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諾貝爾獎官網的八卦:愛因斯坦是錦鯉,村上不算是陪跑王

2020-12-05 Lens

諾貝爾獎晚宴開啟前的花藝準備。

今年每項獎金為900萬瑞典克朗,當下合人民幣664萬。

12月10日,是諾貝爾逝世的紀念日,也是每年諾獎的頒獎日期。

而在三天前,今年的兩位文學獎得主,彼得·漢德克和奧爾加·託卡爾丘克,已經發表了他們的獲獎演說。

有趣的是,他們都談到了母親講的「故事」對自己的影響,講到了「溫柔」在今天的價值。

漢德克以一段他在40年前寫下的文字開場:

「玩這個遊戲。

不要期待一切都圍繞你。

尋找挑戰。

但不要追求某種特定的結果。

繞開那些深藏不露的動機。

不要有任何保留。

要溫柔而強大。

參與其中,讓勝負見鬼去吧。

不要過度分析,不要算計,但是保持敏銳,對那些預兆的敏銳。

保持脆弱。

袒露你的目光,邀請其他人看向深處;要確保還有足夠空間,試著認出每個人的形象。

如果你不為一個決定而激動,不要去做。

讓你自己能夠失敗。

最重要的是,給自己一些時間,長長地漫步。

永遠不要忽視一棵樹或一片水會告訴你的事。

在你感到被吸引的地方,轉彎,允許自己曬太陽。

不要在意你的親戚,給陌生人幫助,低下身子來打量瑣事,潛入無人之地,不要傾心於命運的戲劇性,笑著把衝突變成碎片。

展示你真正的色彩,直到你被證明是對的,葉子的窸窣作響變得甜美。在那些村子裡遊蕩。」

彼得·漢德克在演講中

他談到小時候母親描述的那些細微小事,如何給他提供了持續不斷的創作衝動。

在這之上,則是很多藝術作品持續滋養著他:

「我想到的不只是書,也有繪畫、電影(最重要的是約翰·福特的西部片和小津安二郎的「東方片」),還有歌曲(比如說約翰尼·卡什和萊昂納德·科恩的歌)。」

(全文見:《漢德克:母親給我提供了持續的創作衝動》)

解密後的檔案有什麼八卦重要發現?

瑞典文學院院士彼得·恩格隆德沒有出席今年的頒獎儀式,因為他反對彼得·漢德克的政治立場。

而漢德克也不會有機會知道,是哪些人提名了他、支持了他。

因為這些要在50年後才能解密。

也是依照這個規定,諾獎官網上,目前公布了1966年(生理學與醫學獎截至1953年、和平獎截至1967年)以前的提名信息。(如果獲獎者在世且不同意公開,信息也會繼續保密。)

根據這些數據,可以有一些有趣的發現:

1,愛因斯坦的獲獎更像是受委屈。

愛因斯坦是在1922年補缺1921年份的諾獎,獲獎理由是「光電效應定律」。

但獲獎通知又過於耿直地補充說:「沒有考慮您的相對論和引力理論的價值,將來這些理論得到確認後再考慮。」

這個態度顯然讓愛因斯坦不太高興。他繼續自己的環球旅行,直到第2年7月才去領獎。

而且,在受獎演說裡,他講的也是相對論。

愛因斯坦在得知獲得諾獎後,沒有去參加頒獎,而是繼續訪問了日本。

愛因斯坦一共被提名過62次,很多都是因為相對論。但評委會始終沒有認可。有人分析說,一者諾貝爾的遺囑重視的是「發現或發明」,評委很警惕宏大的理論;二者,評委比較保守,對新理論要得到充分的驗證後才考慮授獎。當然,也不免有評委的知識局限問題。

2,文學獎可以主觀,科學獎卻可能「發錯」。

最著名的案例是1949年的生理學與醫學獎,頒給了用腦前額葉切除術來治療精神分裂症。

弗裡曼醫生和他發明的腦前額葉切除術。

在1960年被廢棄前,美國每年有數千人被實施該項手術。日本和丹麥也是重災區。

手術過程是:把病人重度電擊麻痺;待其進入無意識狀態後,從眼睛上面刺入破冰錐,並通過徒手攪動破冰錐來切除前額葉。

腦前額葉切除手術現場。可以看到手術極為簡單。

這雖然是出於當時對腦科學整體認知的局限,但因為有諾獎的加持,讓它迅速得到推廣。

這些患者裡,既有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案件的罪犯,還有同性戀、叛逆的孩子,他們被認為接受了手術,就能夠做回「正常人」。

手術後,不少人的確變得順從、沉默了,這被當做手術良好的療效傳播,但實際上是因為他們的高級思維活動被破壞了,變得如同行屍走肉一般,有些還成了植物人甚至死亡。

電影《飛越瘋人院》主角墨菲也被實施該項手術。在電影《禁閉島》《美少女特攻隊》、美劇《美國恐怖故事》和《西部世界》中,也都出現過使用這種手術的情節。可見,它在當時造成的恐慌。

因為這樣的失誤,導致評委會對於新發現變得謹慎,更願意選擇已獲得驗證的、三四十年前的成果。

3,獎沒有「發錯」,得主出了問題。

1918年的化學獎得主弗裡茨·哈伯,是傑出的天才,他發明的合成氨氣技術,加速了現代農業的發展,被譽為「用空氣製造麵包的聖人」。

但他在「一戰」中擔任了德國化學兵工廠的廠長,研發的化學武器造成了巨大的死亡。

他的妻子出於良心譴責選擇了自殺。

哈伯的妻子

4,楊振寧和李政道可能是最有時間效率的獲獎者。

1956年10月,30歲的李政道和34歲的楊振寧在美國《物理評論》發表文章,提出了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

1年後,他們就因這項成就獲獎了。

這只是他們第一次被提名。

年輕時的楊振寧(左)和李政道

而最年輕的獲獎者是1915年的物理學獎得主勞倫斯·布拉格,當時年僅25歲。

獲獎讓他們有了更好的資源,後來繼續做出了新成就,這本該是獎項最理想的作用。

5,第一個被提名物理學獎的女性,是居裡夫人。第一個被提名化學獎的女性,也是她。

而且,她總共只獲得了5個人的提名,就拿到了兩個獎項。

居裡夫人

6,科學和經濟學獎項,都是針對具體成果,所以有人可以多次獲獎。

同一領域獲獎的:

物理學家約翰·巴丁:1956年因發明電晶體獲獎,1972年因建立超導BCS理論再度獲獎;

化學家弗雷德裡克·桑格:1958年因測定胰島素分子結構獲獎,1980年因發明核酸DNA序列的測定方法再度獲獎。

愛因斯坦和居裡夫人

不同領域獲獎的:

居裡夫人:1903年因發現放射性與鈽元素獲物理學獎,1911年因提煉出鐳獲化學獎;

萊納斯·鮑林:1954年因化學鍵研究拿化學獎,1962年因反對核武器地面試驗獲和平獎;

7,有些人不是以自己最重要的發現獲獎的。

比如愛因斯坦和楊振寧。或者說,他們該多次獲獎。也有大人物被錯過了,比如門捷列夫。

8,真正的諾獎陪跑王

估計不是村上春樹,而是在1920年研製出白喉病疫苗的加斯頓·雷蒙,他總共被提名過155次,但從未獲獎。這個記錄後面應該很難被打破。

村上春樹:我連是否被提名都還不知道,怎麼就是陪跑王了?

9,如果評選諾獎的錦鯉,會是誰呢?

這個答案你認識:愛因斯坦。

他提名的人全部獲獎了。

還是一個愛吐舌頭的錦鯉。

愛因斯坦提名過的人:普朗克,J.弗蘭克+赫茲、康普頓、海森堡+薛丁格、薛丁格、斯特恩+瑞比、泡利、博特、博施。

10,諾獎史上最長情的提名者,又是誰?

這個答案你也認識:薛丁格……是他,不是他的貓。

他在1950年、1956年、1957年和1957年,都提名了同一個人:奧地利女核物理學家Marietta Blau。

為什麼1957年重複了兩次呢?因為薛丁格在物理學獎和化學獎裡都提名了Marietta。這大概就是科學家特有的浪漫吧。

就像瑞典卡羅林斯卡學院有5位科學家,展開過一場競賽:約定在發表文章時要引用鮑勃·迪倫的歌詞,看看在退休前,誰把偶像帶進論文庫的次數多,誰就獲勝。

這才叫實力愛慕和追星!

老舍從來沒有被提名過

中國作家有諾獎情結,也有不少傳聞。

有模有樣的一條是關於老舍先生的:說是老舍在1968年評選中得票第一。但後來得知他在兩年前自殺身亡,因為諾獎不頒給已去世的人,所以才改發給另一個東亞人:川端康成。

這個說法被很多報導引用過。老舍兒子舒乙敘述說:「不是傳言,是真的。」

但現在,根據諾獎解密的檔案可知,老捨生前從未被提名過。

老舍

那個提名後無緣的人是沈從文。

他在1987和1988年入圍最後的名單,1988年時最有機會,但因為在評審過程中不幸去世。

這個說法被評委馬悅然和埃斯普馬克證實過。

沈從文八十歲重訪自己出生的鳳凰舊居。

當然,沒有被提名,並不會減低老舍的價值。

何況那時候,中國文學能夠被看到和讀懂的機會比較少。畢竟,這非常依賴翻譯,或者作家本人就能用外語寫作。比如林語堂。

截止目前解密的檔案,中國作家裡,只有林語堂和胡適曾經被提名過。

林語堂是被在鎮江長大的諾獎作家賽珍珠提名過2次,被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提名過一次。

胡適是被斯文·赫定和香港中文筆會主席黃天石分別提名過一次。

斯文·赫定曾在1927年9月時,通過朋友向魯迅徵求提名他的意見。

當時還聽說有人在為梁啓超活動提名。

得知此事後,魯迅寫了一封信:

「諾貝爾賞金,梁啓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這錢,還欠努力。……瑞典最好不要理我們,誰也不給。倘因為黃色臉皮人,格外優待從寬,反足以長中國人的虛榮心,以為真可以與別國大作家比肩了,結果將很壞。」

不是作家也能獲獎

有一個評語,先猜猜是寫給誰的:

「機械地、毫無批判地把夢中雜亂無章的東西解釋成極為簡單的象徵語言,男女性器官……可以說它是任何東西,雖然方式過於美妙,但結果不可避免的單調和貧乏……一些美文作家經常被他的學說所吸引並創造出粗糙作品和片面的心理學。」

答案是:弗洛伊德。

等等……他不是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應該去提名生理學或醫學獎嗎?為什麼會來提名文學獎?

事實上,提名他的人還是大作家羅曼·羅蘭。

弗洛伊德

在那時已有多位」非作家「拿到過文學獎。

比如歷史學家蒙森、哲學家魯道夫奧伊肯、亨利·柏格森。

後來還有數學家、哲學家、社會學家的羅素,以及政治家邱吉爾。

與之相比,鮑勃·迪倫獲獎沒什麼好奇怪的。

(演員北野武正在向諾獎緩緩走來……)

為什麼會有作家賠率榜?

之所以熟悉村上陪跑的話題,多半都是因為賠率榜的報導。

它是由博彩公司推出的。他們收集作品評價、影響力和評委喜好,來計算賠率。

但即使有這些信息,想要預測也太難了,因為評選是一個封閉的體系,評委們很少會受這些因素影響。

除非真的拿到洩密級的消息——比如評委卡塔琳娜院士的老公阿爾諾,就被曝出曾七次洩露文學獎名單給博彩公司。

既然不靠譜,博彩公司為何還熱心組織?

這是因為:能讓全球媒體跟進討論,已經相當於巨大的免費廣告。

從數據的角度來說,除了文學獎,其他獎項都相對更好預測,比如哈佛大學曾經建立過一個經濟學獎預測模型,多次猜中(但他們後來停掉了這個項目)。

博彩公司為什麼偏偏選擇最難預測的文學獎?

大概是因為只有文學獎,才是幾乎人人皆可置喙,才有流量。

諾貝爾獎晚宴上的花藝。詳見《諾貝爾花藝師的夏屋:有湖有船,不怎麼打理的花園……》

誰有資格提名?

流程是怎樣的?

諾獎評選,歸屬不同的機構:

文學獎——瑞典文學院

物理學獎和化學獎——瑞典皇家科學學會

經濟學獎——瑞典皇家科學學會

生理或醫學獎——瑞典卡羅林斯卡學院

和平獎——挪威議會

流程上大同小異,以文學獎為例;

瑞典文學院由18位院士組成。

院士是終身制,理論上不能辭職。

去年文學獎停擺,就是因為卡塔琳娜院士的老公阿爾諾陷入性侵和洩密醜聞後,18位院士中,有7人辭職抗議文學院沒能開除卡塔琳娜。但按照規定,文學獎必須由12名院士選出,所以只能被迫停發。

為了應對信任危機,文學院允許成員主動退出。

4-5名院士會組成「諾貝爾文學獎評選委員會」,任期三年,主要負責文學獎的評獎前期工作,評選的決定權仍然屬於全體院士。

去年事件後,評委會也引入5名外部專家,在評選中擁有發言權和投票權。

每年9月,評委會發出邀請信,請有推薦權的人士提名下一年的候選人。

這個推薦權的資格很寬泛:瑞典文學院和其他與之相似的學院、研究所和學會的成員;大學文學和語言學教授;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各國作協主席。

但是,這是要評委會發出邀請,邀請人數在幾百不等。(偶爾也會有人沒收到邀請信,而主動給評委會提名。)

提名在第二年1月底前送交。

評委會有時自己也會添加一些沒被提名、但明顯有價值的人選。

這樣就得到了一份200人的長名單(一說是350人,兩種數據都來自瑞典文學院官網)。

4月,評委會先選出15-20人(一說20-25,兩種數據都來自瑞典學院官網)。

5月,候選名單縮減至5名。

6月到8月,學院的院士們會通讀、評估5名優先候選人的所有作品。

9月,院士們會聚在一起討論。在做出決定前,至少要召開3次會議。

10月,院士們投票選出當年的獲獎者。獲獎者必須贏得半數以上的投票。

你熟悉的那些文學名著,

曾被評委這般差評

諾貝爾文學獎很大的質疑,是錯過了託爾斯泰、普魯斯特、喬伊斯、 易卜生、斯特林堡、伍爾夫、魯迅、德萊塞、菲茨傑拉德、納博科夫、博爾赫斯、卡爾維諾等文學大家。

遺漏了卡夫卡、卡瓦菲斯、佩所阿倒是有情可原,因為他們都是死後才被世人了解的。

而喬伊斯、斯特林堡、魯迅等人從未被提名過。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使用的語言排名。

第一屆文學獎獲得者普呂多姆如今被視為三流作家,而那一年,他擠掉的是託爾斯泰。

獎項宣布後,瑞典有42名作家發表公開信向託爾斯泰致歉,大師回信說,很高興沒有得獎,因為要是得獎了,金錢「只會帶來邪惡」。不知道這話是不是刺傷了瑞典文學院,——直到託爾斯泰去世,文學院都不顧輿論壓力,沒把獎項頒給託爾斯泰。

評委對託爾斯泰的作品的確是看不太上。

他們認為《戰爭與和平》「誇大機遇而貶低個人主動精神的意義」,有「宿命論特徵」;批評託爾斯泰「在不少作品中不僅否定宗教,而且否定國家……」

《戰爭與和平》電影劇照

還有不少作家被評委差評過,但因為還年輕,熬到後來評委更替,還是拿到了獎項。

下面是他們遭遇過的評審意見:

葉芝——「表現手法往往朦朧不清」;

哈代——「主人公沒有個性,缺乏一切宗教倫理法規。……偏愛聳人聽聞……違背了心平氣和、字斟句酌的創作態度。」「他寫的詩都不算是真正的詩,沒有詩的味道。」

蕭伯納——「感情強烈,充滿活力,個性描寫比較生動,但缺乏真正創造性……藝術性欠缺」。

蒲寧——「並非是什麼偉大而豐富的創造力,也不是什麼帶有巨大吸引力的敘述天才。」

……

文學能脫離政治嗎?

按照諾貝爾的遺囑,文學獎重要的標準是」具有理想主義「傾向。

但在初期,評委對這個「理想主義」的理解,明顯是保守的,更傾向於嘉獎那些在思想和生活觀上體現出高尚品德的作品。

所以,有些獲獎者是因為其文化領袖的地位,而非文學成就(有幾位主業根本不是文學)。

還有些,是因為品格受到推崇。

比如評委對羅曼·羅蘭的《約翰·克裡朵夫》不太滿意,卻很讚揚他的反戰立場。

法郎士則因為幫助「叛國」的軍官翻案,成為當時人道主義的典範,他去瑞典領獎時,首相親至碼頭迎接。

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考慮到政治中立,獎項偏向頒給北歐的作家。

綜上原因,在1946年以前的獲獎者中,只有吉卜林、梅特林克、泰戈爾、葉芝、蕭伯納、託馬斯·曼、皮蘭德婁、尤金·奧尼爾等少數幾位在今天還被公認為是一流作家。

從1946年授予黑塞開始,文學獎才開始保持比較高的水準和開闊的視野。

諾獎沒有頒給博爾赫斯發獎,評委解釋是因為他曾對獨裁者表達過感激。

文學不可能脫離現實和政治,獎項同樣不能。

但諾貝爾獎的生命力,或許就在於,它在「理想主義」的前提下,保持著一定的多元性。

比如,它因為頒給蘇聯作家帕斯捷爾納克、索忍尼辛,而被指責為政治滲透,但實際上,諾獎也曾頒給過很多位左翼立場的作家,包括給史達林寫過讚美詩的聶魯達。

但與此同時,它又因為政治原因否定了博爾赫斯。

它的標準其實也是經常變化。

彼得·漢德克

今年的獲獎者彼得·漢德克,文學成就早已公認,但因為他曾否認南斯拉夫戰爭期間塞族的暴行,以及出席米洛舍維奇的葬禮,其獲獎也遭到一些抗議。

漢德克在受獎的演講中沒有對此作出回應。

在演講的結尾,他引用了特朗斯特羅姆的詩:

「不要為自己是人類而羞恥,要自豪!

你內部一個拱頂通向另一個拱頂,無窮盡地。

你永遠不會圓滿,因為本來就該這樣。」

相關焦點

  • 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村上春樹又陪跑,他本來就是跑步的
    北京時間10月8日19時,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的消息,來自美國的詩人Louise Glück獲得2020諾貝爾文學獎獲獎。不知道,她是幹嘛的?還是不知道,哈哈,所以和她相比,我們還不如聊聊號稱一直陪跑諾貝爾文學獎的村上春樹。
  • 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 史上最悲情!村上春樹繼續陪跑文學獎
    【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2020諾貝爾文學獎剛剛公布!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消息,諾貝爾文學獎於北京時間10月8日19時正式揭曉,來自美國的詩人Louise Glück獲獎,獲獎理由是「因為她那無可辯駁的詩意般的聲音,用樸素的美使個人的存在變得普遍」。
  • 諾貝爾文學獎揭曉,格麗克被譽為「必讀的詩人」村上春樹陪跑14年
    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授予作家露易絲·格麗克(Louise Gluck),獲獎原因:因為她充滿詩意的聲音,樸素的美使個體的存在具有普遍性。米蘭·昆德拉、《使女的故事》作者瑪格麗特·阿特伍德、村上春樹紛紛陪跑。截止到目前,村上春樹已經陪跑了14年。
  • 2017諾貝爾文學獎給了一個「日本人」!但又不是村上春樹…
    開獎前,村上春樹又雙叒成為博彩公司的諾獎熱門與以往幾年一樣,人們關注的不是誰得獎了,而是村上春樹又一次「陪跑」了。差不多近十年來,村上春樹一直是諾貝爾文學獎的大熱門,2010年以來更是每年都位居諾獎賠率榜前列,文學愛好者以及博彩公司都很看好他,他的粉絲也每年都在準備「如果今年得獎了怎麼慶祝」。
  • 2017年諾貝爾文學獎即將揭曉 村上春樹位居博彩賠率榜第二
    央廣網北京10月5日消息(記者王宗英)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10月2日起,我們又進入了一年一度的諾貝爾頒獎季。截至目前,2017年幾個「高冷」的諾貝爾科學獎項,包括諾貝爾生理學或醫院獎、諾貝爾物理學獎和諾貝爾化學獎已經相繼頒出。而今天,大家非常關注一個獎項——諾貝爾文學獎也將揭曉。
  • 評論:村上春樹為啥老「陪跑」?
    評論:村上春樹為啥老「陪跑」?,那麼繼諾貝爾物理學獎給了日本物理學家梶田隆章和諾貝爾醫學獎給了日本科學家大村智,日本就一下有三位諾貝爾獎得主了。所以日本媒體異常興奮,再一次等在村上家門口,可是再一次悻悻而歸。村上多年「陪跑」,堪稱文學界的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這其中原因很複雜,不過也很明顯。刨除阿列克謝耶維奇得獎的天時地利,村上本身的「問題」也不小。多年來一直佔據博彩競猜前五名的他看似熱門,但其實並不見得受諾貝爾文學獎評委們的待見。
  • 諾貝爾文學獎來臨 日媒關注村上春樹及兩名日本女作家
    日本知名作家村上春樹近年被視為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熱門人選之一,不過卻年年陪跑,讓村上迷相當失望。今年村上雖然仍是日本作家得獎大熱門,但另有兩名女性作家同受關注。
  • 「陪跑」並不失意,但2019諾貝爾文學獎為什麼頒給了他們?
    諾貝爾獎官網剛宣布,2018年度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波蘭女作家奧爾加·託卡爾丘克。2019年度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奧地利作家彼得·漢德克。和許多人猜想的一樣,這次頒獎會有一位女性作家,從1901年到今天,諾獎共頒發出112位獲獎者,其中女性作家增加到了15位。
  • 諾貝爾文學獎明晚揭曉 官網將直播公布過程
    2013年諾貝爾文學獎最早將於瑞典當地時間10月10日13時(北京時間19時)公布,屆時諾貝爾獎官網將直播公布過程。近日,英國立博博彩公司的賠率中,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再度成為熱門。多年來,村上春樹都排在預測名單前列,但年年與諾獎無緣,堪稱諾獎史上「最悲壯的入圍者」。
  • 諾貝爾文學獎2019提名名單
    據媒體報導,諾貝爾基金會5日表示,瑞典學院今年將同時頒發2018年和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2018年,受性侵醜聞影響,文學獎的評審機構——瑞典學院陷入信譽危機,多名院士先後辭職抗議,導致評審無法繼續,瑞典學院決定不頒發諾貝爾文學獎。 而瑞典文學院表示,今年將會恢復頒發,並會產生兩位得主。 ​諾貝爾獎2019年頒獎時間是哪天?
  • 2017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今年竟然是他……
    比如今年賠率榜排名前十的作家,「千年陪跑王」村上春樹自不必說,恩古吉(Ngugi Wa Thiong'o)、阿特伍德(Margaret Atwood)、奧茲(Amos Oz)、阿多尼斯(Adunis)都是老面孔了
  • 獲得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
    一年一度的諾貝爾開獎季仍在進行。據諾貝爾獎官網消息,2020年的諾貝爾文學獎評選結果,已於北京時間10月8日揭曉,美國詩人露易絲·格麗克獲此殊榮。美國女詩人露易絲·格麗克獲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2017年諾貝爾文學獎頒獎典禮現場。揭秘:評獎流程知多少根據諾獎官網的說明,每年9月,評委會都會向全球有資質的提名人發出邀請,讓他們提名次年的文學獎候選人。
  • 村上春樹與諾貝爾 誰更需要誰
    村上的這個發言讓我感覺到,立博公司為他開出的諾貝爾獲獎最高賠率並非譁眾取寵,它是合理的,同時也是值得的,因為,對身邊的發生的那些有悖常情常理的事件進行批評而不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正是一個諾貝爾文學獎獲獎者的「Style」。要知道,作為一個法國控,諾貝爾本人最崇拜的作家不是別人,而是他的好朋友維克多·雨果。試想若雨果身處村上的位置,他會怎麼做?
  • 中國作家殘雪再登諾貝爾文學獎賠率榜 村上春樹,也還在……
    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消息,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於北京時間10月5日17時30分正式揭曉,由科學家Harvey J. Alter,Michael Houghton和Charles M. Ric共同獲得,獲獎理由是因發現C型肝炎病毒。
  • 我們剛從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畢業的「京都大學」交流學習歸來
    2019年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公布,71歲的日本化學家吉野彰獲得諾貝爾化學獎,其主要貢獻是對鋰離子電池的開發,被稱為「鋰電池之父」。這項研究改變了全世界人們的生活,對以IT領域為代表的產業做出了卓越貢獻。
  • 2019今年諾貝爾文學獎提名入選名單 獲獎名單預測
    2019今年文學獎將史無前例地揭曉2位得主,因為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停止評選,頒獎順延到了今年。  文學獎:「中國卡夫卡」上熱門榜  今年文學獎將史無前例地揭曉2位得主,因為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停止評選,頒獎順延到了今年。
  • 眾說紛紜,競爭激烈的諾貝爾文學獎,在2020年究竟會花落誰家?
    2019年,昆德拉重新獲得來自祖國捷克共和國政府的公民身份。應當說,米蘭昆德拉剛剛開始出名時,其實有一部分原因不在於他的小說在藝術上取得多大成就,更重要的是在於他所處的國際形勢和他當時東歐社會逃離者的特殊身份。因為他在早期的小說中關於東歐政治局勢和生活狀況的多面描寫,這也讓他的書得以在西方熱賣。
  • 美國女詩人獲諾貝爾文學獎!她是何許人也?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社】;作者:陳爽 張奧林 一年一度的諾貝爾開獎季仍在進行。據諾貝爾獎官網消息,2020年的諾貝爾文學獎評選結果,已於北京時間10月8日揭曉,美國詩人露易絲·格麗克獲此殊榮。 美國女詩人露易絲·格麗克獲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
  • 書籍自有命運,眾說紛紜下,誰才能成為諾貝爾文學獎最終得主呢?
    2019年,昆德拉重新獲得來自祖國捷克共和國政府的公民身份。應當說,從2006年起村上春樹的作品就連續入圍諾貝爾文學獎,但都未曾如願。而人們對這個情形也似乎習以為常:年年上榜,年年「陪跑」,可謂是諾貝爾文學獎「萬年陪跑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