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城195倍溢價併購推進戰略轉型 扣非淨利潤扭虧連續四個季度倍增

2020-11-26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電子城195倍溢價併購推進戰略轉型 扣非淨利潤扭虧連續四個季度倍增

  北京市國資委實際控制的電子城(600658.SH)大踏步推進科技服務戰略轉型。

  11月23日晚,電子城發布對外股權投資公告公司擬出資0.93億元收購知魚智聯科技(福建)有限公司(簡稱知魚智聯)40%股權。

  知魚智聯是一家以雲計算、人工智慧行業解決方案為核心業務的企業。公司稱,本次收購,將助力電子城實現戰略轉型。

  電子城是北京市國資委控股的大型高科技企業集團北京電子控股有限責任公司旗下唯一的科技服務平臺,公司於2009年完成殼上市。2017年,公司開啟向科技服務轉型戰略。目前,公司主營業務中,除了園區地產銷售外,還包括科技服務業務及文化傳媒業務。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近兩年,雖然電子城經營業績不斷調整,但從去年第四季度開始,大幅回暖。去年第四季度至今年三季度,公司實現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簡稱扣非淨利潤)持續倍增。

  或受上述併購轉型消息刺激,11月24日,A股市場出現調整,電子城股價高開高走,全天上漲5.67%。

  受讓股權加增資助推戰略轉型

  以「構築科技產業生態,促進區域創新發展」為使命的電子城加速推進科技服務戰略轉型。

  最新的動作是,電子城通過股權投資方式,推進戰略轉型。

  根據公告,電子城擬以3999.96萬元收購福州知魚互維科技有限公司(簡稱知魚互維)和福州摩樹科技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簡稱摩樹科技)合計持有的知魚智聯22.22%股權。同時,公司擬以5333.40萬元對知魚智聯進行增資,獲取知魚智聯17.78%股權。交易完成後,電子城將以自有資金9333.36萬元獲取知魚智聯40%股權,成為其第一大股東

  知魚智聯成立於2019年9月24日,註冊資本1000萬元,法定代表人為劉小健。

  知魚智聯只有兩名股東,即知魚互維、摩樹科技,分別認繳出資額500萬元,但實際分別出資32.22萬元、190萬元。如果本次交易順利完成,其股權結構(以認繳出資額為依據)為,電子城、知魚互維、摩樹科技的持股比例分別為40%、36.09%、23.91%。

  據披露,知魚智聯經營範圍為軟體開發、工程和技術研究和試驗發展、數據處理和存儲支持服務、信息諮詢服務(不含許可類信息諮詢服務)、人工智慧公共服務平臺技術諮詢服務、人工智慧應用軟體開發等。目前,知魚智聯分別在廈門、深圳設立了2個全資子公司

  本次收購,存在較高的溢價率。2019年底、今年9月底,知魚智聯的總資產為3068.40萬元、3811.25萬元,淨資產為279.31萬元、1373.03萬元。本次交易,以截至今年3月31日為評估基準日,採用收益法評估,知魚智聯100%股權的評估值為1.87億元,增值18604.92萬元,增值率為19567.65%。

  採用收益法評估,且增值率較高,電子城在公告中稱,知魚智聯所處的軟體及信息技術服務行業為朝陽產業,除經營傳統軟體外,其還涵蓋雲計算及AI智能等新興產業,未來處於高速發展期,盈利能力較強。

  從披露的經營業績數據看,知魚智聯似乎有著較高的成長性。2019年至今年前三季度,知魚智聯實現營業收入3351.89萬元、6741.68萬元,對應的淨利潤分別為203.88萬元、867.47萬元,今年前三季度的營業收入、淨利潤為去年全年的兩倍。

  基於高溢價收購,交易雙方對知魚智聯未來三年的經營業績進行了預測及約定,並設定了補償方式。

  前三季度扣非淨利增4.6倍

  在產業轉型升級、科技創新成為熱詞的背景下,持續進行科技服務戰略轉型的電子城,未來經營業績或將持續向好。

  電子城的前身是北京天龍,1993年5月24日躋身A股市場,2000年左右推進重大資產重組,公司更名為兆維科技。2009年,成立於1994年的電子城,成功實施電子城老工業基地的升級改造和電子城科技園區的開發建設後,與兆維科技進行資產置換,電子城因此完成借殼正式登陸A股市場。

  公告、財報顯示,2013年,電子城提出「立足北京,走向全國」的布局戰略,2017年,公司實施全國擴張計劃,相繼拿下廈門、昆明等多個城市地塊。

  也是在2017年,電子城提出向科技服務戰略轉型。目前,公司主營業務為園區地產銷售、科技服務業務及文化傳媒業務。

  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約12.80億元,房地產、新型科技服務、廣告傳媒及其他、分部間抵銷的收入分別為14.56億元、3.19億元、0.12億元、-5.08億元,分別佔主營業務收入的113.83%、24.94%、0.97%、-39.74%。其中,新型科技服務較上年同期的2.88億元增長10.84%。

  從借殼上市以來的經營業績看,近年來,電子城盈利能力有了明顯提升。

  2008年,借殼完成前一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32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簡稱淨利潤)為-0.64億元。2009年,借殼完成首年,營業收入為12.91億元、淨利潤3.17億元。2010年至2016年,公司營業收入從13億元左右增長至17億元左右,2016年下滑至15.16億元。在此期間,淨利潤也有所增長,但跟營業收入一樣,波動較為頻繁。2015年,淨利潤為5.20億元,2016年下降至4.20億元。

  2017年,營業收入、淨利潤有所回升,2018年、2019年出現連續兩年下降。其中,2019年,營業收入為18.25億元、淨利潤3.51億元、扣非淨利潤1.83億元,同比分別下降18.33%、13.88%、49.34%。

  不過,從2019年四季度以來,經營業績出現反轉。

  數據顯示,2019年四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69億元,同比微降0.13%,淨利潤、扣非淨利潤分別為2.12億元、2.86億元,同比增長104.46%、210.82%。

  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7.75億元、5.05億元、10.76億元,同比增長134.85%、178.81%、141.68%,連續三個季度倍增。對應的淨利潤為1.63億元、0.72億元、1.98億元,同比變動83.69%、-11.80%、734.12%,三季度大幅增長。扣非淨利潤為1.62億元、0.45億元、1.61億元,同比增長1889.48%、249.71%、354.75%。前三季度,淨利潤4.32億元、扣非淨利潤3.68億元,同比增長211.69%、460.25%。

  由此可見,從去年四季度到今年三季度,公司實現的扣非淨利潤連續四個季度保持2倍以上的增速。

  電子城表示,深入推進科技服務戰略轉型,深耕科技空間服務、科技創新服務兩大發展體系,全力培育獨具特色的核心競爭力,保持著良好增長態勢。隨著公司持續加大創新研發投入,憑藉產品、技術、方案的優勢獲得與客戶的合作。同時,公司加強內部管理,提升投入產出效益,使得前三季度淨利潤出現較大幅度增長。

  電子城稱,其先後在全國多個省市啟動及運營了數十個科技空間及創新服務平臺項目,服務了2000餘家國內外優質客戶,打造貫穿產業發展全鏈條、覆蓋創新發展全周期、整合科技創新全要素的科技服務生態。

(文章來源:長江商報)

(責任編輯:DF537)

相關焦點

  • 「紅岸預警」三盛教育連跌背後:高溢價頻繁併購 券商不斷推薦買入
    截至2019年10月11日,公司股價在4個跌停之後,繼續2日連續下跌,報收8.80元,跌4.03%。三盛教育也接連收到交易所的問詢函,對其收購標的的資產構成情況、業績承諾可實現性等存疑。高溢價頻繁併購三盛教育近來接連收到的交易所問詢,直接原因是其連續不斷的併購。
  • 雲米第三季度淨利潤1030萬美元 同比實現扭虧
    [摘要]財報顯示,雲米科技第三季度淨營收為人民幣10.7億元(約合1.496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89.2%;淨利潤為人民幣7330萬元(約合1030萬美元),較去年同期的淨虧損人民幣5980萬元扭虧。騰訊科技訊 據外媒報導,雲米科技(納斯達克證券代碼:VIOT)周三盤前發布了該公司截至2019年9月30日的第三季度未經審計財報。
  • 再現"蛇吞象"併購 香山股份進軍新能源汽車領域
    11月26日,香山股份公告稱,公司擬以全額現金支付的方式,收購均勝電子(600699.SH)持有的寧波均勝群英汽車系統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均勝群英」)51%股份,交易金額為20.4億元。同時,均勝電子做出業績承諾,均勝群英2021年至2023年扣非淨利潤累計不低於9億元。
  • 再現「蛇吞象」併購,賣體重秤的香山股份20億進軍新能源汽車領域...
    11月26日,香山股份公告稱,公司擬以全額現金支付的方式,收購均勝電子(600699.SH)持有的寧波均勝群英汽車系統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均勝群英」)51%股份,交易金額為20.4億元。同時,均勝電子做出業績承諾,均勝群英2021年至2023年扣非淨利潤累計不低於9億元。
  • 全球知名雷射設備製造商,3季度淨利潤大增近80%
    全球知名雷射設備製造商,3季度淨利潤大增近80% 1、今天海康威視在盤中強勢漲停。從消息面看是私募大佬馮柳繼續加倉所至,但機構認為海康威視強勢更多是因為,3季報業績超預期,同時疊加行業龍頭的估值溢價所致。 2、此公司為國內領軍,全球知名的雷射設備製造商。
  • 晶方科技前三季度淨利潤增逾4倍 半導體封測行業有望斬獲大豐收
    全球疫情並未阻止傳統消費電子消費旺季的節奏,半導體行業的高景氣度,已經在封裝測試上市公司三季報上有所反應。 10月18日晚間,A股半導體封裝測試上市公司晶方科技(603005)率先發布封測業內三季報,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7億元,同比增長超過4倍,基本每股收益達到0.83元/股。另外,證券時報 e公司記者注意到,同行上市公司通富微電(002156)、華天科技(002185)等日前均已預計前三季度業績將同比大幅增長。
  • 晨會聚焦170816:重點關注景旺電子、西泵股份、芝蘭玉樹、特發信息...
    景旺電子(603228)財報點評:上半年穩健增長,FPC增長彈性大 (證券分析師:馬紅麗) 公司2017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9.7億,同比增長32%,歸母淨利潤3.2億,同比增長29%,扣非歸母淨利潤3.2億,同比增長33%,符合預期。
  • 紅棗第一股好想你:季度業績波動大 毛利率逐年滑坡
    1992年,他創辦奧星加工廠,研發了「雞心人參棗」、「無核雞心棗」,開發出棗幹、棗片、棗粉、棗醋等16個系列、200多種單品,申請了近400項專利。隨著不斷發展壯大,石聚彬給自己的棗選了個名字叫「好想你」。1999年,石聚彬開了好想你第一家直營店。2003年,直營店數目達到幾百家,銷售額過億。2011年,好想你成功上市,成了國內紅棗第一股。
  • 【紅岸預警】又一起因併購導致的血案:華誼嘉信債券違約風險高 實...
    【財聯社】(上海,研究員孫詩宇)訊,近日,華誼嘉信股價連續大跌,近3日(10月28日—10月30日)已出現3個跌停。但此前在10月21日至24日,其股價一路飆升,連續四日漲停,累計漲幅高達46%。值得關注的是,在華誼嘉信股價連續漲停和連續跌停背後,則是公司基本面的嚴重惡化。在頻繁的高溢價併購後,公司幾乎已被掏空;當前,公司正面臨暫停上市的風險;與此同時,公司控股股東的股份正面臨司法拍賣或強行平倉,公司的控制權可能發生變更。
  • IPO路漫漫只好選擇被併購 巨網科技溢價兩倍退市
    原標題:IPO路漫漫只好選擇被併購 新三板「網紅」溢價兩倍退市半年前,因重組失敗而復牌大跌的巨網科技成為「網紅」,彼時,創新層做市企業巨網科技復牌後大跌74%,業內普遍認為新三板二級市場跌進了更深的寒冬,重組失敗也成為了股價魔咒。近日,巨網科技重回大眾視野。
  • 「紅岸預警」掏空猛於虎:久其軟體頻繁高溢價併購 財務狀況嚴重惡化
    更值得關注的是,久其軟體財務狀況的不斷惡化,與公司頻繁高溢價併購,甚至存在大股東通過併購進行利益輸送有關。業績斷崖式下跌 久其軟體財務狀況嚴重惡化久其軟體成立於1999年,於2009年上市,公司主營業務包括管理軟體(電子政務和集團管控)和數字傳播兩大業務板塊。
  • 藍鯨教育一周熱聞:51Talk連續四個季度盈利,翼鷗教育完成C輪融資
    其中,51Talk連續四個季度實現盈利。流利說則處於掙扎狀態,淨收入2.4億同比下滑8.6%。港股方面,中教控股、宇華教育、睿見教育均發布新一季財報。 融資方面,翼鷗教育完成2.65億美元C輪融資,由高瓴創投領投;阿卡索宣布完成億元級C4輪融資;同道獵聘1.66億元戰略投資賽優教育。
  • 軍演密集推進 航天軍工板塊望再引關注(附股)
    盈利預測及評級:我們預計公司2013-2015年EPS分別為0.27元、0.33元、0.47元,對應PE為43倍、34倍、24倍,我們看好航空發動機未來的發展前景以及公司在航空發動機控制系統領域的絕對優勢,維持「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航空發動機重大專項出臺時間慢於預期;非航產品開拓不達預期。
  • 今日份股市預警|22家公司遭媒體關注 業績下滑卻連續8漲停
    財務問題中,龍津藥業連年業績下滑,扣非淨利潤遭遇三連跌,因工業大麻概念連續8個漲停。監管問題中,華寶股份因「土豪分紅」收到深交所關注函,多家媒體關注,今日股價漲停。重組併購問題中,網宿科技兩周股價翻倍,卻被股東集體減持,今日股價下跌近9%。其他問題中,周黑鴨再次被沽空機構針對,股價略有下降。
  • 513起併購重組實證:協議收購提振業績 高溢價致重組失敗
    部分上市公司因自身成長或轉型的需要,通過外延式併購重組來完善產業鏈,進而達到增厚公司業績目的,這是正常的市場行為;但也有部分上市公司出於扭轉虧損、粉飾業績等目的進行重組,尋求業績的短暫提升,因此上市公司併購重組的效果也各不相同。上市公司發生併購重組行為後短期市場價值表現如何?長期經營業績(又稱重組績效)會發生怎樣的變化?這些問題有必要進行深入研究。
  • 天風證券:從滲透率視角出發 哪些板塊有望享受估值溢價?(附9月金股)
    公司進一步聚焦數據中心業務,深化戰略轉型  2020年上半年,公司進一步聚焦數據中心業務,深化戰略轉型,於8月份提出了剝離充電樁業務的預案。並對本期及上年同期的「分行業」統計口徑做出調整,將原有的電力電子設備製造業進一步細分為數據中心行業、智慧電能行業和新能源行業。
  • TCL電子彩電出貨量再創新高 15個國家位列前茅
    得益於整體效率提高、海外及網際網路業務快速增長,公司盈利能力大幅提升,除稅後淨利潤為13.7億港元,同比增長139.8%;母公司擁有者應佔溢利為13.6億港元(包括原持有雷鳥網絡科技44.44%股權按市場定價進行公允價值重估產生的一次性收益7.9億港元),同比增長138.1%;經營性淨利潤(扣除一次性非經營性收益後歸母淨利潤)為5.5億港元,去年同期為4.2億港元,同比大幅提升32.9%;每股基本盈利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