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普:如果我們捕捉到星際天體「奧陌陌」,我們會有哪些發現?
奧陌陌是目前已知的第一顆可以穿過太陽系的天體,奧陌陌的軌道離心率是太陽系內已知最高的,為1.1922,因此奧陌陌不會受到太陽引力的約束。它會以高離心率進入太陽系,然後以高離心率離開太陽系,因此奧陌陌是一顆星際天體。
-
人類發現的第一個星際天體「奧陌陌」身世被「公開」
人類發現的第一個星際天體的起源剛剛被揭曉了。4月13日,《自然-天文》在線發布了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博士後張韻與美國加州大學聖克魯茲分校教授林潮的研究論文,揭示了一顆叫做奧陌陌的星際天體的形成機制和成為星際天體的過程。
-
長得像「雪茄」的神奇星際天體——星際來客「奧陌陌」的起源
但是,通過科學家長時間的觀察與研究,科學家們始終無法發現它有向外噴射氣體和塵埃的跡象,這一反常現象說明了「奧陌陌」並不是一顆彗星。2017年10月25日,位於智利的甚大望遠鏡(VLT)拍攝照片顯示,奧陌陌並不具備「彗發」。最終,科學家們認定,這是一顆小行星而並非彗星。這一發現,頓時震驚了天文界,這也是人類確認發現的第一個星際天體。
-
天文學家揭示太陽系首個到訪星際天體「奧陌陌」起源
國家天文臺 供圖 2017年10月,天文學家發現一顆闖入太陽系的系外小天體,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將其命名為「奧陌陌」。作為人類觀測到的首個星際天體,奧陌陌的到來引起全球廣泛關注,其獨特的性質也引發學術界對原有星際天體形成和演化機制的重新討論。
-
星際訪客「怪異天體奧陌陌」是一座星際氫冰山?
怪異的星際天體 "奧陌陌"的確切性質仍然是個謎。一直以來,人們不乏各種想法,但現在耶魯大學和芝加哥大學的天文學家提出,這是一個全新的天體類型:氫冰山。星際天體 "奧陌陌"在2017年繞著太陽轉了一圈後被發現,根據它的軌跡很快就確定它不是來自太陽系,而是在星系間空間中度過了數百萬年後,意外闖入了我們的附近。''奧陌陌''也是科學家首個確認來自外太空的星際天體,其特徵是它的細長形狀,長度是寬的10倍。
-
新形成理論解釋神秘星際天體「奧陌陌」
這幅插圖顯示了潮汐破壞過程,它可能會產生類似於奧陌陌的物體。自從2017年被發現以來,神秘的氣氛圍繞著第一個已知的訪問我們太陽系的星際物體,一個細長的雪茄形狀的天體,名為Oumuamua(夏威夷語中「來自遠方的信使最先到達」的意思)。它是怎麼形成的,又是從哪裡來的?
-
首個星際天體「奧陌陌」起源被揭曉 激發人類探索生命起源
在奧陌陌消失兩年後,關於它的形狀和非引力加速度的謎團仍未解開,它的起源和成為星際天體的過程令天文學家們十分困惑,甚至有科學家猜測奧陌陌與外星生物存在有所關聯。上述論文第一作者與通訊作者張韻談到,「正是這一個最平凡的性質啟發了我們著手研究潮汐撕裂星際天體形成理論。」通過使用超級計算機對天體近距飛越恆星過程中的結構和熱力學演化展開高解析度的數值模擬研究,他們發現恆星的潮汐力會將天體撕碎成許多的細長型碎片,同時潮汐作用可使部分碎片的速度增大至超過恆星的逃逸速度,使它們成為星際天體。
-
天文學家揭示首個到訪星際天體「奧陌陌」起源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4月17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記者今天從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獲悉,該臺博士後張韻與美國加州大學聖克魯茲分校教授林潮共同研究發現,太陽系內探測到的首個系外到訪的星際天體「奧陌陌」,很可能是一個行星天體的碎塊,他們由此揭開了其起源奧秘。
-
新研究認為:星際天體「奧陌陌」不是分子氫的冰山
「奧陌陌」是已知的第一顆經過太陽系的星際天體。它於2017年10月18日在距離地球約0.2天文單位 (30000000公裡)處被泛星1號望遠鏡發現,並在極端雙曲線的軌道上運行。起初它被認為屬於一顆彗星,但經過長時間觀測研究後後,發現其不具有彗發構造,也不是小行星。
-
「奧陌陌」:一個神秘的物體,是外星飛船?還是自然天體?
按照雷蒙德的說法,該理論或對或錯,但是這顯然證明了彗星狀天體噴射氣體能夠同時解釋「奧陌陌」非引力加速和旋轉。 也有可能是太陽輻射產生的光壓影響該天體旋轉。如果「奧陌陌」只有幾毫米厚,它就能夠像光帆一樣,在星光的推動下行進。但如果這位「旅客」真是外星人的星際帆船,相比起自轉著前行,始終保持一面指向太陽才是正確的操作吧。
-
星際訪客再臨?這個星際天體和奧陌陌有何不同?
這位新到訪者和第一個星際天體奧陌陌有什麼區別呢?自從業餘天文學家根納季·鮑裡索夫在8月30日第一次觀測到C/2019 Q4鮑裡索夫之後,科學家們渴望對其有更多了解。後續的觀測發現,它的軌道表明其起源於太陽系之外。通過和第一個星際天體「奧陌陌」作比較,我們可以得到一個有趣的視角來觀察這些物體的一般情況。
-
天文學家新理論提出雪茄狀怪異天體「奧陌陌」是一座星際氫冰山
怪異的星際天體 "奧陌陌"的確切性質仍然是個謎。一直以來,人們不乏各種想法,但現在耶魯大學和芝加哥大學的天文學家提出,這是一個全新的天體類型:氫冰山。星際天體 "奧陌陌"在2017年繞著太陽轉了一圈後被發現,根據它的軌跡很快就確定它不是來自太陽系,它在星系間空間中度過了數百萬年後,這個天體只是經過了我們的附近。但它的起源並不是唯一的奇特之處。與大多數小行星和彗星的圓形形狀不同,"奧陌陌"是一個雪茄形狀,估計長約900英尺(274米),在太空中翻滾著,一頭扎進了太空。
-
不明天體「奧陌陌」
「奧陌陌」是泛星計劃中的全景巡天望遠鏡發現的一位「不速之客」,國際天文聯合會將它命名為1I/ Oumuamua。「1I」中的字母I代表它是星際天體,1是表示它是此類天體中的第一個。 在太陽系裡,太陽牽引著各行星促使它們以近乎於圓形的軌道繞行,而彗星等較小天體的軌道則一般呈巨大的橢圓形。
-
奧陌陌攜帶外星生命?關於它的真明目,我們恐怕永遠無法知道了!
那麼有沒有更好的方法發現外星生命的蛛絲馬跡呢?去年底首次拜訪太陽系的星際小行星奧陌陌或許能夠提供答案。哈佛大學的天文學家阿維·洛布認為,人類的天文望遠鏡目前還無法探測系外行星大氣中的生命痕跡,派遣探測器實地考察更是極其漫長的旅程,幾千年甚至上萬年都不會有任何結果。
-
望遠鏡捕捉到神秘天體,速度達每秒26公裡,外形極似星際飛船
在2017年的10月19日,科學家利用天文望遠鏡首次捕捉到了一顆系外行星,而這顆突然出現在太陽系內的小行星也迅速成為天文界的焦點,不少學者認為,這顆有著赤紅色固態外表的小行星其實是一艘星際飛船。而在2017年的11月6日,國際天文聯合國會正式將這顆小行星命名為「1I/Oumuamua」,人們又親切地將其稱為「奧陌陌」,意為「來自遠方的信使」。奧陌陌的長度超過400米,而寬度則在40米左右,科學家目前只能確定這顆小行星擁有固體的表面,但不能確定它的表面是金屬還是巖石。
-
為什麼星際天體奧陌陌沒被太陽引力抓住?
奧陌陌(1I/2017 U1)是天文學家發現的首個飛入太陽系內的星際天體,目前正朝著太陽系外飛去。之所以太陽的引力沒有辦法束縛住這個星際天體,是因為它的速度實在太快了,遠超太陽系的逃逸速度,它可以飛出太陽系。
-
神秘天體「奧陌陌」可能是一座氫分子冰山
兩位天文學家說,2017 年發現的星際來客「奧陌陌」可能代表了一類全新的天體。他們研究了一個名為「奧陌陌」(『Oumuamua)的天體的現有數據,這是 2017 年 10 月在太陽系發現的第一個星際物體。從那時起,關於它是彗星還是小行星的爭論就開始了,沒有人知道確切的答案。然而 Seligman 和 Laughlin 認為,這個物體既不是彗星也不是小行星,「我們提出,奧陌陌是由氫分子冰組成的,它本質上是一座氫冰山。」
-
神秘星際訪客「奧陌陌」,並非一座氫冰山
關於「奧陌陌」的來歷和分子結構,產生了很多爭論。今年早些時候,在對奧陌陌的碳基分子釋放設定了嚴格的限制條件後,Seligman和Laughlin發表了一項研究結果:如果「奧陌陌」是一座氫冰山,那麼給予它火箭式推力的純氫氣就不會被人類探測到。但是,美國哈佛和史密森天文物理中心(CfA)和KASI的科學家們感到好奇的是,氫物質構成的天體是否真的能從星際空間旅行到太陽系。
-
神秘星際訪客「奧陌陌」並非一座氫冰山
關於「奧陌陌」的來歷和分子結構,產生了很多爭論。今年早些時候,在對奧陌陌的碳基分子釋放設定了嚴格的限制條件後,Seligman和Laughlin發表了一項研究結果:如果「奧陌陌」是一座氫冰山,那麼給予它火箭式推力的純氫氣就不會被人類探測到。但是,美國哈佛和史密森天文物理中心(CfA)和KASI的科學家們感到好奇的是,氫物質構成的天體是否真的能從星際空間旅行到太陽系。
-
人類發現的第一個太陽系外天體「奧陌陌」起源剛剛被揭示
奧陌陌是一個闖入了太陽系的小天體,2017年10月被天文學家觀測到。這是迄今為止人類觀測到的第一個星際天體,因而廣受天文愛好者關注。它的的長度約為100米,長軸和短軸之比為6:1-10:1,遠大於已知太陽系中小天體的長軸和短軸之比。它具有極窄且較長的形狀,在運動過程中伴隨快速旋轉,並且其旋轉軸不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