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亞生物:朗華併購整合順利進展,CFS和EFS業務齊頭並進

2021-01-14 同花順財經

安信證券12月17日發布對維亞生物的研報,摘要如下:

  事件:公司近日舉行投資者開放日活動,公司管理層(包括朗華製藥的管理層)對公司未來發展和展望、技術平臺、產業鏈布局、朗華製藥業務介紹和發展展望、EFS模式發展與展望等進行了詳細介紹。

藥物發現CRO業務技術能力全球領先,為公司帶來穩定現金流。經過十餘年的深耕,公司在基於結構的新藥研發技術(SBDD)、基於片段的新藥發現技術(FBDD)、膜蛋白靶點新藥研發技術、以及基於親和力的化合物庫高通量篩選技術(ASMS)等多個技術領域居於世界領先地位。公司通過ASMS平臺已為客戶完成100多個篩選項目,部分已經進展到臨床試驗。公司是全球規模最大的蛋白質結構研究平臺之一。公司員工股權激勵充分,期權激勵覆蓋近50%員工。2020H1在手訂單4.9億元,同比增長138%。

通過收購浙江朗華向下遊拓展CDMO行業,CFS合作夥伴+EFS持股公司導流,上下遊業務協同帶動公司收入體量快速增長。朗華已經於2020年11月並表。朗華製藥是一家位於浙江台州的CMO/CDMO公司。在放大生產領域經驗豐富,同時生產體系通過國內NMPA的GMP認證,也已經獲得美國FDA、歐洲EDQM和WHO、PSCI的官方認證。朗華與全球大藥企有多年業務往來,且已經具備創新藥CDMO業務基礎;根據公司公告,公司預計朗華今年全年完成CDMO項目33個,其中大部分來自BigPharma。公司已經提前布局研發團隊(尤其是CMC方面),不斷增強「D」的能力。目前公司的CMC團隊在上海有50人,朗華和寧波地區人才加起來有150人。朗華2019年實現淨利潤0.91億元,2020年業績承諾1.6億元。公司在對朗華進行產能擴建,預計伴隨產能利用率和淨利率的提高,未來朗華的收入和利潤的增速將高於產能增速。

EFS模式與藥物發現服務緊密契合,為公司發展提供加速度。公司EFS業務模式具備飛輪效應,公司技術平臺實力不斷積累,同時更有能力甄選項目,形成正向循環。公司在新藥篩選技術領域已經積累多年+事業合伙人制度(30人專家團隊),有實力辨別項目的好壞,實時跟蹤項目進度,把握更多退出機會,同時最大限度降低風險。公司每年審閱近1000個項目,通過率小於5%。目前已退出項目回報率均在2倍以上。截至2020年10月30日,公司投資超過60家初創企業,平均每家企業持有股權25%,總計109個管線產品,目前已有10個管線產品進入臨床階段,預計明年將有20個管線產品進行IND申報;同時今年公司已投資孵化企業,新獲得9輪新融資,共計獲得近2億美金的融資總額,新增24家投資機構參與公司的portfolio投資。

投資建議:在考慮朗華2020年11月-12月並表的情況下,我們預計公司2020年-2022年的收入分別為7.20億元(+122.9%)、27.89億元(+287.3%)、36.84億元(+32.1%),調整後歸母淨利潤分別為4.35億元(+36.6%)、6.46億元(+48.7%)、8.83億元(+36.6%),對應調整後EPS分別為0.23元、0.34元、0.46元,對應PE分別為34倍、23倍、17倍。我們看好公司未來CRO業務、CRO業務和CDMO業務的協同,以及投資孵化業務快速成長,給予「買入-A」評級。

風險提示:行業景氣度不及預期、行業監管政策發生重大變化的風險、來自國內同類企業的競爭日益激烈、產能建設進展不及預期、人工成本不斷提高、匯率風險、海外疫情日益嚴重影響海外訂單等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相關焦點

  • 維亞生物(01873.HK):服務鏈拓展 小分子CDMO收購落地 新天花板打開...
    而收購管理成熟、產能合規的小分子 CMO 朗華製藥,我們認為是公司一體化平臺拓展發展中邁出的重要一步。我們認為,公司此次收購不僅幫助維亞生物快速進入外包領域中最景氣的細分賽道 CDMO,也將進一步放大投資孵化及 CRO 服務之間的協同作用,實現良性循環,有望提升公司市值天花板,打造自帶導流的一體化服務平臺。
  • 維亞生物攜手和鉑醫藥就共同孵化創新藥企業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中國蘇州和上海2020年7月31日 /美通社/ -- 作為世界領先的、基於結構的藥物發現平臺,維亞生物近日宣布與和鉑醫藥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雙方將整合各自在藥物研發領域的資源優勢,共同參與孵化創新生物藥企業。
  • 併購標的破產清算 軸研科技整合軸承業務
    併購標的破產清算 軸研科技整合軸承業務 每日經濟新聞 2017-11-07 22:54:29
  • 維亞生物孵化公司Dogma與阿斯利康達成項目收購協議
    智通財經APP獲悉,2020年9月17日,由維亞生物(01873)投資孵化的生物醫藥公司Dogma Therapeutics(以下簡稱「Dogma」)與阿斯利康就收購其口服PCSK9項目全球權益達成協議。阿斯利康將支付Dogma首付款,並在全球監管和商業裡程碑達成後,向Dogma支付裡程碑款項。
  • 維亞生物攜手百奧賽圖,共同加速新藥早期研發
    本次合作將基於百奧賽圖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全人抗體小鼠平臺(包括RenMabTM、RenLite®、RenNano®)優勢,與維亞生物全球領先的基於結構的綜合性新藥發現平臺形成技術互補、並與其EFS(服務換股權)業務實現協同效應,共同推進生物創新藥物開發。
  • 二疊紀整合升溫,行業併購進行時
    二疊紀整合已成為全球併購的重點。Anadarko是主要獨立石油公司的競購標的,把行業競爭提升到了全新高度。Chevron(雪孚龍)和Occidental(西方石油公司)對Anadarko的出價比全球經濟低迷時期的任何收購都更激進,將殼牌/ BG排除在外。這種邏輯與經濟低迷時期實施併購的重大主題保持一致。
  • 全球企業併購乍暖還寒
    高盛全球併購部門聯合主管麥可·卡爾表示:「全球大手筆併購交易的反彈非常不尋常,一場新冠肺炎疫情令繁榮了長達6年的併購交易突然中止,但隨著股價的迅速回升,很多交易又回到了正軌。」貝恩公司全球合伙人、大中華區私募股權和併購業務主席周浩表示:「下半年開始全球併購業務一飛沖天,買方賣方都很忙,忙投資、忙拆分。」
  • 網化商城併購實單網,打造定製合成「實單競標」業務
    2017年3月1日,全球領先的小批量化學品交易平臺「網化商城」對外宣布併購化學品在線競投平臺「實單網」。雙方將整合各自在定製合成領域的技術優勢和項目管理經驗,提供專注於服務定製合成的「實單競標」業務,原實單網CEO李煒博士擔任該業務板塊負責人。
  • 瞄準行業整合機會 奧瑞德投資設立產業併購基金
    瞄準行業整合機會  奧瑞德(600666,股吧)投資設立產業併購基金  奧瑞德3月10日晚間公布了借殼上市後首份年度成績單,2015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1.51億元,同比增長85.77%;實現淨利潤3
  • CLPS新加坡子公司整合,助力東南亞業務新發展
    來源:美通社上海2019年12月23日 /美通社/ CLPS Incorporation(納斯達克代碼:CLPS,以下簡稱「該公司」),一家專注於銀行、保險和金融領域全球領先的信息技術諮詢和解決方案服務提供商,今日公布其近期完成東南亞兩家子公司的業務及管理整合
  • Z-Park學研|我國高新技術領域併購產業特徵分析
    高新技術產業的蓬勃發展離不開併購手段的支持,在各高新技術產業快速發展取得突破性進展的同時,各產業的併購金額也是節節攀升,成功助力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雪松團隊對我國高新技術領域的併購產業進行了梳理分析,總結出六個特徵,對高新技術產業的併購展開畫像。
  • 美的併購小天鵝的優勢與風險
    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單純依靠自身的力量很難在短期內進行技術創新和發展壯大,要想戰勝競爭對手,擴大市場佔有率,只有走產業整合這條路,因此,併購成為白電企業的必然選擇。   通過內部調整和外部併購,美的可以同時推動各板塊業務協同和產品線的豐富。早在2008年,美的並沒有涉及到洗衣機業務。
  • 2019併購市場年度盤點,全年交易額下滑20%
    中國併購市場仍以國內併購為主,VC/PE機構在跨境大額併購中表現亮眼同業整合成為企業併購主流邏輯,尤其是生物醫藥、製造業、能源化工、房地產等VC/PE相關的併購事件VC/PE機構主導或參與數起大額併購投資私募股權投資基金以併購方式退出共
  • 【梅花網MICE】2016年全球化工行業重大併購事件盤點
    除陶氏化學和杜邦公司的併購案,以及中化集團和先正達的併購案因監管審查趨嚴而推遲至2017年外,宣偉公司和威士伯、加拿大鉀肥公司和加陽公司、拜耳和孟山都的併購交易也已計劃2017年完成。面對競爭激烈的市場,從對手最終成為合作夥伴,抱團取暖似乎成了各行業的一種趨勢。
  • 全球半導體掀整合潮 美疑慮加重力阻併購
    (原標題:全球半導體掀整合潮 美疑慮加重力阻併購)
  • 【關注】國資委:央企整合成效顯著!初步確立三種模式
    壓縮企業管理層級,對所屬企業進行清理整合,積極推進管控模式與組織架構調整、流程再造,構建功能定位明確、責權關係清晰、層級設置合理的管控體系。積極穩妥開展併購重組。鼓勵中央企業積極開展併購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推動質量品牌提升;加強併購後企業的聯動與整合,確保實現併購預期目標。
  • 華邦穎泰強化皮膚藥業務,併購四川明欣
    在通過併購大舉進入農藥領域之後,華邦穎泰(002004.SZ)仍然希望強化人用藥業務。周二,華邦穎泰發布公告稱,公司擬以1.5億元收購四川明欣藥業有限責任公司(下稱「明欣藥業」),以強化在抗結核、皮膚科等領域的藥物產品線、尤其是皮膚抗病毒領域的藥物。
  • 國金證券:乘轉基因政策之風 國內種業加速整合發展
    第一次併購浪潮(1997-2000年)——農化集團對種業併購整合,種子與專用農藥結合。1996-2000年期間的併購主要是大型農化集團對種業的併購整合,主要驅動因素是轉基因抗除草劑大豆、抗蟲抗除草劑玉米和抗蟲棉等科技進步成果的應用,要求種子與專用農藥相結合。
  • JPM大會第一天:谷歌與勃林格殷格翰跨界合作,藍鳥生物擬拆分業務...
    此次會議前後,不同行業之間的跨界合作是一大亮點,勃林格殷格翰與谷歌、微軟與Verily的合作為藥物研發注入了新的活力;企業間的併購以及投資消息預示著行業間的暗流湧動,賽諾菲收購Kymab之後無疑將鞏固其在免疫學領域的地位,藍鳥生物進行業務拆分後將如何發展值得我們期待;於渤健而言,阿茲海默症新藥能否獲得FDA批准仍然驚心動魄……接下來,讓我們一起看看,第一天JPM健康大會前後的那些精彩時刻
  • 聚焦「國際化」的海航:業務分布五大洲近60個國家和地區
    之後的十年裡,海航集團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助力國家利益在海外的延伸和布局,通過業務拓展和資源配置,在所涉業務領域內積極開展國際兼併收購,以較高的性價比完成了對多家境外優質企業的投資併購,樹立了中國民營企業「走出去」的典範,促進境內外企業產業協同和境內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確立了多元化大型跨國企業集團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