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有大風暴?夏季或還有10個颱風,預計最多5個登陸我國

2020-11-29 環球科學貓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

作者:文/虞子期

2020年按照初期的預報情況來看,今年登陸我國的颱風,個數偏多偏強,而如今從科學統計數據來看,西北太平洋以及南海地區總計是出現了兩個颱風,而3號颱風是姍姍來遲?確實這讓不少的人覺得今年西北太平洋的颱風是不是略偏少了,這都快大半年的時間了,為何還沒有颱風?難道是預測出問題了。

整體上而言,預測是作為參考,並且今年的主要颱風時期還未到來,大颱風一般在秋季是多而且較強的,夏季雖然也有,但是整體沒有秋颱風強度大,所以如今出現了的兩個颱風並不是說明什麼問題。

6月颱風活躍期可能已經來了

按照常年的數據來看,6月已經算是我們颱風活躍期的開始,氣象意義上來說,6月到10月是颱風的活躍期。而2020年的1號颱風也比往年來得晚,同時2號颱風與1號颱風是相隔了幾十天,3號颱風暫時沒有任何跡象,所以這種發展模式確實能夠體現出氣候異常,但是這裡有個數據需要說明的,接下來的夏季時段可能就是颱風進入活躍期的時候了。

因為新的預測數據說明來了,那就是今年夏季的颱風趨勢。根據中央氣象局數據顯示,預計今年夏季的颱風生成相較往年同期略偏少,預計6至8月生成颱風可達10至11個,登陸我國的颱風約有4至5個,接近歷史同期水平。按照現有的情況來看,夏季如今只生成了1個颱風,並且是登陸我國的,而預測最高可能是達到了11個,所以接下來的颱風是可能出現爆發的情況。

雖然我們確實看到颱風生成相較往年同期略偏少,但是按照預測的數據說明,在7月、8月可能還有10個颱風出現,因為6月不會有颱風了,平均一下每個月5個還是不少,所以預測是同期偏少,但是對我們個人而言,颱風是非常多的,在8月結束時段如果真的最多出現10個,大家就需要重點觀察下海洋區域的變化。

為何今年的颱風來得這麼晚,這麼遲?

第一個原因——很明顯,今年的主要因素我們也知道,首先說全球變暖的問題,全球變暖導致我們地球氣候異常,並且是越來越嚴峻,極端性的天氣增多,那麼颱風也是影響之中的一部分,多少都跟大氣的變化存在關係。在全球變暖的影響之下,部分海洋區域風暴多,部分區域風暴少是全球變暖影響之下的「正常」因素。

第二個原因——厄爾尼諾現象,2020年是繼2019年出現的一次弱厄爾尼諾現象,這個是有點超出了大家的預料,一般來說,厄爾尼諾現象和拉尼娜現象是相互的,也就是互相出現,但是這次弱厄爾尼諾現象的出現可能是異常的模式,因為規律變了。雖然在5月弱厄爾尼諾現象已經結束了,但是它的影響還在持續。

其中在厄爾尼諾事件的出現時候,是不利於西北太平洋的颱風生成,從大氣狀況來看,在西太平洋低緯度地區,對流活動呈現不旺盛的狀態,且季風帶來的赤道西風偏弱,也不利於颱風生成,所以這就導致了颱風來得比較晚,來得比較遲。

第三個原因——副熱帶高壓很強,西北太平洋地區今年的副熱帶高壓表現非常的穩定,並且強度也很強,甚至進入到了我國陸地區域,雖然西北太平洋地區的熱帶擾動逐步多起來了,但是副熱帶高壓一直在擠壓它的形成,所以最終也沒有起來,這就形成了颱風出現不了的情況。

那今年的三號颱風什麼時候能來?

按照超級計算機的數據來看,三號颱風在6月是肯定形成不了了,同時海洋區域如今還是處於熱帶擾動發展的階段,但是根據GFS的數據顯示,在遠洋有個風暴胚胎在發展,只不過如今加強的跡象不大,而歐洲數值中心(EC)預計在南海地區有熱帶風暴的跡象,但是概率也非常低,所以短時間是不可能出現颱風的,大家繼續等待。

當然這裡我們也不是期待什麼颱風的問題,確實颱風的出現是存在多面性,有些人說颱風可以帶來降雨,有些人說颱風會帶來巨大的破壞,所以不同區域針對颱風的「爭議」也是很大,具體要看颱風是如何發展的,這就是大概的情況。但是綜合因素來看,颱風的影響是比較大,所以我們也不期待颱風出現。

而綜合全年的颱風情況來看,今年可能會有不少的大颱風(大風暴),在秋季的時候,也就是典型的「秋颱風」大家需要重點注意,如今我也會繼續觀察海洋區域的變化。

相關焦點

  • 專家解析今年颱風特點成因,9月預計還有兩三個颱風登陸中國
    目前,因颱風防禦措施得力,登陸我國的颱風影響總體利大於弊,颱風降雨有效緩解了東部和北方地區的高溫和乾旱。截至8月19日,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有20個颱風生成,較常年同期平均(約12.2個)偏多六成以上,其中有8個颱風登陸我國大陸,比常年同期平均(3.7個)偏多1倍以上。
  • 「利奇馬」逼近 大數據解讀69年來登陸浙江的43個颱風
    但在浙江登陸的颱風愛在哪扎堆,哪些地方易損程度較高,數量上有什麼變化,這些你都了解嗎?之江匯梳理了1949年以來登陸浙江的颱風大數據,為你一一解讀。 1949-2018年,共有43個颱風登陸浙江。梳理歷史數據發現,颱風在浙江的登陸地點非常集中,最常撲向台州、溫州、寧波等中南部沿海城市。
  • 2020年我國和廣東首個登陸颱風來了
    2020年我國和廣東首個登陸颱風來了今年第2號颱風「鸚鵡」正洶洶來襲目前中心位於廣東陽江東南約30公裡它將在2小時內登陸陽江受其影響廣東有明顯風雨天氣多個地市將有特大暴雨具體預報▼13日夜間到15日,江門、陽江、湛江、茂名、雲浮將有暴雨到大暴雨
  • 今年首個登陸我國的颱風「鸚鵡」要來了
    13日下午至14日,南海中部和西北部海域、廣東西部沿海將有8~9級大風,「鸚鵡」中心經過的附近海域風力有10級、陣風可達11~12級;13日夜間至15日,廣東西部和沿海地區、廣西東南部等地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中央氣象臺繼續發布颱風藍色預警。作為今年即將登陸我國的首個颱風,「鸚鵡」有何特點,與常年相比偏早還是偏晚,預計今年夏季影響我國的颱風將有哪些特點?
  • 廣東颱風都在幾月?2018年預計有5~7個颱風登陸廣東
    據預測,今年颱風將呈現「初臺早、終臺晚、個數多、影響重」的特點,今年預計有5~7個颱風登陸廣東。  15日至16日,廣東省防總和廣東省水利廳組織了「『未雨綢繆看防汛』記者採訪行」活動,來自中央和省市的媒體實地走訪了省防總、江門和珠海防汛工作情況。
  • 8月有8個颱風生成 登陸滬浙颱風為1949年以來最多
    今年8月共有8個颱風生成,有4個颱風在滬浙沿岸登陸,為1949年以來最多的年份。 今年以來颱風特點主要有以下五個方面: 生成和登陸颱風均偏多。今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颱風非常活躍,截止8月26日,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有20個颱風生成,比常年同期(13.3個)偏多6.7個;8個颱風登陸我國,較常年同期(4.2個)偏多3.8個。
  • 預計14日登陸我國的首臺「鸚鵡」有哪些特點和影響?颱風預報首席為...
    今年第2號颱風「鸚鵡」將於6月14日登陸廣東沿海。作為今年即將登陸我國的首個颱風,「鸚鵡」有哪些特點?會帶來哪些影響?中國氣象局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首席預報員張玲進行詳細解讀。預計,「鸚鵡」中心將以每小時15至20公裡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動,強度逐漸加強,並將於14日中午前後在廣東珠海到湛江一帶沿海登陸。登陸時,強度可達熱帶風暴級或強熱帶風暴級。記者:它將帶來哪些影響,持續到什麼時間?哪些方面需要特別注意防範?
  • 預計14日登陸我國的首臺「鸚鵡」有哪些特點和影響?
    今年第2號颱風「鸚鵡」將於6月14日登陸廣東沿海。作為今年即將登陸我國的首個颱風,「鸚鵡」有哪些特點?會帶來哪些影響?中國氣象局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首席預報員張玲進行詳細解讀。
  • 是否對我國有影響?2020年1號颱風黃蜂來了,預計17日進入南海
    趣味探索訊 進入2020年以來,全球海洋環境明顯有些異常,颱風數量比往年少了很多,尤其是西北太平洋。往年的1至4月,西北太平洋總會出現2至3個颱風,比如2019年2月20日生成超強颱風「蝴蝶」,2018年3月25日生成超強颱風「傑華拉」,而今年在去4個多月時間裡,沒有生成一個真正颱風,最多只出現了幾個熱帶低壓,隨後「煙消雲散」,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奇蹟。
  • 71年大數據解析,颱風最愛從哪兒登陸
    答:說到颱風,大家多會想到東南沿海,其實,我國北方地區也有颱風「上岸」的情況,1949年至2019年的氣象大數據顯示,曾有14個颱風登陸山東沿海、6個颱風登陸遼寧沿海,其中,1997年第11號颱風「Winnie」於1997年8月21日以熱帶風暴級別登陸遼寧營口,為登陸我國最北的颱風。
  • 2020年第7號颱風「海高斯」或將登陸我國,最新颱風登陸路徑圖
    2020年第7號颱風「海高斯」即將來襲並登陸我國,最新颱風登陸路徑圖2020年的第7號颱風「海高斯」即將生成來襲,從風場流向來看,未來幾天的發展路徑,直指我國華南地區。具體來看,它目前的中心位置坐標,處在北緯17.5度、東經123.2度,這個位置已經處在菲律賓東北部的近海區域,逼近我國海上24警戒線的範圍,中心附近最大風速15米每秒,約合54公裡/小時,中心氣壓1002hpa,強度等級屬於7級熱帶低壓的級別,移動速度是每小時20公裡左右,移動方向是向西偏北方向逼近我國,預計很快就正式升級為今年第7號颱風「海高斯」。
  • 8月首輪4風暴共舞,2個新風暴一天生成,還有2個先後登陸中美兩國
    8月首輪4風暴共舞,2個新風暴一天生成,還有2個先後登陸中美兩國 確定,雙風暴埃爾南和伊塞萊誕生,全球4大風暴共舞,有2個已登陸 風暴的發展,實在太快了。
  • 2020年第5號颱風薔薇最新「登陸」路徑圖,颱風強度即將升級增強
    2020年第5號颱風薔薇最新「登陸」路徑圖,颱風強度即將升級增強2020年第5號颱風「薔薇」,目前正處在我國的東南方位,太平洋海面上,中心位置坐標處在北緯25.8度、東經126.2度,這個位置已經處在我國海上24小時警戒區的範圍之內,中心附近最大風速為
  • 廣東7月零颱風不罕見,8月或有2個颱風登陸
    截至8月1日中午12時,該熱帶低壓仍未達到颱風級別。 颱風(英語:Typhoon)屬於熱帶氣旋的一種。按照其強度,分為熱帶低壓、熱帶風暴、強熱帶風暴、颱風、強颱風和超強颱風六個等級。而在氣象部門那裡,熱帶氣旋就分為熱帶低壓和颱風。換言之,儘管7月最後一天南海熱帶擾動加強為熱帶低壓,不過離成為颱風還有一步之遙,因為能被命名入颱風家族族譜的需至少達到熱帶風暴級別。
  • 颱風「鸚鵡」預計明天上午登陸廣東!
    預計,「鸚鵡」將以每小時25公裡左右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動,強度逐漸加強。作為今年首個登陸我國的颱風,「鸚鵡」登陸時間偏早還是偏晚?登陸時颱風的強度與常年相比又如何?一起來看中國天氣網提供的大數據↓颱風位置圖初颱風登陸較常年偏早近兩周中央氣象臺預計,「鸚鵡」將於14日上午在廣東珠海到湛江一帶沿海登陸。
  • 2018年颱風早知道:5~7個登陸或嚴重影響廣東,4-6個侵擾廣西
    今年約有5~7個颱風登陸或嚴重影響廣東廣東省防總15日通報,根據專家會商會研判,今年有5至7個颱風登陸或嚴重影響廣東,龍舟水偏重,局部區域可能出現特大暴雨等極端天氣!二是登陸或嚴重影響廣東颱風偏多,大致為5~7個(平均5.3個),且有1~2個颱風達到強颱風或以上強度,並伴隨有1~2次風暴潮災害,初臺正常略偏早、終臺正常略偏晚。
  • 2020年第4號颱風「黑格比」預計登陸時間
    2020年第4號颱風「黑格比」預計登陸時間颱風「黑格比」預計8月3日夜間至4日凌晨在浙江溫嶺到蒼南一帶沿海登陸(強熱帶風暴級,10-11級,25-30米/秒)。
  • 2020年首個颱風「攪動」太平洋,不會影響我國
    一般來說,大西洋和太平洋的颶風季節要到6月份才能正式開始,但是2020年似乎要提前了,5月12日,今年的第一個颱風正式生成,颱風「黃蜂」是2020年第一個在西太平洋命名的風暴,目前正在登陸菲律賓東部沿海。
  • 剛剛,颱風「鸚鵡」生成!將成為今年登陸我國「初臺」
    將成為今年登陸我國「初臺」 2020-06-13 02: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今年預計7至9個颱風登陸或影響福建
    福建省防汛辦25日通報,預計今年登陸或影響福建省的颱風有7至9個,較常年平均(6.9個)偏多,月份分布為7月2個、8月2至3個、9月2個、10月及以後1至2個。今年以來,福建省已先後經歷史上最強暖冬、2次寒潮、2次強對流和3場暴雨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