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為什麼不說「NO」而說「NOPE」

2021-03-01 萬門


平時我們在看美劇時,會注意到這樣一個語言現象:劇中人物在表示拒絕的時候會說「nope",而不說更短的「no」。為什麼呢?是習慣使然?還是想表達不一樣的意思?下面的這篇文章也許會給你解答。

人們為什麼不說更短的「NO」而說「NOPE」,這個問題最早出現在問答網站(Quora)上。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語言學家馬克·伊特林格(Marc Ettlinger)如是回答:

這種現象叫做音變,關於它如何產生目前存在以下幾種假說。

假說一:誤聽產生音變。特別是單獨說「No」的時候,由於結尾是聲門閉塞音:發音時能感覺到聲門(聲帶)閉合。聲門閉塞音很容易與標準英語裡面的「p」,「t」,「k」音混淆。當其與圓唇的「o」音組合時,聽起來更像是「p」而不是「k」。(注意發「wap」這個詞時「w」的唇形;相比之下,許多語言都含有聲門閉塞音,其中「k」音發生音變,比如夏威夷語中)

這導致在聲音傳播過程中「No」的結尾像有個「p」存在。一些人在誤聽之後開始有意識地在「No」的結尾加上了「p」音,於是,就漸漸演變成現在的「Nope」了。(計算機輔助語言學)

更一般地說,似乎認為語言自身擁有自我簡化的驅動力是不正確的。恰恰相反,驅使語言簡化的是有形的外力,雖然這外力不是始終存在的。(例如:「Nope」的演化)

因此,很容易得到的另一種假說是:錯誤造詞引起音變。雖然我認為這更不可能,但這個觀點有道理的地方是一個單詞中存在兩個音節顯得更為自然。嬰兒學舌時總是說雙音節的詞如「媽媽」,「爸爸」,「瓶瓶」等等就是個例證。另外很多語言中詞語都是雙音節詞,如英語中的重音模式(揚抑格,抑揚格)。

從這點上看,可能是人們誤把「No」按照雙音節的模板造成了「Nope」,「Nope」的發音結尾有很強的的送氣音「p」,意味著發音時嘴巴爆破張開,送氣的「P」音讓人聽起來像「Nopahhhh」。但是為什麼是「p」而不是其他音呢?答案跟上述原因很相似:「o」音的圓唇效果產生了唇輔音。

類似的一個假說也是沿著這條線的:人類的語言最終還是依靠下巴張合的來回運動(參見麥克奈樂吉和戴維斯的著作)。當「No」單獨發聲時,位於句尾(譯者註:因為這個句子只有「No」這一個詞),而句尾常常與嘴巴閉合運動聯繫緊密,因此就產生了「p」音。這些答案我都不是很滿意,為什麼不是「b」音呢?為什麼不發成「Nopa」?這個句尾效應的證據又在哪裡?但不管如何,錯誤造詞這個假說是值得考慮的。

另一種假說是:音變是聲音的象徵意義,即人們在談論自己對跟「p"有關的結局的感受時使用的暗指。看看下列英語單詞:clasp,clap,slap,crop,blip,stop,stomp,lop。它們都以「p」結尾,並且結尾都含有與詞義相關的突然停頓。「Blip」的開頭和結尾都是爆破音,或者在與「clap」並列時形成「嘶嘶嘶」的效果。這並不是因為「p」在英語裡就特別地與這個意思(反例如:cap)相關,而是它的提示效果。在研究人類語法的時候,很難找出對付這樣的聯覺詞組的辦法,但很確切的是,它的確影響了人們處理語言時的心理狀態。

一些情況下,聲音意義組合確實存在某些特定的象徵意義。

比如「p」是爆破音,再或者看看「slip」,「slither」,「slide」以及「sl」組合的發聲效果,聽起來有點像「slithery」。另一些情況下這種組合更加隨意,比如「glitter」,「glimmer」,「glint」,「glow」(但光與「sl」這個組合沒有任何聯繫)。因此,結尾「p」聯覺方式可能就導致了「nope」和「yep」的音變產生,以示結尾。這個假說的缺陷在於,要用字典來定義聯覺組合是很容易的,但要準確指出它們是如何產生以及如何影響音變卻很難。

已經說了這麼多假說了,我們又該如何區別呢?

首先我不去查查「Yep」和「Nope」的語言日誌標杆是不嚴謹的,這篇文章裡說「Nope」和「Yep」總是單獨出現,「Well, nope.」以及「Yep, we can.」這樣的句子並不常見。我相信這支持了與語音學相關的詞尾構詞方式的解釋。

我們還能做的另一件事是查查「nope」和「yup」在英語裡出現的時間。如果「nope」出現得更早,則表明「no」的出現很重要了。回憶一下我開始的時候用「yep」的出現作為「nope」的類比,從語音學上看不可能在「yes」後面加上「p」,所以一旦出現這種串聯,就意味著這是聲音象徵意義。但如果「yup」出現得更早,一切都得重新開始了。《牛津詞典》(OED)裡是這樣記錄的:「nope」最早在1888年有記載,「yup」出現在1906年,不小的差距。但是等等,我們怎麼來到這一步的?「yep」出現在1891年,如此近的數據解釋起來相當苦難,尤其在它們都是口語的時候,但無論如何,還挺有意思的。

分析造詞假說時我們不妨觀察觀察,發句尾詞是否真的有任何嘴唇閉合的跡象。對我來說似乎不太可能……

最後,我們可以看看「no」單獨發聲時的音效,尤其在有爆破音的時候。

一些人反對這種觀點,儘管語言日誌已經確認了爆破化的「p」。並且,「nope」只能單獨使用這一事實也將它在句法層面上與出現於句首不會爆破的「no」區別開來。最後,我這問題我們能用測量試驗來回答:儘量多地觀察只含有「no」的發音,看音效是否有爆破現象,努力捕捉運動中的聲門圖像。

原文作者:Marc Ettlinger

譯者:zjcecilia

文章來源:譯言

免責聲明:本文系根據網絡搜集編輯轉載,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跟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協商或者刪除內容!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公眾號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


打造屬於你的「口袋裡的大學」,請點擊「閱讀原文」下載萬門大學app

↓↓↓

相關焦點

  • 民間俗語:晚不梳頭,早不說夢,為什麼要這麼說,真正意思是什麼
    在農村很多的老人都說,晚上不梳頭的說法,還有早上不說夢話的道理,就成為了老人們經常說的一句俗語,「晚不梳頭,早不說夢」,那為什麼要說這句話呢,有什麼含義?這些俗語都是根據人們自己的經驗而總結出來的,而且在這些俗語當中,還有很多很有教育意義的句子,而且也有許多跟人們日常生活相關的句子。不過有一些到了現在的話,也帶了一些迷信色彩的俗語,就如晚不梳頭,就帶一點迷信的色彩。
  • 為何人們說『買東西』,卻不說『買南北』?東西由何而來
    諸如,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的一個詞語「東西」,但是大家卻未必知曉它的淵源,那為什麼人們說『買東西』,而不是『買南北』呢?『東、西』兩個字明明都是方位詞,但連在一起卻成了物品的代稱。而關於這個問題明嘉靖皇帝就曾問詢過自己的臣子,『為什麼叫東西而不叫南北呢』?他的臣子是這樣回答的:根據《周易》來看,東方屬木、西方屬金,而東西相對應的木金都是可以放到籃子裡互相交換買賣的。
  • 為什麼我們從來只說「科幻」不說「技幻」?這不是「抬槓」,而是認知誤區
    為什麼我們從來只說「科幻」不說「技幻」?兩位學界大咖激辯這個「簡單」論題,似有些互相「抬槓」。然而,在這場看似「南腔北調」「南轅北轍」的爭論裡,卻可以窺見學者對科幻創作源頭的追索與反思。專家認為,人們習慣了這樣的觀念:科學是技術的基礎,技術只是實現科學理論的工具。「一旦我們開始質疑上述認知,立刻就會強烈感覺到,『科幻』這個名稱,對於許多作品來說可能非常不公正。」
  • 我已不說樅樹好多年,還有誰在堅持說方言
    隨著聖誕節的臨近,西方國家的人們,已開始物色樅樹做聖誕樹了。正宗的聖誕樹,是樅樹,不是松樹。只不過,我們習慣用松樹做聖誕樹而已。這時,突然想起,我已不是說樅樹好多年。嚴格來說,樅樹與松樹是有區別的。在我的家鄉方言中,一直是將松樹稱之為樅樹。
  • 古人為什麼說「福如東海,壽比南山」,而不說其它海,其它山
    為什麼是「福如東海」,而不是西海、北海、南海?為什麼是「壽比南山」,而不是東山、西山、北山?當然了,之所以有這樣的說法,是有典故的。也就是說,這個話在古代文獻中是有出處的。同時,還有相關的民間傳說。不過,就算這個話在古代文獻中有出處,還有相關傳說。卻並不證明,就一定得是東海是南山,而不是其它海其它山。
  • 誰人人前不說人,誰人背後無人說
    我感到很奇怪,這麼晚了,這個女人為什麼還在這樣聲嘶力竭的罵人、吵架,她又有什麼冤屈?。於是我下樓到市場去看個究竟。原來她是我們大市場做水產、海鮮、凍貨批發生意的大姐大陳胖子。她正站在市場裡邊一家賓館門前破口大罵。
  • 澳洲突降暴雨,山火被撲滅,為什麼不說一切都好呢?
    段時間澳洲已經進入人們的視野,自去年以來,澳洲已進入火災季節,到之前為止,澳洲野火尚未撲滅,澳洲的燃燒面積已達600多萬公頃,從新州和維州所在的東南部的沿海地區到塔斯馬尼亞、西澳州和北部地區大洲全部著火。這也引起了很多人的疑問,為什麼澳洲山火會燒這麼久,卻不熄滅?
  • 《白說》:說了也白說,但不說,白不說
    《白說》是白巖松老師的作品,不僅涉及了白巖松在閱讀領域的觀點,還涵蓋了時政、教育、改革、音樂、人生等多個領域,讓我們在輕鬆的閱讀中受益匪淺。作者說:做點無用的事兒,生命不只是使用,還需要獎勵。文中講述了為什麼法國人這麼鍾情於每年那一個月的度假期,要知道那一個月可是中國人民瘋狂去法國旅遊的時段。但是法國人們寧可不掙錢也要選擇外出度假,因為這個假期,可以讓他們有時間發呆,有時間和內心深處的自己對話,從而激發出更大的潛能,更旺盛的創造力。有時,我們整天忙忙碌碌,看似很充實,卻錯過了很多寶貴的東西。
  • 老人們常說:「晚不梳頭,早不說夢」,你知道是什麼原因嗎?
    很多農村俗語都是人們長期的經驗總結,比如有這麼一句俗語叫做:「晚不梳頭,早不說夢」,意思是晚上不能梳頭,早上不能說夢,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有沒有道理?晚不梳頭其實這句話主要是針對以前的女人來說的,古人常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意思是身上的一切都是來自父母,包括頭髮都不敢輕易毀壞。因此古人是不剪頭髮的,人們覺得頭髮就代表著頭,剪掉頭髮幾乎與砍頭沒什麼區別。
  • 「誰人背後不說人,誰人背後無人說」,講述了什麼道理?值得一看
    俗語和文人墨客書寫的唐詩宋詞不一樣,俗語的語言比較直白,不像唐詩宋詞那樣有內涵,因為俗語是直接來源於人們的日常生活,是在廣大人民群眾中流傳開來的。俗語反映著人們的生活,也指導著人們的應該如何生活。今天,我們來給大家說一說俗語「誰人背後不說人,誰人背後無人說」。這句話說的是什麼意思?它又能告訴我們什麼道理呢?
  • 為什麼說科學的終點是玄學
    有人說,科學的終點是玄學。科學研究到最後會發現玄學才是正確的。真的是這樣嗎?為什麼會這樣呢?我們不妨來簡單聊一聊,別問我為什麼不說深奧一點,因為深奧的我也不會。而玄學則是對《老子》、《莊子》和《周易》的研究和解說,是一種崇尚老莊的思潮,產生於魏晉,隨著人們對老莊和周易的深入研究,越發覺得這其中蘊含著宇宙至理,人間真相。
  • 愛一定要大聲說出來,不說出來怎麼談一場光明正大的戀愛
    有研究者說:打開中國5000年的文明歷史,翻開二十四史、四書五經、唐詩宋詞,竟然找不到三個字:我愛你。於是,人們就解釋為:中國人表達愛情的方式自古以來就是有中國特色的含蓄;中國人是大愛無言。而且有一堆詩句來說明,比如: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這些詩詞歌賦都很婉轉地表達了些情愛。不管我怎麼喜歡你,我就是不說我愛你。
  • 人們為什麼天生怕蛇?又傳聞不能打蛇呢?
    文/歡仔說到蛇,我想大部分人都談之色變,蛇給我們的印象就是恐怖。在民間一般說到蛇,就會和神話封建迷信聯繫在一起,民間與蛇有關的故事更是不少。因為在民間有一種邪乎的說法,那就是不能打蛇,如果隨便打死蛇,就會帶來黴運。
  • 從「在地球儀旁思考浦東開發」到「只說YES不說NO」——浦東開發...
    新華社上海11月10日電 題:從「在地球儀旁思考浦東開發」到「只說YES不說NO」——浦東開發開放名句新解  新華社記者 何欣榮  開發開放30年來,從全國第一個新區、第一個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到第一個自貿區,浦東承擔了大量的改革開放任務。
  • 道成法師:誰人背後不說人 誰人背後無人說
    因為這很正常:誰人背後不說人,誰人背後無人說。如果你不是活著,又不是人,當然沒有人會說你,木頭誰說你幹什麼?如果怕別人說,而不敢面對良心、責任、信仰,如此良心、責任、信仰都不擔當的人,那麼,活著還有意義嗎?學佛不是讓我們變成「鄉愿」,而是一片悲心。不忍眾生苦,不忍聖教衰。從而踐行破邪顯正的中道圓融,喚醒沉睡輪迴的人們。
  • 腦筋急轉彎:為什麼人們都說光頭的人聰明?8歲的外甥女一口答出
    腦筋急轉彎:為什麼人們都說光頭的人聰明?8歲的外甥女一口答出第一大腦:小明今年已經十二歲了,但他為什麼到現在才過了三個生日?第二腦筋:閻王爺寫日記(打一成語)第三大腦:小明賣了假貨二十年,為什麼人們還一直稱讚他?
  • 聰明人說話,這4種話都不說!
    不說貶低別人的話。你永遠都不知道,今天你和別人說的一句不好的話,傳到相關人的耳朵裡,會變成什麼樣子。而當你把你的注意力放到說別人閒話上的時候,你損失的是關注自己的事情的時間。不說廢話。通用電氣公司前總裁曾說:「人們害怕被別人當成傻瓜,所以選擇滔滔不絕,其實結果恰恰相反。」與人溝通的時候,沒有人會絞盡腦汁去思考你的長篇大論。所以說話簡潔明了,才能更好地和別人溝通,實現你交流的目的。
  • 為什麼斯諾登說地心人真實存在?科學家到底隱瞞了什麼?
    為什麼斯諾登說地心人真實存在?科學家到底隱瞞了什麼?地底下真的沒有人類,而且不接受反駁!如果非要說有的話,那麼翻開歷史你就會知道,在人類300多萬年的歷史長河中有多少文明深埋於地下,為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夯實根基,可以說地底下埋藏著古人、埋藏著歷史,你說有沒有人呢?
  • 為什么女人想要卻不想說?真相!
    真正的愛就是什麼都不說你也會懂嗎?「我喜歡花, 但我不會告訴你我想要花。我不想因為我想要花所以你送我花, 而是想要因為你想要送我花而得到花「看到這句話,大家心裡會怎麼想?這說的完完全全就是女生嘛!男朋友繼續玩著遊戲,說那就別吃了。你瞪了他一眼,感覺這個人真的好敷衍,沒多會又說,但是我好餓啊!你為什麼一直在打遊戲?你都不關心我!兩個人這樣循環個兩三次之後,戰火馬上就要燃起,男生這個時候就已經在崩潰的邊緣了:你到底餓還是不餓?吃還是不吃?我打遊戲又怎麼惹到你了?
  • 睡覺時,為什麼有的人會說夢話,而有的人不說?不妨一看
    那麼人為什麼會說夢話呢?如果我們出現了說夢話的情況,要怎麼做才能有效緩解呢?睡覺時,為什麼有的人會說夢話,而有的人不說?不妨一看我們之所以會說夢話,是因為人體進入睡眠之後,身體的各個器官都進入了休整的狀態,連大腦皮層的細胞都受到了一定的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