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太陽系是以太陽為中心,通過其巨大的引力維持著周邊行星、衛星、小行星和彗星繞其運轉的天體系統,而對於太陽系邊緣的那些黑暗而神秘的衛星來說,冥王星可以稱得上是其中較為神秘的一顆了,那麼冥王星上究竟隱藏著什麼呢?本次我們就來聊一聊神秘的冥王星。
冥王星曾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列為太陽系第九顆行星,但是在2006年它被從「行星」降級為「矮行星」,因為國際天文學聯合會認為,一顆行星要滿足「必須清除它所在軌道周圍的鄰居」,也就是說在一顆行星周圍的空間應該是空蕩蕩的,但是冥王星未能做到這一點。從它的運行軌道上來看,冥王星是一個穿越柯伊伯帶的「跨海王星天體」,也就是說冥王星穿過了海王星的軌道。
冥王星的表面積只有地球的3.3%大小,大概和俄羅斯差不多大,除了體積小之外,冥王星的重力也非常低,它只有地球引力強度的6.3%。不過,冥王星也有自己的衛星:Charon、Styx、Hydra、Nix和Kerberos,其中查倫是它最大的衛星,這顆衛星是在1978年被發現的,這個時間距離冥王星被發現已經過去了50年,由於查倫的體積足夠大,導致冥王星和查倫幾乎被歸類為雙行星。由於Charon的引力作用使得圍繞冥王星的其他衛星Nix,Hydra,Styx和Kerberos,在運行時搖擺不定,好似陷入了一場冥王星和查倫的引力拔河比賽中一樣。
其實在遠離地球的浩瀚宇宙之中,人類已經探測到了數百萬顆行星、恆星和黑洞,但是在太陽系之中想必也有一些星體是沒有被我們發現的,它們就隱藏在某個角落裡。幾千年來,除了太陽、月亮、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這七顆「經典行星」之外,我們幾乎沒有任何有效方法來研究天體。顯然,我們現在知道太陽和月亮並不是行星,但是在古代對於行星的定義卻是指肉眼可見的星體,直到1781年發現天王星之後,我們才意識到原來太陽系中還有更多的星體沒有被發現!就在60多年之後,海王星在1846年被人類首次發現,1930年天文學家克萊德·湯博發現了冥王星,雖說冥王星已不再是行星了,但它的發現仍然非常重要,因為它是我們發現的第一個跨海王星軌道運行的天體。
對於冥王星的研究之所以如此困難,部分原因在於地球和它之間的距離太過遙遠了,地球和冥王星之間的距離在26.6億英裡到46.7億英裡之間。相比之下,火星距離地球只有3400萬英裡遠!如此遙遠的距離使得人類向冥王星發送探測器也變得異常困難,另外冥王星繞太陽公轉一周需要248年的時間,事實上,冥王星自被發現以來,甚至還沒有完成繞太陽半圈的旅程。到目前為止,唯一到達冥王星的人造物體是美國宇航局的「新地平線」探測器,該探測器於2015年在冥王星表面進行了一次飛越,在這次飛越過程中「新地平線」探測器發現了包括冥王星上面奇異的冰流、山脈景觀以及可能的冷火山作用下的地貌環境,巨大的煙霧籠罩著這顆星球,這些煙霧主要來自被分解之後的甲烷氣體。
冥王星的表面大部分是由氮冰構成,它的山脈則是由水冰和甲烷霜構成,一條暗紅色的斑紋帶在它的表面盤旋,可能是紫外光照射甲烷和氮氣時形成的一種叫tholins的有機化合物的結果。也許除了「遙遠」之外,描述冥王星最好的形容詞是「冷」。冥王星的表面溫度非常低,從最熱的-369華氏度到最冷的-387華氏度,這要比地球上有記錄以來最冷的溫度都要冷得多,冥王星上最冷的時候要比南極洲冷上三倍左右,即使在最熱的時候,冥王星的表面溫度仍然很冷,如果你接觸到它,你幾乎會被立刻凍結,由此可見冥王星顯然是太陽系中最不適宜居住的地方之一。然而,更為致命的是,冥王星的大氣中主要由氮氣和劇毒物質組成,相信只有在未來人類的科技水平足夠高的時候,才能有可能去嘗試登陸冥王星吧!歡迎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