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西常山歷來野生動物十分豐富,兩棲動物有:虎紋蛙、黑斑蛙、粗皮蛙、棘胸蛙、蟾蜍、黃蛤蟆等;鳥類有:喜鵲、黃鸝、麻雀、黃雀、白臉山雀、翠鳥、繡眼鳥、大杜鵑、四聲杜鵑、畫眉、山斑鳩、鷓鴣、雉、斑木鳥、灰喜鵲、白頭翁、鴻燕、猴面鷹、蒼鷹、黃腹角雉、黑腳信天翁、蛇雕等等;哺乳類有:金錢豹、野豬、小靈貓、貉狐、華南兔、刺蝟、穿山甲、小麂、黑麂、獐、狗獾、花面狸、豪豬、赤腹松鼠、櫛鼠耳蝠、狼、食蟹獴、豹貓、黑麂等。
30多年前,常山青石龍坑山上野生動物特多,常有金錢豹、刺蝟、黑麂等出沒。一些人上山砍柴常常見到貓頭鷹或猴面鷹在草叢中孵化,有一次一位膽子較小的人見到後猴面鷹在草叢中,驚慌地呼叫「老虎、老虎」,並連滾帶爬地跑到山腳下,由於被驚擾的猴面鷹飛起來了,同伴都嘲笑他說,若真的見到老虎你還跑得動嗎?
還有一次幾個人到椿樹塢山上砍柴,看到一條足有3米多長的青蛇豎起1尺多高的頭部在吐著蛇信子,他們爭先恐後地跑了一裡多路,其中一人總覺得蛇在後面追趕,直跑得氣喘籲籲時,回頭一看才知道是一條葛滕掛在腳後跟的草鞋上,難怪覺得後面似乎有蛇追來了。
雖然近些年生態環境保護有較好的改善,好多野生動物也逐漸地多了起來,但人們更是懷念那些已經絕跡的野生動物。
黑麂,又叫毛額黃麂、蓬頭麂。體 背毛棕黑色,體長約120釐米,高50釐米。僅雄獸有角,尾長約20釐米,尾背黑色,尾 下白色。黑麂在麂屬中體形,僅次於赤麂。黑麂數量稀少,僅產於中國,是中國珍稀特有品種。浙江、安徽、江西、福建等省的交界處有少量分布。一般以嫩樹葉、蕨類為食。
黑麂是一種很有靈性的動物,有一年,有姓林和姓葉的兩個人到山上狩獵,他們發現一頭懷孕的母黑麂,看那滾圓的肚子,姓林的說不要打,可是姓葉的說難得找到一頭黑麂怎能不打。兩人在爭執時,母黑麂逃之夭夭了。
一年後,姓林的村民生了一種怪病,請了幾個郎中都看不出是什麼毛病,自然是醫治無效。正當家人焦急萬分時,那天晚上好像有人輕輕地敲門聲,家人開門一看,只見有頭黑麂嘴上叼著一叢草放在門口就離開了。家人說怎麼有頭麂叼著叢草放在門口。病人說:「趕快將那叢草煎湯讓我服下。」家人將草煎後讓病人服下後,很快病就好了。
現在黑麂已很少,在有些地方已幾乎滅絕了。
雖然說近些年生態保護已有很大的改觀,但從保護野生動物的角度來看,還任重道遠。我們必須善待野生動物,愛護它們就像愛護家畜家禽一樣,讓瀕臨消失的野生動物重新回到我們身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