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多世紀以來,人類對地球之外的智慧生命,對地外文明世界的思考與探索,始終有一種經久不衰的張力。1960年,法蘭克·德雷克(Frank Donald Drake)等人利用美國國家射電天文臺的射電望遠鏡,首次實施地外文明探索計劃,這項計劃被稱為奧茲瑪計劃(Project Ozma)。德雷克等人首先將射電天線對準了類似太陽的恆星鯨魚座τ星(距地球11.9光年),結果是一無所獲。之後,他們又把天線對準了另一個目標──波江座ε星(距地球10.7光年),累計「監聽」了150小時,遺憾的是始終沒有發現任何有價值的信息。1961年,在西維吉尼亞州召開了首次搜尋地外文明計劃的會議,德雷克提出著名的德雷克方程式,這個方程式是用來計算可能與地球接觸的高智慧文明數量(N),初步算下來僅銀河系中約有100萬顆行星存在生命。
搜索地外智慧生命計劃(SETI)
1999年5月17日,美國啟動了SETI(Search for Extraterrestrail Intelligence)計劃。其後的雅思考試閱讀材料裡還出現了這篇文章:「美國天文學家近日開始了一項計劃,他們將使用各種工具,開始大規模地在地球以外的86顆行星上,尋找外星人。這86顆星球,是NASA克卜勒望遠鏡從1235顆星球中探測鎖定的,其表面溫度0-100度之間,都是最有可能棲息生命的類地行星」。在選中的這86顆行星中,有的星球表面溫度、大氣環境及水資源等方面,都比地球更適合人類居住,在克卜勒太空望遠鏡(Kepler Mission)發現之初,天文學家一度認為這些星球上或已有更高級的智慧生命在那裡存在。
超級地球_克卜勒452B
SETI計劃是利用上萬臺計算機,對24小時監測信號進行收集分析,幾年過後卻沒有發現任何地外文明的信息,2007年之後該計劃實際上已經基本停止了。美國雖有強大的經濟實力和世界一流的天文觀測技術,但在航天科學與軍事裝備方面上的投資興趣,他們更關注的是後者。
美國100米口徑的射電天文望遠鏡
2010年1月25日,在倫敦召開了「搜索地外另一個生命起源」以及「探討尋找外星生命的社會意義」研討會,會後尋找地外文明又迎來一股熱潮。2016年9月25日,世界上口徑最大的射電天文望遠鏡「中國天眼(FAST)」在貴州省平塘縣落成,中國天眼的建成,在地球上可以搜索到更暗弱的天體,可以看到更深遠的宇宙。
中國500米口徑射電天文望遠鏡
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生前最後一次接受記者採訪,在問及尋找外星生命意義時說:「找到外星文明的好處是,終結人類的孤獨;如果發現的地外理性生命生存時間更長,人類可能會受到啟發,獲得更多的生命信息;進一步認清人類在自然界中的地位,抑制人類的貪婪、狂妄等劣根性。」在被問及人類迄今為止為何一直找不到外星人的蹤跡時,南仁東是這麼回答的:「由於天文物理技術等因素的限制,世界上尋找地外理性生命的科學家認為星際旅行是被約束的,人們不大可能與外星人真正面對面。與外星人交流的唯一途徑可能是無線電通訊,不管外星人想不想和人類交流,他們技術活動產生的電磁波會暴露他們的蹤影"。
南仁東在FAST施工現場接受記者採訪
據有關專家估算,中國天眼最遠的探測距離可達到150億光年之外,有能力將中性氫觀測延伸至宇宙的邊緣,重現宇宙早期圖像。FAST最主要的功能是通過接受星體發出的電磁信號,再對其進行定位探測。可以說,中國天眼是人類目前為止在射電天文望遠鏡領域的最高傑作,可保持在20年內的世界領先水平,是探測宇宙的超級雷達。如果銀河系內真的有地外文明,那個星球發出的電磁信號一定會被FAST捕捉到。
超級地球克卜勒22b
現代科學的飛速發展,不斷產生輝煌的成果而造福於人類,卻也常常給人類帶來新的困惑。在浩瀚的宇宙中,有4000億個類似我們銀河系這樣的星系,而僅銀河系裡又有2000億-4000億顆太陽這樣的恆星,恆星的周圍都有類似地球的巖石行星。如果我們對進化論的理論深信不疑的話,既然構成生命的化學物質存在於宇宙塵埃裡,地外的超級地球上宜居環境保持幾十億年,也會從非生命物質中產生生命。進化過程足夠長也會出現智慧生命(或稱理性生命),那麼外星文明世界應該是普遍存在的事實了,畢竟宇宙的年齡已經有138億年了。然而人類探索外星的步伐從未停止,到目前為止卻毫無進展,回到費米悖論(Fermi paradox),這個主題仍然是捉摸不定的。
恩利科.費米(Enrico Fermi)
當人們在晴朗的夜晚仰望星空,並以肉眼凝視著浩瀚的太空和繁星點點,從感情上非常希望在某個星球上居住著我們地球人的同類。但法國生物學家雅克.莫諾(Jacques Monod)的觀點是一個令人惆悵的想法,他說:「人類終於知道在這個無限廣袤的宇宙裡是孤獨的,他們從宇宙裡脫穎而出只是出於偶然」。
著名法國生物學家 雅克.莫諾(Jacques Monod)
宇宙是巨大的,但僅憑大小還不能推斷一定會有地外智慧生命,宇宙或許根本就不存在其他高級智慧文明。地外星球可能存其它生命形式的微生物,或者其它形式的野獸生物,但它們不具備語言能力,語言是人類獨有的,因為人類擁有被稱之為意識的這種奇妙的現象。沒有語言,生物的聰明程度永遠會停留在一個水平上,不會向文明的方向發展進步,更談不上科學技術。人類在過去幾十年裡發出的電磁信號,它們固然不能接受或回應。至於那些認為外星人是以暗物質的形式存在,或存在於更高維度的空間中,人類不能看到它們,但它們可以掌控人類的命運,這種說法豈不是神創論的翻版?隱形的靈體,高緯度全能的神,那不就是傳說中的上帝耶和華嗎?
隼鳥2號採礦飛船
如果人類是宇宙唯一存在的智慧文明,或許是件好事,因為地球資源是有限的,會有枯竭的一日,宇宙中的資源卻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可供人類永遠地開發利用。下一次工業革命,將會發展到外太空,那將是一個全新的經濟領域,外星公司、太空工廠不再是神話。目前,人類歷史上第一艘採礦飛船從6.4億公裡外傳來信息,已經裝滿樣品的隼鳥2號探測器正和龍宮小行星結伴飛行,如果一切都正常,兩個月後將返回地球,龍宮小行星的樣品將於2020年12月降落在澳大利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