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美國印第安納州一個縣暴發愛滋病疫情
新華網華盛頓4月24日電(記者林小春)美國衛生機構24日說,美國印第安納州斯科特縣暴發愛滋病疫情,自去年12月以來已發現至少142人感染愛滋病病毒,而原因主要是共用被汙染的毒品注射針頭。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當天說,印第安納州斯科特縣過去每年愛滋病新發病例都不足5例,但從去年12月以來,這裡已有142人愛滋病病毒檢測呈陽性,其中136人已被確診。這些病例幾乎都來自該縣人口僅4200人的奧斯汀鎮,他們的年齡介於18歲至57歲之間,其中有至少80%的人注射阿片類處方藥羥嗎啡酮,有人還同時注射冰毒和海洛因,有近90%的人除愛滋病外還同時感染C肝。
該機構敦促採取「緊急行動」,以遏制愛滋病和C肝疫情進一步擴散。
「每天仍在發現新病例,」印第安納州衛生廳廳長傑羅姆·亞當斯在一份聲明中說,「我們可能沒有達到疫情的頂峰。」
今年1月,印第安納州當地疾病專家發現11名愛滋病病例,此後開始調查,結果發現這個偏遠小縣的居民毒品注射問題非常嚴重。
由美疾控中心與印第安納州衛生廳合作完成的報告說,在斯科特縣,毒品注射是一個「多代人行為」,有時家庭三代人一起注射。注射針頭和相關設備經常被共用。總體上,這些人平均每天要注射4到15次,每次共同注射的人數為1到6人不等。
斯科特縣居民之所以有時間注射毒品,貧窮是原因之一。報告說,斯科特縣失業率高達8.9%,有21.3%的成年人沒讀完高中,19%的人屬於窮人,當地醫療保健服務也有限。總之,「這個縣的衛生指標和預期壽命一直排在印第安納州的最下遊」。
印第安納州州長邁克·彭斯20日籤署行政命令,宣布將斯科特縣衛生緊急狀態延長30天,繼續實施臨時針頭交換計劃,即以清潔針頭交換被使用過的針頭,以防止愛滋病疫情擴散。美疾控中心也已於3月派遣緊急應對小組進駐斯科特縣。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