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表現手法:(二)
一、想像聯想:
1、特點:
想像是在頭腦中創造出來,未曾有過新的形象。聯想是由某一事物想到與他相關的另一個事物。
2、作用:
使表達更加的生動形象,更豐富,更富有內涵和文學性。
3、舉例:
《西遊記》中的孫悟空,就是作者用想像虛構出來的。
二、託物言志:
1、特點:
用某一個物品,來比擬或者象徵某種精神、品質、思想、情感等。
2、作用:
間接的表現作者的志趣,凸顯表達的藝術效果,增強表達的生動形象性,增強文章的感染力。
3、舉例:
《蟬》用小小的蟬來表達深刻的人生哲理,以樂觀積極的態度來應對生活,努力讓自己的人生改觀。
三、借景抒情:
1、特點:
通過對事物的描寫,或者對環境的一種渲染,來抒發作者或作品中人物的情感,包括:借景抒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等。
2、作用:
使情和景相互感應交融、依託,從而營造出一種物和我一體的藝術境界,完善的表達作者的思想情感,具有極強的感染力,可以給讀者一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感受。
3、舉例:
《春》通過對春天景色的描寫,來表達作者對春天的熱愛和讚美之情。
四、設置懸念:
1、特點:
設置疑問,並且不做解答,以此喚起讀者追根到底的欲望和急切期待的心理。
2、作用:
引發讀者的思考和注意,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使文章的情節坎坷曲折。
3、舉例:
《我的叔叔于勒》菲利浦和于勒在船上不期而遇,於是發生了一系列令人啼笑的故事,從而揭示資產階級和人之間赤裸裸的金錢關係。
五、點面結合:
1、特點:
將最能表現文章的主題,刻畫中心人物的關鍵,作為文章的一個「點」,然後以「面」來陪襯、烘託等。
2、作用:
給人最真實的感受,同時又能多方面的展示,描寫的對象的特徵,使之更加的突出,並能深刻地揭示事件的意義,充分表達情感。
3、舉例: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不必說……」是略寫,是寫「面」,寫百草園的整體。
「單是……就……」詳寫,是寫「點」,這就是點面結合。既省去了許多文字,又顯得趣味橫生,有動有靜、有聲有色,富有詩情畫意。
六、虛實結合:
1、特點:
把抽象的敘述與具體的事物描寫結合起來,或者把眼前現實生活的描寫與回憶、想像結合起來。
2、作用:
充實文章的內容,使文章的內涵更加的豐富、具體。
3、舉例:
魯迅的《雪》
實寫:雪野中有血紅的寶珠山茶,白中隱青的單瓣梅花,深黃的馨口的臘梅花,雪下面還有冷綠的雜草……
虛寫:我可記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見冬花開在雪野中,有許多蜜蜂們忙碌地飛著,也聽得他們嗡嗡地鬧著。
虛寫蜜蜂在花叢中飛舞與忙碌,用「記不真切」說明「仿佛看見」,以記憶模糊反襯眼前景物的鮮明,非真切自然的詩意虛實結合,突出了江南雪景中的春意。
七、正面、側面結合:
1、特點:
正面描寫就是對人物進行正面的刻畫,直接把人物的心理、語言、行動等方面呈現在讀者面前。側面描寫是通過對周圍人物或環境進行描寫,來烘託所要描寫的對象的一種描寫方法。
2、作用:
使人物的形象更加的鮮明、突出,使文章的中心,更加的具體、突出。
3、舉例:
白露前後,天氣漸漸轉涼,秋天也漸漸來到人間,街道兩旁的樹也更換了綠色的容顏,落葉鋪滿了街的兩旁。天空中偶爾有幾隻老烏鴉,孤零零的站在光禿禿的枯藤上鳴叫。
街上陳列一排排誘人的月餅,水果店也擺上了剛上市的紅柿子,賣炒沙慄子和烤地瓜的小販也漸漸多了。人們也紛紛換上了媽媽給準備的秋衣秋褲,秋天已經來臨了。(有刪減改動)
從正面去描寫秋天的樹和落葉,套用了「枯藤老樹昏鴉」的元散曲。通過寫糕點店、水果店、秋衣、秋褲這些事物的出現,從側面表現了秋天已經來臨了。
註:
借景抒情:藉助對客觀事物的描寫來抒發自身情感,表達自身的感受。如,喜、怒、哀、懼、怨、恨等這些情緒,不能當作是一種思想。
託物言志:是通過對客觀事物的描寫,來表明心跡、人生的態度以及感悟,可以指感情、志向、願望、情操、要求、愛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