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耐彎折、可水洗的穿戴標籤天線用電子油墨這麼製作出來的

2020-12-04 RFID世界網

隨著萬物互聯5G時代的到來,市場上對RFID智能識別產品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尤其是隨著大健康概念深入人心,許多可穿戴RFID智能產品逐漸進入我們視野,可穿戴標籤也應運而生,如圖1所示。然而,很多可穿戴標籤在使用過程中,其導電線路容易產生一定程度的擠壓、拉伸、扭曲、褶皺等變形,從而給導電塗層帶來不同程度的損傷。由於二維片層的石墨烯與一維的碳納米管具有一定的耐彎折、耐拉伸性能,使得石墨烯導電油墨、大規模批量化生產工藝成為現在可穿戴產品與電子標籤技術結合的攻克點。

本文以石墨烯、碳納米管為主要的導電填充料,高彈性樹脂為粘結料,耐水洗的高分子乳液為助劑,來探討不同配比下的油墨對RFID絲印油墨塗層耐彎折、耐水洗等性能的影響,並調整合適的絲網印刷參數,最終實現線條清晰、無鋸齒、綜合性能穩定的標籤天線線條的印刷。

彈性石墨烯導電油墨的製備

1.實驗材料

製備石墨烯導電油墨所需的材料有:(1)高彈性樹脂:改性橡膠樹脂、水性PU樹脂、矽膠樹脂;(2)耐拉伸導電填充料:大片徑石墨烯(層數≤10)、AC7碳納米管(少壁);(3)耐水洗高分子乳液助劑;(4)石墨烯導電油墨試劑:去離子水、分析純乙醇、DBE洗版液。 2.彈性石墨烯導電油墨製備步驟

為使石墨烯在彈性樹脂中穩定分散並表現出自身優異的性能,需要對石墨烯進行改性處理。改性處理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一是通過反應物與石墨烯形成共價鍵,使其在油墨中的濃度增加,但該方法改變了石墨烯自身的結構,影響其自身性能;二是通過在製備石墨烯過程中或者在製備油墨中添加一些穩定劑,如小分子穩定劑、非離子表面活性劑、陽離子表面活性劑等,在滿足石墨烯穩定分散的同時,可以發揮其較高的導電性能。 目前雖然彈性石墨烯導電油墨的製備方法較多,加料方式不同、製備工藝也多樣化,但其大體設計思路如圖2所示,即將石墨烯、分散劑、溶劑、彈性樹脂、助劑等材料加入攪拌分散罐中,充分球磨分散,使油墨細度降至10μm以下,即得彈性導電油墨。

具體操作步驟為:量取等離子水300ml,稱取5g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加入去離子水中,充分攪拌使分散劑PVP完全溶解,標為試劑1;稱取彈性樹脂乳液50g,慢慢混入試劑1中,並稱取石墨烯粉30g,逐漸加入上述混合溶液中;邊球磨邊加料,若粘度過大,可適當添加降粘劑調節,直至石墨烯粉體完全添加完畢。整個過程以轉速為4000~4500r/min的速度球磨分散,並每隔半小時監控漿料細度,直至細度降至10μm以下,即得彈性導電油墨。 此外,為了調整彈性導電油墨的耐彎折、耐水洗性能,保證彈性導電油墨的正常導電性能,分別調整彈性樹脂比例為15%、25%、40%、60%,製作成不同配比的彈性漿料,最後添加助劑,使上述漿料具有較好印刷適性,實現導電油墨的絲網印刷。

彈性石墨烯導電油墨常規性能表徵

1.彈性石墨烯導電油墨常規性能測試方法

首先,測試油墨細度。使用刮板細度計,取適量油墨液體,按照GB T13217.3-2008《液體油墨細度檢驗方法》的規定執行,檢測油墨粒度。 其次,測試油墨的導電性。用可調試塗膜器將導電油墨塗布在聚酯基材或環氧樹脂基材等膜表面,經過烘箱乾燥後,使用四探針測試儀,測試規定膜層厚度的電阻,即為該厚度下的方阻值。 隨後,測試成膜性能及附著力。觀察成膜是否有孔、顏色是否均一;使用百格刀,縱橫劃10條線,形成100個小格子,使用3M膠帶粘牢,從一端撕起,觀察脫落的方格數,並評定為1~5級別。 最後,測試成膜膜厚。使用千分尺測試成膜基材厚度,記為d1;再測塗膜處的厚度(包括基材與塗層總體厚度),記為d2;對兩厚度作差,即為該導電塗層膜厚。 匯總以上測試的彈性石墨烯導電油墨常規性能,指標如表1所示。

2.彈性石墨烯導電油墨樹脂種類及其添加量的影響  

為驗證不同樹脂及其添加量對油墨耐彎折、耐水洗性能的影響,首先分別選用不同類型的樹脂,並調整其比例分別為15%、25%、40%、60%,製作成不同樹脂、不同配比的彈性漿料,在滿足正常印刷性能的同時,可以實現絲網印刷製備。 實驗中分別選擇以下樹脂,最終篩選出樹脂LX-088乳液具有比較好的耐彎折、耐拉伸、耐水性效果,具體實驗結果如表2所示。

具體來看,當LX-088乳液的添加量分別為15%、25%、40%、60%時,使測試樣品塗層厚度保持一致,以保證塗層不發生裂紋產生的最大形變量為衡量目標,具體測試結果如圖3所示。

綜上實驗分析可以看出,通過調整樹脂及其添加比例,所製備的彈性油墨具有不同耐彎折、拉伸、扭折性能,由於可穿戴的一般固定在衣服或直接貼敷在皮膚表面的標籤產生的形變較小,所以在一定範圍內,該彈性油墨可以滿足正常使用中的形變需求。此外,對油墨塗層耐水洗性能進行測試,最後可以承受至少50次水洗。測試細節如圖4所示。

彈性石墨烯導電油墨在印刷標籤天線中的應用

製備上述彈性石墨烯導電油墨,選用絲網印刷打樣機,調整合適的印刷適性,如油墨黏度、流動性、刮刀角度、印刷壓力等多個因素,測試油墨線條的印刷性能。通過實驗發現,當油墨粘度為3000cp、氣壓調節值為0.3MPa、網版目數為200目、刮刀角度為60°時,天線線條較完整清晰。 總之,製備的彈性石墨烯導電油墨可以印刷各種射頻天線標籤、NFC標籤線路,適合應用於一些擠壓、拉伸、扭曲、褶皺等變形的場合,也可有效避免導電塗層不被損傷。此外,該彈性石墨烯導電油墨也可用於一些可穿戴電子、柔性電子、可穿戴傳感器等柔性或彈性器件電路的製作。

1

相關焦點

  • 用納米銅油墨印刷RFID標籤天線
    納米導電油墨印刷電子線路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極具潛力替代傳統PCB線路製造工藝。納米導電油墨形成電子線路的原理是 ,通過油墨載體將納米粒子分散 ,再印刷在基材上形成線路圖案 ,在後續的燒結中,由於納米粒子表面活性強 ,在低溫下可將納米粒子燒結成連續體 ,導電性提高 ,克服了以往導電油墨電阻率高的缺點,成為電子產業的一個研究熱點。
  • RFID電子標籤天線的種類與發展趨勢
    ,局部結構對輻射模式的影響要求等,這些都將影響電子標籤天線的特性,都是電子標籤設計面臨的問題。印刷法印刷天線是直接用導電油墨(碳漿、銅漿、銀漿等)在絕緣基板(或薄膜)上印刷導電線路,形成天線的電路。主要的印刷方法已從只用絲網 印刷擴展到膠印、柔性版印刷、凹印等製作方法。其特點是生產速度快,但由於導電油墨形成的電路的電阻較大,它的應用範圍受到一定的局限。
  • RFID電子標籤天線印刷製程良率提升辦法
    噴墨印刷  噴墨印刷技術的發展是近十年來的新興技術,其大型噴墨印刷設備的印刷精度最高可50μm左右,此技術也是最有可能成功實現IC電路於製程中直接以印刷方式製作,但缺點是印刷速度慢,設備及油墨成本也是所有印刷製程中最高的,而油墨黏度則是四者製程中最低的,膜厚控制精度卻是最高的。
  • RFID電子標籤天線有哪一些種類
    電子標籤天線的設計還面臨許多其他難題,如相應的小尺寸要求,低成本要求,所標識物體的形狀及物理特性要求,電子標籤到貼標籤物體的距離要求,貼標籤物體的介電常數要求,金屬表面的反射要求,局部結構對輻射模式的影響要求等,這些都將影響電子標籤天線的特性,都是電子標籤設計面臨的問題。
  • 導電油墨的用途和前景
    在智能標籤印刷中,導電油墨主要用於印刷智能標籤的天線,替代傳統的壓箔法和腐蝕法製作的金屬天線。它具有兩個主要的優點:(1)傳統的壓箔法或腐蝕法製作的金屬天線,工藝複雜,成品製作時間長,而應用導電油墨印刷天線是利用高速的印刷方法,高效快速,是印刷天線和電路中首選的既快且便宜的方法。
  • RFID標籤天線製備技術
    RFID電子標籤主要由底材、天線及晶片組成,天線層是主要的功能層,其目的是傳輸最大的能量進出標籤晶片。與傳統蝕刻法,繞線法相比,標籤天線的直接印製法大大節約了成本。銅導線繞制RFID標籤天線的製造工藝通常是使用自動繞線機進行,即直接在底基載體薄膜上繞上塗覆了絕緣漆,並使用低熔點烤漆的銅線作為RFID標籤天線的基材,最後用黏合劑對導線與基材進行機械固定。其工藝流程如圖4所示。該方法可靠性較高,但對於RF19電子標籤來說成本太高。
  • 愛博瑞--淺析鋁蝕刻天線製造工藝
    2016年8月18日,由常州印刷電子產業研究院主辦,常州恩福賽印刷電子有限公司協辦的中國首個印刷電子產業鏈聯展及論壇峰會在「2016深圳國際物聯網與智慧中國博覽會」上成功亮相。國內知名的專業從事RFID標籤天線設計、研發和生產的高科技業——常州愛博瑞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應邀參展。
  • RFID電子標籤天線分類與特點_訪談報導_新聞中心_RFID世界網
    RFID系統主要包含三大部分:電子標籤、感應天線及讀寫應答設備(如上圖);同時,電子標籤是由電子標籤天線與射頻晶片共同組成。繞線式天線(銅繞天線)銅繞天線,利用線圈繞式法,在繞式工具上繞線圈並進行固定,按照不同的頻率要求,繞制一定的匝數。該天線的製造主要用於低頻125-134KMHZ與高頻13.56MHZ電子標籤上面,很少用在超高頻上面(除與超高頻微模塊的藕合天線外)。
  • 新型超薄噴塗天線:可應用於5G、物聯網、可穿戴設備等!
    (圖片來源:Negar Reiskarimian/Columbia Engineering)如今,可穿戴技術、植入式電子產品、5G、智能織物、物聯網等新興技術的蓬勃發展對於天線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MXene 可應用於能量存儲設備、電磁屏蔽、水過濾、化學感知、結構加固以及氣體分離等多個領域。用導電的 MXene 薄片塗覆纖維素紗線創造出一種高度導電且耐用的材料。(圖片來源:德雷塞爾大學)2018年,美國德雷塞爾大學工程學院研究人員報告了一種採用 MXene 材料噴塗製作超薄天線的新方法。
  • RFID技術原理和RFID標籤天線詳解
    標籤按照供電原理可分為有源(acTIve)標籤、半有源(semiacTIve)標籤和無源(passive)標籤,無源標籤因為成本低、體積小而備受青睞。已知增加天線的彎折次數有利於在不降低天線效率的情況下減小天線尺寸,那麼,如何在有限的空問下進行「彎折」,「彎折」的具體參數對標籤天線的諧振頻率和輸入阻抗有何影響?怎樣「彎折」的RF效率最高?  我們知道。具有分形結構的物體一般都有比例自相似性和空間填充性的特點,應用到天線設計上可以實現天線多頻段特性和尺寸縮減特性。
  • 關於超小型超高頻段RFID標籤天線的設計全面解析
    針對實際場景下電子標籤小型化的需求,在半徑為14 mm的半圓裡,應用彎折線實現了標籤PCB天線的小型化設計,增益達到-17 dB.基於集總元件電路,天線實現了433 MHz的諧振特性,且標籤天線與標籤晶片實現了50 Ω的阻抗匹配。
  • 【技術】RFID電子標籤天線模切工藝方案
    隨著RFID電子標籤的普及與應用,其工藝技術也逐漸完善與成熟。下文就為大家介紹RFID電子標籤天線的製作方法和模切工藝。也有人嘗試先印刷含鉑油墨到P E T基材上形成天線圖案作為種子層,然後化學鍍銅。它的優點是含鉑油墨相比導電油墨便宜。但是化學鍍銅的速度更慢而且沉積厚度大概幾個微米。此外,高頻天線也存在一個布線法,即把漆包線(大概在0.25mm)穿過超聲頭,超聲頭按照設計的圖案走線;走線過程中,漆包線與PVC基材超聲連接起來。
  • RFID印刷天線技術及應用價值
    三種RFID天線製作技術  RFID天線製作技術主要有蝕刻法、線圈繞製法和印刷天線三種。其中,RFID導電油墨印刷天線為近年來發展的一種新技術。  以上RFID標籤天線的製作方法分別適用於不同頻率的RFID電子標籤產品。
  • 新型超薄噴塗天線應用於5G、物聯網和可穿戴設備
    如今,可穿戴技術、植入式電子產品、5G、智能織物、物聯網等新興技術的蓬勃發展對於天線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科學家們正在利用石墨烯、碳納米管、MXene等新型材料開發更輕、更薄、更具柔性、更低成本的新型天線。與石墨烯、碳納米管一樣,MXene也是近年來備受學界廣泛關注的一種新材料。MXene是材料科學中的一類二維無機化合物。
  • RFID天線製造工藝詳解
    但基於這種製造工藝形成的RFID標籤天線卻可用於批量製造13.56MHz或超高頻標籤。相比製造技術,蝕刻法製造的RFID標籤具有線路精細、電阻率低、耐候性好、 信號穩定等優點。 線路精度高。蝕刻法下,線寬能控制在±0.03 mm,而印刷的線寬只能控制在±0.1m。
  • RFID技術及其標籤有怎樣的新工藝
    該方法可靠性較高,但對於RF19電子標籤來說成本太高。2.標籤天線印製工藝基於傳統標籤天線製備方法中存在的汙染環境、成本較高的弊端,且工藝複雜,成品製作時間長,必將被新的工藝所替代。採用印刷方式直接印製RFID標籤天線是一種環保節能、低成本的製造工藝。現有可行的印製RFID標籤天線的印刷方式有絲網印刷和噴墨印刷。
  • RFID技術及其標籤生產新工藝詳解
    ,溶蝕掉未印刷抗蝕油墨層區域的金屬;然後再去除薄膜片材天線圖案金屬層上的抗蝕刻油墨,這樣就得到了標籤天線。銅導線繞制RFID標籤天線的製造工藝通常是使用自動繞線機進行,即直接在底基載體薄膜上繞上塗覆了絕緣漆,並使用低熔點烤漆的銅線作為RFID標籤天線的基材,最後用黏合劑對導線與基材進行機械固定。其工藝流程如圖4所示。該方法可靠性較高,但對於RF19電子標籤來說成本太高。
  • RFID天線知多少?
    RFID系統的天線大體可以分為電子標籤天線和讀寫器天線兩大類,這兩類天線根據方向性還能細分為全向天線和定向天線等,按照外形差異還能分為線狀天線和面狀天線等。RFID讀寫器天線需要具備寬頻帶、圓極化的特性。在低頻和高頻頻段,電子標籤和讀寫器基本都是採用線圈天線,一般使用銅線。
  • 應用於可穿戴設備領域的柔性混合電路方案
    設備尺寸小型化已經成為業界發展趨勢,同時,可穿戴技術和物聯網技術迅速發展,創新的腳步已經超越了原有的的改進模式(在這種改進方式下性能提升已經達到了極限),步入了一個嶄新的設計理念: 柔性電子。 這一波新的技術浪潮也被稱為柔性電路,設計思路為將電子組件印刷/安裝到介電柔性基底上,從而可以在保持功能完整性的同時對設備進行彎折、捲曲、摺疊和拉伸。
  • 介質環境對標籤天線的影響分析及紙基RFID標籤天線設計實現
    以下假設包裝箱壁的厚度為1mm,介電常數εr = 3. 3,以物品厚度d和介電常數ε′r為參數,用IE3D軟體仿真在915 MHz頻段上物品介電常數對標籤天線電阻和電抗的影響,如圖4和圖5所示。 2 「RFID包裝箱」設計        為使 RFID 標籤天線對包裝箱內的物品介電常數不敏感,本文設計了一種懸置微帶多層介質結構的RFID標籤天線:在原有的RFID標籤天線基板下添加空氣層(發泡塑料填充)和金屬層(鋁箔或導電油墨覆蓋) ,形成3層結構的 RFID 標籤天線基板,簡稱為RFID標籤(Ⅰ)結構,如圖6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