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26日完成由美國零重力公司策劃的失重飛行,成為世界上第一位體驗零重力飛行的殘障人士。這位運動和語言能力都基本喪失的天才還希望,有朝一日他能實現飛向太空的夢想。
高空體驗失重霍金26日從美國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的甘迺迪航天中心出發,乘坐一架由波音727客機改裝成的「重力一號」飛機升空。飛行開始前,現年65歲的霍金身體蜷臥在輪椅上,通過語音合成器一字一頓地宣布:「太空,我來啦!」
飛機首先飛行至大西洋上空2.4萬英尺(約7315米)處,然後爬升至3.2萬英尺(9754米),緊接著開始拋物線式俯衝,直至降至2.4萬英尺,每次俯衝機上乘客會經歷長達25秒的失重體驗。
失重飛行歷時兩小時,共完成8次拋物線俯衝。在其中兩次俯衝過程中,霍金甚至「做出空翻動作」。
美國電視臺播放的視頻畫面顯示,在兩旁助手的幫助和保護下,霍金雙手交叉擺在腹前,身體伸直了在空中漂亮地翻轉。零重力公司董事會主席彼得·迪亞曼迪斯說,有幾次霍金的動作就像「金牌體操運動員」那樣完美。
「感覺妙極了!我還可以多做幾次。」霍金在飛行結束後評價說。
為確保霍金的身體狀況能夠承受失重帶來的不適,他的私人醫生埃德溫·奇爾弗斯以及看護一直陪在他身旁。此外,霍金的心跳、血壓等生理指數受到全程監控,各項身體指數並未出現任何異常。「我想霍金的生理指數比我還要正常。」奇爾弗斯說。
實現一次創舉今年65歲的霍金任英國劍橋大學應用數學和理論物理系終身教授,是全世界公認的頂級理論物理學家。他在時間和空間以及宇宙起源的研究上取得了傑出成就,因而被一些人稱為「活著的愛因斯坦」。
霍金青年時期被診斷出患有「肌肉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不久後全身癱瘓,只有眼睛、眉毛和嘴邊的肌肉能勉強活動。
霍金表達思想的唯一工具是一臺電腦聲音合成器。他頭上戴有一個紅外線傳感器,可以捕捉他的面部肌肉運動,以此操縱連在輪椅上的電腦選擇字母、單詞來造句,然後通過電腦播放聲音。他揚揚眉就表示「是的」,動動嘴角就表示「不是」。
作為首位參與零重力飛行的殘疾人,霍金希望藉此向公眾證明,任何人都可以參與失重飛行體驗。
「這次飛行主要目的是測試我們人類掌控重力的能力,」霍金說,「這對於將來離開大氣層、移居太空意義重大。」
希望飛向太空零重力公司提供的失重飛行項目,通常會完成10至15次俯衝,每位乘客需為一次飛行支付3750美元費用。但霍金此次失重飛行由零重力公司贊助,無需支付任何費用。
為確保霍金的人身安全,零重力公司兩位創始人迪亞曼迪斯和拜倫·利希滕貝格陪坐在霍金兩側,每次俯衝結束,他們都扶著霍金確保他安全落地。機艙內壁還包裹了一層襯墊,防止乘客因失重彈起撞傷。
霍金希望這次零重力飛行可以為他將來實現亞軌道飛行鋪平道路,他更大的心願是飛上太空。「我認為,如果人類不挺進太空,就沒有未來。」
一些私人太空公司計劃在10年之內展開亞軌道飛行項目,維京大西洋航空公司老闆理察·布蘭森已做出承諾,屆時將把霍金送入太空圓夢。
據新華社專電
(責任編輯:趙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