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進大學英語教學改革

2021-01-09 騰訊網

編者按:

在本學年全體教職工大會上,董事長發表了講話,對本學年學校工作提出了奮鬥目標和具體要求;吳澤強校長、張樹軍書記分別作了學校工作報告和黨委工作報告,對學校黨政工作作了全面部署,明確了本學年「全面改革」和「內涵發展」兩大重點任務。為進一步統一思想、凝聚共識,及時總結凝練辦學成果及改革成效,講述鄭商好故事,傳播鄭商好聲音,為學校健康快速發展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新聞中心緊緊圍繞黨建、教育教學改革、課程體系建設、教師質量工程建設、服務發展型學生工作體系構建、書香校園建設等學校中心工作,梳理出10項重點改革舉措,現聯合相關部門隆重推出《十大改革促發展》系列報導。本期推出深入推進大學英語改革篇《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與創新實踐》。

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與創新實踐

為增強學生英語聽說能力,擴大國際視野,打造我校「商科、應用型、國際化」的人才培養特色,以適應社會發展的多元化需求、學科發展的專業化需求和學生發展的個性化需求,我校從本學年起,全面推動大學英語教學改革。

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目標

本學期,外國語學院根據學校工作報告要求,認真研究,多方調研,貫徹「學生中心、產出導向」的教育理念,制定論證我校大英教學改革整體方案,在教學理念上實現了三個轉變:從「以教師為中心」轉變到「以學生為中心」,從「以知識傳授為中心」轉變為「以能力培養為中心」,從「課本課堂為中心」轉變到「以網絡環境下的自主學習為中心」。關注學生的需求、學習過程和行為,賦予學生充分的自由,建立有效的學習支持和指導體系,開展學習成果評價。方案確定了我校大英教學的總體培養目標:

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特色與創新

(一)以學生為中心、以需求為導向的大學英語課程體系

本次教學改革以《大學英語教學指南》為指導,構建以「商科+、應用型、國際化」人才培養目標為導向的課程體系,遵循語言教學和學習規律,重構教材和教學內容,突出聽說訓練,形成由課程模塊、實踐模塊、網絡學習模塊三大模塊組成的課程體系,集通識英語、ESP課程、商務應用課程、跨文化交際課程、競賽實踐活動、數位化學習資源於一體,形成具有校本特色、動態開放、科學合理的大學英語教學體系。

(二)分級分類、遞進式的課程模塊設置

大學英語以課程模塊、實踐模塊和網絡學習模塊為主體,把英語基礎課程和個性化培養課程結合起來,形成多模塊、遞進式的課程體系,以滿足學生未來的發展需要。通識英語模塊旨在重構英語學科知識體系,幫助學生強化英語「聽說讀寫譯」各項技能,提高學生英語語言基礎和應用能力。

個性化培養模塊,根據學生就業需求和考研深造需求分為應用型培養和學術性培養,為學生的學習英語提供不間斷的指導和支持體系,服務學生國際化職場跨文化理解和表達能力的提升和英語綜合能力的進一步提升。

(三)多元教學評價體系及彈性化學分管理

以過程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構建適合於分類分級教學的多元教學評價體系,力求教學評價結果的公平、客觀、科學。引入由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外語測評中心研發的ETIC國際化人才英語考試,以國際化職場英語能力測評為導向,評測學習者在國際化職場情境下的跨文化理解與表達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大學英語個性化培養階段課程將拓寬學分獲得途徑,賦予學生更多選擇的自由,激發學生學習動機,讓學生在國際文化交流、競賽、研學、實習等活動中體驗式成長,改善學習效果。

(四)教學過程數位化管理

整合併充分利用網絡學習資源和平臺,包括學生學習和自評、教師授課、教師在線輔導、對學生學習和教師輔導的監控管理、在線考試等模塊,隨時記錄、了解、檢測學生的學習數據以及教師的教學與輔導情況。針對學生的學和老師的教,進行及時的數據反饋和教學/管理幹預。基於平臺數據,教師對學生進行更加精準的教學指導和幫助,從而提高教學的成效和學生的獲得感。

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實踐:基於FiF口語訓練系統的大學英語口語翻轉課堂

為打造我校大學英語口語金課,立足我校「商科+、應用型、國際化」的人才培養目標定位,適應社會發展的多元化需求、學科發展的專業化需求和學生發展的個性化需求,培養既有專業又懂專業領域外語的「國際化複合型人才」。

大學英語口語教學基於 FIF口語訓練系統和我校在線課程《職場英語》,進行大學英語口語翻轉課堂實踐。首先,英語口語課程組以文秋芳教授的「產出導向法」為導向,確立驅動促成評價的教學流程。根據授課內容的不同,設置不同的實踐活動,主要為自由討論、個人展示、小組活動、FIF口語訓練等形式。其次,為提高英語口語運用能力,課外英語實踐活動開展了英文話劇的拍攝、FIF口語挑戰賽以及大學英語四級口語考試。考核方式定為60%平時成績,40%期末考試成績,注重過程性評價。

教學「三步走」

課前:老師登錄FiF口語訓練平臺,把與單元主題相關的詞彙和句型,錄入平臺發布給學生,學生提前完成線上任務學習。通過AI自動評分系統,學生可以獲得自我評價。教師可登錄平臺,了解學生相關知識點的掌握情況。

課中:

基於主題為「大學生應不應該做兼職」的採訪視頻,學生進行模擬採訪;然後圍繞大學生兼職的利弊進行英語辯論;本環節旨在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對共性問題進行補救性教學,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產出質量。評價主要結合四級口語考試的評價標準以及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進行師生評價和學生自評。

課後:

發布職場英語——首輪面試(First Round Interview)學習任務;線上線下結合的輔導答疑,處理學生的個性問題;角色扮演—課堂展示。

成果展示:

本學期我校FIF口語訓練平臺上學生用戶達16684人,在線訓練時長4.8萬小時,人均在線時長8.2小時,錄音時長7634小時,人均錄音時長75分鐘,教師發布任務554個,學生自主學習習題數51.3萬個,人均90個,學生口語從期初的78分達到期末的83分。同學們的英語學習熱情、自主學習的意識和口語表達力逐步提高。藉助平臺,我院於11月18日-12月3日開展了「外研訊飛杯」線上口語挑戰賽,共計4802人參加,評選出了不同獎項,將於下學期初對於獲獎學生進行表彰,增強學生敢於「說英語」的信心。

自實施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以來,師生充分感受到了教學改革給課堂帶來的活力。一方面,真實語境下運用語言知識和技能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動力;另一方面,具有驅動力的任務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展現了大學英語口語教學創新特色。

學校將繼續深化教育教學改革,逐步打造人才培養特色,切實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積極培養具有「紮實商科專業背景、現代職業應用能力、國際化視野」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文字:外國語學院

編輯:張瑞

責編:魯楠

策劃:程文質

統籌:新聞中心

《十大改革促發展》專題

相關焦點

  • 人工智慧+教育 煙臺市小學英語教學改革實驗啟動
    原標題:人工智慧+教育 我市小學英語教學改革實驗啟動膠東在線12月16日訊 今日,由煙臺市教育科學研究院聯合清睿教育(口語100)舉辦的「煙臺市小學英語教學改革實驗啟動儀式」順利召開。煙臺市小學英語教學改革實驗啟動儀式
  • 是否該給英語熱降溫 專家稱教學改革是關鍵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向明友今日表示。  教育部高等學校大學外語教學指導委員會、高等教育出版社、國際語言研究與發展中心今日在武漢召開「高等學校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與發展學術研討會」,來自全國各地500多所院校的900多名參會者共同探討大數據時代中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發展大計。
  • 青島農業大學召開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研討會
    青島農業大學召開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研討會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思政建設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11月18日上午,青島農業大學在圖書館三樓會議室召開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研討會。
  • 基於問題式學習的英語翻譯教學改革與實踐
    摘 要:在問題式學習模式的理論指導下,通過教學實驗,探索該教學模式運用於英語翻譯課程的教學改革。因此,傳統翻譯教學模式改革已經刻不容緩,筆者在所授英漢/漢英筆譯課程中利用問題式學習模式,對翻譯教學進行了改革實踐。
  • 英語特級教師劉兆義:改革會給英語教學帶來影響嗎?
    9月5日,《英語課程標準》研製組核心成員、著名特級教師劉兆義先生,針對國務院9月3日發布的「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接受搜狐教育專訪。《英語課程標準》研製組核心成員、著名特級教師劉兆義先生  搜狐教育:您對「外語科目提供兩次考試機會」怎麼看?
  • 立足新時代 推進中國英語教育現代化 2019國際英語教育中國大會在...
    杭州市委常委、秘書長許明,杭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陳國妹,中宣部對外新聞局二級巡視員黎興文等嘉賓,以及世界英語教師協會理事會執行主任克里斯多福·鮑爾斯,澳大利亞科廷大學教授羅德·埃利斯,倫敦大學名譽研究員彼得·斯基漢,中國教育學會外語教學專業委員會理事長龔亞夫等國內外知名英語教育專家出席開幕式。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書記周江勇致辭。
  • 新時代大學英語教改面臨三大轉型任務
    2019年是教育部全面振興本科教育攻堅之年,在新工科、新農科、新醫科與新文科理念引領下,高校公共外語教學改革也將全面深化。從世界語言格局和中國外語教育布局來看,大學英語教學是主力軍。大學英語教學正處在改革「十字路口」,未來十年,大學英語教學何去何從,議論紛紛。
  • 大學英語四六級今開考 英語能力等級考試如何改革?
    根據教育部考試中心的消息,2019年下半年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將於今日開考,考生可於明年2月查詢成績。近年來,輿論中有關「四六級考試」改革甚至存廢之爭的議論不斷,未來,究竟該如何進行英語能力等級評價,值得關注。
  • 外語教育改革與發展受重視 「應試英語」轉變「實用英語」
    隨著社會信息化和全球經濟化的不斷發展,英語已經成為最重要的信息載體之一,也是全球使用最廣泛的語言之一。黨中央、國務院都十分重視外語教育的改革與發展,針對外語考試中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我國教育部門也在穩步推進相關政策的調整。
  • 大學英語 探索個性化教學之路(1)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其實,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從2003年起實施,至今已走過十年曆程。大學英語十年教學改革的主要內容是重視聽說能力培養,建立基於計算機和課堂的教學模式,倡導形成性評估和終結性評估相結合,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現在回過頭來看,改革的理念、方向是正確的,採取的舉措也成效顯著。」
  • 高考英語命題的改革之路——孔德惠教授訪談錄
    2017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該《意見》指出,要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深化普通高中教育教學改革,穩妥推進高考改革。2019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高考和高招都到了加大改革力度的時候了。高考英語的問題到底出現在哪裡?
  • 助力國際化 華南理工與阿德萊德大學合作開展「全英語教學」在線...
    為加強學校青年教師的全英語授課能力,教務處和國際交流與合作處打破疫情帶來的空間局限性,與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合作開展了為期8周的EMI在線培訓。此舉無疑是疫情期間全英教師教學培訓和國際交流的創新實踐。面對如此大的課業壓力,教師們直言回到了學生時代,幾乎所有人都經歷了熬夜備戰,但是每個人都感受到自己在全英教學方面的顯著進步。培訓不僅增強了教師們對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法的理解與實際運用的能力,提升了使用英語教授學術課程的專業技巧,而且促進了教師對教學理念的深入思考。數學學院張坤老師說:「經過這次培訓,我感覺我能夠完全駕馭一門EMI課程,更讓我意外的是,我在整個教學理念上發生了質的蛻變。
  • 大學化學教學團隊:課程教學和教學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教書育人獎」,並在上海交通大學學術新聞網「交大名師」專欄刊發獲獎者事跡,旨在弘揚「教書育人獎」獲得者為國育人、為黨育才、淡泊名利、甘於奉獻的精神品格,增強全校廣大教師「立德樹人、教書育人」的責任感、使命感和榮譽感,在全校形成教書育人、創新攻關、愛崗敬業、奮發向上的良好氛圍,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和教育強國建設,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 聚焦丨建鄴小學教學管理改革現場會蓮花實驗學校小學部專場舉行
    1月4日上午,南京市建鄴區小學教學管理改革現場會蓮花實驗學校小學部專場順利舉行,本次活動主題為「創新:兒童的學習生活」,建鄴區委教育工委副書記肖大明、建鄴區教師發展中心副校長季慧敏、建鄴區教育督學李樹華、朱倩倩、蓮花實驗學校初中部校長黃文廣、蓮花北苑幼兒園園長徐寧芳以及建鄴區各小學校長、教學副校長
  • 學者熱議:改革開放與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創新
    「改革開放與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創新研究論壇」開幕式現場。 人民網北京5月30日電 近日,「改革開放與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創新研究論壇」在福州大學怡山校區成功舉行。據悉,此次論壇共進行四場學術報告會和一場學術沙龍,來自50所高校的百餘位專家學者參會。
  • 西南交通大學積極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課程教學改革與創新機制
    西南交通大學積極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課程教學改革與創新機制 2018-10-12 來源:西南交通大學   西南交通大學以立德樹人為根本,緊密圍繞課程教學,系統布局、科學探索、積極實踐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召開思政課與課程思政改革創新工作推進會
    中國網北京12月17日訊(記者 劉佳 通訊員 田馳正)12月11日下午,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在小營校區報告廳召開思政課與課程思政改革創新工作推進會。北京信息科技大學領導班子成員,各學院領導班子成員,各機關職能部門正職,2019年樹人班全體學員,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研究生,學生黨員代表參會。會議由校黨委副書記劉筱毅主持。
  • 我省高校「三全育人」綜合改革工作推進會召開
    學校充分發揮思政課主渠道作用,深入推進專題教學、網絡教學、實踐教學「三位一體」改革,持續擴大思政教師隊伍規模,專兼職結合,進一步發揮關鍵少數的作用,形成全員育人合力。不斷擴大思想政治教育陣地,建設一批專業課程教學與思想政治教育有機結合的標杆示範課程。充分利用線上教學助力學生成長,打出「雲上」教學組合拳,把握課程、教師、學生和質量四個關鍵,實現疫情期間「學習不延期、質量有保障」。
  • 上海深化分類評價改革 推進高校內涵式發展
    上海順應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需求,加強高等教育統籌,深入推進高等教育治理體系與能力現代化,於2015年在全國率先實施高校分類管理改革,並於2018年在全國較早開展了高校分類評價工作。2018年中共上海市委組織部、中共上海市教育衛生工作委員會、上海市教育委員會、上海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上海市財政局、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等6部門聯合印發《關於深入推進高校分類管理評價促進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的指導意見》,再次對高校分類管理評價進行了系統設計,特別是對分類評價結果的運用提出了明確要求。分類管理評價體系對上海全部62所普通高校進行分類管理。
  • 沈德詠:深入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
    原標題:深入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   三、堅持制度創新,健全落實科學司法理念的法律制度   深化司法改革,必須以創新司法理念為引領。司法改革進入攻堅階段,必然產生新舊司法觀念的碰撞,只有摒棄陳舊落後錯誤的司法觀念,樹立符合司法規律的科學司法理念,才能推動司法理論、制度和實踐的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