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遭折戟,11年業績增長停滯,「掉隊」的星河灣風光難再?

2021-01-15 央廣網

近日,新出爐的克爾瑞研究中心發布的《2020年中國房地產企業銷售TOP200排行榜》顯示,截至2020年末,百強房企中有超8成房企累計業績超去年同期,超4成企業同比業績增速在20%以上。

粵派房企方面,如恆大、碧桂園、雅居樂、佳兆業等房企,業績均有不俗表現,長期引領全國房地產發展風向標,但也有老牌粵系房企卻數年來業績停滯甚至倒退,這其中就包括曾為「華南五虎」之一的星河灣集團。

沉寂數年,地產業績數十年停滯不前的星河灣集團重新出現在大眾面前,源於2020年9月,星河灣集團董事長黃文仔被原星河灣集團元老吳世權實名舉報經濟犯罪的一場輿論風波。

1996年便進入彼時還是宏宇集團的星河灣,擔任集團董事副總經理兼任財務總監一職直至退休的吳世權,在這封公開的舉報信中稱,2000年,宏宇集團、番禺房地產聯合開發總公司大石分公司,深圳南方香江實業公司三家股東組成「廣州宏富房地產有限公司」,宏富公司日常的經營管理均由宏宇集團獨家負責,黃文仔擔任該項目公司法人代表和董事長。廣州宏富房地產有限公司(下稱「宏富公司」)法人代表黃文仔在經營廣州星河灣項目期間,利用其管理權,長期侵佔宏富公司數億元巨額資金,向番禺房地產聯合開發總公司大石分公司(以下簡稱「大石房地產」)和深圳南方香江實業公司(以下簡稱「香江公司」)提供虛假財務報表,以該手段將巨額資金轉移到其控制的宏宇集團及其關聯公司,截至2004年末,非法侵佔資金高達5.879億元。

吳世權在舉報材料中稱,除宏宇集團外,大石房地產和香江公司從宏富公司得到的收益,與實際經營狀況不匹配。

黃文仔涉嫌虛假報表危機風波曾一度在網上發酵並迅速引來圍觀,不過在10月9日,星河灣集團對此次實名舉報事件發表公開聲明,稱舉報信息嚴重失實,並進行了專項審計指宏富公司合作方股東利益並未被侵佔。

不過,有媒體指出在該聲明當中,僅有星河灣集團一家對此發聲,發聲中並未出現其他兩家股東。

連遭折戟 業績增長停滯

1995年誕生於廣州的星河灣前身為宏宇集團,2001年,首次開盤的廣州星河灣就創造了豪宅「樣板」現象級神話,還曾一度被媒體稱為中國高端豪宅的「教科書」,黃文仔也一度被媒體稱之為「豪宅教父」,在當年甚至引來數家地產商爭相觀摩學習,星河灣集團一時聲名鵲起。

在大本營廣州創造豪宅銷售神話之後,2002年起,星河灣集團開始擴大地產版圖,接連在北京、上海、太原、瀋陽、成都、青島等一二線核心城市拿地布局,打造多個當地的豪宅高端項目,同時也不斷刷新豪宅營銷記錄,如2009年開盤的上海「星河灣」還曾創下6小時售出40億的銷售神話。

根據第三方研究機構的統計數據,早在2009年,星河灣的銷售額便達到130億元,位列當年中國房地產企業住宅銷售排行榜的第20名。

好景不長。隨後,星河灣集團在鄂爾多斯拿下其在全國的最大項目,卻遭遇項目複製「水土不服」的潰敗,除規模掉隊,銷售慘澹之外,旗下項目還多次遭遇了業主的投訴和維權,前期以質量著稱,聲稱要不惜成本打造精品豪宅的星河灣集團,卻頻頻被媒體曝出違規操作、質量危機等各種問題,星河灣口碑在業內開始大打折扣,業績一路下滑,並開始一蹶不振。

2011年9月7日,星河灣在鄂爾多斯項目開盤,截至2011年末,1900套房源認購套數不足1成,。該項目還被媒體曝出涉嫌違法佔地、無證施工、佔用保障房供地指標、違規批建高爾夫球場等,投資上百億元的項目,更是最終導致爛尾。

除鄂爾多斯項目「傷筋動骨」之外,2012年,太原星河灣因房屋質量引發的業主大規模維權更是將星河灣口碑降至冰點,據媒體報導,太原星河灣項目有近41項產品質量問題,一度造成業主集體抗議、打砸辦公室,因精裝修缺陷導致的糾紛,自2011年9月28日以來,太原星河灣業主維權長達半年以上,最終,星河灣集團不僅公開致信業主道歉,集團高層更是出面協商業主賠償問題。

2019年3月,《太原交通廣播》、《山西電視臺科教頻道》等媒體又對太原星河灣4號園存在的多個問題進行了曝光,比如內牆、外牆立面平整度和裂縫問題嚴重、園區綠植品種與銷售時說法嚴重不符、地板變色及起皮嚴重、電梯幾次墜落等問題。

除太原發起的多起項目業主維權案之外,上海星河灣也被指項目「假奢華」,被曝出用的黑檀木不是實木而是貼皮,星河灣聲稱的室內門窗採用義大利原裝進口品牌ALUK,但其實用的也只是配件。

另據《半島都市報》等媒體報導,自2015年青島星河灣小區業主購房以來,因為名校、醫院、超市等多項承諾配套,開發商並未能實施,致眾多業主無法搬遷入住、已入住的業主投訴無門等集體維權事件。

 銷售額停滯 風光難再

隨星河灣全國各地多個項目質量問題與口碑同樣呈現斷崖式下滑的,還有其大跌的銷售額和排名。

自2012年起,星河灣開始逐步掉隊,從地產前20名一路下滑,直至跌出百名外,且增長几乎停滯,甚至倒退。克爾瑞研究中心報告顯示,2018年,星河灣銷售金額為139.2億元,反觀2009年的130億元,近10年來業績增長不足10億元,而同一時代成立的碧桂園、萬科如今早就成為龍頭房企,這個時候銷售規模更超過了5000億元,可謂實力懸殊。

據克爾瑞地產研究數據顯示,2019年,星河灣銷售金額166.9億元,排名第129位,而在2020年,星河灣銷售金額為132.4億元,排名第154位,銷售額和排名再度下滑。

在銷售額幾乎停滯增長,甚至不升反降的背後,星河灣在廣州、上海等地的項目銷售周期更是被拉長,例如廣州星河灣半島五期、六期,項目在1992年就已經拿地,目前已過去28年之久,依舊在開發建設當中。

同樣,上海閔行區的星河灣三期項目,該項目被媒體曝出在2004年就已拿地,直到2020年2月,三期商品住宅項目才陸續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16年期間,地價早已上漲數倍,有媒體人認為,星河灣屯地超過15年,攫取了社會發展紅利,卻對上海並沒有任何實質貢獻。

據第三方平臺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星河灣集團在一二線城市的可售面積佔比分別為18.87%、60.53%,其餘20.60%均為汕尾星河灣,合計可售面積不足119.47萬平方米。在公開的土拍市場上,也鮮見星河灣亮相拿地,重點布局也從一線城市開始逐步轉向二線城市。

土儲不足,可售面積少,同步緊張的還有星河灣集團的現金流以及2021年債務集中到期的償還壓力以及高負債率。

財務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末,星河灣集團核心地產業務平臺——海怡地產的合併資產總額459.47億元,負債率為74.31%,高於同類型未上市房企60%-70%負債率。

在2019年公布的年度債券報告中,海怡地產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淨額為-25.88億元,相比去年47.97億元同比下降153.95%。海怡方面解釋稱,因2019年購地保證金支出金額以及合作舊改項目支出金融較大,才導致經營淨現金流轉負。

沉寂數年之久之後,專注舊改似乎成為星河灣這兩年的轉型發展策略。

2019年,星河灣拿下廣州黃埔區政府舊改重點項目——蘿峰舊改項目,宣布進軍城市更新領域,同時還在廣州、深圳等城市洽談且達成初步意向多個舊改項目。

有地產評論人士指出,舊改項目雖然毛利率較高,但需要大資金投入、開發周期也較長,資金周轉是需要首要解決的問題,對星河灣這樣本身現金流較為緊張的房企來說,資金實力以及開發管理能力將會帶來比較大的考驗,是否能成功轉型,扭轉局面還有待觀察。(文/妙竹)

相關焦點

  • 「中國豪宅教父」黃文仔遭實名舉報經濟犯罪,星河灣緊急聲明闢謠?
    1994年,黃文仔創立廣州市宏宇集團有限公司,開始進入房地產開發。以此為起點,才有了後來的「星河灣」,這個國內房地產頗有名聲的豪宅品牌。  1996年,宏宇集團成為廣州市第一家私營股份制企業集團。  此番吳世權實名舉報黃文仔涉嫌犯罪,從某種程度上講,對星河灣以及黃文仔的影響,或許性質更加嚴重。星河灣的闢謠聲明,不僅沒有另兩家合作方的聯合背書,甚至連報警這樣有實質法律震懾意義的措施都沒有出現,各種原因,只能讓圍觀的吃瓜群眾自己細品。
  • 今日份股市預警|22家公司遭媒體關注 業績下滑卻連續8漲停
    財務問題中,龍津藥業連年業績下滑,扣非淨利潤遭遇三連跌,因工業大麻概念連續8個漲停。監管問題中,華寶股份因「土豪分紅」收到深交所關注函,多家媒體關注,今日股價漲停。重組併購問題中,網宿科技兩周股價翻倍,卻被股東集體減持,今日股價下跌近9%。其他問題中,周黑鴨再次被沽空機構針對,股價略有下降。
  • 業績穩步增長,主力積極介入
    業績表現與去年三季報相比,該公司盈利能力維持穩定。其中,主營獲利能力保持穩定,總資產收益能力略有下降。該公司成長能力明顯惡化,處於一年中平均位置。其中,公司規模加速擴張,營利增速明顯收窄,營利性遭擠壓。
  • 太極蟲草廣告式公告遭問詢 項目業績持續虧損
    原標題:太極蟲草廣告式公告遭問詢 項目業績持續虧損   公告變「廣告」 太極蟲草夢骨感   重要盈利增長點冬蟲夏草項目還未鋪開便遭到上交所問詢。沒有變賣資產收益的太極集團業績大幅下滑,太極集團將希望寄託於冬蟲夏草項目,但目前來看蟲草公司業績持續虧損,冬蟲夏草項目能否為太極集團提供業績幫助仍待市場考驗。   「廣告式公告」遭問詢   作為未來重要利潤增長點的冬蟲夏草項目取得階段性成果的同時遭到上交所問詢,對於太極集團來說似乎並不是好信號。
  • 星河灣——不止是傳奇,更是令人嘆服的工匠精神!
    2021-01-13 11:05:18   來源:財經頻道     【摘要】 星河灣自成立以來腳踏實地,一步一腳印以中國人居品質教科書著稱至今二十多年,從奠基廣州到布局全國從感動中國到蜚聲國際星河灣一直秉持初心和理
  • 獵豹移動連續四個季度業績下滑:AI板塊難扛營收大旗 傅盛二次創業...
    央廣網北京11月26日消息(記者 牛谷月)11月24日,獵豹移動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出爐,獵豹移動Q3總收入為3.65億元,同比下降60.3%。公司實現歸屬於股東的淨利潤為2.59億元,同比下降42.6%。獵豹移動發布的往期財報顯示,獵豹移動已連續四個季度業績下滑。
  • 昔日光環日漸黯淡,新生業務明顯掉隊,達安基因或迎接盤俠
    來源:富凱財經富凱摘要:背靠研發大樹,也沒能實現重大突破,新東家能帶來多少利好,實難樂觀。作者|孜齋10月11日午間,達安基因一紙公告引發股價波動,午後直線拉至漲停。截至收盤,報11.41元,最新總市值91億元。
  • 點亮星路:上海星河灣·寶庫藝術空間盛大揭幕
    點亮星路:上海星河灣·寶庫藝術空間盛大揭幕暨凝視時光——美國《生活》雜誌攝影精選展2019年7月18日,上海星河灣·寶庫藝術空間盛大揭幕,這也是繼2017年7月18日001號社區寶庫星河灣·寶庫藝術空間在浦東星河灣驚豔亮相後,寶庫文化與星河灣集團合作的第二個住宅社區配套項目
  • IEA:2019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長停滯
    IEA:2019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長停滯 發布時間: 2020-02-17   來源:電纜網  作者:本站編輯
  • 受Kate Spade同店銷售額下跌拖累 Coach母公司業績增長乏力
    中國網財經2月11日訊(記者 陳瓊)一直試圖通過「買買買」組建輕奢集團的Coach母公司Tapestry集團(紐交所股份代碼:TPR) 備受業績增長乏力困擾。業績不及預期2月7日,旗下擁有Coach、Kate Spade以及鞋履品牌Stuart Weitzman的Tapestry集團發布財報顯示,截至2018年12月29日的第二財季內,銷售額僅增長1%至18億美元。
  • 多家環保企業2019年業績逆市增長
    截至4月中旬,環保行業上市公司2019全年業績披露進入收官階段。2019年,在環保產業競爭日趨激烈、項目收益水平下降、行業估值大幅縮水的大背景下,多家上市公司把握市場需求,積極探索新模式,年度業績實現逆市增長。
  • 維信諾2019年業績增長87.99%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李興彩)維信諾2月27日午間披露了2019年度業績快報,公司2019年營業總收入27.02億元,同比增長51.9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6511.87萬元,同比增長87.99%。
  • 找到個十百千萬億業績持續結構增長邏輯
    石章強:剛剛幾位嘉賓從人群破圈,產品破圈,品牌破圈來破我們這個局部實際上會發現破到最後的結果是什麼業績,怎麼從個億級變成十億級,十億級變成百億級、千億級、萬億級這是每一個企業家追求的事。但是這個難度就是怎麼跨過去,背後有沒有套路、邏輯。最終實現什麼?實現第一個可持續,第二個可複製,最難的是你能一步一步的實現掉來推動這個事情。
  • 老闆電器屢陷「爆炸門」 業績增速連降三年
    在2019年11月的媒體報導中,也出現了商家與消費者雙方主張不一的情況。北京石景山陳先生曾反映,家裡購買的老闆電器燃氣灶玻璃面板突然炸裂,造成妻子受傷。彼時老闆電器相關人員對此回應稱,「玻璃存在自爆機率,並不是質量問題。」同時,老闆電器官方表示,該產品已過保修期。
  • 華銳風電,風電場開發——掉隊了
    2010年遼寧省發改委與相關單位合作開展全省各地級市風電規劃編制工作,已完成鐵嶺、阜新、錦州、朝陽、丹東、瀋陽、葫蘆島、鞍山八市2011年至2020年風電發展規劃。這些年,隨著風力發電行業的快速發展,遼寧省風電產業呈現出快速發展的態勢,風能裝機和發電量逐年大幅增長。
  • 波羅的海指數連漲多天 滯漲概念股出爐 業績大增股僅3隻
    原標題:波羅的海指數連漲多天,滯漲概念股出爐,業績大增股僅3隻 摘要 波羅的海指數連漲多天,滯漲概念股出爐,業績大增股僅3隻。
  • 企業業績要「有機增長」還是「無機增長」?
    「有機」的概念不僅存在於食品中,工業領域同樣存在「有機增長」(Organic Growth)與「無機增長」(Inorganic Growth)兩種截然不同的發展道路。2008年四萬億的經濟刺激就是一種典型的市場幹預行為,人為地放大基礎設施的建設規模,導致短時間市場極其火爆,每家製造商的產能都出現了嚴重不足,全行業都在擴大投資、提高產能。
  • 成本收入比三連降 農行2019年業績穩健增長
    來源:上海證券報原標題:成本收入比三連降 農行2019年業績穩健增長2019年農業銀行營收和淨利潤尤霏霏 製圖⊙黃紫豪 ○編輯 陳羽農業銀行30日發布2019年年報顯示,該行去年盈利穩健增長,全年實現營業收入6272.68億元,同比增長4.8%,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淨利潤2120.98億元,同比增長4.6%,淨息差同比小幅收窄至2.17%,同時資產質量保持良好水平,不良貸款率為1.4%,同比下降0.19個百分點。
  • 四季教育:業績連續三個季度負增長 擴張偏謹慎
    公開資料顯示,作為以小學奧數競賽培訓起家、主要業務集中於上海的教育機構,四季教育在2018財年之後遭遇瓶頸,高速增長難繼。公司目前的戰略是促進培訓學科多元化和進行全國擴張。不過從學生人數、學習中心數量等運營數據來看,四季教育的對外擴張趨于謹慎。
  • 中國黃金國際三季度業績實現跨越式增長
    11月13日,中國黃金國際資源有限公司發布2020年第三季度業績。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生產黃金18.2萬盎司,同比增加12%,生產銅59317噸,同比增加20%。實現銷售收入5.98億美元,同比增長21%;經營性現金流入為1.74億美元,同比增長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