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納什 2002 弗雷德·普瑞澤/路透社
據英國《衛報》報導,警方稱,5月23日,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著名數學家約翰·納什與妻子在美國新澤西遭遇車禍,不幸遇難。著名電影《美麗心靈》就是根據納什傳奇一生改編而成。
納什,享年86歲,曾是新澤西普林斯頓大學數學教授。新澤西網(NJ.com)援引州警官喬治·威廉士(Gregory Williams)的發言報導稱,當時他與妻子在新澤西乘坐計程車,因司機駕駛失控而撞上護欄。兩人被甩出車子,不幸遇難。。
據報導,計程車司機與另一輛車的乘客入院治療,無生命危險。
5月24日早晨,《美麗心靈》中飾演納什的羅素·克勞(RusselCrown)在推特上發表悼文。《美麗心靈》斬獲了包括最佳影片在內的四個奧斯卡獎項。
「我很震驚......我與約翰、艾麗西亞以及他們的家庭同在,」羅素寫道。「完美的伴侶。超凡的智慧,美麗的心靈。」
1928年6月13日,納什出生在西維吉尼亞的布魯菲爾德。他的父親是電氣工程師,母親是教師。在提交給諾貝爾組委會的自傳中,納什描繪了自己年輕時在數學問題上的旺盛好奇心。
「高中時代,我曾閱讀埃裡克·坦普爾·貝爾(E.T. Bell)的經典之作《數學大師》(Men of Mathematics),我也記得自己成功證明了有關整數自乘P次(P為質數)的費馬小定理(Fermat theorem)。」納什寫道。哈佛大學邀請納什就讀數學系博士學位。不過,普林斯頓大學給予更加豐厚的條件,因此,納什於1948年進入普林斯頓大學學習。2年後,納什完成了關於非合作博弈理論的著作。40年後,納什憑藉非合作博弈理論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
「本篇論文介紹了非合作博弈理論的概念,並完善了分析此類博弈的數學方法,」該論文在開篇中寫道。「主要的數學結論是證明在任何博弈中至少存在一個均衡點。」
然而,早期成就頗豐的納什前途盡毀。在接下來數十年,精神疾病困擾著他。1959年,經診斷,納什患上了妄想型精神分裂症。
「1959年的前幾個月,我開始出現精神分裂症狀,那時阿麗西婭正懷有身孕,」納什在諾貝爾自傳中寫道。「最終我只能辭去麻省理工的教職,在麥克林醫院(McLean Hospital)接受』強制觀察』,50天後我逃到歐洲,試圖在那裡獲得難民保護。」
在諾貝爾新聞報導中,記者西爾維婭·納薩爾(Sylvia Nasar)為納什寫了名為《美麗心靈》的個人傳記,描述了納什的痛苦抗爭。朗·霍華德(Ron Howard)同名電影便是根據納薩爾的小說改編。
「他並沒有死,只是他那充滿光明與希望的一生變得如地獄一般,」納薩爾寫道。
在這篇自傳文章中,納什描繪了自己的病情。
「然而,六十年代末,我的妄想症又有所反覆,意識裡充滿著妄想和幻覺。不過我行為相對溫和,免於住院和接受精神病醫生的治療。」納什寫道。
「又一段時間過去了,漸漸地,我開始理智地拒絕妄想幻想的影響,那些幻想曾是我基本信仰的假象。最初的抗爭源於對政治傾向性思考的否定,因為這完全是無望的智力浪費。」
第一次與納什相遇時,艾麗西亞是麻省理工物理系的一名學生。兩人於1963年離婚。但是,在納什生病的數十年間,艾麗西亞不離不棄,始終照顧無法工作的納什。20世紀80年代,納什再次執教。2001年,兩人復婚。
在眾多對引人關注的對納什的悼念信中,有來一封自於美國國安局。 20世紀50年代,國安局曾收到一封納什寄出的信件,內容關於加密技術。該信件一直保存在國安局博物館展覽處。
「美國國安局對數學大師約翰·納什的逝世感到十分悲痛。」國安局官方推特如此寫道。
上周,納什與紐約大學的數學家路易斯·尼倫伯格(Louis Nirenberg)獲得了50萬美元的阿貝爾獎(Abel)獎金。阿貝爾獎是數學界最高榮譽之一。該獎項頒發給兩位在偏微方程式有著重要貢獻的老者。偏微方程式用以形容事物變化、運動及速率。
尼倫伯格評價納什是一位真正的、偉大的數學家,是一位「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