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誠的馬賽人

2021-01-14 海外文摘雜誌社

幾乎所有家庭都是男人賺錢養家,女人料理家務。位於坦尚尼亞的馬賽部落信仰摩門教,幾百年來這個部落每個家庭裡賺錢養家的男人都有「三妻四妾」來料理家務。80後馬賽人格列米亞·卡魯為我們講述了他們的部落生活。


我的家庭還不算是我們這裡的大戶——我父親有4個妻子15個孩子,而我們部落還有人有6-8個妻子。我父親叫歐·博伊,我的母親叫普利婭薩伊。我們全家都住在坦尚尼亞盧布賓的村子裡。我和我的3個哥哥經常去島上謀生計。哥哥們在賓館做警衛員,我賣些紀念品。總之,我們馬賽人是不會離家太久太遠的。我賣掉所有的紀念品賺到錢後就會立刻回家。


我父親有125頭奶牛,但我們家在當地可算不上是有錢的家庭,這裡真正稱得上富裕的家庭都有300-500頭奶牛。家裡的牲畜是屬於家裡的每一個人的,但如果哪個兒子想要娶妻分夥過日子,就會分出屬於他的那部分土地和牲畜。我還沒結婚,但是如果我有了未婚妻,家裡也會這麼分配,因為我們生活離不開土地更離不開奶牛。奶牛是馬賽人生活的主要來源,而且奶牛能養活我們一輩子。我們這裡的人都習慣上認為:姑娘的皮膚越好,讓她餵養的奶牛就越壯。我們吃牛肉喝牛奶,還有新鮮的奶油,牛皮還可以鋪床,幹牛糞可以蓋房子。所有馬賽人都喝鮮牛血,因為牛血可以讓我們像戰士一樣勇猛。我們相信,牛是萬能的神恩戈伊送給我們馬賽人的禮物。而且我們敢肯定其他部落的牛也都是從馬賽人這裡偷過去的。


我目前還不想結婚,等我想結的時候,我會跟家裡分夥過自己的日子,培養自己的下一代。我們這兒有種房子叫做馬尼亞塔,它的房頂都是用幹奶牛糞便和樹枝做成的。按照傳統習俗,家裡的房子一般都是由妻子蓋。每個新過門兒的妻子都要蓋一所自己的馬尼亞塔。





我們部落都是父輩祖輩在家裡說的算。每個人都會遵從他們的意願,努力完成自己的職責。女人們操持家務,生火、做飯、養孩子,還要餵養奶牛、撿柴火、生火、挑水。這些活兒和男人一點關係也沒有。男人為什麼要幹這些?要是我的哪個哥哥幹了這些活,被別人看到了,他非得被人笑掉大牙不可。


我們每家每戶的房子在一起圍成一個圈。中間有空地,四周用籬笆圍著,晚上我們就把牛群趕到裡面,要是有小牛犢就帶回房子裡過夜。家裡所有人的馬尼亞塔也圍成一個小圈,馬尼亞塔裡有分別專屬妻子、孩子的床,還有給丈夫的一個大床。為了讓所有的孩子和妻子都能有丈夫的陪伴,丈夫晚上要輪流在每個妻子的馬尼亞塔過夜。


我們部落把年滿17歲的男性叫做「拉尼」,這個年紀還可以算是孩子。等到他們年滿18歲成年了,就要成為一個真正的獵人,我當然也不例外。而且等我36歲了,我有了妻子,到時候我就可以被叫做 「拉伊伯尼」了。拉伊伯尼是不用出去打獵的,他們的職責就是全心全意地料理家庭、照顧妻子。


每個年齡段的馬賽人穿著都各不相同。小男孩兒只穿一個馬賽披肩,剛過18歲的男性要穿兩件披肩,成年男性穿3件。馬賽披肩這種服裝很便捷。青年男人都會留長長的頭髮,戴一些武器樣式的裝飾物和護身符。我們馬賽人看起來都很養眼。


為了不讓馬賽女人吸引到丈夫以外男性,她們都要剃光頭,頸部都要佩戴寬大的飾品。在城市的街道上你當然也不會看到馬賽女人的身影。不同於在外狩獵的馬賽男人,她們的活動範圍是不會超出村落周圍的。如果你去馬賽人家做客,你將有機會見到我們的馬賽女人。如果一家之主準許,她們就會排成一列,為來客合唱歌曲。唱歌時也會跳舞,但是女人的舞蹈遠不像男人舞蹈那麼活躍,她們只會隨著節拍邊唱邊晃動肩膀,這也僅僅是為了讓脖子上寬大的項鍊發出聲響。





馬賽人都能歌善舞。我們經常即興唱歌。比如,要是有人打死了一隻獅子,我們就會高歌一曲。過節時,我們還會有其他項目。重大節日裡我們還有特定的歌曲,伴著歌聲我們會一起跳傳統舞蹈。年輕男人會使勁兒往高跳,這個環節總是非常有趣。許多遊客都能迅速掌握要領,然後和我們一起跳,但還是我們馬賽人跳得更高一點,因為我們跳的時候不會低著頭。


馬賽人都很高很壯,但是我們從不打架鬥毆。所有馬賽人走路時,手裡都拿著棍子,這根棍子是用來放牛的。這就是我們簡單的鄉村生活。


我現在還算不上一名獵人,所以我就到島上賣一些馬賽部落的紀念品,這些紀念品都是村子裡的姑娘們手工製作的。我們把帶鈴鐺的手串叫做「叮鈴叮鈴」,因為它們會叮噹作響。串珠編制手鍊叫「阿勒巴」,戴在腳腕上的鈴鐺叫「蓋德爾咖」。


很多白人女性特別喜歡和我們合影。但是遊客們不應該不經允許就拍馬賽人,而且那樣會引來麻煩。因為我們中有些人,反應特別強烈,會追上去奪走你們的相機。導遊們說,我們那樣做是因為我們害怕被照相機攝走靈魂。但事實上我們並沒有那麼愚蠢。我們那樣做是因為這涉及一個公平的問題。許多遊客來到非洲,帶著價格昂貴的照相機,拍攝照片,然後拿回去賣掉。而我們只是想要一些小小的物質回報,就比

如說,你們花錢買我們的飾品。




我也有手機。我那個在賓館工作的哥哥給我下載了很多歐洲舞曲,我也常聽這些歌。總的來說,馬賽人不太喜歡接受其他文化,但是我卻覺得這沒什麼。


我不是很喜歡歐洲食物。我也不是喜歡拿自己的胃做實驗的人。我還是更喜歡我們部落女人做的飯菜,比如,烏咖力——玉米面和紅薯做的泥。如果吃烏咖力什麼都不放,那麼就像失去味覺一樣。在烏咖力裡放上一些雞肉和雞皮,味道就會變得相當好。


我們一點兒都不想改變馬賽人目前的生活方式。我們現在還像一二百年前的祖先那樣生活。而且我堅信,就算再過一二百年,我們還會手裡拿著棍子,膝蓋上繫著紅色或藍色的編織物。我們還會放牛,喝牛血,一直這樣自由自在地生活下去。


[譯自俄羅斯《環球》]




相關焦點

  • 黑色精靈__馬賽人
    牛群間,身披火焰的馬賽人手拿長矛。經常可以在馬賽人的小攤上看到叫賣束卡,摸上去材質有些象羊毛。牛群在馬賽人的生產生活中舉足輕重,牛奶牛血牛肉都是馬賽人的食物,牛血的提取不用殺牛,以蘆薈莖取牛脖子上的靜脈血,混合牛奶生喝。
  • 非洲映像(9) 馬賽人
    從他口裡,我們對馬賽人有了個大致印象。同為黑人,丹尼斯較內斂,遊牧民族的他,更加豪放。馬賽人嚮導。^馬賽男人,身穿鮮紅色格子衣服,以此驅趕嚇唬野獸;無時不刻,手握一根木棍,用於防身壯膽。馬賽人崇拜大自然因而不狩獵,但是他們的成人禮卻要殺死一頭獅子,來證明自己成人。馬賽人只吃牛肉喝牛奶。他們嗜愛吸牛血的奇俗讓人毛骨悚然。
  • 野蠻的馬賽人遇到非洲雄獅結果究竟會如何馬賽人還能一再獲勝嗎?
    野蠻的馬賽人遇到非洲雄獅,結果究竟會如何?馬賽人還能一再獲勝嗎?生活在非洲的大草原上,說起彪悍的原始部落,馬賽就是其中之一,他們不僅把牛血當成飲料,而且也是獅子的噩夢,文章中,只見馬賽人身穿紅衣,朝著正在吃食的獅子飛奔而來。
  • 走進馬賽人原始部落
    進入馬賽人部落後,馬賽男子開始表演原地彈跳。據說這是馬賽男子向馬賽女子求婚的一種傳統方式。對於來往參觀的車輛和外國人,馬賽孩子已經習以為常。馬賽族女人剃光頭,她們喜歡將各色片狀串珠製成的花紋項圈套戴在脖子上。馬賽人擅長跳躍,腳後跟不著地。
  • 我所見到的坦尚尼亞馬賽人
    如今的馬賽人一方面仍堅持著傳統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加入到了當地的旅遊業中。馬賽人一襲紅衣,手握長矛,在烈日下守著自己的牛羊。放牧的馬賽小男孩在恩戈羅恩戈羅自然保護區附近最容易見到馬賽人,猩紅的束卡,在野外格外醒目。他們堅持著傳統的生活方式,政府也默許他們在恩戈羅保護區內生活。
  • 【獵奇】東非遊牧民族馬賽人的萬能刀
    Maasai的意思是馬賽人,馬賽人是東非的一個遊牧民族。 他們主要生活在肯亞和坦尚尼亞。 Seme是一種短劍,是馬賽人使用的劍。 由彈簧鋼製成,刀片是雙刃。
  • 遭遇肯亞(四)獅子也怕馬賽人
    馬賽人的衣服就是用紅色或者帶格子的布包上,像個大鬥篷似的。男人披的叫「束卡」,實際上是紅底條紋的兩塊布,一塊遮羞一塊斜披在一邊的肩上。馬賽人女性穿的叫「坎噶」,頸上套一個大圓披肩,有的脖子上戴有貝殼和銀片裝飾。
  • 聽馬賽年輕一輩講馬賽人
    80後馬賽人格列米亞.卡魯,講述自己如何看待馬賽人、馬賽人生活、馬賽人文化 及未來我的家庭還不算是我們這裡的大戶——我父親有4個妻子15個孩子,而我們部落還有人有6-8個妻子。我父親叫歐·博伊,我的母親叫普利婭薩伊。我們全家都住在坦尚尼亞盧布賓的村子裡。我和我的3個哥哥經常去島上謀生計。哥哥們在賓館做警衛員,我賣些紀念品。
  • 東非草原上的馬賽人堅守原始生活
    馬賽人是肯亞的土著原住民,肯亞國旗中央的標槍和盾牌,就是馬賽人世世代代遊牧生活的標誌。  這個自然村裡有七十多口人,實際上他們是一家人。這裡奉行一夫多妻,多生多育,所以酋長娶了四個老婆,生下了一大堆兒女子孫,全住在一起,便成了一個村落。  酋長輕易是不見人的,派了他的大兒子來接待我們。
  • 做一名馬賽人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設想一下,這個周末的清晨,如果你一覺醒來變成東非馬賽人,一切會有什麼不一樣
  • 肯亞 馬賽人的馬賽馬拉
    此去,沒有眺望到遙遠的終年覆蓋著白雪的吉力馬札羅山,卻看到了和吉力馬札羅的雪一樣珍貴的馬賽人。聽說山頂的雪已經漸漸融化了,而馬賽人也漸漸開始改變,他們不再害怕照相,學會面對鏡頭微笑,然後伸出手要小費,依然保持著對於大自然的敬畏和對於生命的尊重。
  • 見過馬賽人,才知道什麼叫真正的彪悍人生!
    正常情況下,馬賽人都是……以放牛為生的……在馬賽人的生活中,牛是最珍貴的東西。只要有10頭牛,你就能娶一個老婆;有幾百頭牛,你就是當地的土豪,娶幾十個老婆。在年紀很小的時候,馬賽人就已經是這個造型的。他們的牙並不是打架的時候被敲掉的,耳垂也不是撕逼的時候被撕開的。在馬賽人看來,缺門牙,大耳洞,這些都是美的表現。
  • 坦桑那些事 | 馬賽人-雄獅終結者的前世今生
    「磨忍(moran)」一族,即馬賽人的低級武士。所以,獅子見到馬賽人都要退避三舍。不過,因保護動物的需要,肯坦政府已明文限制馬賽人的獵獅傳統。不少國家公園內外的酒店也向他們提供工作機會,並允許他們在一些酒店售賣編織飾品。
  • 非洲草原一個神秘的部落——肯亞的馬賽人,他們彈跳力十足
    其實,很多遊客對肯亞感興趣的不僅僅是野生動物,還有這裡神秘的馬賽人。一望無際的東非大草原上,一群身穿紅色鬥篷,手持木棍的馬賽人正在緩緩行走。這是肯亞馬賽馬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外的一道特殊風景。馬賽人至今仍是東非活躍而知名的遊牧民族。
  • 非洲肯亞奇妙之旅:看吉力馬札羅的雪,感受馬賽人的原始生活!
    在非洲肯亞旅行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人類的起源就是從這裡開始,你可以真正感受一下肯亞大草原的風光,也可以看看一直紮根在這裡的馬賽人。馬賽式生存隨著旅遊業的興起,馬賽人的生活方式早就不再那麼神秘。捕獵是馬賽人獲取食物的直接來源,扛著長矛,帶著水,在草原上像戰士一樣一字排開,最讓人醒目的則是他們的紅披肩,在風中自由飛舞。走進叢林裡,他們就是森林裡面的王,地上的腳印和糞便能夠幫助他們快速追蹤到獵物。
  • 「馬賽人」,有多彪悍?看到這些習俗就明白了
    「馬賽人」,有多彪悍?看到這些習俗就明白了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精彩內容,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現在的生活條件普遍提升,大部分人現在都有了正常的工作,每天過著朝九晚五的生活,以前的一些遊牧民族現在也漸漸的消失了,但是在非洲至今還有一些遊牧民族生活著。
  • 感受非洲部落文化 馬賽人通過各種儀式計算年齡
    著名的馬賽人  非洲最為外界所熟知的部落,應該是生活在肯亞的馬賽部落。色彩絢麗的服飾和大大的耳洞是他們獨特的標誌。  以放牧為主的馬賽人吃住都離不開牛羊,牛羊肉及乳品以外的食物和生活用品也靠用牛羊交換來獲得。  勇猛是馬賽人的天性。
  • 最原始的部落:馬賽人不在馬賽,成人可以捕殺一頭獅子就是說他們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法國有個城市叫做馬賽,是僅次於巴黎的法國第二大城市,這個城市曾經給人很多的誤解,其中最大的誤解就是以為「馬賽人」就是指的馬賽城市的居民,其實真正的馬賽人不是居住在法國馬賽的人,真正的馬賽人是在非洲大陸,他們是一個部落,至今依舊拿著長矛,過著類似原始人的生活。
  • 獅子為什麼害怕「馬賽人」?鏡頭拍下全過程,看完才知道有多恐怕
    你們知道馬賽人有多可怕嗎?馬賽人是東非非常著名的遊牧民族,他們生活在非洲大草原上,這裡虎狼成群,到處都是大型野獸。當你在質疑馬賽人是怎麼生存下來的時候。只見獅子正在盡情的享受剛捕抓到的美食,本來以為能飽餐一頓,結果卻發現有點不對勁,好像看見了傳說中的馬賽人仔細一看,還真的是馬賽人,嚇得獅子趕緊夾起尾巴逃跑。是什麼讓獅子如此害怕馬賽人呢?原來,這個民族民風非常彪悍,戰鬥力更是驚人,別說是獅子了,就是獅群見到他們都是撒腿就跑,這也都得得益於他們的野外生存訓練。
  • 挑戰不可能,世界上視力最好的人:裸眼視力高達6.0的馬賽人
    央視曾做過一檔《挑戰不可能》的節目,其中有一期是挑戰世界上視力最好的人,節目組邀請了馬賽馬拉大草原的兩位馬賽人,通過在長城上視遠辨認800米外的京劇人物身上服飾進行一個視力的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