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廣府酥魚 非凡油條 收錄於話題#蘋果2#耳機1
作者:廣府酥魚
編輯:養樂多
前路浩浩蕩蕩,萬物皆可期待。
但這份期待裡應該是不包括耳機線的,大約是被取消了吧。
繼iPhone 12出於環保原因不贈送充電頭後,三星S21新品上市也帶來了小驚喜,不再贈送有線耳機。不過人家也很坦誠,明擺著讓你買無線,買對新款大腰子Buds Beyond,還送對繞指柔AKG。
我看三星還是傻,應該說為了我們的睡眠安全,怕顧客被耳機線勒死,解決辦法就是白天用有線,晚上用無線,一瓜兩吃,雙倍快樂。
真的想問問,有線耳機、3.5mm接口到底是招誰惹誰了,說取消就取消,有的機型加回來都可以當作賣點,簡直是奇葩。
當然,三星共和國人民還是享受了一年的白嫖耳機,美國人民早就在購買Note 20的時候就沒有AKG耳機附贈了,不過那時候三星還留了個口子:打人工客服。
☉當年還是iPod,今年演化為Mate40
2016年開始,業界霸主蘋果君把屠刀伸向了iPhone 7,製造了世所罕見的無耳機口新一代iPhone。
原因眾說紛紜,有人說是為了防水,那還留著充電口做什麼?
也有人說是為了統一風格,跟其他蘋果產品線對齊。
這話倒是沒說錯,新款Mac上的接口寥寥無幾,貴點的側面各倆type-c口。加點錢給你一個耳機口,沒錢就去買轉接器吧,去找倍思和羅技,讓配件廠商有路可走,促進共同繁榮。
DVD、HDMI、USB、SD卡,Mac上統統都取消,手機上給你去個耳機口就發酵到現在,但是iPhone該賣還是賣。
不過這波取消耳機口終究沒有太成功,2016年後,華為、小米、OPPO、Vivo都試過取消耳機口,但是到2020年,無線藍牙耳機都大行其道了,反而他們都默默加回來了。
消費者對耳機口的態度也很明確,我可以不用,但你必須要有,關鍵時刻不能拉胯。
那蘋果為啥敢這麼幹?
如同蘋果對充電頭下手一樣,取消耳機口首先是為了賣配件。當年官方電池大打折,原價608,打折只要218,難怪蘋果能拿走手機市場利潤的7成,其次順便培養一波TWS耳機概念。2016年9月,第一代AirPods面世,生生造出來了無線藍牙耳機這個市場,跟智能手錶一樣,蘋果趟過去了,才有這塊市場,小天才才能繁榮。
沒有帶頭大哥,下場就是小霸王學習機,最終就是倒閉的命。
從蘋果自身的邏輯來看,取消耳機口——銷售配件——培養AirPods市場,整個邏輯鏈條是順的,而且效果你也看見了。即使華為Freebuds Pro如此火爆,AirPods對市場的支配力依然是絕對的第一。
☉不是你的不要亂連
至於其他手機廠家,那純粹是跟風之作,自己邏輯都拎不清,更別說跟上節奏了。
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蘋果TWS市場份額在35%,2019年蘋果出貨量在6000萬部,市場份額50%,些許有些下降,可以說華為小米們確實在進步,但是其中多的是99、199塊撐起來的價格,拼多多上還有9.9。
利潤這一塊,終究還是被蘋果拿捏的死死的。
所以一直到現在,TWS耳機基本還就分為AirPods和其他。但是其他就如同2011年的山寨機市場,孕育著未來的種子。
廠家們紛紛跟有線耳機過不去,表面上看是想推出TWS耳機,但其實根本原因在於手機市場本身的內卷,卷的結果很有可能是對手還沒死,自己就混不下去了。
華為奇技淫巧,在音頻市場策略是自研+拉大牌,買一對帝瓦雷,就能組成立體聲,雙倍快樂帶回家。999的法國技術精準收割城市中產對凡爾賽的浪漫幻想,深諳社會分層格局下各類人群的心態。
外放低音炮的快手小夥是不會看得上這玩意兒的,要的就是一個響!
自研代表作就是骨聲紋傳感器,恍惚間想起來小米某款MIX就玩過骨傳導技術,萬一耳根子軟應該不影響高音甜吧,「是誰,在敲打我心」。
☉好看就好聽,好吃就是好耳機。
2020年,TWS耳機預計出貨量會達到2億臺,其實這也情有可原,一種技術被我們掌握後,後果只能是產能過剩,從盾構機到TWS,命運都會是白菜化,而且能玩出花來。引領潮流我不行,產能過剩我在行。
爭取讓全國人民都用上真耳機,再也不用買華強北AirPods了,國產大牌你值得擁有。
外國大牌也表示要進步,為中國人民的賞音娛樂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索尼大法拿出來一大堆,森海塞爾擺出了一套套大饅頭,但是基本上都是配角。這個市場就是這麼現實,你技術再好又怎麼樣,萬元以下聽個響,普通人壓根就分不清高中低音。老百姓的邏輯很簡單,啥廣告做得多就買啥。
最後市場都被手機廠牌拿走了。
江湖一直有個傳說,用什麼手機就買他的配套耳機,看不上就統配AirPods。
售價也是這個理,華為TWS平均售價151美元(不含榮耀),也算是重演了華為在手機領域對蘋果的姿態(不含榮耀),當然小米還是主打性價比,代工廠QCY都直接出道了,加個品牌199,QCY牌只要99。
QCY一手耳機,沒有中間商賺差價。
前後緊逼之下,蘋果認真了起來,蘋果已經表示下一代入門級AirPods將會採用晶片封裝技術,不再是敷衍你的貼裝,基本上又要重演手機領域內的軍備競賽。華為有海思A1,MOV有高通QCC5準備入列,難道接下來要比拼調音技術了?
調音是不是玄學我不知道,如果有誰知道請指教一下。
還好在大家一擁而上大幹快上的熱情中,國產供應鏈算是基本成型了。比亞迪已經進入華為供應鏈,生產耳機鋰電池,電池這一塊我們也沒啥大問題。
那還有啥問題,還有一個大問題——延遲,也就是藍牙傳輸速度。至於佩戴舒適度,只能說是個千人千耳的問題,吵架是吵不出來效果的,建議多買幾個試試,剩下的可以掛閒魚。
參考文獻:
http://pdf.dfcfw.com/pdf/H3_AP202003201376757850_1.pdf
Canalys:2020年TWS耳機出貨量將超過2億臺https://www.donews.com/news/detail/5/3099907.html
郭明錤:AirPods 3外觀設計類似AirPods Pro AirPods 2將停產https://tech.sina.cn/2020-07-07/detail-iirczymm0949112.d.html?vt=4&pos=undefined
比亞迪進軍真無線耳機電池生產 已打入華為供應鏈https://tech.ifeng.com/c/7yYSgF4mLcO
本回完
原標題:《耳朵上的戰爭》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