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航籤派員信息管理系統於日前正式投入使用

2021-01-07 民航新聞

  近期,記者從海南航空了解到,海航DIMS籤派員信息管理系統(DISPATCHER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於日前正式投入使用。該系統經半年多時間研發而成,實現計算機系統管理籤派人員的資格、訓練、值勤時間及排班等。該系統對建立職業化的籤派隊伍、搭建海航數位化管理平臺具有重要意義。

  據了解,在系統投入使用之前,海航籤派員大量信息管理工作均為手工操作,工作量大,耗費時間多。為了簡化管理流程,實現資源共享,海航運行控制部門成立了以總籤派師為組長的項目小組,經過調研系統需求、設定開發計劃、設計系統、實現代碼及測試系統,最終,系統順利通過WEB方式發布。

  海航運行控制部相關人員告訴記者,DIMS系統的投入使用實現了技術檔案管理、培訓記錄管理、自動排班管理和人員值勤次數統計的數位化管理功能。該系統信息量大,目前可以存儲1萬名以上籤派員的相關信息,並可根據需要擴容。系統通過對已錄入信息的處理,可快速篩選或查詢籤派人員的相關信息,並完成籤派人員的自動排班和值班次數統計,量化籤派人員的工作時間,達到民航總局對籤派人員值勤的標準。

  DIMS系統的使用,實現了海航籤派員科學化管理,為海航的運行籤派工作提供了一個實時、穩定、高效的數位化平臺,同時也為海航實現安全、高效運行提供有力支持。

0薦聞榜

(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

相關焦點

  • 海南航空籤派員蘇航:披荊斬棘 乘風破浪
    2020年10月12日——本報訊:(通訊員 蘇航 作者單位 海南航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蘇航是海航集團旗下海南航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海南航空)運控部安全與發展中心的一名飛行籤派員,同時也擔任著安全管理助理的職務。
  • 飛行籤派員:不見面的地面機長
    飛行籤派員是負責航空公司現場運行的計劃、組織、指揮、協調、監控初級管理人員,此外還負有應急指揮、協助交通、戰備管理等職責,國際上也稱之為運行員或運行控制員,FAA稱之為Aircraft Dispatcher。
  • 颱風條件下的籤派運行
    因此,作為運控中心的每位籤派員,如何科學地放行、調配和監控航班就顯得尤為重要。  本文從籤派的角度,對颱風天氣條件下籤派員如何科學的運行航班進行探討。  颱風的基礎知識和特點  颱風是熱帶氣旋的一個類別。熱帶氣旋是發生在熱帶或副熱帶洋面上的低壓渦旋,是一種強大而深厚的熱帶天氣系統。
  • 守安全 強服務 海航旗下首都航空283名教員傳幫帶育人才促發展
    海航旗下首都航空共有283名教員,他們業務精湛、技術過硬,10年來他們始終堅持著民航「傳幫帶」精神,,駕駛艙、客艙、機坪都成了他們的講臺,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授業解惑,將專業技術與民航精神、海航精神傳遞給一輩輩民航新人,為首都航空的蓬勃發展培育了一批批優秀人才,首都航空工會在教師節當日代表4922員工向全體教員送上節日祝福,感謝師恩。
  • 堅守初心 逐夢藍天——海航旗下首都航空奮鬥者周亮
    海航旗下首都航空運行控制部總經理,周亮,從業16年來,紮根一線,踏踏實實的工作作風和實實在在的工作態度完美詮釋了「精於工、匠於心、品於行」,民航局重要活動保障先進個人、管理精英、管理優才……這些榮譽都屬於他。
  • 海南航空應急管理團隊陳牧、黃哲宗:完善應急體系 提升處置能力
    圖:海南航空陳牧、黃哲宗正在探討應急系統建設。陳牧和黃哲宗就是海南航空應急管理團隊的骨幹成員,他們不僅具備精湛的AOC籤派業務能力,而且完成了應急體系的搭建、完善、維護等工作,將中國民航「敬畏生命、敬畏規章、敬畏職責」的精神內涵貫徹於心,付諸於行。2018年,陳牧和黃哲宗相繼加入海南航空應急管理團隊,面對著初具規模卻並未完善的應急體系,兩人通力協作從源頭開始,建流程、搭體系、改手冊。
  • 我校「學工一體化」管理信息系統正式上線
    12月28日上午,學校在水上報告廳舉辦「學工一體化」管理信息系統正式上線暨首次培訓會,學生工作部處、網絡信息中心的有關負責人和老師,以及各單位學生工作負責人、輔導員、班主任老師參加了會議。會議由學生工作部(處)長董雨主持。   董雨介紹了系統建設的總體情況。
  • 如何做好結冰條件下飛行安全和航班運行管理
    如何做好結冰氣象條件下的飛行安全和航班運行管理是機場運行指揮中心飛行籤派員在冬末年初工作中最為重視的內容。  首先,機場籤派員要仔細研究航空氣象報準確判斷是否存在結冰條件。當氣象預報出現:外界大氣溫度在5℃以下,伴隨能見度低於1.5公裡的霧、雨、雪、雨夾雪、冰晶;外界溫度達到露點的氣象條件,同時飛機機體和各操縱面出現出現霜、雪;外界溫度在0°C以下的降水,出現凍雨和毛毛雨;外界大氣溫度在-4°C到1°C之間,出現凍結的降水、冰晶、冰雹;外界溫度大約在-8°C以下,幹雪落在飛機的表面上等內容,籤派員就可以判斷是結冰氣象條件下的運行。
  • 海航集團:將按時發薪 全員共渡難關
    據海航集團微信公號消息,9月17-18日,海航集團召開本年度第二次航空主業中層管理幹部及一線特業員工代表座談會。海航集團高管,海航航空、海航旗下境內11家客運航司及海航技術、金鹿公務、天津貨航、海航航校等200餘名中層管理幹部、800餘名一線特業員工代表參會。
  • 打造綠色航空 海航集團多舉措保衛純淨藍天
    中國航空新聞網訊:日前,海航集團旗下海南航空推出機上餐食兌積分服務,鼓勵旅客按需用餐,減少餐食浪費,助力綠色出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一直以來,海航堅持把生態文明建設、低碳經濟建設作為推動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方向,持續推進「綠色航空」計劃,通過建立健全能源管理體系、飛機輔助動力裝置替代、航路優化等多種舉措助力中國民航綠色發展,保衛純淨藍天。
  • 新一代海嘯預警系統投入使用 預警時效有望大幅提高
    中國網訊 記者從國家海洋局海嘯預警中心獲悉,我國新一代海嘯預警業務系統日前正式投入使用,這意味著我國海嘯預警時效將大幅提高,有望由目前地震發生後20分鐘~30分鐘,大幅縮短至10分鐘~15分鐘。在新一代海嘯預警業務系統中,國家海洋局海嘯預警中心通過將全球570個和我國25個海嘯預警專業地震臺網實時融合,首次實現了以全球地震自動觸發報警為基礎的海嘯預警標準業務全流程運行,使得海嘯預警所需的分析判斷時間大大縮短。同時,海嘯預警中心還啟用了新一代海嘯監測預警綜合分析信息平臺。該平臺顯著提高了模型的計算效率,並能對西北太平洋及南海範圍內潛在海嘯源區發生的地震海嘯進行預警報。
  • 基因組所生物信息高性能計算機投入使用
    隨著中科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第二代測序儀陸續投入使用,海量的數據日益產出,原有基因組所的計算能力和數據存儲能力已經遠遠不能滿足新的需求,為此,2008年10月基因組所啟動了採購計劃。2009年2月下旬,基因組所生物信息高性能計算機到位,經過緊張的安裝調試,已正式投入使用。
  • 海航HORCS系統、787一級EFB、各機型FD Pro相繼獲批
    2017年11月1日,海航運行風險管控系統(HNA’s Operations Risk Control System,簡稱「HORCS」)正式獲得民航海南安全監督管理局批覆,標誌海南航空真正意義上實現了安全管理數位化。
  • 高分七號衛星正式投入使用
    新華社電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8月20日,我國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高分七號衛星正式投入使用。作為我國首顆民用亞米級光學傳輸型立體測繪衛星,該星的投入使用標誌著高分專項打造的高空間解析度、高時間解析度、高精度觀測的天基對地觀測能力初步形成,將進一步滿足用戶在基礎測繪、全球地理信息保障、城鄉建設監測評價、農業調查統計等方面的數據需求。
  • 五號星、六號星正式投入使用 中國「高分」天基系統邁向收官戰
    五號星、六號星正式投入使用中國「高分」天基系統邁向收官戰  近日,中國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的高分五號和高分六號衛星正式投入使用。前者是中國光譜解析度最高的衛星,也是國際上首次實現對大氣和陸地進行綜合觀測的全譜段高光譜衛星;後者是國內首顆精準農業觀測的高分衛星。
  • 「高分四號」衛星正式投入使用
    圖為籤署「高分四號」衛星長期運行管理協議現場圖片來源:國防科工局網站  中國氣象報記者牛彥元報導 6月13日,我國首顆地球同步軌道高解析度對地觀測衛星「高分四號」正式投入使用。其高時空解析度數據將滿足氣象預報領域對快速變化雲系的觀測需求,在中小尺度局地性災害性天氣監測預報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 三峽水情遙測系統二期工程通過驗收正式投入運行
    新華社宜昌5月28日電(記者 江時強、吳植)中國三峽總公司27日通過了對三峽水情遙測系統二期工程的驗收。驗收組認為,項目質量優良,系統運行穩定,達到合同要求,正式投入水情測報運行。    三峽水情遙測系統是三峽——葛洲壩梯級水庫調度自動化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 正式上崗!高分七號衛星正式投入使用
    據央視新聞消息,今天,國家航天局表示,我國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高分七號衛星正式投入使用。作為我國首顆民用亞米級光學傳輸型立體測繪衛星,該星的投入使用標誌著高分專項打造的高空間解析度、高時間解析度、高精度觀測的天基對地觀測能力全面形成,將進一步滿足用戶在基礎測繪、全球地理信息保障、城鄉建設監測評價、農業調查統計等方面的數據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