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下,金黃的草浪在風中翻滾。
牛群間,身披火焰的馬賽人手拿長矛。
修長挺拔的身影是這草原上的黑色精靈
____夢中的馬賽人
部落中的女人
馬賽舞蹈
『太貴了,我們每個人就能出13dollar。』
『不行,我們這裡就是15dollar。'
『司機,咱掉頭,去別的村子。』
『好吧,那就13dollar……'
這可不是咱們哪個菜肉市場裡的高手過招,而是在東非馬賽馬拉大草原,一個馬賽人遊牧村落的籬笆前的討價還價。
想參觀嗎?先給錢。
想照相嗎?先給錢。
好吧,夢想和現實總有差距。
馬賽人的財寶_牛群
東非大草原
依然守護著遊牧部落文化的馬賽人保持著幾百年來的穿著和生活習慣。他們居住在肯亞的南部和坦尚尼亞的北部的草原上,身穿紅色或紅藍相間的束卡,將牛群趕往肥沃的草場。束卡就是一塊塊以紅色為基調的布隨意地裹在馬賽男人身上組合成天然的時裝,氣質冷傲、別具一格,據說可嚇退野獸,便於牧牛。經常可以在馬賽人的小攤上看到叫賣束卡,摸上去材質有些象羊毛。牛群在馬賽人的生產生活中舉足輕重,牛奶牛血牛肉都是馬賽人的食物,牛血的提取不用殺牛,以蘆薈莖取牛脖子上的靜脈血,混合牛奶生喝。
穿束卡的男人
珠飾則是馬賽人都會佩戴的飾物,女人們會用五彩的小珠子串成各色各樣的頭飾或耳飾相配,其實這種小珠子和我們這邊賣的串珠一模一樣,不禁懷疑是 Made in china。
蜂擁而至的小孩子們都會一臉渴望地看著你,背來的糖果,筆和清涼油可以派上用場。孩子們的眼神有點空洞,有些被蒼蠅爬了一臉也無動於衷,而膽小躲在後面的孩子,常會被大人們硬生生地扯出來討些小禮物,讓情形有些尷尬。
年輕的母親
不知所措的孩子
奇異審美
馬賽人的審美觀實在讓人匪夷所思:在十歲前就在耳垂上穿個大洞,而且以洞大為美。以前曾有所耳聞當真見到那麼大的耳洞時,感嘆:那……那還是耳朵嗎?
忍不住要問: 『這麼大的耳孔,走過灌木叢不會被掛到嗎?』
『會,所以平時要別起來。』
『那麼有人斷過嗎?』
『有的』
『那斷了怎麼辦?』
『在上面還要再開一個新洞』
好大的耳洞,試問你敢穿嗎?
捍衛傳統?
進得村來,馬賽的男人們簡單地介紹了這個由泥巴牛糞加野橄欖枝建成了一圈矮矮的房子,有7個出入口,代表有7戶人家,有7個主要的屋子和一些零星的附加小屋。屋子是女人們搭建的,外圍一圈樹枝籬笆是男人堆的。
部落小屋很低矮
對村落架構的簡單介紹後循例就是歌舞表演。當馬賽人排成一排不斷輪流跳高時,不要以為這是在熱身,舞蹈已經開始了。馬賽人常年在一望無垠的大草原上放牧打獵,為牛群尋找肥美的牧草。所以在沒有登高點的草原上觀察和防備就是靠躍起遠眺。現在演變成了一種舞蹈動作,伴隨著跳躍是一聲聲野性的清嘯。常年的跳躍和跋涉讓馬賽人一律擁有一雙長而削瘦的雙腿。實在讓人羨慕。
舞蹈中的男人們
我們被招呼進這一家人參觀內部裝修。房門低矮,進屋時要小心碰頭。室內很黑,同學們紛紛掏出了手電。男主人主要針對結構一一介紹,進門正對著有一個小門,裡面住的是羊群。在門的左邊就是一個較大的空間,容納著兩邊類似炕的結構和中間一個生火的圍爐。一邊炕是6歲以下的孩子睡覺的地方, 另一邊是大一點的孩子睡覺的地方。炕上鋪的都是帶毛牛皮。沒有桌子或任何家具,吃飯的用具就放在一旁的泥土架子上。這兩炕加中間的空間大約是8平方米。裡間是男女主人的房間, 大約6平方左右。窗戶只是一個小洞,有點象碉堡的槍口,奇怪如此昏暗不需要採光嗎,男主人解釋這樣的設計是因為怕毒蛇和其他動物,至於採光他覺得足夠了。
我們觀摩了這一家的內部
正說著,門口衝進來一群羊,個頭都不大,一隻只擦著我們咩咩地叫著排隊進最外面的那間屋子。主人體貼地把最後兩隻小小羊攔下來讓我們玩耍,就比兔子大一點的小羊可愛無比,軟軟的毛光滑溫暖。
牛羊歸家
房子那麼底矮那麼破舊那麼昏暗,問男主人為什麼不將條件提高些比如加個電燈啥的。他回答他們一百年都是這樣生活的,覺得這樣的傳統很好,不需要摩登的事物。
只是與此相悖的是,我們一行離開屋子重返光天化日之下,他當即問我剛才拿電筒照明的同學是誰,能不能把電筒送他?
語塞……『你不剛說要傳統不喜歡摩登事物嗎?』
他並不回答,而是突然一把撩起我的袖子問道:『這是什麼?』
『手錶……』是麼,你真的不知道這是什麼?
『可以給我嗎』
『不行,這是好朋友送的禮物』
『我也是你好朋友,你送給我好嗎?』
『不行,好朋友送的東西怎麼可以給別人?』
『那我拿東西和你換,獅子牙要嗎?』
『不要……』
接下來的時間裡被人突然襲擊地抓起袖子就撩開問我要表的不下五次。每次的起始句驚人的一致『這是什麼?』沒整明白他們的透視眼怎麼總能看到襯衣下的手錶?看來以後要換隻手戴才行了。
擺攤的女子和她的孩子
真皮小鼓
馬賽人生活答疑
這次旅行中的幾任司機都恰巧是馬賽人的後代,雖然是脫離了村落生活的馬賽人,但是仍有親戚在村中生活。許多疑問後來都由他們一一解答。
營地的馬賽人
問題一:馬賽人真的住在村裡面嗎?
回答我的是我們肯亞的司機Dunkun, 他謹慎地想了一會:『他們有一部分在鎮子裡買了房子,每個星期會回鎮子裡住。』『那來部落裡住算什麼?算上班嗎?』Dunkun有點兒尷尬,因為但凡對外開放的馬賽村都只會朝一個方向演變。後來我們在坦尚尼亞可以看到一些靠近城鎮的馬賽房子會比較光鮮,沒有這麼低矮,也不會裂痕滿牆。阿魯沙的司機Matthew解釋那些叫非臨時性房子,馬賽人是遊牧民族,通常他們在一處肥草吃完後會轉戰其他地方,就需要重新搭建泥巴牛糞房。
鑽木取火是每個村子都要裝備的節目, 由於長期沒有擺弄手生, 沒能成功: 嗨,你們業務水平不過關啊~
問題二:馬賽男人真的總是在唱歌跳舞嗎?
阿魯沙的Matthew搖了搖頭,馬賽男人在村落中是有等級的,初級長老到高級勇士。然而現在靠近景點的村子裡的男人都轉行做了舞蹈演員。
『這樣可以多賺點錢。』
『可是馬賽人不是信奉著傳統生活嗎?』
『那是廣告詞。』
Matthew告訴我們只有遊客見不到的深處的馬賽部落才保持著傳統。『不過你們是看不到的。 』 突然很想去看看那些還捍衛著傳統的馬賽人,那種和天地融為一體的馬賽人。
晚歸
載歌載舞
問題三:馬賽人的婚姻生活是怎樣的呢?
愛牛如命的馬賽人是以牛來衡量資產的多少,不過馬賽男人的第一任老婆是由雙方家長磋商後指定的,由男方家長出資(牛)把老婆迎娶回家。
Matthew形容的磋商過程很好笑:
『把你女兒嫁過來,那幾頭牛就歸你家了。
』『好!』
這樣的大事敲定怕連2分鐘都沒有。而後來的老婆呢?這就好比我們城市裡很多人買房子,首期老爸老媽贊助,後面可不得自己的工資來供了呀 。所以後來到底有多少個老婆就要看靠男子後來有多少牛了。期盼牛群生多多的小牛,換多多的老婆。一般市場價大概6到10頭牛換一個老婆。汗~
『一夫多妻能有多少個老婆?』
『5個,10個都很正常。』
『可是養這麼多老婆多累啊?』
『累啥,建房子,帶孩子,擠牛奶,掃地做飯,洗衣打水都是女人幹的活』
『啊??那男人幹什麼?』
Matthew壞笑了起來『有這麼多老婆啊,男人難道不累嗎?』 這個回答真夠酷的。
『就好像獅子一樣, 你不知道獅子有很多老婆, 還不用自己捕食嗎?』
牆角不敢靠近的孩子
不過同為馬賽人,脫離了部落生活將很不一樣。Matthew是一位健談的壯司機, 從他的體型上很難想像他的血管裡居然流的也是馬賽人的血。他的父母早年從村子裡出來做起了生意。他雖然是一個馬賽人,但也是一個摩登馬賽人了。馬賽人奉行的仍是一夫多妻制,Matthew笑了起來『作為一個摩登馬賽人,我要一個老婆就夠了。』他的妻子同為馬賽人,育有兩個女兒。提起女兒經,Matthew說起養家餬口靠他一人,妻子要照顧家裡和女兒。在馬賽人裡男孩也是肩負傳宗接代的重任,Matthew也想要一個兒子,不過妻子已經不肯再生了。因為『兩個女兒也很好, 很貼心』。他尊重妻子的選擇。
部落裡有一些人缺少兩個門牙下齒,據說是幼時為便於灌藥而拔掉的
問題四:傳統的馬賽婚姻幸福嗎?
Matthew解釋結合不等於日後會和諧。所以馬賽人另有一個習俗,男人若出門後歸家通常不會是一個人,會帶上自己的朋友一起回家吃飯。為什麼?因為怕妻子並不愛丈夫,會下毒。一般不會狠心連著丈夫的朋友也毒死,所以這樣的傳統一直流傳到現在。
小攤圍成一圈, 中間有許多婦女兒童席地而坐
若擁有眾多老婆,老婆們會輪流做飯給老公和自己的子女吃,老婆之間不會為對方做飯。
『你知道嗎?『兄弟』間可以共享老婆的』
『啊』 Matthew兄的重磅炸彈是一個接著一個,不是忽悠我吧。
『這『兄弟『是沒有血緣關係的』
『那為什麼叫『兄弟』』
『你知道割禮嗎?』
『知道。』 以前看到頗多非洲割禮的報導,很是好奇。
『每年幾條相鄰的村子都會舉辦割禮儀式,同在一場儀式上完成割禮的男人就叫』兄弟『,所以『兄弟』可能並不是同一個村的人,也可能一個20歲,一個40歲,因為一同完成了成人禮,在馬賽人裡都叫『同齡人』。而『兄弟』之間拜訪時,要為『兄弟』準備好一個老婆。』
『……』
『如果丈夫出門回到家中,本擬定去其中一個老婆的屋子,若在屋子門口地上見到一隻長矛,那說明已有一位『兄弟』在約會他的這位老婆了。這位丈夫就不可以進去,只能改去找別的老婆。『
『可是丈夫不吃醋嗎?『
『不吃醋, 他明天可以去找那位『兄弟』的老婆『
『……』
夥伴
同行中不乏聰明之士,馬上看出結症所在。『這樣互通有無,若生出了小孩,能保證是那丈夫的孩子嗎?』Matthew兄繼續雷人不倦:『當然不保證, 誰的老婆生的小孩就算誰的,都作為自己的孩子養。我伯父一個『兄弟』的兒子一看就知道是我伯父的, 這非常正常。』
十幾歲的孩子看著遠遠超出年齡
馬賽女性那麼勞累,和其他女性分享同一個老公,而且還要接受老公『兄弟』不定期拜訪。可是Matthew還沒說完:『馬賽男人還愛打老婆,不一定有特定的原因,有時僅因為閒得慌。』這些對於現代文明裡的女人多麼難以接受。更讓人詫異的是,即使這樣還居然有些異國女子瘋狂地愛上了這裡的馬賽男子。記得《白色馬賽人》中的那個德國女子的原型便是如此。『還有一個中國女人寧願接受了割禮留在馬賽人中。』
勇士之盾
好奇的同學們紛紛提問『有這麼多老婆,馬賽男子可以活到多久?』Matthew:『通常可以活到70歲,他們每天吃的很天然,而且經常吃他們傳統的藥物保持健康。』
小光頭
會不會覺得馬賽人的價值觀頗令人費解。實際上在上世紀人們反思人類的不當活動對野生動物的危害,紛紛開始致力拯救可能受人類活動影響而處於危險邊緣的野生動物。將已經融為大草原生物圈一員的馬賽人強迫遷出祖祖輩輩賴以生存的草原深處。與迎面而來的現代文明衝擊著,碰撞著。然而遊牧部落的生活和價值觀經不起局外人的觀點代入,無需去判斷對錯好壞。這是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的生活習慣和傳統。當然,鄰近景點的村子逐漸開放『經濟搞活』,也許不久將和我們無異。
bb不哭
Tips:
*通常可以接待參觀的馬賽村都在國家公園附近,他們和司機們基本相熟。價格在10美金左右, 根據淡旺季有所浮動,可以事先和司機講好價格。
*在村落的後面會有一個露天的小工藝品攤,價格多半比較高昂,如若不感興趣無需問價。
*村中的婦女兒童很多,可以多帶一些小禮物,比如糖果清涼油或者小的電子產品。
是晚, 天降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