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偶然在電視上看到一個美國拍攝的電視紀錄片,題目是《改變我們生活的一百個小發明》。其實那些發明並不小。比如說自行車排這種發明的第13位,在汽車之前,排位似乎有些高,但仔細想想卻名副其實。你只要坐在一個鐵製三角形的物體上面,用腳踏一踏,就可以日行數百裡甚至更多,而且不用任何能源,多麼了不起的發明。在當時的馬車時代,居然可以省去馬匹而遠行,使人們的生活向前飛躍了一大步,堪稱奇蹟。就算到了現在的航天時代,人類的探測器已經可以走出太陽系奔向銀河系了,自行車仍然是最便捷最實用的交通工具,凡行人能去的地方,它都能去。
在這部紀錄片裡,彩色電視機排第五,而廣播排第四。一開始我有些不解,在我的理解中,似乎彩電應當排在廣播前面才是。不過它這裡說的是改變生活,想當年廣播發明的時候,讓當時消息閉塞的地球上的每一個人,一下子打開了一扇通向世界的大門,所謂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其影響力不可低估。而彩電不過是將廣播裡說的那些東西變成了圖像而已。
個人電腦排第二,這應當是很準確的排位了。電腦在發明之初,是用電子管運作的,體積之大可以裝滿一個大房間,後來改用電晶體,也得排個幾張桌子。電腦開始是高精尖產品,那時候的電腦叫計算機,只運用於大型的數字運算,是科研專用工具。哪想到經過這些年的發展,電腦計算的作用已經退到次要位置去了,它改弦更張進入了每一個領域,徹底改變了人們的生活。記得我八十年代中期剛進報社的時候,報紙的排字排版還是活字印刷的套路,畢升發明活字印刷已經一千多年了,我們當時竟然還在用。但沒過幾年,仿佛也就在一夜之間,電腦排字和排版取代了活字印刷,藍領工人一下也就變成了白領,真是一種脫胎換骨式的變化。
猜猜看排在第一位的是什麼?你肯定已經猜到了,當然是智慧型手機。手機在剛發明的時候,僅僅就是無線電話的意思。原來電話放在家裡面或者辦公室,你帶不走,人有急事找你,你不在家就找不到,很不方便。為此,有人發明了行動電話,你可以帶著走。然而沒過多少年,手機的意思就完全改變了,你用手機與人通話,已變成次要的了。手機可以做所有電腦可以做的事情,還可以做很多它做不了的事情,比如衛星定位,比如微信,真讓人始料不及。我曾在多年前的一篇文章裡說,中國人喜歡手機是因為他們喜歡聊天,有了手機隨時可以聊天。現在看來有些偏頗了,因為現在手機的功能已經變了,它已不是或者說遠不是一種通話工具了。
南京 胡瀚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