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高考試題:化學題打破各知識板塊界限

2021-01-15 高考網

  楊小紅簡介

  楊小紅,自1986年從首師大化學系畢業至今一直在首師大附中任教。現任首師大附中化學教研組組長,理綜組組長。

  2001年區級評優課全能一等獎,2004年被評為市級骨幹教師,2004年被評為海澱區中學優秀班主任,2005年被評為海澱區教育系統優秀教師,2005年所帶的班被評為北京市優秀班集體,2006年被評為海澱區區級骨幹教師,2006年被評為海澱區區級學科帶頭人,2008年被評為市級骨幹教師,2002-2007年每年都被北京化學會因為輔導學生競賽成績卓著予以表彰。

  《新課程理念下實驗班化學教學模式探索》獲北京市化學會頒發的中學化學優秀論文一等獎。

  化學試題綜合度大主幹知識突出 打破各知識板塊界限

  今年的化學試題覆蓋面非常廣,綜合度非常大。對學生還是有比較高的要求。學生要想答好這份化學試題不是很容易,除了要有很好的心理素質和很好的基礎之外,還要有比較強的化學能力才行。

  今年高考化學試題的特點主要有:

  一、從試題的綜合度來說;其實這幾年化學試題的綜合度都比較大,尤其是二卷題目,綜合度大,要求思維容量也很大,同一內容層層深入,步步提高,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相應的分數;

  二、試題打破了化學學科各知識板塊的界限,突出了學科內的融合,加大了知識的整合程度,要求學生有比較強的知識綜合運用能力;

  三、今年高考主幹知識非常突出,覆蓋面也非常廣,比如說咱們的一卷,覆蓋了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元素化合物以及實驗、計算等各方面的內容,它所設置的選項也有很廣泛的情景,一個題目涉及不同知識內容和同一知識點的不同角度,這就有效檢驗了學生對主幹知識和核心知識的掌握程度和思維的敏捷性。二卷的覆蓋面也很廣,但是主幹知識還是很突出的。

  今年高考化學在理綜中佔108分,與往年比沒有太大的變化。

  災區考生心態要平穩 要落實基本知識提高考試應變能力

  我覺得對於災區考生首先心態要平穩,能夠很平和地看待這次考試,把這次高考看成一次比較大的練習,以平和心態參加考試;第二,我覺得在最後的備考中要先落實基本知識,尤其要回歸課本,對課本上的重點概念、重點實驗、重點知識要加強複習;第三,要提高自己的應變能力,其實化學題不管它如何變化,總要以不變應萬變,要提高這方面的應試能力,把平常做過的題目,尤其是有規律性的題目不斷地總結和歸納,這樣才能夠不斷提升這方面的知識運用能力,才能答好化學試卷。

  近幾年高考化學試題呈現三種變化趨勢

  從近幾年來說,我覺得化學試題主要有以下幾個變化趨勢:

  一是加強雙基,化學試題對雙基的要求越來越重視,這樣也使學生在複習當中更注重於課本,它比較回歸於課本的東西,沒有什麼難題、怪題和偏題,但是它源於課本但又高於教材;

  二是現在的試題綜合度非常大,學生的思維容量很大,一道題已經打破了學科內各知識板塊的界限,使各知識點非常有效地融合在一起,所以一道題的容量很大,同時也就要求學生既要有比較強的基礎知識,也要有較高的運用能力。

  三是從現在的試題來說和生產生活實際相結合得越來越緊密了,從能力立意慢慢轉化成一種新課標。這要求學生關注我們的生活和身邊的化學。這樣才能答好化學。

  新課標要求師生主動和探究、研究性學習

  在新課標的前提下化學的學習也會發生變化,從學生來說主要是一種學習方式的變化,原來可能是一種單純性的接受,現在我覺得應該是一種主動性的學習,更重要的是一種探究、研究性的學習,我覺得這是比較大的變化。

  對教師的要求就更高了,過去很多東西課本上有、教材中有,現在不僅僅要教授課本上、教材上的知識,很多還要和生產生活聯繫,注重三維目標的轉化,也就是說一種情感的交流、生產生活實際相結合的一種教學。所以對教師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

  教師教學要抓主幹知識 重視化學實驗和化學用語練習

  今年高考試題出現了一些和生活密切相關的試題,一些情景和背景與生產生活實際是有關係的。比如說第一道題就是燃料電池,這就緊密地和現在的能源緊缺有聯繫。再有一些二卷的試題也是從實際立意來出題的。沒有難題、偏題的情況,都是比較主幹的知識。

  我覺得在現在的大背景下,在新課標已經開始課改的前提下,教學中應該注意這麼幾點:

  首先就是要讓學生熟練地掌握基本知識,構建自己的知識網絡。也就是說從知識的角度來說,高考理綜的化學部分其實主要是按照化學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元素化合物、有機和實驗這五大塊,但是現在是把這五大塊隨意進行組合和搭配,所以試題已經打破了化學學科各知識板塊間的界限,突出了學科內的綜合,加大了對知識間的整合,形成了綜合性非常強的試題。所以現在的高三複習不僅僅是對知識的複習,或者換句話說並不是簡簡單單地對過去知識的重溫或者說是炒冷飯,而是要把知識重新進行整合,重新認識、構建、融合、提升,尤其是要讓學生自己建構起自己的知識體系。我覺得要注重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應用,注意知識點的延伸和補充,減少難題、怪題、繁題的練習,在複習中要以能力訓練為主,在融合貫通上多下功夫。

  第二,抓主幹知識,培養學生的能力。也就是說現在的主幹知識的複習可以按照專題形式進行,通過橫縱兩方面對知識進行歸納、聯繫、總結,以求複習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再有,能夠以點帶面,這樣的複習往往源於教材又高於教材,而且非常培養學生的思維靈活性、敏捷性。

  第三,要高度重視化學實驗。化學實驗仍然是現在考試的重點,我認為實驗複習有這麼四點:一是要對化學基本實驗操作進行加強,不僅僅是課本上的學生實驗,還有一些演示實驗;再有就是對熟悉實驗的原理要讓學生弄清楚;熟悉重點實驗的基本操作;重要的實驗的特徵、現象,這樣的複習我覺得能夠在選擇題上還有一些二卷的簡單的填空題上拿到基礎分。二是對典型的題目、重點的題目進行剖析,組織開展實驗設計這樣的教學,這能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同時能培養學生的思維靈活性。三是在練習和講評上要教會學生通過現象抓住核心知識,在透徹分析原理的基礎上靈活運用各種分析方法創造性地解決實驗中的具體問題。四是要重視教材中的基本實驗複習,指導學生進行歸納和整理,要注重教材實驗的挖掘,將教材中的驗證實驗可以改成一種探究性的實驗,設計實驗問題的情景、獲取、展示知識的過程,這個實驗的複習我覺得是很重要的。

  第四,要重視化學用語的練習。通過這次高考也發現光化學用語上的考題就很多,我數了數光寫化學方程式有機和無機加起來有十個之多,量很大了,所以要交換化學用語的練習,實際上通過化學用語的練習使學生能夠對化學反應、化學原理的認識加深,尤其對元素化合物的知識能夠非常熟練地掌握,所以我覺得在教學上要注重以上幾點。

  複習資料選一本到兩本就足夠

  其實複習資料不一定多,我覺得選一本到兩本就足夠了,這主要取決於這本資料我用就要好好地用,也就是說不僅僅要做上面的題,也要注重不斷地反思和總結,這是非常重要的,要權威出版社出版的權威資料。

  學生比較容易在化學學習上犯的錯誤有三類

  一是化學概念多,知識點多,它雖然應該算理科,但是有點像文科的感覺,需要記憶的東西非常多,所以學生在學習當中有很多孩子不太善於記憶,這樣他基礎知識、基本概念、反應原理、反應方程式都不好好記,這導致的結果就是他的綜合能力不可能上去。所以我們說化學首先是記憶,只有在記憶的基礎上才能夠應用知識,才能靈活、熟練地運用知識,所以這一關首先要過。

  二是實驗比較活、題型也比較活,這就要求學生有反思和總結的能力。剛才也說了不是說做多少題就能夠解決這個問題的,要做過題以後通過這道題不斷總結它的知識點在哪兒,應用了什麼樣的解題方法,有什麼樣的解題規律,我能不能做到以一當十。

  三是,學生在做理綜的時候化學做完以後非常喜形於色,覺得沒問題了,但是實際上拿到卷子以後就發現丟了很多分,這分丟在哪兒呢?主要就是審題上、不規範上,比如有些要寫離子方程式的寫成化學方程式,要寫名稱的寫成元素符號了等等,這樣的錯誤丟分非常多。所以審題要非常認真,答題也要規範。

  要去除對化學尤其化學實驗的恐懼感

  覺得化學實驗很危險是正常的,化學實驗的現象非常多,非常繁雜,記憶起來也比較麻煩。再有就是化學實驗要求的靈活性非常強,這些孩子可能在能力上又不能夠完全達到,所以對化學有一種恐懼。

  但是我要求學生首先就是要樹立信心,化學只要你下功夫就一定能學好,首先就要很好地記憶,記憶典型的反映,記憶有規律性的知識,記憶特徵和現象,這些是必須要記的。在記憶的基礎之上,要善於總結和歸納,有很多其實是很有規律性的東西,這樣他就能夠靈活地去運用這些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學化學是為了提高生活質量

  有些孩子非常喜歡化學,他喜歡化學首先是被化學實驗所吸引,覺得這個化學是有魅力的,變化萬千的一門科學,所以他非常喜歡化學。首先他熱愛化學,他也就能夠去鑽研化學,所以我覺得還是要和大家說,首先要熱愛化學。其實學化學不僅僅是為了高考、為了考試得到一個好成績,其實我也老和學生說,學化學是為了提高生活質量。

  讓學生提起對化學的興趣,這是化學任課教師應該擔負的很重要的任務。化學是一個非常美的學科,而且是一個非常實用的學科,那如何讓孩子喜歡學、愛學,從而學好,我覺得每一個化學老師都肩負著非常重要的任務。

  首先,我覺得要讓學生認識到化學不僅僅是提高我們的學習成績的,最主要的是提高我們的生活質量,在衣食住行哪一方面都離不開化學,所以學好了化學你就能夠知道該吃時間,該穿什麼,該怎麼去在社會中生存,很好地生存,我的生活質量怎麼樣能夠提高,這樣他就愛學化學,覺得化學有用才能學好化學。

  高三是在苦和累的過程中去享受

  高三任教又苦又累,但是在苦和累的過程中我覺得也是一種享受,在享受我的教學,享受我的這些學生,尤其是昨天我們進行了成人儀式和畢業典禮,當學生最後考完,要走的時候和老師說「謝謝老師」、「感謝老師在我人生最關鍵的時刻對我的關心、教誨,尤其使我的化學成績有非常大的提高」,通過他們的話語,我覺得作為老師的一種幸福,一種責任得到了很大的體現。我們一般都是循環制,從高一帶到高三,從高一接他們的時候看到他們還是那麼稚嫩,可能有些男孩子還沒有我高,非常稚嫩的一批孩子,通過我的教育,在化學成績上,不僅僅是化學知識上一步步在提高,並且在做人上面,在人生觀上都有很大的進步,我覺得這真是一種幸福。

  理科綜合考試的答題技巧

  理科綜合一直是學生比較發怵的一門考試,主要在這麼幾方面:

  一是它要不斷變換思維,從生物到化學,到物理,然後從物理到化學又到生物,思維的不斷轉換;

  再有就是時間安排上,把這三門很好地安排好時間,都能夠答完,拿到最高的分數我覺得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所以我覺得在答理科綜合上有這麼幾點:

  一是你剛開始做理綜練習上就開始嘗試一種適合自己的答題方式,一般有的孩子喜歡從自己最拿手的學科入手,有些同學就是順著答,按照試卷的順序答;再有的學生就是按照學科去答,先答生物再答化學、再答物理。不管哪種答法希望你從剛開始訓練當中就能夠固定下一種答題模式,並且按照這種答題模式練習下去。

  二是無論從哪種答題模式方面都要很好地安排時間,比如我們一般來說物理一般是一個小時的時間(選擇題包括二卷),化學是50分鐘(包括選擇題和二卷),生物是35分鐘,留下5分鐘是檢查時間,不管是你按照哪種答題模式,各科是不應該進行壓縮和擠壓時間的,這樣才能保證各科都有比較充分的時間拿到最好的成績。

  三是要有自信,往往孩子答理綜比較害怕,有些孩子是化學不太好,有些孩子物理不太好,所以不太自信,但是你一旦進了考場就要告訴自己我一定行,你有了堅定的自信和信念才能答好每一份試卷。

  四是各科都要加強基礎複習,因為理綜不管怎麼變,各科的基礎都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在各科的基礎非常好的時候才能靈活運用知識,熟練地把握這些知識,才能夠答好理科綜合。

  初中階段基礎比較差的學生高中可以學好化學,因為初中學習和高中學習是非常不一樣的,初中學習知識點比較少,進度也比較慢,這就要求學生純記憶的東西多一些,但是高中不一樣,高中是一種比較理性化的學習,所以他對學生能力方面的要求很高,不僅要有記憶,在記憶的基礎上要求學生能夠靈活運用這些知識,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初中沒學好沒關係,咱們還有一個很長的假期,在這一個假期裡很好地把初中的知識認真地複習一下,這樣很好地迎接高中的學習。

  要會很好地利用課本

  首先,一定要讓學生認真地看書,書從厚看到薄,再從薄到厚,這是一個螺旋式上升的過程,通過看書之後,把重點的實驗、重點的內容加以總結和歸納,提出問題,作為我們教師來說,對重點的實驗要設計出各種問題,要進行改編,要善於實現橫縱相聯繫,聯繫相關的知識點,這樣才能使書本上這樣的重要實驗最大化地得到利用。再有,就是書上的這些化學反應一定要讓學生很好地去記憶,學生不太愛記這些化學反應式,其實化學反應式的記憶實際上對學生的這些元素化合物的學習,對化學反映原理的這些學習是非常有幫助的。所以書本上的這些化學反應現象、化學反應方程式、實驗的步驟、實驗的原理都是需要學生很好地挖掘並且記憶的。

  學習化學最關鍵的是要對重點知識的記憶

  學習化學的方法其實咱們前面也說了一些,最關鍵的還是要對重點知識的記憶,當然並不是一個簡單的記憶或者說就是死記硬背,而是要學會記憶的方法。比如說聯想記憶法、規律記憶法、綜合記憶法、理論聯繫實際記憶法等等很多方法,無論你用哪種方法,首先對於化學中非常多的概念、原理、反應式是必須要記憶的。只有在記憶的基礎上才能夠靈活應用。

  二是要多做實驗,化學是一門實驗的學科,因為化學很多的東西都是從實驗中來的,所以要多動手去做化學實驗,通過做實驗能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等等各方面的能力。

  再有,我覺得在化學學習當中就是要熱愛,化學是一種非常有用的一門科學,多跟我們生活生產實際相聯繫,多從生活中去挖掘化學元素,這樣你就會喜歡化學,覺得化學是一門有用的科學,這樣才能學好化學。

  考試首先要從自己的興趣來填報志願

  北京是提前填報志願的,那麼填報志願首先一定要按照自己的興趣,自己喜歡學哪門就要主要從哪個方向去學習。我有很多學生也有這樣的失誤,報了自己不喜歡的學科,學完了一年或者兩年之後就要去轉系,甚至要重新進行高考,重新學習,這樣就很遺憾,所以希望大家首先還是從自己的興趣來填報志願。

  第二就是根據分數,從分數上來找適合自己的相應學校,所以我覺得不僅僅把這個學校放在這個省、市,甚至是不是可以放得更遠一點,這樣選擇的面就會更廣一些。

  第三,要找有發展前景的,不要找現在的一些熱門專業,比如現在經濟、計算機非常熱,這樣就會造成考生比較集中,那麼錄取分數相應也會比較高。雖然有些學科現在不是很熱門,但是比較有發展前景的,比如說材料化學這還是非常有發展前景的一門學科,我覺得這方面是不是可以考慮一下,因為等你們四年或者七年畢業以後這是非常有發展前景的一門學科。

  寄語09年考生:現在就要投入到高三的氛圍

  對2009年的考生來說,我覺得從現在開始就要投入到高三的氛圍當中了,有一種心理準備,高三是非常苦的,做好心理準備是非常重要的,而且現在就要進入到高三的狀態當中去,已經是高三的學生了,一切為了明年的高考。我覺得明年的高考也不會出難題、怪題和偏題,也會有一個非常平穩的過度,因為再往下一年就應該是新課標的考試了,所以我覺得應該也是很平穩的過度,現在的考試試題主要是一種以能力為立意的試題,所以學生一定要全面複習自己的基本知識,在熟練掌握基礎知識的基礎上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這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從近幾年的化學考試中都能看到無論是化學的一卷還是二卷,試題的綜合度都是非常強的,思維容量都是非常大的,所以對學生的能力的要求就很高。

  所以對2009年的考生來說,我覺得要在自己的雙基上狠下功夫,雙基的落實一個是課本知識的掌握和落實,再有一個就是咱們的實驗的基礎知識的落實,在這個基礎上提高自己的能力。

相關焦點

  • 2007年全國普通高考《考試大綱》各學科解讀
    因為它們是物理學科基本知識的支撐和構架,是高考備考的重點工程。     高三第一輪按章節進行複習,不可能將相關的重要知識建立起廣泛的聯繫。通過第二輪的專題複習,分析對比分散於各章節的重點知識,找到其中的內在聯繫。進一步通過拆分、重組、構建,形成知識模塊,建立一個由葉脈、枝丫、主幹構成的「知識樹」。
  • 教育部命題組解讀:2020高考試題和2019高考試題有什麼區別?
    今年試題排序順序上依然是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在整體平穩的基礎上,在主觀題的設計上進行了適當的調整。主觀題在各部分內容的布局和考查難度上進行動態設計,打破了過去壓軸題的慣例。 3、深化內容改革,試題質量不斷提升 「高考英語試卷結構保持穩定,全面考查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在試卷結構設計上既有針對各單項語言技能的專門考查,如聽力部分、閱讀理解部分和寫作部分,又有針對綜合語言技能的考查,如語言知識運用部分,體現了基礎性和綜合性的考查要求。」教育部考試中心命題專家說。
  • 招考院專家解讀山東2012高考試題
    2012年山東省夏季高考於6月9日上午結束。省教育廳、省教育招生考試院立即組織相關學科專家對今年高考各科試題進行了分析解讀。昨天下午,省招考院公布了相關專家的權威解析和點評。語文卷穩中有變 彰顯文化2012年普通高考山東卷語文科目的試題注重基礎,穩中有變,貼近時代,彰顯文化也成為其最突出的亮點。
  • 數學:打破章節界限訓練解題習慣
    試題突出數學知識主幹,以重點知識構建試題的主體,選材寓於教材又高於教材,立意創新但又樸實無華。注重對數學本質理解的考查,注重對數學思想方法的考查,注重對數學理性思維的考查,注重對新增內容的考查,注重對考生繼續學習所應具備的數學素養和潛能的考查。
  • 2018年高考考什麼 名師為你解讀高考大綱
    【建議】  ●「文學類文本閱讀」需重點關注,近年來,這個板塊呈現了側重考查文學鑑賞的趨勢,從語句內涵的闡發到結尾妙處的賞析,從章法結構的體悟到主題思想的概括,從人物形象的分析到藝術手法的品味,都應成為2018年的複習熱點。就體裁而言,不能局限於小說,應予以拓展,如散文的閱讀。  ●多做全國卷高考真題,從做題中領悟命題思想與思維方法。
  • 點評遼寧高考試題:數學題型不難 都是熟臉
    這就要求考生必須打破原有的思維定式,運用材料等有效信息,從自然和人為兩個方面闡釋其原因。雖然考查的內容均可以用試題材料和已有的能力解答,但習慣背知識點的師生還是會感到意外。這種變化是個好現象,體現了選拔考試的特點,會對今後教師的複習教學產生深遠的影響。難度上,個人覺得本套試題對比去年難度有一定程度上的降低,在體現高考選拔性考試功能的前提下,重視歷史基礎知識與能力的考查,注重依託與拓展材料。
  • 2015高考理綜(重慶卷)解讀:穩中有新 難度適當
    原標題:2015高考理綜(重慶卷)解讀:穩中有新 難度適當   人民網重慶6月8日電(陳易)今日上午綜合科目結束考試後,重慶市教育考試院分別邀請了5位教師就2015高考理科綜合(重慶卷)進行了解讀。今年理科綜合試題關注社會和科技熱點問題,穩中有新、體現課程時代性,關注科技熱點問題,試題難度與去年相當。
  • 2019高考:《流浪地球》進考題 英語作文寫申請當志願者
    李同學說,地理考了澳大利亞的汽車生產、地中海跟裏海分離與板塊擠壓的關係等,政治則考了「進博會」對經濟的影響,哲學題則考了大家都很熟悉的意識的能動作用,文化題則出了往年不常出的評析題,請考生評析「經濟社會的發展會導致傳統村落的衰落」這個觀點。歷史題「出題有點不按常規」,以往高考歷史材料題,考生基本都能從材料裡面找答案,但今年材料裡的「乾貨」很少,全憑考生自己的知識儲備。
  • 高考英語試題解讀:材料選取契合新課標理念
    今(8)日下午,2018年高考英語科目考試結束。慢新聞邀請了全國優秀中小學外語教師、重慶外國語學校英語教師陶偉對今年的英語試卷進行解讀。總體來說,今年高考英語試題既注重對基礎知識和關鍵能力的考查,又關注考生的綜合素養和學科素養。
  • 2020高考英語作文出爐,有李華嗎?(附英語試題解讀)
    各套試卷閱讀理解部分精選篇章,強化閱讀理解能力考查。閱讀理解第一節15道小題中,全國I卷中有10道小題,全國II卷有8道小題,考查推斷、歸納和概括等高階閱讀理解能力,提高了高階閱讀理解能力考查的比例。新高考卷則通過提高閱讀理解試題的分值與比重,進一步強化閱讀理解能力考查。 ●加強應用寫作和語言表達能力考查。
  • 名師點評福建高考試卷:部分試題選材有創新
    根據課改要求,部分試題在內容、選材及設問上進行探索和創新  福州新聞網訊 我省高考8日順利結束。作為「舊高考」的最後一年,本次試卷相對於明年實行的新課改高考是否承擔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對明年高考有怎樣的啟發?我省今後高考又將出現怎樣的趨勢?
  • 北京教育考試院專家解析2019年高考理綜化學試卷北京試題特色
    試題發揚北京化學試題緊貼教材、緊密聯繫生產實際、緊跟學科前沿的一貫風格,發揚北京化學試題突出能力立意、突出思維邏輯、突出學科特點、突出核心素養的鮮明特色,試題加強了基礎知識綜合、加強了實驗探究、加強了命題創新。傳承中有發展,平穩中蘊新意。
  • 教育部命題組解讀:2020高考和2019高考的區別
    試題以智育為基,持續深化新時代高考考試內容改革,精準落實高考評價體系,緊密銜接高中課程標準,貼近學生現實生活及認知實際,在增長知識見識、注重能力考查、凸顯應用導向、突出情境設計等方面進行積極探索。試題助力體美勞教育,精心擷取素材,科學體現素質教育的全面育人理念。
  • 2020年高考文綜、英語、理綜試題解析來了
    強化關鍵能力考查 增強立德樹人時代性——教育部考試中心命題專家解析2020年高考文科綜合試題7月8日上午9點,2020年高考文科綜合開考。今年文綜試題命題思路是什麼?各學科突出考查學生的哪些關鍵能力?背後蘊含怎樣的教改思想?
  • 哈三中教師解讀高考理綜生物:側重考查基礎知識和重點知識
    人民網哈爾濱6月8日電(楊海全)6月8日,2014年高考生物科目考試落下帷幕。人民網黑龍江頻道第一時間邀請到哈爾濱市第三中學生物備課組長常慧星老師對試題進行解讀。他認為,2014高考新課標全國Ⅱ卷生物試題難度適中,側重基礎知識和重點知識的考查,考查知識點依然以光合呼吸、遺傳規律、生命活動調節、生態系統的結構功能為主。
  • 2017高考地理七大模塊考點及要點分析
    ,從歷年高考試題中出現的頻率及分數可見其重要性。解題時注意地帶性和非地帶性相結合,分析各氣候類型的成因、特點以及分布規律,並推理出具體的分布地區。從近幾年的高考命題看,高考側重考查風向、降水位置、天氣過程、天氣系統的判斷等。試題經常以等壓線圖、天氣系統圖為載體,考查解讀信息能力、調用知識能力,以及描述、闡釋事物的能力。從試題類型看,既有選擇題,也有綜合題,但以選擇題居多。
  • 2015四川高考數學三種難度試題取消分值比例
    凡是練習、檢測做題時,無論是在課內或課外,一定要限時,如做單選題時,嘗試「30秒答題技巧」,即在練習、檢測或考試時,養成10秒讀題幹和選項;15秒分析、理解試題、回憶已有知識或類似題型;5秒作出判斷、選擇。  根據2013、2014年四川高考閱卷統計分析數據,「閱讀表達」和「短文改錯」是全卷中得分率最低,即難度係數最高的兩大難題。
  • 新東方優能一對一名師姜園:2017年高考地理七大模塊考點及要點分析
    作為全國大型高考全真模擬考試定位活動,「超級全能生」2017高考全國卷26省聯考12月26日-27日開啟線下統考,線上考試時間安排在線下全國統考每場結束後。大考在即,了解高考考點,無論是對聯考及高考,都至關重要。以北京市海澱區近三年期中考試題為例,綜合題高頻考點主要涉及以下七個方面。北京新東方優能一對一姜園老師分別針對各個板塊的考點分析、重要性進行解讀。
  • 2019年北京高考文綜理綜試題評析
    通覽全卷,2019物理試題基本覆蓋各核心素養不同要素不同水平層級的考查,為新課標的實施以及等級性考試的命題積累了豐富經驗。高純氫的製備可以是化石能源的催化重整,也可以是太陽能光伏電池電解水,特別是後一種方法中,利用電極的循環再生可以實現氫氣的不斷獲得,體現出所學知識的價值,體現出試題的教育功能。  試題素材選取角度有新拓展,打破了素材選取的思維定式。如26題,選取的素材是處理後廢水中苯酚含量的實驗室測定方法,深度考查考生分析和解決化學問題的能力。
  • @湖南高考生,名師解讀來了!請收下這份高考「錦鯉包」
    全面而又突出重點地考查數學基礎知識,注重學科內在聯繫和知識綜合性,深度考查知識網絡交匯點仍是19年高考的主旋律;強調能力立意,對數學學科關鍵能力的考查仍會作為19年高考的重要任務;創設探索型試題,更高層次對數學知識進行抽象和概括並加以運用,以達到對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和數學思想的考查仍會是19年高考的點亮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