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在探索宇宙的道路上真的只能算得上邁出了很小的一步,因為就算是在太陽系,也還有很多秘密等待我們去揭開。近日,天文學家們又在我們太陽系的後院「柯伊伯帶」發現了一個隱藏至今的秘密。
天文學家剛宣稱,太陽系柯伊伯帶的一顆未命名且長久以來被忽視的矮行星要遠比他們之前所認為的大。實際上,這顆矮行星僅僅比冥王星和鬩神星稍小一些,也就是說其大小在我們已知的矮行星中可以排第三。那麼,它為何一直以來會被忽略呢?其實這也並不難理解,和前段時間發現的銀河系的矮星系以及鳥神星的衛星一樣,這顆矮行星實在太暗淡了,以至於很難被發現。
實際上,天文學家早在2007年就注意到了它在寒冷而黑暗的柯伊伯帶繞太陽運轉。但是,由於難以被觀測到,近十年來天文學家一直以為它的直徑只有1280km,於是就沒有太在意,只是草草地給它貼上了一個「2007 OR10」的標籤。畢竟在柯伊伯帶中,類似的矮行星可能有200多個。
然而,如今研究人員綜合了兩臺望遠鏡(其中包括行星獵手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的數據對這顆矮行星進行了更深入的研究,並更新了對其大小的估測——1535km。這也使得這個「無名小卒」的地位快速提升,成為了大小僅次於冥王星和鬩神星的矮行星。看來,是時候給它起個名,入個戶了。
天文學家認為這顆矮行星的表面可能是不斷變化的甲烷冰層,呈暗紅色,反光能力極差。它的自轉速度也很慢,自轉一周的時間長達45個小時,而且它沿著一個極端的橢圓軌道公轉。這些特性都使得它難以被觀測到。
講真,不用說宇宙和銀河系,我們連太陽系,甚至是地球都沒搞清楚,人類實在是太過渺小和無知了。值得欣慰的是,人類在探索的道路上一直未曾止步,而且步伐正在加快。看看20年來,人類對冥王星的認知吧,真是讓人難以置信:
從「馬賽克」到細節清晰的「星球模型」,這就是探索與求知的力量。太陽系還隱藏著多少秘密呢?很難想像10年後我們對太陽系的認知會有什麼樣翻天覆地的變化。
小三
2016.5.14
三體迷系頭條號籤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