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促進中國血管瘤事業發展 全國各學科領域專家要「打破」界限了

2020-11-26 騰訊網

為了促進我國血管瘤與脈管畸形診療技術的發展,加強非公立醫療機構與公立醫療機構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提高非公立醫療機構血管瘤與脈管畸形醫療服務水平。11月8日,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血管瘤與脈管畸形專業委員會(以下簡稱「專委會」)在北京成立。

新當選的專委會主任汪文杰與協會王珊秘書長共同揭牌

「這是一件意義重大、令人興奮的大事,我們終於邁出了堅實一步。」北京長峰醫院集團董事長汪文杰先生當選為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血管瘤與脈管畸形專業委員會主任,他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告訴健康界,血管瘤與脈管畸形類疾病是所有疾病中唯一一類分散在眾多科室中治療的疾病。專委會的成立能夠打破科室界限,打破公立與非公立界限,規範行業診療行為,使這一複雜疾病得到統籌安排,充分發揮各個領域專家的特點,優勢互補,以疾病為中心進行科學的研究與創新,大力推進我國血管瘤與脈管畸形類疾病診療水平與科研水平的提高,從而造福廣大患者。

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副秘書長兼會員組織部主任王珊

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副秘書長兼會員組織部主任王珊指出,專委會的成立可謂是順勢而為,社會辦醫能夠更迅速的對市場需求做出反應,更靈活的對經營策略做出調整。近年來國家十分重視社會辦醫健康發展,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支持鼓勵政策,並要求社會辦醫要找準自身的戰略定位,針對人民群眾日益豐富的健康需求,有針對性的整合資源,提供差異化、多樣化、品質化的健康服務。而專委會的成立標誌著我國社會辦醫血管瘤與脈管畸形事業邁上了更具學術性、規範性、專業性的新臺階,也標誌著該領域的廣大醫務人員有了屬於自己的行業學術交流組織和技術提升的專業平臺,將大力推進人才隊伍建設和相管事業的發展。

「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作為推進社會辦醫,推進非公立醫療機構規範化管理的行業協會,希望專委會一要進一步加強組織建設,夯實工作基礎。二要注重提升服務能力,豐富工作內容。積極開展教育培訓,提高培訓的質量和效果,培養一批優秀醫院管理和臨床技術核心骨幹隊伍,為社會辦醫血管瘤與脈管畸形學科從量變轉化質變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三要積極響應國家號召,依託專委會的專業和資源優勢,推進區域醫療資源的有效配置,積極組織精準扶貧活動。四要有力藉助網際網路資源和網際網路醫療健康政策,積極參與協會醫協體工作,大力推進血管瘤與脈管畸形專業領域的醫療機構現實醫療大協作,為加快我國社會辦醫管理水平、服務能力和品牌發展做出貢獻。」

「專委會的建立僅僅是一個開始。」汪文杰坦言,未來專委會將依託廣大專家教授的力量,匯聚各個不同科室的優勢,聯合公立及非公立醫院,共同制定標準、規範診療、搞好基礎與臨床科研、擴大國內外學術交流。積極響應中共中央國務院《「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的要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中國血管瘤與脈管畸形專科專業發展作出貢獻。

如何將我國血管瘤與脈管畸形類疾病診療邁上更具學術性、規範性、專業性的新臺階?北京長峰醫院集團醫療部總監、專委會秘書長白鋼介紹,專委會將制定並完善疾病診療共識、指南、標準,規範臨床診療操作,通過不斷培訓,使得各地各級各類醫院的診療效果同質化。加強國內外學術交流,共同探索疾病的基礎與臨床研究,制定年度工作計劃,並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創辦專業雜誌。

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血管瘤與脈管畸形專業委員會全體委員合影

專委會成立儀式後還召開了血管瘤與脈管畸形診療技術與管理高峰論壇,來自全國各地各學科領域的專家就動靜脈畸形的介入治療、口腔頜面部血管瘤與脈管畸形的診療指南、彩超引導高頻電凝術治療、皮膚血管瘤的核素治療等方面的內容進行了分享。

相關焦點

  • 打破時空界限的中國慕課,你怎麼看?
    (原標題:打破時空界限的中國慕課,你怎麼看?) 儘管看好慕課應用前景,很多專家表示其面臨挑戰不少據新華社電 打開電腦,輕點滑鼠,就能選聽感興趣的課程,與名校教師面對面,還能在線答題、網上互動……近年來,慕課(MOOC)以其打破時空界限和學校圍牆的教學優勢,正獲得越來越多學習者青睞。
  • 專家:學科交叉是科學發展的必然 要防止一哄而上
    他強調,學科交叉是科學發展的必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不能拔苗助長,要防止一哄而上。學科交叉的關鍵在於提出好的研究問題,要實行目標導向,科學部初期要下大力氣去主動發現與組織好的項目,但更重要的是創造有效的交流平臺,發揮紐帶作用。發展交叉學科的依靠力量是原有學科的優秀團隊與人才,要完善符合學科交叉的同行評議制度,新成立的交叉科學部要與原有科學部緊密合作。
  • 知名專家「雲」聚 共同探討神經醫學學科發展
    本次論壇強調與醫生臨床、科研實際需求相結合,國內外神經外科、神經內科、影像、病理、護理等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齊聚線上,通過大會主旨演講、各亞專科分會場專題報告等不同形式,對神經科學領域前沿和熱點問題、技術和理念進行了廣泛交流。
  • 光譜領域專家匯聚福州 共同探討光譜學發展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6年10月28日,第十九屆全國分子光譜學學術會議暨2016年光譜年會在福州盛大開幕,本次大會持續到10月30日,會議由中國光學學會和中國化學會主辦,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福州大學和閩江學院聯合承辦,來自國內外光譜領域的專家、學者等500多人參加了此次會議。
  • 中國海洋事業的發展
    中國高度重視海洋的開發和保護,把發展海洋事業作為國家發展戰略,加強海洋綜合管理,不斷完善海洋法律制度,積極發展海洋科學技術和教育。中國積極參與聯合國系統的海洋事務,推進國家間和地區性海洋領域的合作,並認真履行自己承擔的義務,為全球海洋開發和保護事業作出了積極貢獻。  1998年是聯合國確定的國際海洋年,中國政府願藉此機會介紹中國海洋事業的發展情況。
  • 中國科學院院士王陽元:用自己的一生見證中國集成電路事業的發展
    近年來,「中國芯」屢屢見諸報端,在美國的打壓和封鎖之下,中國晶片產業發展步伐穩步加快,中國企業已經在包括人工智慧、物聯網與通訊等領域佔據前沿位置,與美國老牌晶片巨頭分庭抗禮。王陽元臨危受命,出任全國集成電路計算機輔助設計(ICCAD)專家委員會主任,擔負起了組織全國專家研發ICCAD系統的重任。期間,王陽元在組織攻關、引進人才、把握方向、整合資源、制定計劃和實施政策等方面,帶領全國117位專家,盡心竭力攻克技術難關。
  • 學科發展趨勢與跨學科組織模式探究
    摘 要:跨學科研究是學科發展的大趨勢,促進跨學科研究不僅能在學科交叉地帶發現新的研究領域和新的學科增長點,而且也有助於解決人類社會和科技的重大問題。要進一步優化學科結構布局、提升學科的全球競爭力和影響力,就要高度重視跨學科的研究。
  • 解讀高考試題:化學題打破各知識板塊界限
    化學試題綜合度大主幹知識突出 打破各知識板塊界限  今年的化學試題覆蓋面非常廣,綜合度非常大。對學生還是有比較高的要求。學生要想答好這份化學試題不是很容易,除了要有很好的心理素質和很好的基礎之外,還要有比較強的化學能力才行。
  • 大力促進應用語言學發展,為國家的繁榮昌盛做貢獻
    論壇主題是「應用語言學與當今中國」,議題是應用語言學怎樣為當今中國的發展服務、應用語言學的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以及領域語言學研究。這些議題很有現實意義,很重要。  下面我講三個問題。  一、語言學與社會變革  在座有不少語言學專家和語言學教學、科研單位的負責同志。
  • 航空HCA細胞免疫修復療法,胎記血管瘤治療標準
    據調研我國每年有30萬新增血管瘤胎記患者,呈持續上升趨勢,因不及時治療導致惡性病變或身體更大傷害的人數也在逐年增多,新生兒更是首當其衝,讓其父母憂心重重,家庭也是不堪重負。社會公益機構和知識分子呼籲我們共同關注這類人群,造福患者家庭。但是病理性血管瘤胎記的治療中涉及血管外科、整形外科、口腔頜面外科、骨科、眼科、五官科、皮膚科等多個學科,是醫學史上的大難題。
  • 促進法律人類學學科發展
    作為19世紀末20世紀初以來在人文社會科學領域興起和發展起來的一門學科,法律人類學是傳統法學和傳統人類學在外延上的「擴張」與「互滲」。法律人類學廣闊的研究視野與微觀的研究進路不僅能夠拓寬傳統法律史學、法律文化研究的討論空間,亦能幫助我們多向度地深入理解當代中國的法治實踐。但到目前為止,當代中國的法律人類學研究尚未形成較為系統的知識體系、概念體系以及研究方法。要推進此項研究,筆者認為,至少需要從以下四點著重發力。處理好法學和人類學之間的界限和張力。所謂界限問題,即哪些研究對象、內容可以納入法律人類學的範疇。
  • 把新發展理念貫穿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人民要論)
    核心閱讀新發展理念是相互貫通、具有內在聯繫的整體,提出的要求是全方位、多層面的。我們要堅持系統觀念,遵循經濟社會發展規律,把新發展理念貫穿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努力提高以新發展理念引領高質量發展的能力和水平,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
  • 人民日報人民要論:把新發展理念貫穿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
    堅持新發展理念,是「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的原則之一,是新發展階段推動各領域高質量發展的理念引領。  以新發展理念引領高質量發展  新發展理念是相互貫通、具有內在聯繫的整體,提出的要求是全方位、多層面的。我們要堅持系統觀念,遵循經濟社會發展規律,把新發展理念貫穿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努力提高以新發展理念引領高質量發展的能力和水平,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  創新是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
  • 《中國惡性腫瘤學科發展報告(2018)》發布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8月18日17時40分訊(首席記者 黃宇)2019中國腫瘤學大會期間,由中國抗癌協會組織編寫的《中國惡性腫瘤學科發展報告(2018)》正式發布。「近幾年來,中國癌症發病和死亡報告都逐漸有了分類登記,進展很快,」中國抗癌協會副秘書長、中國科學院腫瘤醫院副院長石遠凱教授介紹,在國家癌症中心腫瘤登記中心,每年接受全國幾百個癌症登記點的數據上報,報告按照病理學進行細分,從而得出結論,推動了學科細分發展。
  • 中國海洋大學生物學、醫學學科發展座談會舉行
    11月23日下午,中國海洋大學校長於志剛在魚山校區主持召開生物學、醫學學科發展座談會。「十四五」時期,學校要堅持和不斷發展學校獨具特色的學科發展思路,按照「持續強化特色,重點突破綜合」的構想,全面推進包括大生命學科在內的重點學科群建設。要在持續強化水生生物學優勢特色基礎上,拓展新領域,進一步加強生物學學科建設,更加有力地支撐水產、海洋科學等學科建設,並為發展醫學學科奠定更為堅實基礎。
  • 新一輪科技創新加速發展,需與多學科、多領域深度融合
    新一代信息技術蓬勃發展,與多學科、多領域深度融合,正驅動新一輪科技創新加速發展。「當前,我們在生命科學、新能源、新材料等重要領域有革命性的突破。在信息領域,新一代信息技術快速發展,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等新型技術深入應用。信息技術與傳統產業的深度融合,將引發生產、生活和科研方式的改變。」
  • 市青少年事業研究與發展中心成立 為青少年事業發展提供理論支撐
    江門日報訊 (記者/梁佳欣 通訊員/吳爽爽) 為了更好地為江門青少年事業發展提供理論支撐
  •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工程熱物理專業委員會第22屆全國學術會議暨全國...
    5月28日至30日,由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工程熱物理專業委員會主辦,哈爾濱工程大學承辦的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工程熱物理專業委員會第22屆全國學術會議暨全國工程熱物理博士後論壇在哈爾濱工程大學舉行。來自全國60餘所高校、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參會代表300餘人參加大會。
  • 要把系的發展作為一項事業來做!
    無標題文檔要把系的發展作為一項事業來做!他笑笑說,8年間,工物系取得很大的發展。   以2002年和1995年相比,我們可以看到:工物系擴大了辦學規模,本科年招生由3個班擴大到5個班,在學研究生人數增加了一倍多;學科中全國重點學科數由2個增至3個;科研經費年平均增長60%,SCI收錄論文增長11倍, 年人均科技效益排名由校第26位躍為第一……這些數字引領著我探詢金兆熊教授這些年來和工物系一起發展的風風雨雨。
  • 12位院士專家發出耕耘科技期刊事業倡議 _ 中國發展門戶網-國家...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11月27日,中國科學院召開全院科技期刊工作會議,會上發布了《不忘職業初心 耕耘科技期刊事業》的倡議書,12位院士專家向廣大科技期刊工作者發出號召。以下為倡議書全文: 倡議書不忘職業初心耕耘科技期刊事業2020年11月27日 科技期刊是學術交流的平臺,擔負著傳承人類文明,薈萃科學發現,引領科技發展的重要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