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個關於磺酸原料藥中基因毒性雜質EP通則

2021-02-28 HPC藥聞藥事

磺酸經常用於原料藥的生產中。他們可能在結晶工藝中用作平衡離子,在原料藥合成中用作保護基或酸催化劑。這裡,如果短鏈醇,如甲醇乙醇或異丙醇,存在,則這些磺酸可能會形成酯,而酯就可能具有潛在基因毒性(DNA烷基化)。

2008年EP委員會成立了甲磺酸鹽工作組,起草不同磺酸物的5個通則,這些通則在EP增補8.7中公布,將自2016年4月1日開始生效。通則標題如下:

2.5.37 甲磺酸中的甲基、乙基和異丙基甲磺酸酯

2.5.38 原料藥中的甲基、乙基和異丙基甲磺酸酯

2.5.39 甲磺酸中的甲磺酸氯

2.5.40 原料藥中的甲基、乙基和異丙基甲磺酸酯

2.5.41 原料藥中的甲基、乙基和異丙基苯磺酸酯

正如2016年2月25日EDQM報導中提到的,2.5.41章的完成標誌著甲磺酸鹽工作組的工作結束,正如EP委員會決定的一樣。同時,委員會還決定修訂原料藥-磺酸鹽各論中的」生產「部分,採用另一份標準文件來替代它。根據此標準文件必須要在原料藥生產中應用風險管理於基因毒性雜質。文本如下:

」考慮到【某酯】具有基因毒性,是【原料藥名稱】的潛在雜質。生產工藝研發時應考慮質量風險管理原則,同時考慮起始物料的質量、工藝能力和驗證。通則【2.5.XX】可以用來幫助生產商「。

EP通則一般來說只有當它們在各論中被引用時才是綁定的,唯一的例外是引用只是作為建議章節。這適用於所有上述5個通則。「生產」部分的新文件內容的目的是警示上市許可的申報者與此類磺酸雜質相關的風險。申報人並沒有強制的義務實施通則中所述的分析測試,但需要在申報文件中採用風險評估的方式充分論證這些雜質不會存在。最終決定這些論證是否充分還是在於藥監當局的評審人員。

相關焦點

  • 一文揭開基因毒性雜質的神秘面紗!
    ,引起DNA突變、染色體斷裂、DNA重組及DNA複製過程中共價鍵結合或插入,導致基因突變或癌症的物質(如滷代烷烴、烷基磺酸酯類等)。潛在基因毒性雜質(Potential Genotoxic Impurity ,PGI)結構中含有與基因毒性雜質反應活性相似的基團(如肼類、環氧化合物、N-亞硝胺類等),通常也作為基因毒性雜質來評估。基因毒性雜質主要來源於原料藥合成過程中的起始物料、中間體、試劑和反應副產物。此外,藥物在合成、儲存或者製劑過程中也可能會降解產生基因毒性雜質。
  • 磺酸鹽類藥物和磺酸酯類基因毒簡析
    2007年6月6日,歐洲EMA發現部分批次的抗愛滋病藥物Viracept,即奈非那韋甲磺酸鹽中含有高劑量的基因毒性雜質~甲磺酸乙酯,決定召回由羅氏製藥生產的Viracept。該藥中的甲磺酸乙酯,作為潛在的致癌物質,在藥物劑量為2.5g/d的情況下,高達2.75mg的甲磺酸乙酯可能被患者攝入體內,進而影響到患者的身體健康。
  • 2020藥典 |《9306 遺傳毒性雜質控制指導原則》解讀與對策
    相關政策為控制藥物中遺傳毒性雜質潛在的致癌風險,2020版中國藥典四部通則部分,添加了《9306 遺傳毒性雜質控制指導原則》。2007年歐洲藥品局EMEA實施了關於基因毒性雜質的解決方案。TTC的限度為1.5 μg/d。基因毒性雜質來源與分類基因毒性雜質可能產生的環節包括:1)新藥合成;2)原料純化;3)存儲運輸(與包裝物接觸)等。
  • 牌牌對液相色譜及液質聯用技術在基因毒性雜質檢測中的應用研究
    為了更好地控制基因毒性雜質,歐洲藥品管理局(EMA)、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和人用藥品註冊技術要求國際協調會議(ICH)相繼出臺了相關的指導原則,提出採用「毒理學關注閾值」(threshold of toxicological concern,TTC)作為基因毒性雜質的可接受限度,並根據TTC以及每日攝入劑量,計算藥物中基因毒性雜質的控制限度,即1.5(μg/d) / 最大日劑量(g/d)[1
  • 2020版《中國藥典》│遺傳毒性雜質檢測,您準備好了嗎?
    2020版與此前版本的藥典相比,有多處重要的增刪與修改,四部新增《9306 遺傳毒性雜質控制指導原則》為其中之一。該指導原則的出現,為遺傳毒性雜質的控制提供了理論依據。據此,藥典二部又在十種藥物項下規定了對磺酸烷基酯類和N-亞硝胺類遺傳毒性雜質的監控要求。
  • CATO藥物雜質微信公開課結束!錯過的你還有機會,課程乾貨為你打包...
    做仿製藥項目,最好的方法就是拿原研的產品製劑,原研產品中存在的雜質那一定是沒有問題的。問題二:我們在申報藥物時碰到的情況,中間體結構是基因毒性警示結構,而該中間體是最終產品結構的一部分,最終產品是通過了各種毒性評價,顯示沒有基因毒性!該中間體是否還是需要按照基因毒性雜質來控制還是直接按普通雜質來控制?
  • 微小雜質引發的震動:又有一藥品檢出基因毒性雜質,華海藥業半年...
    至於2015年—2018年生產並銷往國內市場的1080批次厄貝沙坦原料藥,華海藥業未發現超標現象。  有限的精力與無限的雜質  原料藥中的雜質常見,不過,基因毒性雜質往往被看做一種特例,既便在低濃度條件下也有安全風險,因為它們可能具有致突變性,可能導致DNA損傷從而增加患癌風險。  不該在藥品中出現的基因毒性雜質NDMA、NDEA,是N-亞硝胺類化合物。
  • N-亞硝胺類基因毒性雜質毒性與檢測方法研究進展
    基因毒性雜質是指能夠直接或間接損傷細胞DNA,產生致突變和致癌變的化合物,含有基因毒性雜質警示結構,毒性未經證明的化合物稱為潛在基因毒性雜質。 目前普遍認為基因毒性雜質損傷DNA 的機制為造成染色體斷裂,DNA 重組,在DNA 複製過程中以共價鍵結合或插入。
  • 原料藥檢出微量NDMA雜質 纈沙坦還能服用嗎?
    目前歐盟和美國未涉事的纈沙坦仍然在臨床中廣泛使用  繼「疫苗門」發酵沒多久,浙江華海藥業的纈沙坦原料藥事件又把藥品安全問題推向風口浪尖。日前,國家藥監局發布新聞,浙江華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纈沙坦原料藥中檢出微量N-亞硝基二甲胺(NDMA)雜質。
  • 原料藥檢出雜質,新三板皇隆製藥召回部分降壓藥,系公司主要收入來源
    近日,上市公司華海藥業(600521)原料藥中檢出微量毒性雜質一事有了新進展。7月29日,國家藥監局新聞發言人介紹了華海藥業纈沙坦原料藥中檢出微量N-亞硝基二甲胺(NDMA)雜質的有關情況。原料藥檢出微量雜質今年6月15日,華海藥業在對公司纈沙坦原料藥生產工藝進行優化評估過程中,發現並檢定其中一未知雜質為亞硝基二甲胺(NDMA)。公司介紹稱,該雜質是纈沙坦原料藥在正常生產過程中,使用現行註冊工藝產生的微量雜質。根據相關科學文獻中基於動物實驗的數據顯示,該雜質含有基因毒性,但對人類致癌性證據有限。
  • 纈沙坦原料藥查出"毒性"雜質 華海藥業獨家回應:相關製劑已停產
    原料藥查出基因毒性華海藥業的公告證實了其纈沙坦原料藥中檢測出NDMA一事。上市公司稱,近期公司在對纈沙坦原料藥生產工藝進行優化評估的過程中,在未知雜質項下,發現並檢定其中一未知雜質為亞硝基二甲胺(NDMA),而根據相關科學文獻中基於動物實驗的數據顯示,該雜質含有基因毒性。
  • 華海藥業:降血壓原料藥發現「極微量毒性雜質」,已暫停生產
    華海藥業7月9日14時至15時,浙江華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華海藥業,600521)以網絡互動方式,召開投資者說明會,並於當日晚間發布公告,其在公司纈沙坦原料藥的未知雜質中發現極微量基因毒性雜質事項與投資者進行溝通交流時表示,目前尚無法準確評估此事件對當期業績的影響。
  • 從ICH M7談基因毒性雜質控制策略概述
    此外其他無致突變性的遺傳毒性物質通常有閾值機制,這類雜質以一定水平存在時通常不會對人類造成致癌風險。EMA,FDA和ICH相繼出臺了許多與基因毒性相關的指導原則。其中ICH M7明確根據風險/獲益,階段性TTC方法對遺傳毒性雜質進行控制,解決了FDA和EMA指南間分歧,更好的指導製藥企業遺傳毒性雜質的控制。
  • 乾貨| ICH Q3D指導原則與中國、美國和歐洲藥典中雜質元素的檢測要求
    ,主要有原料藥生產中使用的金屬催化劑、動植物原材料、藥輔料、包裝材料與藥品之間的雜質元素遷移、生產設備帶入等。因此,國際人用藥品註冊技術協調會(ICH)在2014年針對性發布了元素雜質指導原則Q3D,適用於原料藥、製劑中元素雜質的風險評估,對由合成、生產工藝步驟的變化,原料藥、藥輔料以及密閉容器系統的使用等而引入的元素雜質進行控制
  • 雷尼替丁中NDMA的定量分析方案 ——三重四極杆質譜法和高分辨質譜法
    本次雷尼替丁中NDMA的報導,製藥巨頭諾華及旗下製藥公司第一時間宣布其產品召回,小小NDMA竟然帶來如此軒然大波。 遺傳毒性雜質(Genotoxic Impurities, GTI)又稱基因毒性雜質,由於雜質的遺傳毒性主要通過Ames試驗界定,所以也稱為致突變雜質。烷基磺酸酯類和氮亞硝胺類都是常見的遺傳毒性雜質。
  • 關於纈沙坦,華海藥業再發說明:回答8個問題
    2018年6月15日,公司在對纈沙坦原料藥生產工藝進行優化評估的過程中,發現並檢定其中一未知雜質為亞硝基二甲胺(NDMA)。該雜質是纈沙坦原料藥在正常生產過程中,使用現行註冊工藝產生的微量雜質,公司生產工藝均經過相關國家藥監部門批准,符合法規標準。根據相關科學文獻中基於動物實驗的數據顯示,該雜質含有基因毒性,但對人類致癌性證據有限。
  • |雷尼替丁|召回|簡單|NDMA|雜質|纈...
    實際上,2019年下半年,關於雷尼替丁中NDMA風險的報導和研究工作已經開始了,隨著數據積累和風險評估,最終到現在做出了全面撤市的決定。那麼,什麼是NDMA呢?是不是聽著很耳熟呢?對了!NDMA,N-亞硝基二甲胺,一種致癌物,當年就是纈沙坦風波的主角!2018年由於在纈沙坦的原料藥中被發現,導致全球22個國家和地區召回已上市的各種沙坦類藥物。
  • 雜質,API商業競爭最強大的武器!
    、賺取著微薄的代工費用,國內越來越多的化工廠不需要投入GMP硬體、不需要按照GMP要求生產,卻以「原料藥的質量、粗品的價格」參與惡性競爭,迫使原料藥出口企業不得不與化工企業進行貼身肉搏的價格戰,使得下遊廠商坐享其成。
  • 原料藥中雜質分離和特徵描述戰略性方法
    原料藥中雜質的分離和特徵描述的戰略性方法 麥可 道.雜質的鑑定可以幫助發現潛在未知的降解途徑,虛假的過程/專利保護侵害,和/或遺傳毒性影響。雜質的分析是勞動密集型的工作,包括方法開發,雜質分離技術和各種各樣的分析方法,以得出所感興趣雜質的真實結構。 這篇文章介紹了一種戰略性的方法,該方法應用了高分離液相色譜理論和強制降解研究,以最大化生產原料藥喹硫平中的雜質。高分離液質聯用和核磁被用來解釋結構。
  • 降壓藥:5mg苯磺酸氨氯地平,2.5mg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有何異同?
    苯磺酸氨氯地平和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就差兩個字,其實對於大多數高血壓朋友來說,無需糾結。我們服用一種降壓藥,最關心的就是血壓能否降到正常,第二就是有沒有出現副作用,第三是否是長效的降壓藥。如果滿足這3個最基本要求,那麼我們就可以長期服用來降血壓。那麼這兩個地平類降壓藥到底有什麼區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