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喜歡 請點擊上方俞快的姥姥 加關注】
我們的嚮導是馬賽人,又高又壯。從他口裡,我們對馬賽人有了個大致印象。
同為黑人,丹尼斯較內斂,遊牧民族的他,更加豪放。
馬賽人嚮導。^
馬賽男人,身穿鮮紅色格子衣服,以此驅趕嚇唬野獸;無時不刻,手握一根木棍,用於防身壯膽。
馬賽人崇拜大自然因而不狩獵,但是他們的成人禮卻要殺死一頭獅子,來證明自己成人。
馬賽人只吃牛肉喝牛奶。他們嗜愛吸牛血的奇俗讓人毛骨悚然。
馬賽人^
我抱著獵奇的心態,走進馬賽人的部落。
群山雲霧蓋帽,樹木蒼翠,綠草茵茵,唯有彎彎曲曲的車道露出紅色的土地。
褐紅色的土,是200萬年前火山噴發唯一留下的證據。
山麓原野,滿目的綠,散落著馬賽人灰黃色的圓形房子;
成群的牛,加上紅色的放牛娃,把馬賽人的家園點綴成絕美的畫面。
我一次又一次的喊著:「stop!stop!」,我不能錯過這畫中有詩的景色。
可是,一次次讓我失望。
每次停車,還沒等我按快門,相機中的畫面即刻扭曲。
放牧的孩子們瘋狂的衝到車窗下,向我們伸出長長的胳膊前那隻黑呼呼的手...
生活還是眼前的苟且,回到現實中來吧!
嚮導本身就是馬賽人,他仍然不客氣的呵斥著孩子們。
出發前,如同我們訪問塞倫蓋蒂村莊一樣,酒店尊囑,要改變陋習不允許給錢。
汽車離去,孩子們失望的表情在草原上漂移...
走近馬賽人部落。
部落的外圍用木樁圍成一個大圓型的籬笆牆;^
一位身材修長,裹著藍色布,稍顯婀娜的馬賽人獨自站在籬笆牆外的幾塊石頭上,笑眯眯的看著來客。^
我分不清是男還是女。
隱隱感覺他,她 ,可以成為T臺上的星。
部落的男男女女盛裝跳舞迎接遊客。
馬賽人不像我們見過的黑人那般能歌善舞,他們用棍子點地、跺腳、轉圈,算是跳舞。
馬賽男子以穿紅為主,準確的說是色彩豔麗的衣服。
與其說是衣服,其實就是上下兩塊布裹著身子。
非洲這麼熱,怎麼受的了?!
姥爺和部落首領^
馬賽女子,剃光頭。^
又一奇俗。
沒有盛裝打扮的馬賽人,男女難以分清。她們與男子唯一的區別是那耳朵上的耳環。
迎接客人時,肩頸上頭頂上耳朵上戴著彩珠串成的累贅的飾物。
她們熱情且不由分說的把項圈套在我和女兒的肩頸上。^
不知啥時,我的腦袋上又多了頂「皇冠」。
我總認為,融入,即旅行的重要心態。
看著照片中的我,傻樂傻樂的樣子,一不小心風衣還和馬賽人撞色。我憋不住獨自笑出聲來。
走進籬笆牆內,心情越來越沉重。
沿著籬笆牆,十幾間由樹枝、泥巴、牛糞糊起的小屋;
小屋沒有門,S型的通道作為出入口。可以阻擋風、動物直接進入。
族長會一點點英語。他邀請我們參觀小屋。
我正猶豫呢,俞快一下鑽了進去。
屋裡好黑好黑,得適應一會兒才能勉強看見東西,根本拍不了照。
慌亂中,手機按了兩張。還是貼出來,讓大家有個直觀的感受吧。
地上的坑,就是燒火的「爐灶」^
頂棚一個巴掌大的孔,光射到地上一堆火炭上,這是「廳」也是「廚房」。
兩間「臥室」視為兩張大床吧。略高出地面,鋪著牛皮。
屋內除了幾個搪瓷杯,沒有任何家什。
這輩子見到的最不堪入目的家。
我不由自主的縮緊身子,不敢觸碰屋裡的東西。俞快可好,一屁股坐在「床」的牛皮上。
我就喜歡這個小丫頭隨和不嬌氣的勁兒。
馬賽人的孩子,臉上好多隻蒼蠅。^
泥巴牆前,
髒兮兮的孩子,流著鼻子,眼窩嘴角叮著蒼蠅...^
獵奇的心蕩然無存,心裡攪得難受,真不忍多看一眼。
這次有經驗了,我從酒店接待廳悄悄抓了一把巧克力。
就這麼點東西,不敢大張旗鼓的發送。我走到泥巴牆根,塞給了幾個磨蹭著牆的孩子。
他們眼裡閃出驚喜的光,令我難以抹去。
距離部落很遠的地方,一頭小毛驢,猜猜在幹啥?^
馱水。籬笆圍著一口井,幾個部落的飲水都靠它。
馬賽人洗澡嗎?怎麼洗?
答案,基本不洗澡。
下大雨時「淋浴」,或者到很遠的湖裡去「泡澡」
馬賽人給三條魚兒演示鑽木取火。^
想起我國邊遠的少數民族地區也有著相似的地方。
2015年,我衝著古茶樹,慕名去了雲南景邁山。登高望遠,坐落在鬱鬱蔥蔥的叢林中,古老寂靜的寨子如詩如畫。
當你走進村寨,現實仍舊很殘酷。
雲南景邁山保存完整的布朗族村寨。政府為每戶人家安裝了太陽能。^
踏上竹樓,走進人家,看見老人孩子,心裡陣陣發酸。^
並不像歌裡唱的那般浪漫。
西蒙,山中炊煙嫋嫋。^
佤族寨子^
那年,我還到過雲南西蒙僅存的原始佤族寨子。
學齡前的孩子們圍著織布的婦女老人瞎轉悠。
佤族寨子裡的孩子^
一間破舊低矮的草房裡,一位父親正在用樹枝給孩子們做彈弓。那是孩子們唯有的玩具。
女孩睜著好奇的大眼睛看著我和俞快。
佤族女孩^
回來後,我做了一份反映佤族生活的PPT,在俞快班級演示。
同學們捐出了一汽車的衣服和學習用品,許多家長特地為此次捐贈去購買新衣物。
雖然一次捐贈解決不了根本問題,但是孩子們心中種下的愛的種子,相信會發芽生長。
回過頭來,再說馬賽人。
晚上,牛睡在部落中央空地上。
馬賽人視牛為命。一個成年男子有20頭牛就可以換娶一個老婆。
盛行一夫多妻,不知道現在改了沒有,我沒敢多問。
白天,孩子們放牛去了。空地上搭起木架子,掛滿各家自做的手工藝品,包括木雕、馬賽水壺、馬賽木棍和馬賽項鍊等等,琳琅滿目。
他們利用靠近火山口自然保護區的條件,參與到旅遊服務業中。
酒店活動之一,帶遊客走訪馬賽人部落。
旅遊業已是這個部落重要的收入來源。
魚爸魚媽鼓勵孩子們挑選自己喜歡的物件,回國可以作為小禮物送朋友。
也算是對馬賽人的支持。
俞快審美比較另類,一眼就看中葫蘆牛皮做成的馬賽人獨特的水壺。當然,我們不敢真的用它喝水。掛在家中倒是不錯的裝飾。
我挑了一些牛角磨出的項鍊。
魚媽選了一塊馬賽人的紅格子布,作為桌布應該不錯。
魚爸做事一貫大手筆,默默挑了十來個手繪彩盤。
沒有人看攤。
購買程序:自行挑選交給首領▶首領挨個兒讓東西的主人報價▶算總價▶酒店的嚮導和首領議價▶確定後遊客付款。
政府鼓勵馬賽人定居,劃地讓他們耕種。他們學著種玉米蔬菜。^
當下馬賽人遊移在遊牧與農耕之間。
成年禮也不殺獅子,殺頭牛罷了。
馬賽人居住區的學校。^
馬賽人居住區的學校。^
送孩子上學,接受教育,成為馬賽人越來越關心的事。
坦尚尼亞政府在馬賽人聚集的區域建學校。
看到學生們在大自然賜予他們的,天然的大操場,天然的大氧吧裡踢球,
這一幕,又讓我羨慕起他們。
學生們在原野上踢球。^
知識改變一切。
我們的嚮導因為上了學,會講英語,進入這麼好的酒店工作。
他在鎮上有家有自己的房子。我問及他的媽媽是否也到鎮上和他們一起生活。
不,
他的媽媽寧願住在部落裡的泥巴牛糞糊的草屋裡。
和中國農村的媽媽們一樣,城裡再好也習慣住鄉下。
很嗨的馬賽人嚮導^
馬賽人學生^
看到這個馬賽嚮導,就看到馬賽人的明天。
看到這些馬賽學生,就看到馬賽人的希望。
旅行,以一顆好奇的心態去了解你未知的世界;
旅行,用你的身心去體驗和感受你身邊的點點滴滴;
旅行,開動你的大腦去思索你的當下和未來。
馬賽人加油!
三條魚兒加油!
姥姥加油!
【歡迎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