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分級為抓手!威海338家非公立口腔醫療機構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2021-01-07 閃電新聞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25日訊 記者從威海市衛生健康委了解到,目前,威海市擁有非公立口腔醫療機構338家,這些機構已經成為口腔診療服務的「主力軍」。為保證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維護好廣大群眾的健康權益,威海市衛生健康委積極探索監管新思路,全面啟動「非公立醫療機構依法執業規範提升工程」,對全市所有非公立口腔醫療機構依法執業實行量化分級、動態管理,經過一年多的實踐,量化分級管理有效發揮了「機構自治、行業自律、政府監管、社會監督」多元化綜合監管體系效能,提升了非公立口腔醫療市場科學化、規範化、法制化管理水平。

搭建依法執業「比武臺」,把「要我幹」變為「我要幹」

威海市衛生健康委印發出臺了非公立口腔醫療機構依法執業規範提升工程實施方案,將口腔醫療機構依法執業涉及的衛生法律要求全部進行分類、細化和量化,從依法執業、傳染病防治、放射診療管理、消毒隔離等多個方面,制定衛生監督量化分級賦分標準,對所有非公立口腔醫療機構實施量化評分,根據得分情況,所有非公立口腔醫療機構被分級評定為A、B、C三個級別,A級為「示範單位」,B級為「規範單位」,C級為合格單位,不符合C級標準的,將責令整改,依法處罰。這樣,所有口腔醫療機構均被推送到了一個公開、公正、公平的「比武」臺上,好與不好一目了然,有力激發了「機構自治」內動力,將以往「要我幹」的壓力轉化為「我要幹」的動力。量化分級實施一年來,一系列監管難題得到有效和系統的改進和解決,全市所有口腔醫療機構均配置了汙水集中處理設備,醫療廢物均交由有資質的環保機構集中處置,口腔器械消毒滅菌物理、化學、生物監測方式和手段更加完善,病曆書寫與保管更加規範,口腔醫療機構在依法執業軟硬體管理上得到了「質」的提升。

激發行業發展「新活力」,唱響行業發展「主旋律」

在全面實施非公立口腔醫療機構依法執業規範提升工程中,民營口腔行業協會的深度融合是主要亮點,極大助力了量化分級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為充分調動和發揮行業協會的主動性,威海市衛生健康委組織市區兩級衛生健康執法機構、行業協會會長、副會長及相關從業人員分批赴外地參觀學習,通過實地體驗和感受,行業協會統一了思想,堅定了配合政府主管部門做好依法執業的信心和決心。提升工程實施以來,行業協會主動擔當,把量化分級管理評分標準作為行業自律和規範的「金標準」,組織會員機構積極學習,認真落實,並逐條逐項的完善各項措施和要求。針對行業依法執業的薄弱點,行業協會統一設計並印製了門(急)診和複診病歷,規範醫療文書製作;統一採購醫療汙水處理設備,推動口腔醫療機構汙水無害化排放;統一採購了生物監測設備,提高消毒滅菌效果監測能力;在微信群發布「威海民營口腔醫療機構抵制不正當競爭」、「規範口腔診療行為」等倡議,營造依法執業濃厚氛圍,樹行業發展正氣。會長、副會長、秘書長及理事單位從診療環境、消毒隔離、病曆書寫、醫療質量等各方面狠下功夫,嚴格要求,以身作則,起到了行業引領和示範作用。行業協會還通過行業微信群,隨時發布相關的衛生法律法規和執法最新要求,及時解答會員在依法執業方面的疑問,讓依法執業在行業內部蔚然成風,共同唱響「團結、協作、規範、發展」行業發展主旋律。

營造市場監管「軟環境」,實現管理相對方「同頻共振」

為提升廣大醫療機構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能力,威海市衛生健康委組織開展了一系列面對非公立口腔醫療機構培訓活動,通過會議、視頻等多種形式,對依法執業規範提升工程建設實施和量化分級標準等進行了培訓,對做好量化分級管理工作進行了動員,統一思想、轉變觀念。行業協會也積極跟進,通過行業微信群和行業內部會議等載體宣傳量化分級管理工作重要性,並組織了消毒隔離、醫療技術等相關衛生法律法規和標準的培訓,讓醫療機構能夠充分理解和掌握《依法執業管理監督量化評分表》的評分要求,從而做到積極整改。有的醫療機構主動將原先不合理的房間布局毀掉,重新找專業人員設計,保證功能分區科學合理;有的專門派人到大醫院或專業機構進行學習,完善制度,規範流程,力爭盡善盡美;有的加大投資更新設備,提升醫療技術能力,讓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更有保證。在「機構自治」和「行業自律」的支持下,監督執法工作從「面面俱到」的全面檢查變為「直奔主題」重點監督,醫療機構對監督執法檢查也從「被動接受」到「主動改進」,這種良性互動,讓「政府監管」的功能不僅僅體現在行政處罰上,更多的是體現在指導和服務上,「政府監管」親和力凸顯,以往令廣大醫療機構深惡痛絕的「為罰而罰」和「為管而管」現象,得到有效杜絕。「政府監管」、「機構自治」及「行業自律」實現了同頻共振,達到了監管效益的最大化。

打造依法執業「導向標」,推動口腔市場持續健康發展

按照「組織開展培訓、機構自查整改、區市實施初評、A級單位覆審」的實施步驟,市區兩級衛生健康執法機構對照《依法執業管理監督量化評分表》的評分標準,對全市338家非公立口腔醫療機構開展了檢查和評分,截止2020年9月底,全市非公立口腔醫療機構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率達到了100%,最終評定出A級示範單位21家,B級規範單位176家,C級合格單位141家。為充分調動廣大群眾參與監督的熱情,發揮好「社會監督」的作用,威海市從量化分級管理工作啟動、現場評分到A級單位授牌和公示,全程邀請新聞媒體進行宣傳報導。活動結束後,全市所有口腔醫療機構將A、B、C級別全部懸掛在機構依法執業公示臺上,A級單位還在機構顯要位置懸掛「A級示範單位」牌匾,長期接受社會監督,讓等級評定成為群眾就醫選擇的「導向標」,使「管理規範、服務規範、技術規範」成為行業發展的新時尚,口腔醫療機構依法執業狀況成為「社會監督」的常態。口腔量化分級實行動態監管,量化評級每年進行一次,對社會監督和執法監督中發現的不符合原級別標準的降級處理,達到高一級別標準的,升級管理,動態監管情況及結果公示均將接受包括新聞媒體在內的社會監督,最大限度的發揮社會監督的作用,推動非公立口腔醫療市場持續健康發展。

閃電新聞記者 肖夢凡 通訊員 蔣銳 報導

相關焦點

  • 社會辦醫加入醫聯體,或將提升非公醫療行業社會信任度
    導語提高社會信任度是社會辦醫發展的關鍵,未來,以人民健康需求為中心的醫聯體建設,由公立醫療機構和非公醫療機構協作來完成,通過醫聯體,合理配置社會公共醫療資源,各級醫療服務品質均等化,老百姓看病更加方便也放心。
  • 武漢4家非公立醫院入圍全國百強 亞心醫院位居前十
    長江日報融媒體6月28日訊(記者劉睿徹 通訊員王婷婷)武漢4家非公立醫院入圍非公立醫院全國百強。長江日報記者28日從全市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理事會上獲悉,下一步,全市還將對二級以上非公立醫院進行信用評價。
  • 為分級診療找個「支點」把倒金字塔倒過來
    記者從省衛生計生委獲悉,截至目前,全省21個市州均建立了縣級公立醫院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城市醫院分工協作機制,全省336所縣級醫療衛生機構實現了與市級醫療機構的雙向轉診。分級診療試點3個多月後,四川省公立醫院平均住院費用和平均門診費用增速分別從實施分級診療制度前的4.4%、9.89%下降到0.25%、4.19%。
  • 2020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康復醫學專業委員會學術年會在無錫召開
    11月20日至22日,以「康復服務於民,醫療質量先行」為主題的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康復醫學專業委員會2020年學術年會在無錫召開,本次大會由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以下簡稱「中國非公醫協」)及中國非公醫協康復醫學專業委員會(以下簡稱「專委會」)主辦、無錫國濟康復醫院承辦,澳洋康復
  • 關於確認博樂市齒康口腔診所等22家醫藥機構為自治州基本醫療保險...
    博樂市齒康口腔診所等醫藥機構: 你們報來的《定點醫療機構申請書》和《定點零售藥店申請書》已收悉。為貫徹落實好自治區「1+3」工作安排部署,根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協議管理準入退出實施細則(試行)》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零售藥店協議管理準入退出實施細則(試行)》有關規定,同時綜合考慮我州醫保基金預算、定點資源分布,區域醫療資源布局、審請定點的醫藥機構服務能力和管理水平,以及參保人員就醫需求等因素,博州醫療保障局對你們申報成為自治州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醫藥機構的有關材料進行了綜合評估
  • 康博嘉為醫療機構解決「人財物一體化管理」難題
    康博嘉為國內外私立高端連鎖醫療機構服務,致力於提供整體信息化解決方案。康博嘉旗下KTHRP(醫院綜合運營管理系統)滿足了私立醫院(集團)「人、財、物」一體化的需求,現以每年100%的增長速度,服務于越來越多的高端醫療機構,協助為患者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 KTHRP是如何解決醫療機構痛點,為醫療機構賦能?
  • 讓醫療資源配置更科學
    在日前由益醫生主辦的「網際網路+分級診療」論壇上,國家衛計委醫療服務管理指導中心副主任高學成表示,分級診療是要解決醫療資源配置的問題,現在的優質醫療資源過多集中在大城市、大醫院。「網際網路+分級診療」,一方面要讓優質資源下沉,為基層、農村、邊遠等地區人民服務,另一方面則要提高基層的醫療服務能力,包括縣醫院、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和社區衛生副中心服務站等。
  • 院長在線|濟南市口腔醫院院長杜毅:打造全方位口腔醫療服務體系...
    自2012年開始,大眾網聯合山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原山東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開設《院長在線》欄目,邀請全省公立醫院院長與網友進行交流對話,讓醫院和患者零距離,建立和諧的醫患溝通渠道,促進我省衛生健康事業穩步發展,為全面推進和落實「健康山東」工作鼓與呼。
  • 崇明以黨建「葉脈工程」為抓手,提升城鄉社區治理水平
    崇明區結合「四史」學習教育,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重要理念,認真貫徹落實全市社區工作會議精神,以黨建「葉脈工程」為抓手,不斷提升崇明城鄉社區治理的科學化、精細化水平。
  • 《醫療聯合體管理辦法(試行)》解讀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我委將醫療聯合體建設作為構建分級診療制度的重要抓手加快推進,會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啟動城市醫聯體和縣域醫共體建設試點,在全國118個城市、567個縣推進緊密型醫聯體、醫共體建設,逐步實現醫聯體網格化布局管理。
  • 口腔醫療:如何續寫速度與激情
    我們發現2015年是口腔醫療市場資本化的分水嶺,此前僅有2個項目獲得融資,但從2015年後資本入場意願迅速提升,融資數量逐年增加,2018年獲得融資的項目有15家,為歷史最多。我們觀察到一線城市口腔機構、公立醫院等高端市場基本以進口CBCT品牌為主,這些國外品牌單價約為150萬元,小型醫院和私人診所很難承擔。本土品牌則瞄準機會,以性價比策略主攻中低端市場,單臺設備價格僅為30-50萬元,在二三線城市、私人口腔診所等機構快速滲透。國產CBCT集中獲批後,市場銷售量開始迅速提升。
  • 為促進中國血管瘤事業發展 全國各學科領域專家要「打破」界限了
    為了促進我國血管瘤與脈管畸形診療技術的發展,加強非公立醫療機構與公立醫療機構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提高非公立醫療機構血管瘤與脈管畸形醫療服務水平。11月8日,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血管瘤與脈管畸形專業委員會(以下簡稱「專委會」)在北京成立。
  • 京東健康與松柏投資建立口腔全產業鏈戰略合作,數位化賦能口腔醫生
    雙方合作計劃包括構建線上線下一體化的口腔B2B數智化供應鏈,為口腔醫生和醫療機構提供一站式服務,提升流通和採購效率;促進上遊廠商與口腔醫生及口腔醫療機構聯合開展患者教育及醫生培訓,助力醫生和醫療機構完成線下醫療服務閉環;豐富患者在網際網路上可觸達的優秀的醫生和醫療機構,讓醫療服務信息更透明、容易獲取,增強就醫便利性;探索家庭口腔健康管理新模式,實現多場景醫患溝通等。
  • 衛生健康委舉行醫療技術能力和醫療質量水平雙提升發布會(第五場)
    通過高水平醫院和高水平重點專科能力建設,廣東省公立醫院診療技術水平保持在全國前列,全省共有2家國家級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數量位居全國第二,有5家國家級重點實驗室,醫療衛生高地工程全面啟動後,培養60名醫學頂尖人才和600名傑出青年醫學人才。
  • 青桐資本觀察 | 口腔醫療:如何續寫速度與激情?
    我們發現2015年是口腔醫療市場資本化的分水嶺,此前僅有2個項目獲得融資,但從2015年後資本入場意願迅速提升,融資數量逐年增加,2018年獲得融資的項目有15家,為歷史最多。我們觀察到一線城市口腔機構、公立醫院等高端市場基本以進口CBCT品牌為主,這些國外品牌單價約為150萬元,小型醫院和私人診所很難承擔。本土品牌則瞄準機會,以性價比策略主攻中低端市場,單臺設備價格僅為30-50萬元,在二三線城市、私人口腔診所等機構快速滲透。國產CBCT集中獲批後,市場銷售量開始迅速提升。
  • 上市公司如何涉足「非公醫療服務市場」?
    考慮到全國21萬家非公立醫療機構的數量及其龐大的資金需求,相信未來新三板掛牌醫院會越來越多。目前香港市場境內醫院 IPO(鳳凰醫療、和美醫療)、在申請IPO(鵬愛美容)及擬申請IPO數量合計據坊間流傳有10家,已呈現境內醫院香港IPO熱態;境內上市公司併購投資醫院者也有二十多家,且有不少境內上市公司已有將醫療服務作為主業之勢。醫療資產證券化已漸成趨勢。
  • 政府企業共智慧 分級診療惠民生——分級診療及基層醫療機構裝備配置研討會在瀋陽召開
    ,文件內關於合理配置醫學裝備、明確各層級醫療機構的定位是做好分級診療工作的基礎。東軟醫療作為醫療器械行業的領軍企業,有責任把自己二十多年的創新成果和行業智慧投入到「分級診療」這項惠及億萬百姓、蔭庇後代的民生工程中來。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的指導意見》精神,提升基層醫療機構裝備配置和服務能力,完善以強基層為重點的診療服務體系。
  • 醫療健康研究之 | 口腔CT市場主題研究
    2017年4月1日實施的新版《醫師執業註冊管理辦法》,將醫師執業地點由過去的「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修改為「醫療、預防、保健機構所在地的省級或者縣級行政區劃」,真正實現了「一次註冊、區域有效」,中國執業醫師將可以申請異地執業:即在一家主要執業機構進行註冊,其他執業機構進行備案,執業機構數量不受限制。
  • 全市醫療機構按分區分級分類防控要求保障日常醫療服務需求
    針對「在保障疫情防控同時,如何確保各大醫院做好日常醫療服務」這一市民關心的問題,夏沛介紹說,為保障人民群眾基本的就醫需求,近日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醫療救治組印發通知,要求醫療機構落實分區分級分類防控要求,結合本區域疫情發展態勢和風險等級,保障日常醫療服務需求。  「我們首先通過分區施策,按風險等級實施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