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已有5個颱風生成 3個登陸我國

2020-12-06 央視新聞

今年8月以來,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已經生成5個颱風,分別是「森拉克」「黑格比」「薔薇」「米克拉」和「海高斯」,已接近常年8月平均水平(5.73個)。其中,登陸我國的颱風個數達到3個(「黑格比」「米克拉」「海高斯」),已經超過常年8月平均(1.9個)。

專家:今年熱帶系統活躍 颱風「扎堆」出現是正常現象

氣象專家表示,8月以來,前期持續偏強的副熱帶高壓逐漸北抬,隨後赤道輻合帶和季風槽開始活躍,因此迎來了熱帶系統的活躍期。常年8月,我國颱風活動都比較活躍,平均颱風生成個數也為全年最多,因此今年8月以來颱風「扎堆」出現也屬正常現象。

從生成位置來看,今年8月生成的5個颱風距離我國都比較近,幾乎都在我國颱風24小時警戒線內生成,登陸我國的颱風也都是「急性子」。據中國天氣網統計,「黑格比」用時最長,但也只用了不到三天的時間就登陸。「米克拉」則用了不到一天的時間,而「海高斯」昨天(18日)上午8點生成,今早6點就登陸,用時也僅22個小時。專家表示,這3個颱風都屬於近海加強颱風,其中「米克拉」和「海高斯」均在24小時內從熱帶低壓加強到颱風級,實現了三級跳。

中央氣象臺高級工程師 周冠博:近期的這幾個颱風普遍共同的特點就是個頭比較小,結構比較密實,配合比較有利的高海溫以及低風切變、高低層的動力配置,就很容易使它們快速加強,出現近海加強的過程。

未來10天可能有1~2個颱風生成

根據中央氣象臺的預報,未來10天,南海和西北太平洋面還可能有1~2個颱風生成。專家提醒,眼下正值颱風的活躍期,東南沿海需密切關注氣象部門的預報預警,及時作好防颱風準備。(總臺央視記者 任梅梅)

(編輯 陳卓然)

相關焦點

  • 今年已有7個颱風登陸我國 強度增加防災不可大意
    今年已有7個颱風登陸我國,其中5個颱風登陸廣東  國家氣候中心高級工程師孫冷解釋,颱風是發展強盛的熱帶氣旋,在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等熱帶海洋上均有生成。按照強度不同,依次可分為6個等級:熱帶低壓、熱帶風暴、強熱帶風暴、颱風、強颱風和超強颱風。就全球平均而言,北半球檯風頻發,約佔七成多,而南半球不足三成。
  • 或有3個颱風本月登陸
    駱雲飛 攝颱風又來,「森拉克」未走「黑格比」又來經歷了7月「空臺」之後,剛進8月,颱風就活躍起來,第3號和第4號颱風接踵而至,中央氣象臺已於8月1日18時發布颱風藍色預警。8月1日14時,2020年第3號颱風「森拉克」生成。中央氣象臺預計「森拉克」將在2日下午在越南北部一帶沿海登陸,強度逐漸減弱。
  • 3號颱風不遠了!權威預測:7月將有多個颱風生成,可能登陸我國
    一轉眼進入到7月份,我們距離盛夏越來越近,天氣也會變得越來越熱,對於我國來說,另一種天氣也將開始逐漸活躍在大家的視野中——熱帶氣旋,也就是颱風,這種能帶來破壞性強風和大範圍暴雨的天氣一直是我國夏季天氣的重要主角之一。
  • 今年8月颱風偏多 9月或有2-3個颱風登陸或影響我國
    會上指出8月共生成7個颱風,較常年同期(5.8個)偏多;預計9月颱風仍較常年同期偏多,有2~3個登陸或影響我國沿海地區。9月2日,中國氣象局9月新聞發布會現場。8月颱風生成個數和登陸個數較常年同期均偏多8月,南海及西北太平洋颱風進入活躍期,共有7個颱風生成,生成個數較常年同期(5.8個)偏多;有3個颱風直接登陸我國,登陸個數較常年同期(1.9個)偏多。
  • 今年已有7個颱風登陸中國 較常年平均偏多1.7個 2017還有幾個颱風
    ­  據中央氣象臺統計,今年以來颱風生成數量較常年偏多,並且登陸我國也偏多,預計9月下旬還可能有1到2個颱風生成。­  在中國氣象局昨天(15日)舉行的「直擊天氣——與科學家聊『天』」活動上,颱風專家張玲介紹,今年以來,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有19個颱風生成,比歷史同期偏多2.8個。
  • 颱風最新消息:本月或還有3-4個颱風 颱風路徑實時發布系統
    今年第10號颱風「海神」(英文名稱:Haishen;名字來源:中國;名字意義:神話中的大海之神)9月1日晚上在西北太平洋上生成,4日加強為超強颱風級,7日早晨在韓國南部沿海登陸(颱風級,13級,40米/秒),8日凌晨移入我國吉林省和龍市境內(熱帶風暴級,8級,20米/秒),8時在吉林省敦化市境內停止編號。
  • 4號颱風「木恩」即將生成!成為今年首個登陸我國的颱風!
    上月的27日今年的3號颱風「聖帕」的生成,開啟了西北太平洋颱風季的序幕,雖然是個短命的傢伙,隨後新的雙颱風胚胎95W和96W相繼活躍開來
  • 剛剛,颱風「鸚鵡」生成!將成為今年登陸我國「初臺」
    剛剛,颱風「鸚鵡」生成! 原創 關注颱風動向的 中國氣象局剛剛今年第2號颱風「鸚鵡」生成!
  • 8月有8個颱風生成 登陸滬浙颱風為1949年以來最多
    今年8月共有8個颱風生成,有4個颱風在滬浙沿岸登陸,為1949年以來最多的年份。 今年以來颱風特點主要有以下五個方面: 生成和登陸颱風均偏多。今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颱風非常活躍,截止8月26日,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有20個颱風生成,比常年同期(13.3個)偏多6.7個;8個颱風登陸我國,較常年同期(4.2個)偏多3.8個。
  • 8月登陸我國颱風個數與頻次歷史罕見
    中國氣象報記者劉成成報導 8月31日,記者從中國氣象局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8月登陸我國的颱風共5個,較常年同期的平均2個明顯偏多,與1994年和1995年並列為歷史同期最多。
  • 夏季或還有10個颱風,預計最多5個登陸我國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作者:文/虞子期2020年按照初期的預報情況來看,今年登陸我國的颱風,個數偏多偏強,而如今從科學統計數據來看,西北太平洋以及南海地區總計是出現了兩個颱風,而3號颱風是姍姍來遲
  • 首個秋颱風「海神」成今年以來風王!9月將有多個颱風影響或登陸福建!
    8月,共有7個颱風生成除了「米克拉」對福州稍微有些影響其他似乎沒有太大的感覺但是,9月就不一定了!省氣候中心副主任蘇同華介紹本月預計有2個~3個颱風影響或登陸福建影響時段可能為上旬後期中旬中期和下旬後期無論從預報難度還是威力來說秋颱風都是十足的「狠角色」破壞力不可小覷
  • 今年首個登陸我國的颱風「鸚鵡」要來了
    中央氣象臺繼續發布颱風藍色預警。作為今年即將登陸我國的首個颱風,「鸚鵡」有何特點,與常年相比偏早還是偏晚,預計今年夏季影響我國的颱風將有哪些特點?就以上問題,科技日報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生命時間較短,強度偏弱「簡單來說,『鸚鵡』具有以下主要特點:生命時間較短,強度偏弱,結構不對稱。」 中國氣象局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首席預報員張玲說。
  • 中央氣象臺:2012年登陸我國颱風創下多項紀錄
    截至8月22日,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共有15個颱風(含熱帶風暴及以上強度)生成,比歷史同期(12.8個)偏多2.2個;其中有6個颱風在我國登陸,比歷史同期(3.9個)偏多2.1個。    8月登陸我國颱風個數歷史極值為5個(1994年8月、1995年8月均有5個颱風登陸我國)。
  • 今年的颱風有點「亂來」,10月5個颱風扎堆,未來10天可能還有2個……
    最近的天氣舞臺有點兒熱鬧:北方冷空氣,南方又有颱風。從上周開始,颱風扎堆影響海南,帶來強風雨。10月以來,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已生成5個颱風,較常年同期偏多,據中期預報顯示,未來10天還將有2個颱風生成。已經深秋了,冷空氣勤奮一點可以理解,颱風來「衝業績」怎麼回事?
  • 3號颱風生成,美發布4號颱風生成預警,可能登陸江浙滬
    今年第3號颱風「森拉克」已經生成,這也是今年8月的第1個颱風,按照氣候中心預測,今年8月最多可能出現8個颱風,並且這將可能是8月第1個登陸我國的颱風,2020年第2個登陸我國的颱風。3號颱風「森拉克」才生成,我們就要注意4號颱風「黑格比」的發展情況。
  • 1號颱風杜鵑生成,會登陸我國?權威預報:可能性小,或是好颱風
    2月18日下午,負責西太平洋颱風命名的日本氣象廳認為菲律賓以東的颱風胚胎已有8級風力,升級其為熱帶風暴,正式命名其為杜鵑,宣告著2021年1號颱風「杜鵑」在菲律賓以東洋面生成,它是1996年以來首個在2月生成的1號颱風。日本氣象廳在命名後也給出了預測,認為1號颱風杜鵑未來將穿過菲律賓,進入我國南海。
  • 今年已有3個颱風北上,啥原因?專家分析…
    今年第19號颱風「蘇力」或將聯手冷空氣在23-25日給東北帶來一次較強降雨過程,遼寧中東部、吉林大部、黑龍江南部等地部分地區有暴雨,局地有大暴雨。此外,截至22日已有3個颱風深入內陸並影響華北、東北,對比常年來說,實屬罕見。
  • 10月上旬仍將有颱風生成 常年國慶期間平均每4.6年有颱風登陸我國
    其中,2002號颱風「鸚鵡」、2004號颱風「黑格比」、2006號颱風「米克拉」和2007號颱風「海高斯」等4個颱風在我國沿海地區登陸,較多年同期平均(5.8個)偏少1.8個。今年1號至10號颱風盤點。圖片來源:中央氣象臺今年以來,颱風呈現生成源地明顯偏西、生成數和登陸數偏少、盛夏期颱風活動由「異常安靜」轉為活躍、影響我國東北地區颱風偏多等特點。
  • 快訊:雙颱風已生成 本月還將生成多個颱風
    昨天的七夕之夜  你以為自己是這樣  而事實的真相是這樣  冷冷的狗糧往我臉上胡亂地拍  連颱風都組成cp攜手來襲  不僅是今年組cp  去年也是結伴而行  有眼尖微博網友@城九建發現:  右圖左下角單身狗雲團表達了對奧麥斯和康森的不滿  問七夕為什麼經常出現雙颱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