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課改要求,部分試題在內容、選材及設問上進行探索和創新
福州新聞網訊 我省高考8日順利結束。作為「舊高考」的最後一年,本次試卷相對於明年實行的新課改高考是否承擔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對明年高考有怎樣的啟發?我省今後高考又將出現怎樣的趨勢?
8日,記者採訪了我市高三一線名師,點評高考試卷。
老師們認為,今年卷子在沿襲往年高考試題經驗的基礎上,根據課改要求,一部分試題在內容要求、選材及設問形式上,都進行了探索和創新。
語文:出現語言交際題 考查「說」的能力
評點老師:福州三中高三語文集備組長、高級教師朱天騏
穩中求變是今年高考試卷的最大特點。因為今年是舊教材高考的最後一年,所以試題中體現了與明年新課標相銜接的特點,在穩定的基礎上嘗試著向課改標準靠近。
變化主要體現在:
一、文學名著閱讀。舊教材對文學名著的閱讀以情節敘述為主,但是在今年的試題中,已向內容和情感理解等更廣闊的方面發展,這正是新課標的要求。理解題顯得更靈活,也更科學化。
二、文化經典閱讀。今年一改前兩年單一考《孟子》的方式,是以《論語》和《孟子》為組合,試題要求將兩者的觀點進行對比,使題目的視野更廣闊,更新穎。要求學生必須深刻理解孔子和孟子的儒家思想的繼承和發展。
三、文言文閱讀。以前的高考試題多數文言文選題為傳記文體、小品文體,今年則出現諸子文章,即《晏子春秋》。這樣的變化對考生來說可能有點不適應,但是正因為這種變化,使試卷的選拔功能得以提高。
試卷的新穎之處還體現在兩大方面:一是語用題中的第十七題,要求考生以晚會節目主持人的身份,寫一段開場白。這道題出得很好,屬於語言交際題。在新課標中,對學生聽、說、讀、寫的綜合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其中的說以前很少體現在卷面中,而這一道則通過開場白,考查考生「說」的能力。
另外一個是第十六題的圖表題,要求學生根據圖表來寫宣傳標語,這幾乎是我省原創的新題。有一定的難度,學生必須在理解中構思語言文字表達,而且思路還要正確,有一定的挑戰性。
政治:題目不難 但答題要求提高了
評點老師:福州三中高級教師餘聖睦、福州四中高級教師郭加添
今年政治高考試題尤其側重能力的考查。試卷題目出得不難,但對答案的要求層次提高了。
題型、題量、分值與去年基本一致。易、中、難合理搭配,難度適中,有較強的區分度。試卷有以下特點:
第一,試卷具有明顯的時代性,不迴避熱點。試卷內容涉及十七大報告、自然災害、中日關係、物價、「三農」、民族政策等熱點問題。
第二,重視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和主幹知識的掌握程度。要答好今年的政治題,對基礎知識的準確把握和運用至關重要。
第三,試卷以能力立意為導,突出考查考生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試題把課本知識與情景材料緊密融合,要求考生結合題目的具體情景對課本知識進行新的提煉和概括,靈活性較強,對考生分析問題的能力要求較高。
第四,試題體現新課程的目標要求。本次政治試題有利於引導考生進一步了解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考生主動參與政治生活、經濟生活的能力,培養考生熱愛祖國、熱愛人民,關心祖國命運的情感。
試卷的能力考查主要體現在38題的學科內綜合。要求運用政治常識並需要舉例說明,如果學生不知道材料中提供的信息,可能只會懂得回答國家職能,對於舉例說明,可能有的考生難以準確回答。再如39題第六問,如果考生能力稍差,就可能會出現說理不透徹。
生物:考查重點多有考到 選拔性題較少
評點老師:福州三中高級教師劉東傑
今年生物卷比較平穩,不偏、不怪,對基礎紮實的考生來說應該不難。今年生物學科試題體現新課改的內容較少,只有第三十題有涉及一部分。
選擇題部分,考查的內容也都是近幾年高考生物學科中的重點內容。比如此次考到的有關生命活動調節部分的3、4、5題,就是選自第三冊選修課的內容。同時,試題出現的2個圖表信息題,也都是在平常複習的範圍內。
非選擇題部分,考到了植物的物質代謝內容,有關動、植物的代謝本來就是學習和複習的重點,一般來說考生都比較熟悉。還有30題的第二小題和選擇題的第一小題都考到動物的神經調查,這些所考查到的內容,也都是老師平常強調的生物學科的考查重點。
第三十一題考遺傳內容,涉及到三對性狀自由組合,雖然這也是每年高考都考到的,但今年該題選拔性較強,有一定難度。30題中,考對曲線的理解,其中要求學生對判斷理由的準確表述也是有點難;同時,該題要求考生對「傳遞」與「傳導」,要理解其不同的含義,也稍有難度。
英語:聽力增加理解內容 選題新穎大膽
評點老師:福州三中高級教師馮曉春
今年的英語試題在選題方面更加大膽,選題新穎,但相對去年難度有所增加。同時,一改往年選拔性題出現在完型填空題中的做法,今年在單選題、閱讀題等都出現了有一定難度的選拔性題目。
聽力變化不大,語音、語調、語速都與往年差不多,但在選題中增加了對學生聽力理解方面的要求,尤其是聽力最後一篇內容,要求考生聽懂全文,聯繫上下文才能選出正確的答案。
單項選擇仍是考查考生,在理解題幹內容的基礎上的語法、詞彙以及情景交際能力,第二十三題考查介詞的應用,第二十四題考查情態動詞的用法及第三十一題的考查倒裝句中含有定語從句,都有一定難度,體現了選拔性。此外,該卷中的第三十二題是考查詞彙的第二含義,要求考生不僅能理解整個句式,還要掌握一些常見詞彙的第二含義。
完型填空打破了以往夾敘夾議的文體模式,選用了一篇議論文,強調考查考生在語篇理解的基礎上,掌握詞彙知識的情況。短文改錯出自學生的習作,內容比較貼近學生生活,考點也是都是學生在寫作中常犯的錯誤。
閱讀理解所選的材料貼近生活,語言也比較地道,題材也比較多樣。A篇是帕運會題材,B篇為哲理型的議論文,C篇為廣告,D篇為世界能源危機介紹,E篇為有關皮膚癌的科技小文。命題人的出題仍採用主旨題、細節題、推斷題等傳統題型。
作文題要求學生根據英語廣告的要求寫一篇自願申請做志願者的應徵信,是屬於半開放性的作文題目,不像以往有固定的中文提示。這種考題要求考生的語言組織能力要很強,觀點要明確、表達合理、語言精煉準確。
總之,從語法和詞彙知識、完型填空、閱讀理解到寫作,各部分的選材和出題,都可以看出要求考生要有很強的語言運用能力,這將是一個趨勢。
地理:考查綜合能力 體現選拔特點
點評老師:福州三中高三地理備課組組長、高級教師柯勇
地理試題有一定的難度,不僅考查地理知識,還考查多科知識的綜合。學生如果認真思考、認真審題、把握得好,一般能拿到基本分,但想拿到高分不太容易。
與去年相比,第一、二題地理試題較新穎,是課堂所學基礎知識的反映;第三、四題則是互為因果。之後的第五至第七題,是兩圖拖三題的方式,要想解答這樣的題必須具備深厚的知識積澱,同時也可運用試題提供的信息在三題之間進行輔助推導,得出答案。
第八至十一題是傳統地球地圖知識的考查,既考傳統知識,又考能力提高;第三十六題各小題的難度有一定梯度,其中第二小題略有提高,第三小題是從基礎題到中檔題的過渡,這道題能反映出考生觀察題目的敏銳性,考生必須在所學知識的基礎上層層遞進。
值得一提的是第三十九題,出得非常好,特別是第三小題,這道題給出的是平面圖,但是考生必須將其還原到立體圖的方式,聯繫地形與氣候的特點、生活常識以及歷史知識來解答。比如來自自然的威脅要考慮到歷史條件下的交通工具是馬,它與人在當時的氣候地理條件下會面臨怎樣的危機。這些都是高級別的能力考查,考的知識點非常巧妙地將文綜各科與生物等結合起來,有一定難度,是一道選拔題。
歷史:主幹知識為主 能力要求更高
評點老師:福州三中高三文綜集備組長、特級教師馬平
今年文綜試卷中的歷史部分從題量到難度值基本與去年相仿,相對於考生來說偏難,平均得分可能不會太高。
從試題內容來看,去年考得太冷、偏、細,今年則側重於考主幹知識,但是對能力的要求更高。
歷史試題部分中的兩道非選擇題都是考查歷史的主幹知識,一是考科舉制與英國文官制的對比,二是考土爾扈特的回歸。這兩題在考查中體現的思想性,也正是歷史教學中要求的主流思想,也就是說體現了以文明史為理念。第一題是強調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的碰撞、交匯,以及中華文明對世界文明的貢獻;第二題則是強調了中華民族的歷史是各民族共同締造的,各民族都為中華民族的歷史作出了重大貢獻,從而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對當今維護國家統一、反對分裂具有教育作用和導向作用。
從選擇題來看,歷史部分的第一題(選擇題第十二題),要求學生以古代地名中表示山水關係的「陰、陽」,來判斷「陰」的方位具體指什麼。這個題與去年第十二題一樣是歷史教材中沒有出現的,考查學生的歷史常識,但語文古文教學中可能有涉及到,它說明對學生考查不僅僅局限於課本,也要追求對課外常識的掌握,體現了文科各個學科間的相互滲透。此外,非選擇題的第三十九題第三問也要用地理知識回答歷史問題,也體現了學科間的滲透。
歷史選擇題的其他題,基本上都是通過材料提供一個新的情景,要求考生通過閱讀材料、理解材料,從材料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再運用所學的知識來分析、判斷、解決問題;但能力考查又建立在基礎知識的掌握上,如果不能準確地記住歷史事件的年代,沒有掌握各個歷史事件所處的時代特徵,即使能力再高也無法正確回答。
數學:「入口低出口高」 有一定區分度
點評老師:福州三中高三數學集備組組長、高級教師林風
文理兩套試卷注意文理科學生在學習上的差異,在思維、未來發展方向上的不同。有一部分姐妹題,但整體上文理科試卷有一定區別。文科試題總體常規常矩,對文科學生來說難度適中。
試卷絕大部分題目入題比較淺,也就是「入口低,出口略高」。但考生要在單位時間裡完成試卷不是很容易,特別是選擇最後一題、填空最後一題、最後大題的後兩小題,讓整張試卷一波三折,尤其21題解析幾何第二題的第二小題、22題的第二小題不等式的證明等。有一定的區分度,能考出學生的水平。
繼續考查數學雙基,在穩中求創新。例如,文科的16題、理科的12題。
16題是整張卷子的亮點,題目背景新,是初等數學和高等數學的交匯點,考生不是按常規套路就可以解出的。題目本身並不是很難,但重在理解,起點高,落點低,通過題目的情景創設、內容的融會貫通,來考查學生的能力。
在有些題目上考生會遇到一些坎,如文科12、16、22等題,理科12、16、19、21、22等題,對計算量(特別是對字母符號的計算)要求較高。試卷前半部分(1~17題)計算量適中,大部分學生能在合理時間內完成,18題的第三小題開始難度逐漸增大。
應用題前年、去年考函數,今年考了概率,題目位置對調往後挪,這也是考慮到考生都怕應用題,符合學情。
物理:考查主要知識點 難度有所降低
點評老師:高三物理集備組組長、高級教師楊日升
物理試題跟去年相比較,總體難度略有降低。試題基本覆蓋了考生高中所學的主要知識點,考查學生理解、計算、審題、實驗等能力,理綜試卷只有12道物理題。從試卷上看,力學分量較大,有一些高中物理的重要知識點沒辦法考到,比如部分導體切割磁感線問題、靜力學問題。選擇題比較平穩常規,沒有偏怪題。
在第二卷的試題中,22題的實驗題第1小題,考查力學很有新意,源於課本,又不拘泥於課本,在理解知識點的基礎上靈活運用,對學生的能力要求比較高。實驗題的第2小題考查主幹知識,但不生僻。
計算題23題比較簡單,是運動學比較典型和常規的題目。學生只要運動學的兩個推論掌握,就能迅速解決。24題,考查力學,題型學生都見過,比較常規。
25題物理過程很多,像這樣的字母題,學生要明確哪些是已知量,還要找出關鍵的、聯繫的物理量,給出的時間關係,要能夠有效地把這些關鍵的點聯繫起來。這些關係用方程把它們聯繫起來,即使解不出來,也能得到很高的分數。
化學:難度陡然增高 拿高分不易
點評老師:福州三中高級教師章新林
理綜卷化學部分總體難度相當大。近幾年化學題比較平,難度不大,今年突然加大難度,考生在化學上想拿高分相當不容易。
選擇題依然考查化學主幹知識,如氧化還原反應、離子共存、元素周期率、元素周期表、化學反應速率化學平衡、電解質溶液理論、電化學等,但能力要求較高,特別是選擇題12題離子濃度大小排序本身就是一個難點,加上是混合物,還要知道酸越弱對應的酸根水解程度越大,綜合性強。13題考的是利用電解知識計算,要求學生會分析離子放電的順序,還要知道電路上通過的電子數和題目所給的陽離子量的關係,方可得出正確答案。
II卷部分,沒有出現新的題型,4道題的題型與往年類似,但對學生的能力考查要求更高,尤其化學計算的要求提到新的高度。例如26題,是一道新情景試題,其中第三問和第五問都涉及計算部分,計算量比較大,第三問還涉及多步反應計算。該題主要考查提供新的化學反應的情景,要求考生在較短的時間內提取信息,運用有關氧化還原反應原理迅速寫出配平的氧化還原反應化學方程式或離子方程式,才能完成試題中的計算部分。
計算一直是考生比較薄弱的部分,而且近年來《考綱》也是淡化計算,在這一趨勢下,今年考題所要求的計算量勢必讓很多考生措手不及。(記者 周甬 湯淌 林銘)
(責任編輯: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