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四川省教育考試院《招生考試報》對剛發布的《2015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四川卷)考試說明》與《考試大綱》進行權威解讀。今年是四川最後一年採用四川卷測試,也是最後一年英語不考聽力,數學取消有關難度「控制在3:5:2」的字樣。四川省部分特級教師表示2015年的考題基本是「穩中求變」,符合四川省情的。
<數學>
考題命題會更靈活
成都經開區實驗高級中學特級教師劉傑分析,今年數學最大的變化在《說明》將過去「……命題時根據有關要求和教學實際合理控制容易題、中等難度題和難度題三種難度試題的分值比例(大致控制在3:5:2)及全卷總體難度」中的「大致控制在3:5:2」刪掉了。
他告訴記者,近幾年四川高考數學試題對易、中、難的比例基本符合3:5:2,其中選擇題3:2:1,填空題2:1:1,解答題的中檔題和難題的比例為2:1。「刪除這個比例數值,是表示命題可能更加靈活,但目前並不能預知是可能會更難還是更簡單。」
<語文>
教材也可做作文材料
成都市教科院特級教師程一凡分析了今年與去年的《考試說明》,發現沒有多大變化。他表示「穩」的是試題的結構、基本的題型,注重語文綜合能力的考查,「變」的是考查材料的選擇,語言運用題型的變化。
他特別強調了四川考題的一大特點,就是在課外現代文閱讀中強調與所學教材內容的連結。「比如2014年第18題就與教材中鬱達夫《故都的秋》進行了連結,四川高考語文試題特點很注重『學』與『考』的結合。因此,我們後期的複習不能脫離文本,應在複習計劃中留出時間回歸文本。」程老師指出,作文素材的積累方式很多,教材就是非常重要的作文寶庫,善於在複習中挖掘,每篇課文都可以成為素材。
<英語>
閱讀改錯往年得分最低
2015年高考是四川省實施高中新課程改革的第三次高考,同時也是四川省自主命題、英語不考聽力的最後一次高考。「切合省情,川味不變」是成都市華陽中學特級教師鍾躍與成都七中高級教師陶家耀對今年英語考試說明的評價。
凡是練習、檢測做題時,無論是在課內或課外,一定要限時,如做單選題時,嘗試「30秒答題技巧」,即在練習、檢測或考試時,養成10秒讀題幹和選項;15秒分析、理解試題、回憶已有知識或類似題型;5秒作出判斷、選擇。
根據2013、2014年四川高考閱卷統計分析數據,「閱讀表達」和「短文改錯」是全卷中得分率最低,即難度係數最高的兩大難題。此外,「寫作」也是後期複習,短時間內,提能漲分,增值(分數)空間最大的一大板塊。
<地理>
重視基礎知識考察
據眉山一中特級教師王懷福分析,與往年相比,2015年地理部分較明顯的變化有:「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中,將「圖、表」改為「圖形」並刪除了「畫面」;「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中,將「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改為「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基本技能」。
分析示例試題可發現,今年地理測試內容覆蓋面廣,重視對地理學科基礎知識的考查。
<物理>
考試內容「三增五刪」
成都樹德中學特級教師何建明表示,物理有「三增五刪」,增加注重考查考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的能力;機械能包括動能、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電池組的計算只限於相同電池串聯;刪除勻變速直線運動圖像只限於v-t圖像;處理物體在斜面上的問題,只限於已知相對運動趨勢或已知運動方向的情況;不要求解反電動勢的問題;簡諧運動的公式只限於回復力公式,圖像只限於位移-時間圖像;光的幹涉限於雙縫幹涉和薄膜幹涉。
<政治>
精練各地模擬試題有必要
成都樹德中學高級教師馮維東分析,2015政治學科題型示例調整幅度大,考生應關注範圍包括:選擇題由2014年的11個調整為12個,其中1、2、3、9、12題是2014年說明中保留下來的,其餘7個新增樣題選自:2014年的四川、重慶、江蘇、全國Ⅱ、廣東、福建卷;非選擇題由2014年的四個調整為3個,分別選自2014年的高考北京、全國Ⅱ、重慶卷。
馮維東認為,精選精練高考試題和各地模擬試題備考很有必要。
<歷史>
複習注重今年高考「富礦區」
川大附中高級教師陳志先分析,歷史學科同往年相比:將「皇帝制度與中央官制、郡縣制」修改為「秦的中央集權制」;將「京劇等劇種的產生和發展」中的「等劇種」刪除;在「晚清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化和民族工業的興起」一子目中增加「發展」;現代中國部分,在「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設」中增加「新中國建立初期」。
以下知識系統是近年高考比較青睞的「富礦區」:古代中國的經濟,尤其是明清時期江南經濟的發展及影響;古代中國的思想文化,尤其是主流思想的變遷和商品經濟影響下的文化動態;中國近現代的工業化,尤其是民族工業興衰和新中國現代化建設的探索;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與發展,尤其是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近現代的世界經濟,尤其是世界市場的變遷、西方經濟模式(思想)演變、經濟格局調整及三次工業革命等;古今中外的政治文明,尤其是制度的創新等。
<化學>
兩處增加一處刪去
成都石室中學高級教師任德懷表示,2015化學在考試說明上有變化。其中,有兩處增加,「物質結構與元素周期律」第(3)部分增加「了解微粒間作用力的大小對晶體物理性質的影響」;將「了解中和滴定的原理和方法」調整為「了解中和滴定的原理、方法及應用」。有一處刪去,「電解質溶液」刪去:「(7)了解溶度積的含義及其表達式,並能進行簡單計算」。該老師提醒,在複習時,考生要同類歸納異類比較,抓實主幹;注重教材變化,把教材讀薄;抓好解題環節,提高複習效率。
<生物>
考試難度三升三降
成都樹德中學一級教師胡元坤分析,生物考題一共七個地方有變化。在命題原則與指導思想中,增加了「注重考查考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的能力」,在考試範圍與要求中也有3個知識點降低難度、3個考查程度升為層級Ⅱ。
該老師說,提高生物科學素養是課程標準確定的基本理念之一,高考題貼近教材,並且樸實無華、簡短明快,堅決杜絕「偏、難、怪」。請考生關注生活實際,特別訓練審題能力以及獲取信息的能力。(記者 肖笛 張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