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奈洛比10月29日電(記者荊晶)非洲大陸生活著許多古老的部落,有的身處原始叢林,有的散布在茫茫草原。他們世代傳承的奇特習俗雖然在現代文明的衝擊下發生了一些變化,但對於久居都市的人們而言,仍具有不可抗拒的吸引力。
著名的馬賽人
非洲最為外界所熟知的部落,應該是生活在肯亞的馬賽部落。色彩絢麗的服飾和大大的耳洞是他們獨特的標誌。
以放牧為主的馬賽人吃住都離不開牛羊,牛羊肉及乳品以外的食物和生活用品也靠用牛羊交換來獲得。
勇猛是馬賽人的天性。參觀過馬賽部落的人一定會對他們的舞蹈印象深刻:武士們和著節拍原地起跳,顯示力量和敏捷。有時,他們還需要在娶妻之前,通過單槍匹馬獵殺獅子證明自己的勇氣。甚至,馬賽男孩要在成年以前離家到很遠的地方自行生活幾年,在與自然和猛獸的鬥爭中成長為一個真正的勇士。
馬賽人計算年齡的方法很特別,他們沒有「歲」的概念,而是在人生不同階段通過各種儀式進入某個「年齡組」。例如,一個人經過幾年的童年生活,通過割禮儀式成為成年人,若干年後下一批人成年時,這個人就可以「晉級」為長者。
刺青的富拉尼人
富拉尼部落是西非最大的部落之一。富拉尼人以遊牧為生,通常會飼養大量牲畜,生活在馬裡、尼日、布吉納法索和蓋亞那的平原地區。
富拉尼人非常愛美,在他們看來,美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們的美通過一種獨特的形式表現,那就是刺青。除了像現代人一樣在身體上刺青,富拉尼人還用比皮膚顏色更深的黑色或紅褐色顏料在臉上「繪圖」。
對於富拉尼人來說,勇猛無畏是必備的素質。富拉尼人有一個傳統節日,叫莎羅節,這是鍛鍊青年人意志力的節日。節日開始時,青年人按年齡組合,擺出挨打的姿勢,嘴裡念念有詞,由同齡人揮鞭抽打。這時,挨打的人不僅不能喊痛,還要保持笑容,稍有動搖,就會被看作是「膽小鬼」。已婚男子也可以參加,但他們怕疼的代價更為慘重,那就是失去妻子。
演變的舊風俗
非洲部落的傳統習俗代代相傳,隨著時間的流逝和周圍環境的變化,一些風俗逐漸發生了改變。
有一些傳統陋習,如對女子實行割禮等,在政府的幹預下被逐步廢止。
很多遊牧民族放棄了逐水草而居的日子,過上了定居生活。以馬賽人為例,他們世代生活的塞倫蓋蒂草原、察沃、馬賽馬拉等地區先後被劃為國家公園,世界各地的遊人湧入那裡,帶去了巨大的商機。於是,馬賽人不再四處遷徙。他們有的種植莊稼,從事農業生產;有的從事旅遊業,向世人介紹本部落的風俗習慣;還有的人進城尋找工作,當起了現代白領。
(責任編輯:黃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