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分級診療再創新 院士工作站入駐二級醫院

2020-11-29 東方網

圖說:周良輔院士工作站正式入駐復旦大學附屬閔行醫院

  東方網記者劉軼琳6月29日報導:經一年試運轉,日前,周良輔院士工作站正式入駐復旦大學附屬閔行醫院,這標誌著從此地處上海市城鄉結合部的居民除可降低醫療費用、享受三甲醫院的優質資源外,還可在家門口掛到著名院士的稀缺資源號;這也是上海市首家落戶於醫院的「院士工作站」。

  復旦大學附屬閔行醫院創建於1969年,其神經外科是閔行區特色專科;該院神經外科收治患者很大一部分為危重患者,病情複雜且惡化快。自院士工作站建立以來,收治的顱內腫瘤患者日益增多,據統計,2015年度神經外科患者死亡率較2014年度下降2.6%,重症患者預後不良發生率較上一年度降低3.5%。

  據記者了解,院士工作站試運轉期間,該院的品質和聲譽有了明顯提升,因二、三級醫院在醫療價格定價上有差異,可大幅度降低患者的醫療費用負擔。神經外科平均每月開展4至5臺三、四級複雜手術,這類手術如在三級醫院進行,每位患者平均需支付6至7萬元的治療費用,且大多需等待1月後才能入院。如今在復旦大學附屬閔行醫院神經外科院士工作站,這類患者自確診到入院的平均時間僅為3天,平均住院費用約4萬,可為患者節省近40%的經濟負擔,受到患者的一致好評和歡迎。

  同時,記者了解到到,以往患者在該院的平均住院日為14天,自院士工作站試運轉以來,加強了對危重症的管理,嚴格用藥,加強護理的力度,目前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已下降為12天。但由於醫護人員短缺,工作量大,護理還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腦出血患者壓床現象嚴重,院方表示,今後將增加護理人員,加大醫護比例,合理分流病人,爭取將平均住院日下降至10-11天。

  該院院長夏景林教授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神經外科與閔行醫院合作的歷史源遠流長,早在1992年雙方就已開展了共建工作。周良輔院士工作站正式揭牌後,醫院將以周良輔等專家知識傳承和創新指導作為突破口,建設涵蓋顱腦外傷、神經腫瘤、血管疾病譜為主導的臨床工作體系。拓展醫院的救治能力,建成二、三級醫院聯合體,讓患者在二級醫院進一步享受到三級醫院的醫療服務水平,把分級診療落到實處,切實給百姓看病帶來方便和實惠。

  周良輔是我國著名神經外科領軍人物、中國工程院院士、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長期從事神經外科臨床與基礎研究工作,在腦腫瘤、腦血管病和顱腦創傷三大領域有突出貢獻;他在難治性腦腫瘤和腦動脈瘤的手術治療方面作出開創性的貢獻,將這兩類病由「不治」變為「可治」,並極好地解決了顱內難治性海綿狀血管瘤和腦幹血管母細胞瘤手術治療這一國際性難題;尤其在腦膠質瘤療效研究中取得的成果,被世界神經外科聯盟讚譽為具有裡程碑意義。

相關焦點

  • 為更好落實分級診療模式,上海仁濟醫院將關閉普內科門診
    2018年3月31日下午5點門診結束後,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以下簡稱「仁濟醫院」)將關閉普內科門診。近日,該院貼出了上述通知。據醫院門診辦公室方面介紹,這一決定是為了更好地落實分級診療模式,讓一些常見病、慢性病診療下沉到社區。關閉了「普內科」門診是否就意味著普通門診都關閉了?
  • 董家鴻院士工作站 在淮安市一院揭牌成立
    本報訊 10日下午4點,淮安市第一人民醫院董家鴻院士工作站揭牌儀式舉行。董家鴻院士是目前國內肝膽外科的領軍人。通過建立院士工作站,淮安市一院將與董家鴻院士專家團隊在醫療技術、醫療服務、人才培養、學科建設、科研、教學培訓、遠程會診等方面進行全面合作。
  • 付小兵院士工作站落戶北大醫療魯中醫院
    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點擊查看 2017年12月13日,北大醫療魯中醫院付小兵院士工作站在淄博揭牌成立。中國工程院院士付小兵,淄博市政府、市科技局、人社局、衛計委、臨淄區政府相關領導,北大醫療產業集團(下稱北大醫療)副總裁孫建、北大醫療魯中醫院領導,以及來自北京、上海、廣東、山東、遼寧的專家教授共16人出席揭牌儀式。首屆「中國創面修復移動工作站建設專題研討會」同期舉行。活動現場,付小兵代表中國醫師協會授予北大醫療魯中醫院「中國創面修復建設培育單位」。
  • 院士四川行|趙宇亮院士團隊國內第一個院士工作站設在南充
    19日上午,趙宇亮院士團隊成員來到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考察趙宇亮院士工作站,並進行學術報告交流,這是院士南充行的一部分活動。「尚好茶業」和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南大學教授向仲懷籤約「現代蠶桑絲綢產業聯合創新中心項目」、「尚好茶業」和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陳宗懋院士籤署了「桑葉茶加工技術與新產品開發項目」合作協議;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和清華大學臨床醫學院董家鴻院士團隊籤署「共建臨床外科數字醫學中心、數位化手術室示範樣板和示教中心」合作協議、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和中國科學院國家納米科學中心趙宇亮院士籤約「共建醫療納米材料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
  • 中國科學院院士陳祖煜入駐引漢濟渭院士工作站
    中國科學院院士陳祖煜入駐引漢濟渭院士工作站 時間: 2018-10-18 15:32:04 進入論壇 字體設置 大 中 小
  • 政府企業共智慧 分級診療惠民生——分級診療及基層醫療機構裝備配置研討會在瀋陽召開
    東軟醫療作為醫療器械行業的領軍企業,有責任把自己二十多年的創新成果和行業智慧投入到「分級診療」這項惠及億萬百姓、蔭庇後代的民生工程中來。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的指導意見》精神,提升基層醫療機構裝備配置和服務能力,完善以強基層為重點的診療服務體系。
  • 省人民醫院互聯智慧分級診療服務惠及鹿邑
    1月15日,省人民醫院與我縣人民醫院互聯智慧分級診療服務體系建設啟動儀式舉行。
  • 和平區瀋陽東方菁華醫院有限公司院士專家工作站揭牌
    和平區瀋陽東方菁華醫院有限公司院士專家工作站揭牌 中國新聞網·遼寧 2019年12月16日 12:07
  • 兩家醫院四個工作站,一心為健康守護
    喜訊今天上午大理市衛生健康事業迎來一件大事、喜事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4位專家的工作站正式落戶大理市第一人民醫院更好地守護大家的健康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姜鶴群通過建立專家工作站,大理市第一人民醫院可以借鑑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的先進管理經驗,學習專家們精湛的醫術和高尚的醫德,不斷提高醫院學科建設水平和醫療服務能力。
  • 我省為縣級醫院分級診療病種目錄定「標準」
    本報訊(記者王平)9月13日,記者從省衛計委獲悉,為進一步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降低縣域內患者外轉率,省衛計委近日下發《河南省縣級醫療機構分級診療基本病種目錄(試行)》(以下簡稱《目錄》),引導縣級醫療機構提升診療服務能力,推廣適宜醫療技術,推動分級診療制度有效落地。
  • 互聯智慧分級診療 讓你不出縣醫院,就能見到省醫專家
    河南省人民醫院  與鞏義市人民醫院籤署智慧分級診療合作協議依據國務院《關於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的指導意見》的要求,到2020年,我國將初步形成「基層首診、雙向轉診、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模式在這一制度中,要求省級三級醫院肩負起「龍頭」的責任,指導幫扶基層醫院。河南省人民醫院院長顧建欽表示:「踐行分級診療,是以河南省人民醫院為代表的省級公立綜合醫院彰顯公益性和社會擔當義不容辭的責任。」  為踐行自己的責任,河南省人民醫院創造性地推出「互聯智慧分級診療」的理念,通過各種線上線下舉措,有效地推進了分級診療的實施。
  • 特種所與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攜手打造院士工作站
    中國航空報訊:11月21日,航空工業特種所與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進行了院士工作站籤約儀式,雙方將在「紅外/微波功能材料技術」領域展開研究與合作。特種所所長張明習和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院士褚君浩代表雙方在合作協議上簽字。
  • 萬享院士專家工作站與上海理工大學協同創新成果獲獎
    【每日科技網】  浙江萬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院士專家工作站院士鄭平與上海理工大學教授章立新領銜的「冷卻設備高效傳熱傳質與節能節水關鍵技術的協同創新及推廣應用」項目榮獲2015年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中的科技進步推廣類二等獎。
  • 為分級診療找個「支點」把倒金字塔倒過來
    記者從省衛生計生委獲悉,截至目前,全省21個市州均建立了縣級公立醫院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城市醫院分工協作機制,全省336所縣級醫療衛生機構實現了與市級醫療機構的雙向轉診。分級診療試點3個多月後,四川省公立醫院平均住院費用和平均門診費用增速分別從實施分級診療制度前的4.4%、9.89%下降到0.25%、4.19%。
  • 縱觀全局,談談醫保在分級診療中的5個「發力點」
    分級診療制度建設事關健康中國戰略實現,醫保部門應放眼全局主動作為  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有利於實現醫療資源合理布局和有效利用。醫保作為醫療服務領域最大的戰略購買者,要充分發揮自身職能作用,與衛生健康等部門密切配合,創新運用政策工具,大力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引導和促進優質醫療資源向下流動,在服務人民群眾健康中實現有效利用。  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有利於破解看病難、看病貴問題。隨著社會經濟發展,人民群眾對健康問題愈加重視,醫療服務需求持續增長。
  • 浦口兩家企業獲批新建省級院士工作站
    什麼是院士工作站?院士工作站是政府為推動&34;創新網絡平臺載體建設的重要舉措。江蘇省企業院士工作站以企業創新需求為導向,以企業研發機構為依託,以產學研合作項目為紐帶,引導省內外院士及其創新團隊向企業集聚;為企業服務,攻克產業核心關鍵技術,促進科技成果產業化,培養企業創新人才隊伍,為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提供有力支撐。
  • ...災難需要中國傳統文化5——分級診療哲學體系與醫聯體生態系統
    筆者對分級診療、醫聯體搭建有十餘年系統實踐經驗並結合傳統文化進行反思總結,逐步形成分級診療哲學體系。在分級診療哲學體系指導下,以醫院現有文化為本,吸收整合其他文化,並可能最大程度的保留基層醫院自身的運營方式和文化傳統,形成一套完整的三級醫院學科運營體系來指導醫聯體生態系統搭建。
  • 分級診療帶給成都青白江一名惡性腫瘤患者的欣慰
    人民網成都4月19日電 (任重)為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實現基層首診和雙向轉診。近年來,成都市青白江區人民醫院積極探索分級診療、醫聯體建設工作,通過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及合理利用,從而為百姓 提供更加高效的、方便的、舒適的醫療服務。
  • 邱冠周院士、嶽清瑞院士受聘建龍集團院士專家工作站
    5月25日上午,建龍集團董事長張志祥在北京會見了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學資源加工與生物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邱冠周先生一行,雙方就企業未來發展及在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方面的合作展開了深入交流。  會上,張志祥為邱冠周院士頒發了建龍集團院士專家工作站聘書。
  • 開展互聯智慧分級診療落實二十一條活動
    河南省人民醫院互聯智慧分級診療專家組一行6人,3月21日在蘭考縣中心醫院坐診查房。此次活動的專家組由河南省人民醫院心內科、腫瘤科、胃腸外科、眼科、病理科組成。       專家組成員在相應科室進行坐診、查房和疑難會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