林中。
  • 5種延續至今的史前物種,它們比恐龍還要古老
    水母,分布於世界多個海域的浮遊物種,出現的時間比恐龍還要早遠,在6.5億年前就已經存在,在多次物種滅絕事件的洗禮之後仍舊有少部分群體延續至今。目前在世界上的水母大約有250種,形態各異且多數具有劇毒。鸚鵡螺,在地球上經歷了數億年的演變,至今仍存活在熱帶印度洋之中,外型與生存習性也都幾乎沒有發生變化,被人譽為海洋中的「活化石」生物,且對人類研究生物進化方面具有極高的價值。新疆北鯢,目前是我國新疆地區史前唯一存活至今的有尾兩棲動物,起源於2.4億年前,比恐龍出現的時間要早。被人在1866年發現之後甚至絕跡長達一個世紀才又被人重新發現。
  • 5種最可怕的史前物種,專門獵殺我們的人類祖先!
    說起可怕的史前動物,你第一個想到的可能就是霸王龍。感謝史匹柏,成功地用虛擬的疼痛,讓我們忘記了血液和基因裡殘留的史前祖先親歷的痛苦和磨難,事實上,在智人生存的幾十萬年裡,至少有5種史前猛獸是以我們智人和其它靈長類為食的。
  • 現億年前遠古蜘蛛 保存在琥珀中的十大神秘史前發現
    現億年前遠古蜘蛛 保存在琥珀中的十大神秘史前發現 記者從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該所王博、黃迪穎研究員分別領銜的兩個團隊,各自對一種1億年前的奇特遠古蜘蛛:應氏奇美拉蛛展開研究。這種新發現的遠古蜘蛛讓人類發現,蜘蛛的古老祖先長著尾巴,這為了解蜘蛛的起源和早期演化提供了關鍵證據。
  • 史前五大戰力非凡的古生物,第三種就生存在35萬年前的中國
    古巨豬,史前巨豬家族的一個進化旁支,距今約三千五百多萬年前,古巨豬是歐亞大陸上1戰力非凡的掠食者。它們的身軀如同現代犀牛般強壯。頭部碩大,上下顎咬合力強,瞬間粉碎獵物的骨骼,被它盯上的獵物幾乎都難逃一死。
  • 5種史前古老動物,第4種仍被發現,難尋行蹤
    狼蜥獸,也叫作伊諾史川獸,是麗齒獸科下動物,麗齒獸是生物進化史上的一大重要突破,狼蜥獸生存於2億5100萬年前的晚二疊紀,外形跟狼有點相似,四肢直立於身體下方,其化石發現於俄羅斯北德維納河流域附近,目前已發現幾乎完整的化石。
  • 5種面目醜陋的史前生物,有一種倖存到現代,卻被人們做成美食!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史前生物,對於人類的歷史來說是非常神秘的,因為它們的生存年代離我們實在太遠了,所以很多人都很好奇史前生物到底是什麼樣的?
  • 這6種史前動物至今存在,有3種在中國,還有一種與恐龍交手過!
    中間擁有著幾千萬年前的空白期,同時也有很多的古生物在這個過程中延續了下來,儘管和它們處於同時代的生物已經消失不見,但是它們卻在日益惡劣的地球環境當中適應了周圍環境,並且生存下來,就比如以下的這6種史前生物,其中還有三種是在中國的,一種曾經還是恐龍的最大對手。
  • 史前最兇悍的幾種動物,第三種能捕獵大多數大型動物
    1.鱷雀鱔,是北美7種雀鱔魚中最大的一種,能長到3米。體延長,上下頜亦長,鱷雀鱔是肉食魚類,具有極強的破壞性,如若放到天然水域,會對當地的水體生態系統帶來滅頂之災,「只要是水裡的活物,它幾乎通吃」。由於什麼都吃的緣故,鱷雀鱔棲息的水域內很少有其它魚類生存,影響漁民收穫,各地政府為了保護水體生態而批准捕獵,只是這種魚極難捕獲,雖然貪吃的鱷雀鱔很容易上鉤,但它的滿嘴利齒能咬斷鋼絲做成的魚線,而且上鉤後拼命折騰。
  • 5種億萬年前古生物,第3種被普遍認為未滅絕
    獅鼻鱷,一種小型鱷形超目動物,體長僅有一米左右,生存於白堊紀時期,其化石在馬達加斯加島被發現,其奇特的鼻子特徵跟獅子有相似之處,因此得名,專家還發現獅鼻鱷的口齒並不向食肉動物,因此獅鼻鱷可能為植食性或者雜食性。
  • 我國沿海驚現2億年前物種仙女蝦?「史前物種」很常見
    最近仙女蝦突然之間成為了熱門生物,前幾天在我國江蘇省連雲港市,一個長著紅色尾巴、外形有點奇特的動物出現在了海濱大道的一個池塘裡。後來經連雲港市海洋與漁業發展促進中心海洋牧場科伏光輝高工確認,這種神奇物種叫仙女蝦,是一個季節性水生甲殼動物。從這個外形上看,尾巴飄逸通體還有點透明,的確和仙女有幾分相似,仙氣十足。
  • 5種奇特的史前生物,第3種能噴白液,仍未滅絕
    狼鰭魚,生存於中生代後期的一種淡水魚類,分布範圍主要在我種北部地區,狼鰭魚是原始的真骨魚類,也是我國發現的最早的真骨魚類,種類較多,目前僅在東亞地區有發現存在,從我國出土的化石遺蹟來看,狼鰭魚似乎已經有群遊的習性了。
  • 《物種起源》導讀
    《物種起源》用大量資料證明了形形色色的生物都不是上帝創造的,而是在遺傳、變異、生存鬥爭中和自然選擇中,由簡單到複雜,由低等到高等,不斷發展變化的。提出了生物進化論學說,從而摧毀了各種唯心的神造論和物種不變論。
  • 6種長相古怪的史前動物,只有第4種存活下來,分布中國
    巨狐猴,這種史前靈長目動物有著一個像黑犀牛一樣的鼻子,身體矮胖並且具有長長的犬齒,可能還擁有特大的上唇,長相古怪,只分布在馬達加斯加地區。雕齒獸,雕齒獸一般被認為是現代犰狳的祖先物種,這種史前動物擁有一個巨大的甲殼,體長達到3米多,高度也有1.5米左右,堪稱為哺乳動物中的"鐵甲武士"。鱟,當史前原始魚類剛剛問世的時候,鱟的祖先就出現了,最早的鱟化石見於奧陶紀(5.05億~4.38億年前),跟現代鱟比較相似的物種則出現於侏羅紀,如今鱟這種史前動物依舊存活了下來,分布在中國等地。
  • 歷史上的今天,達爾文《物種起源》正式出版
    《物種起源》《物種起源》全名《論依據自然選擇即在生存鬥爭中保存優良族的物種起源》(On the Origin of Species by Means of Natural Selection, or the Preservation of Favoured Races in the Struggle for Life),是英國生物學家查爾斯·達爾文系統闡述生物進化理論基礎的生物學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