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浪財經
1月12日,四季教育披露2021財年第三季度未經審計的財務業績。財報顯示,四季教育在2021財年前三個季度的營業收入同比下滑33.93%至2.10億元;毛利同比下滑49.08%至0.83億元;淨利潤由去年同期的0.36億元下降至-0.16億元,同比由盈轉虧。
公開資料顯示,作為以小學奧數競賽培訓起家、主要業務集中於上海的教育機構,四季教育在2018財年之後遭遇瓶頸,高速增長難繼。公司目前的戰略是促進培訓學科多元化和進行全國擴張。
不過從學生人數、學習中心數量等運營數據來看,四季教育的對外擴張趨于謹慎。
連續三個季度負增長 Q3虧損882萬元
財報披露,截止2021財年前三個季度,四季教育的業績同比仍未出現明顯好轉。營業收入由去年同期的3.18億元下降至2.10億元,同比下降33.93%;毛利由去年同期的1.63億元下降至0.83億元,同比下降49.08%,接近腰斬;淨利潤由去年同期的0.36億元轉為虧損0.16億元。
分季度來看,四季教育在2021財年已經連續三個季度呈現負增長態勢。據披露,公司在第四季度的收入指引為6400萬元-6750萬元之間,對比來看同樣低於2019年同期。總體而言,四季教育的業績仍未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
註:四季教育財年為每年的3月1日至第二年的2月28日
運營數據方面,截至2020年11月30日的學習中心數量為49個,上年同期則為55個。第一季度到第三季度的學生人數分別為44634人、37085人和53493人,上年同期則分別為69100人、39357人和67714人,同比均出現下滑。
與之相對的是,四季教育的遞延收入也由2020財年前三個季度的1.32億元下降至2021財年同期的1.06億元。
公司表示,收入和規模的下降主要是新冠疫情和最新監管政策的影響所致。
值得注意的是,四季教育在2020財年第二季度計提了1億元的商譽減值準備,創始人田培慶在2020年8月份接受相關媒體專訪時表示,「商譽減值是一例幼兒培訓收購案。主要原因在於對政策把握度,管理的前置性,市場拓展沒有處理好。現在已經在轉好」 。
擴張偏謹慎
新浪財經曾在《四季教育高增長故事難繼 資產減值致上市後最大虧損》一文中解釋了四季教育業績失速的主要原因在於監管層對奧數賽事的打壓導致公司小學數學培訓的比較優勢弱化。
為了應對這種變化,四季教育也做出了積極的探索。主要的戰略是促進培訓學科多元化和進行全國擴張。
四季教育CEO左怡表示:「第三季度,我們率先推出新的教育計劃,進一步豐富課程,涵蓋所有學術科目,以滿足最近改革後日益增長的學習需求。我們很興奮地看到,本季度中學班級入學率同比增長54.5%,創歷史新高」。
據了解,上海市的新中考政策將於2021年全年啟動,總分數從原總分650分變為750分。招生方面分為提前批次和普通批次兩類,市重點高中只能拿出15%的名額用於自主招生,而舊政策為40%。此外要求名額分配到校、名額分配到區。
四季教育創始人、董事長田培慶接受相關媒體專訪時表示:「第一,我們內部認為時機(全國擴張)到了。2017年時,行業大整治,我們認為不適合擴張。因為擴張是需要代價的,盲目擴張更是問題很多,不少盲目擴張的培訓機構都受到重創。所以四季選擇了練好內功穩步發展。第二,四季教育的市場能力補充上來了,管理團隊中市場骨幹不少,可以對外開拓。第三,早期開始拓展中學時,我們內部認為至少需要3年時間磨合,現在剛好三年過去,準備也是差不多了。未來全國將運用合作、課程輸出、OMO雙師等各種模式進行千縣千校的拓展,打破區域和地理局限,把我們最核心的競爭力:教學質量及教學效果充分發揚光大,讓優質的教育惠及各地」。
不過從目前來看,無論從學生人數、學習中心數量還是第四季度的預計收入來說,業務方向上的改變還未在業績層面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