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中考考來考去都是考哪幾個知識點,我們很多同學比較慌,不知道如何去複習,怕忘了這個又怕忘了那個,心裡慌得不行。今天青牛就做回雷鋒,準備哪些常考的知識點,都梳理一下。希望對同學們幫助大大的!
中考物理裡面,有14個實驗探究的實驗,他們分別為:
1、探究物態變化過程;
這裡面主要是注意的是晶體的物態變化和非晶體的物態變化。裡面需要關注的是在不同的條件下,物質的狀態如何?或者分別是什麼狀態?是吸熱的還是放熱的,這個過程內能發生了什麼變化?
2、探究光的反射和折射;
反射遵循的定律是什麼?反射光線、折射光線、法線他們之間有什麼樣的關係?為什麼要放那個紙板?折射的情況是如何,垂直入射和斜射入的區別?它有是不是遵循光路可逆?把這些搞清楚那麼問題就不大了。
3、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
平面鏡成像:
(1)實驗中利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是為了確定像的位置;
(2)試驗中平面鏡要和桌面垂直,否則怎麼移動蠟燭都不能和像完全重合;
(3)試驗中如果用的玻璃板太厚就會看到兩個像,這是由於玻璃板的兩個面上都發生反射形成的;
(4)實驗用兩個完全相同的蠟燭,是為了比較像的大小和物體的大小;
(5)用一張白紙(光屏)放到玻璃板後面,白紙上(光屏)看不到蠟燭的像,證明成的像是虛像。
4、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
凸透鏡成像規律記憶口訣:
「一焦分虛實,二焦分大小;成實像時,物近像遠像變大;成虛像時,物近像近,像變小。」
(1)「一焦分虛實」:物體在一倍焦距以內成虛像,一倍焦距以外成實像。
(2)「二焦分大小」:物距小於二倍焦距,成放大的像,(焦點除外);物距大於二倍焦距成縮小的。
(3)「成實像時,物近像遠像變大」:成實像時,物體靠近透鏡,像遠離透鏡,像逐漸變大。
(4)「成虛像時,物近像近,像變小」:成虛像時,物體靠近透鏡,像也靠近透鏡,像逐漸變小。
4、探究液體的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
液體的密度,深度,方向那些對液體壓強有影響?還記得多少呢?
6、探究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
通常情況是探究液體的浮力,液體的密度,物體排開的體積之間變化對浮力是怎樣的影響。通過什麼方式來測出浮力的大小?
7、探究力與運動的關係;
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因素,力是不是維持物理運動狀態的原因呢?我們可以通過什麼樣的實驗來驗證力的變化對運動的影響?
8、探究槓桿的平衡條件;
力臂,力的大小之間存在什麼樣神秘的關係?
1、知道槓桿定義及槓桿的五要素(支點、動力、阻力、動力臂、阻力臂);
2、會畫力臂理解槓桿平衡條件,並能區別實際生活中的省力、費力及等臂槓桿;
9、探究動能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如果質量很大,速度很大的物體它的動能怎樣,通過什麼樣的方式來比較形象的表示出來。你是否還記得這些實驗的場景呢?
10、探究串並聯電路的電壓電流關係;
串聯電路的電流有什麼樣的規律,並聯電路中電流又有什麼樣的規律。串聯電路中用電器兩端的電壓又有什麼樣規律,並聯電路中又有什麼樣的規律?
11、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係;
串並聯電路中電流,電壓,電阻存在什麼樣的規律。
12、探究螺線管外部磁場的方向;
安倍定則的應用!
13、探究磁場對通電導體力的作用等;
如何用好左手定則。
14、探究流體壓強與流速關係。
流速越大,壓強越小。通過什麼方式來展現?是做什麼樣的實驗?看一看自己還記得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