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年輕人大手大腳,可如今不少老年人也花錢著了魔。近日,有媒體報導,有些老人被一種名叫靈芝孢子粉的保健品迷倒了,聽幾次宣傳,就掏空了腰包,攔也攔不住。在商家的宣傳中,這款「神藥」不僅包治「三高」,還能抗癌,簡直無所不能。
其實靈芝孢子粉也不是什麼新鮮玩意兒,早在十幾年前,它就因虛假宣傳被媒體各種追打。彼時,中消協還發布了警示,稱此類產品不具有任何治療作用。可多年過去,它竟然還在打著治癌的旗號招搖撞騙,不能不引人追問,這玩意兒怎麼就沒人治得了它?
其實審視當前市面上的種種「神藥」,基本都是老面孔,其發家之路也都大同小異:線上打廣告,線下搞推銷,廠家們靠洗腦式誇大宣傳,招攬了一大批擁躉。也正是靠著這一眾「鐵粉」,儘管外界的指責一浪高過一浪,但「靈芝孢子粉」們依舊能「左右逢源」。
「神藥」泛濫,「副作用」著實不小。一方面,市場各類產品泥沙俱下,食品、保健品、藥品傻傻分不清;產品往往是幾十味藥的「大雜燴」,動輒還出現「十八反」,且不說對人體有無損害,至少過度依賴於此放棄正規治療,很可能會貽誤病情。
另一方面,一些不法廠商抓住老年人關注健康養生、輕信、易受蒙蔽的特點,設置了諸多騙局,讓他們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如此不僅會造成經濟損失,也會使老人與子女之間產生不小的隔閡,甚至引發家庭矛盾。
2017年,中國保健品市場規模已逼近1500億元,可林林總總的市場亂象令人揪心。一些「神藥」,屢次違規、屢禁不止,有的甚至被通報上千次還在叫賣,一大癥結就在於懲處力度不夠。以某茅藥酒為例,產品年銷額有十幾億,違法廣告滿屏飛,而處罰往往是「沒收廣告費用715.8元」之類。三位數的罰款,碰上十位數的銷售,誰還會在乎這點處罰?
這方面,我們不妨看看美國。2009年,美國製藥巨頭輝瑞公司因誇大營銷,被罰了23億美元;2011年,谷歌因刊登違法醫藥廣告被罰了5億美元……罰就要罰到肉疼,從生產、銷售、廣告代言等等每個環節都從嚴監管,各路「神藥」才能知難而退。
天下苦「神藥」久矣。民眾關切,輿論熱炒,當此之時,對整個產業鏈來一場疾風驟雨般的大掃除,可謂激濁揚清、順應人心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