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映民聲]
四川在線消息(川報集團特派記者 張立東)全國兩會正式召開,「分級診療」成為熱議話題,也成為代表委員涉及醫改的建議、提案中的高頻詞彙。川報觀察客戶端聯手知名科技企業,對2014年3月1日至今年3月1日之間百度新聞、新浪微博及騰訊微博的數據進行分析,梳理出一年來網友對分級診療的關注熱度趨勢變化,同時,也梳理出全省21個市州中最受關注的地域。
最受關注時間:去年9月
全國首個全面推行分級診療的人口大省
分級診療在全國兩會引起熱議,意料之中。作為2014年醫改的重頭戲之一,建立分級診療制度從開始在部分地區進行試點就引發強烈關注。去年下半年以來,四川、浙江、湖北、甘肅等省紛紛出臺了自己的分級診療政策,並進行試點推廣。
去年9月,省衛生計生委、省發展改革委等6部門聯合出臺了《關於建立完善分級診療制度的意見》,並於當年10月起全面實施。這就不難理解,去年9月、10月,四川分級診療的話題在百度新聞、新浪微博及騰訊微博的出現頻率最高,僅去年9月的百度新聞、微博新聞數量就雙雙超過了400篇,成為最被網友關注的民生話題。
我省的分級診療制度在全國也可圈可點,2014年,我省全域全行業推進分級診療制度,成為繼青海省後全國第二個、人口大省中第一個全面實施分級診療的省份。在全國率先出臺康復科等11個專科108個病種的雙向轉診指南,構建十大區域醫療「作戰區」和遠程醫療中心,制定分級診療重點監測方案,選取6個市作為重點監測地區,出臺新農合新政、暢通雙向轉診渠道、制定規範轉診標準、完善基藥配備政策等一系列舉措。
記者從省衛生計生委獲悉,截至目前,全省21個市州均建立了縣級公立醫院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城市醫院分工協作機制,全省336所縣級醫療衛生機構實現了與市級醫療機構的雙向轉診。分級診療試點3個多月後,四川省公立醫院平均住院費用和平均門診費用增速分別從實施分級診療制度前的4.4%、9.89%下降到0.25%、4.19%。
最受關注地區:成都
三步上籃:從「託管」到「醫療聯合體」再到分級診療
分級診療,成都成為全省最受關注的地區,名副其實。以去年3月1日到及你那3月1日相關微博總量來看,成都有650篇,其他市州的微博總量最高也只有55。
數量差距的背後,有成都集結了全省大多數的優質醫療資源這一客觀原因,也有在分級診療之路上成都率先做的準備。
去年3月28日,成都首個醫療聯合體在成都市第五人民醫院成立,該醫聯體是由一家三甲醫院(成都市第五人民醫院)牽頭, 5家縣級醫院及28家基層衛生院聯合組成。
聯合的作用也很快顯現,三甲醫院通過派駐技術團隊、輪換派駐醫生等形式,把層次高、水平優的診療技術傳授給基層醫院,使基層醫務人員醫療技術、優質服務水平提升,這為分級診療的實施奠定了重要的基礎。而在此之前,2011年開始,成都已鼓勵三甲醫院與縣級醫院通過「託管」的方式,建立緊密型醫療聯合體,實現城市三甲醫院的管理、技術、人才下沉,提升基層服務能力。
通過託管、醫療聯合體再到分級診療,實現了三步上籃。
【連線代表】
提升基層醫院診療水平是最重要的「支點」
「西方醫療發達的國家,分級診療已經實施多年。」3月4日下午,全國兩會四川代表團駐地,全國人大代表雅安市人民醫院副院長張德明正對自己將要提出的11個建議進行最後的修改,其中涉及醫改的有4個。他說,國外大部分的疾病在基層醫院得到了治療,越往上,病患數量越少,呈金字塔型。而我國,則是倒金字塔型。
「推行分級診療,等於把倒金字塔倒過來,這個支點在哪裡?」張德明認為提升基層醫院診療水平就是這個支點所在。隨著近年來醫療水平的提升,基層醫院的硬體設施不斷完善,但由於「倒金字塔」的存在,感冒發燒百姓也習慣到三甲醫院掛號,擠佔了大量的醫療資源。「基層診療水平的良莠不齊是一個客觀原因。」張德明說,沒有好醫生,再好的硬體設施也不能吸引到病患就醫。
如何來做?張德明建議通過調整基層醫務人員薪酬制度來留住人,根據基層醫療實際調整基藥目錄來緩解看病貴,同時通過設立全科類醫師資格考試等方式加快全科醫療發展,壯大全科醫療隊伍。
【點擊】
為了提升基層服務能力,今年我省將加大基層衛生計生事業單位人員公開招聘力度,3年內按核定編制和崗位補足、配齊人員,力爭實現每萬名城市居民擁有2名全科醫生,每所鄉鎮衛生院擁有1名全科醫生。
今年四川還將以全面建立縱向醫聯體為抓手,確保落實基層首診。縣級醫院參與醫聯體將達到100%,基層醫療機構參與率將達到90%以上。同時,大型醫院將繼續提量提質,門診住院病人基層轉診佔比將達到20%以上,下轉住院患者佔比將不低於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