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以來,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已經生成5個颱風,分別是「森拉克」「黑格比」「薔薇」「米克拉」和「海高斯」,已接近常年8月平均水平(5.73個)。其中,登陸我國的颱風個數達到3個(「黑格比」「米克拉」「海高斯」),已經超過常年8月平均(1.9個)。
專家:今年熱帶系統活躍 颱風「扎堆」出現是正常現象
氣象專家表示,8月以來,前期持續偏強的副熱帶高壓逐漸北抬,隨後赤道輻合帶和季風槽開始活躍,因此迎來了熱帶系統的活躍期。常年8月,我國颱風活動都比較活躍,平均颱風生成個數也為全年最多,因此今年8月以來颱風「扎堆」出現也屬正常現象。
從生成位置來看,今年8月生成的5個颱風距離我國都比較近,幾乎都在我國颱風24小時警戒線內生成,登陸我國的颱風也都是「急性子」。據中國天氣網統計,「黑格比」用時最長,但也只用了不到三天的時間就登陸。「米克拉」則用了不到一天的時間,而「海高斯」昨天(18日)上午8點生成,今早6點就登陸,用時也僅22個小時。專家表示,這3個颱風都屬於近海加強颱風,其中「米克拉」和「海高斯」均在24小時內從熱帶低壓加強到颱風級,實現了三級跳。
中央氣象臺高級工程師 周冠博:近期的這幾個颱風普遍共同的特點就是個頭比較小,結構比較密實,配合比較有利的高海溫以及低風切變、高低層的動力配置,就很容易使它們快速加強,出現近海加強的過程。
未來10天可能有1~2個颱風生成
根據中央氣象臺的預報,未來10天,南海和西北太平洋面還可能有1~2個颱風生成。專家提醒,眼下正值颱風的活躍期,東南沿海需密切關注氣象部門的預報預警,及時作好防颱風準備。(總臺央視記者 任梅梅)
(編輯 陳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