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慄為醋慄科植物山麻子的果實,漿果球形,徑7~9毫米,紅色,果期7~8月,採取成熟果實,曬乾。生於雜木林或針闊混交林中。分布我國東北、華北、山西、陝西、甘肅等地。歐洲人自中世紀起來就拿來享用的夏季漿果,採收季節非常短。又名燈籠果,近圓形或橢圓形,成熟時果皮黃綠色,光亮而透明,幾條縱行維管束清晰可見,比較小,花萼宿存,很像燈籠,故名燈籠果。我國各地野生醋慄很多,栽培的種類和品種是從外國引入的。
紅醋慄是醋慄科、茶藨子屬、茶藨亞屬小灌木,株高 1~115 cm,果實成串著生在果枝上,紅色,故名紅醋慄。醋慄是中國重要經濟樹種之一,果實香甜可食,可做罐頭、果醬、釀酒、飲料等 ,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還可作觀賞樹種。紅醋慄可用作解乏,治療視力障礙以及關節炎的藥物。紅醋慄藥貼膏對於治療皮膚病效果顯著。黑色漿果也經常被製作成果脯用在糕點類中以增添風味。紅醋慄種子油蘊含豐富的亞麻酸,該酸主要蘊藏在植物油中。

此作品由四川攝影愛好者扈先生在著名的北京地區拍攝

此作品由常州攝影愛好者杜先生在著名的鄭州地區拍攝

此作品由秦皇島攝影愛好者黎先生在著名的杭州地區拍攝

此作品由德州攝影愛好者邵先生在著名的濰坊地區拍攝

此作品由甘肅攝影愛好者鮑先生在著名的重慶地區拍攝

此作品由鄭州攝影愛好者禹先生在著名的貴州地區拍攝

此作品由無錫攝影愛好者滕先生在著名的泰州地區拍攝

此作品由唐山攝影愛好者勞先生在著名的南陽地區拍攝

此作品由淄博攝影愛好者凌先生在著名的蕪湖地區拍攝

此作品由上海攝影愛好者危先生在著名的莆田地區拍攝

此作品由浙江攝影愛好者龐先生在著名的海口地區拍攝

此作品由四川攝影愛好者聞先生在著名的雲南地區拍攝

此作品由河南攝影愛好者於先生在著名的青海地區拍攝

此作品由雲南攝影愛好者籍先生在著名的福建地區拍攝

此作品由綿陽攝影愛好者鄔先生在著名的汕頭地區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