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色名稱(PCHi)
關注PCHi官方微信平臺
藥物學家們經常發現一年四季最暢銷的藥物都是從植物中提取的。一個廣泛引用例子是阿司匹林(aspirin ),最初是由柳樹樹皮的一個成分改性製成的,另外一個很好的例子是在一些植物中發現的具有消炎屬性的稱為紅沒藥醇(bisabolol )的分子。德國洋甘菊(German Chamomile)中的紅沒藥醇含量最豐富,幾個世紀以來,由於這種消炎屬性,使得許多民間偏方喜歡使用洋甘菊治療各種疾病。
從化學角度,它屬於萜烯(terpene )家族成員之一,我以前就寫過文章闡述為什麼萜烯是我最喜歡的化學物質。紅沒藥醇也不例外,它不僅具有藥物屬性,也是一種很有用的香料成分。不過它真正出彩的地方不在於香料,因此我研究它只是把它當做一種業餘愛好而不是日常工作中的一部分。
如果你想從植物中提取物紅沒藥醇,可以使用乙醇提取,因為它不溶於水。如果你得到不錯的產量,浸泡在乙醇中也許是最好一種方法。
我之前提到的消炎這種說法,從技術上講是正確的,不過也許會有點誤導人。它並不像氫化可的松(hydrocortisone )和其他類固醇一樣是具有強效的消炎效果。如果你的痤瘡很嚴重,應該去看醫生開一些強效的藥物。紅沒藥醇非常溫和,把它功效描述為可以舒緩皮膚可能會更合適。我感覺把它用作中藥提取物而不是純化學物質的作用效果可能會更好一些。也許是其中隱含有其他的成分一起協同起作用,不過以目前的科學很難解釋。我只是根據定義推測,不過沒有任何有力的證據證明這一點。
不過,通過更多的實驗細節,紅沒藥醇更多的秘密逐漸被揭開。例如,它很可能可以增強維生素對抗生素的敏感性。我們現在面臨著一個潛在的危機就是微生物對當前抗生素的耐藥性,紅沒藥醇的這一特性也許會是一種非常有用的特性(這也是天然成分之間有益的協同作用的一個很好的例子)。也有一些跡象表明它可以用於治療癌症。
遺憾的是,僅憑成分列表,無法區分添加的洋甘菊和一小滴紅沒藥醇之間的區別。化學中有一個所謂的質量作用定律,即達到有效的濃度才能收到好處,這個定律的靈活性不足。不過如果你在成分列表上看到這兩個成分的任意一個,也許有可能表明該產品對人有點好處。
新聞來源:colinsbeautypages
====關於PCHi微信帳號====
*如何訂閱《PCHi》
1、打開微信【通訊錄】→點擊右上角【+】→【添加朋友】→【查找公眾號】裡輸入微信號:PCHi-China,添加關注。
2、點擊左上角小標題藍字加關注
3、打開微信【通訊錄】→點擊右上角【+】→【掃一掃】
*如何分享《PCHi》
分享《PCHi》文章
點擊右上角的【...】→點擊【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