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豬肉企業史密斯菲爾德暴發新冠疫情 為萬洲國際子公司

2020-12-02 新浪財經

來源:新京報網

原標題:美豬肉企業史密斯菲爾德暴發新冠疫情,為萬洲國際子公司

「雙匯」品牌母公司、豬肉食品巨頭萬洲國際旗下工廠出現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事件。4月16日,媒體報導稱,萬洲國際子公司、美國最大豬肉企業史密斯菲爾德食品公司(Smithfield Foods,以下簡稱「史密斯菲爾德」)在南達科他州的一家豬肉加工廠已成為美國最大的單一源頭疫情暴發點,有640多例新冠肺炎病例與其有關。

目前,史密斯菲爾德已經暫時關閉該工廠,至於該事件對公司的影響,萬洲國際方面尚未回應。截至收盤,其股價報7.45港元/股,微跌0.8%。同時,雙匯發展回應新京報記者稱,與史密斯菲爾德只是兄弟公司,並非隸屬關係,暫不清楚其詳情。

史密斯菲爾德工廠成美國最大疫情暴發點

據外媒報導,暴發疫情的是史密斯菲爾德在美國南達科他州的蘇福爾斯豬肉加工廠,目前已有640餘例新冠肺炎病例與該工廠有關,其中,已有一名工人死亡。這使得該工廠成為美國最大的單一源頭疫情暴發點,同時,由此導致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佔比高達南達科他州的44%。

據了解,該工廠是美國最大的豬肉加工廠之一,擁有3700名員工,並有550多家獨立家庭農戶供貨商,豬肉產量佔美國的4%至5%,每周供應食物近1.3億份。受疫情影響,4月12日,史密斯菲爾德宣布繼續關閉該工廠,直至另行通知。

而在4月15日,因2家工廠非常靠近新冠肺炎的傳播地區,史密斯菲爾德又宣布將從本周晚些時候,關閉威斯康星州卡達希、密蘇裡州馬丁市工廠。其中,卡達希的幹香腸和培根工廠將關閉2周。

目前,為防範新冠肺炎疫情,史密斯菲爾德在遵循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的建議與流程基礎上,已加強清潔消毒,增加多個洗手消毒站及個人防護用品,並限制所有不必要的訪客;同時,追加1億美元責任獎金表彰員工在疫情期間的貢獻。

雙匯發展稱與其無隸屬關係

實際上,史密斯菲爾德已於2013年被「雙匯」以71億美元收購,而雙匯官網顯示,雙匯母公司萬洲國際是全球最大的豬肉食品跨國公司,總部在香港,擁有中國「雙匯」、美國「Smithfield」等產品和品牌。萬洲國際擁有2家上市公司,分別是在深交所上市的雙匯發展、在港交所上市的萬洲國際。

史密斯菲爾德工廠的疫情暴發事件是否會對雙匯在中國的業務以及豬肉產品市場有所影響?4月16日,雙匯發展方面向新京報記者表示,史密斯菲爾德的收購方是當時名為「雙匯國際」的萬洲國際,雙匯發展與史密斯菲爾德只是兄弟公司,並非隸屬關係。雙匯發展並不清楚兄弟公司詳情,只了解美國近期疫情較重。

而據萬洲國際2019年財報,肉製品和生鮮豬肉為其主要盈利來源,美國地區對收入及經營利潤的貢獻分別達到54.6%、45.9%。肉製品中,美國地區的貢獻更是位居第一,實現收入78.14億美元,佔比63.37%;實現經營利潤8.47億美元,佔比53.81%。

4月16日,圍繞萬洲國際應對美國疫情的措施,以及史密斯菲爾德該工廠疫情暴發一事對於萬洲國際的影響,新京報記者致電萬洲國際。對方表示,暫不接受電話採訪。新京報記者已將採訪提綱發送到對方郵箱,截至發稿時,尚未得到回應。

新京報記者 王思煬 圖片來源 官網截圖

相關焦點

  • 萬洲國際子公司史密斯菲爾德斥資約10億元收購美國豬肉企業
    萬洲國際子公司史密斯菲爾德斥資約10億元收購美國豬肉企業 澎湃新聞記者 王燦 2016-11-22 12:08 來源:
  • 美國原料中國生產 史密斯菲爾德啟動「中國計劃」
    這也讓企業們明白,並不是所有外來的和尚都會念經,如何把脈消費需求、做好因地制宜是洋品牌們的最大挑戰。  自2013年收購美國最大豬肉生產商之一的史密斯菲爾德之後,萬洲國際對於該公司的部署也停留在向中國出口原料上,然而就在2015年末,萬洲國際宣布將投資建廠,在中國生產史密斯菲爾德品牌的豬肉製品。
  • 雙匯發展高管層急釋改革路線 史密斯菲爾德將成棋子
    作為肉製品加工行業的龍頭企業,雙匯發展在萬洲國際成功上市後,迎來業績的下滑,引發資本市場不小的「震動」。為此,雙匯發展及萬洲國際的相關負責人近日就雙匯發展當前面臨的困難集體發聲,並向投資者闡釋公司未來的發展戰略。
  • 史密斯菲爾德一季淨利飆升近5倍 創歷史同期最佳
    美國最大豬肉生產商史密斯菲爾德(Smithfield Foods Inc.)第一季度業績創歷史同期最佳,淨利潤飆升近5倍。新鮮豬肉需求強勁推動其業績大幅攀升。
  • 全球第一大豬肉生產商:力壓美國、巴西等養殖企業,中國公司奪冠
    排在第十名是美國的錫博德食品公司,母豬數量約34.5萬頭,公司業務主要覆蓋美國各州,有著5000多名員工;排在第九名的是美國派普斯通,母豬數量約為38.5萬頭。除美國外,在墨西哥和中國均有所布局。排在全球第八的是巴西食品公司,母豬數量達38.85萬頭,是世界上最大的食品公司之一,經營項目包括禽肉、豬肉和肉製品等。
  • 雙匯收購史密斯菲爾德獲美政府批准
    新華網華盛頓9月6日電(記者高攀 王宗凱)美國食品公司史密斯菲爾德6日宣布,中國雙匯國際71億美元收購史密斯菲爾德的交易已獲得美國聯邦政府批准。
  • 史密斯菲爾德創始人曾孫辭職 雙匯稱系個人行為
    距離9月26日雙匯國際控股公司以71億美元成功完成對全球最大的豬肉加工商及生豬養殖商史密斯菲爾德的收購不到一個月,有報導稱,史密斯菲爾德食品宣布,公司創始人曾孫約瑟夫·劉特四世(JosephW.LuterIV)辭去公司董事會執行副總裁職位,辭職於10月11日生效。
  • 雙匯收購史密斯菲爾德遭股東狙擊 美參院提食品安全
    :抬股價是核心 哄拆分是手段5月29日,世界最大豬肉加工商美國史密斯菲爾德食品公司與雙匯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發表聯合公告,宣布雙匯將全資收購史密斯菲爾德,包括其債務在內,此項交易價值約71億美元(約437億人民幣)。
  • 美首例甲型流感死亡病人家屬狀告世界最大豬肉生產商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唐娜報導,據美國《時代》周刊15日報導,得州居民史蒂文-特倫尼爾已向法院起訴,狀告世界最大的豬肉生產和加工商之一的美國史密斯菲爾德公司,該公司擁有墨西哥拉格洛尼亞的一家大型養豬場,墨西哥第一例豬流感病例是在拉格洛尼亞出現的。
  • 美媒:世界最大豬肉生產商被中企接手後銷售創紀錄 信用評級提高
    【環球網報導 實習記者 張驁】 2013年5月,世界上最大的豬肉生產商史密斯菲爾德食品公司和中國的雙匯國際公司達成戰略性合併,雙匯國際以總價71億美元收購史密斯菲爾德。批評人士曾表示出對美國就業和糧食安全的擔心。這筆交易只是中國對美國巨額投資的一部分,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經濟體之間複雜關係的一部分。
  • 美國新冠住院患者超10萬人,創疫情暴發以來最高紀錄
    新華社華盛頓12月2日電 美國《大西洋月刊》發起的追蹤全美疫情項目2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當天全美新冠住院患者總數達100226人,創疫情暴發以來最高紀錄。數據顯示,美國養老院等長期護理機構的老年人群體受疫情影響嚴重,長期護理機構的確診病例佔全美累計確診病例數的6%,而死亡病例卻高達總數的近40%。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2日公布疫情數據顯示,全美1日報告新增新冠確診病例178395例,這是美國連續第24天單日新增確診病例數超10萬例;新增死亡2461例,為6月25日以來的新高。
  • 基於國際直接投資視角分析新冠疫情對發展中經濟體的影響
    在此背景下,預計2020年全球國際直接投資(FDI)規模將大幅萎縮。本文基於FDI視角,首先探討近年來全球FDI的流動情況,然後分析新冠疫情暴發對FDI全球價值鏈的衝擊,最後討論FDI全球價值鏈的削弱對發展中經濟體在國際貿易、經濟結構以及外債負擔方面的影響。
  • 美國新冠疫情「新階段」有何特徵
    自7月7日起,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每天報告的單日新增確診病例均超過5萬例,7月24日單日新增74818例,創下疫情暴發以來最高紀錄。8月2日,單日新增病例首次降至5萬以下。美疾控中心7日發布的每周疫情報告顯示,過去一周全美大部分地區新冠病毒檢測陽性率有所下降。
  • 美國再次暴發動物新冠疫情!上萬隻水貂死亡,研究稱由人傳播給動物
    美國再次暴發動物新冠疫情!美媒指出,初步研究顯示,新冠病毒是由人類傳播給動物的,目前未出現反向傳播案例。美國首次出現動物感染新冠病毒是在今年8月中旬,猶他州也是美國第一個新冠病毒在水貂之間暴發的州。美國農業部8月17日宣布,在猶他州的兩個大型貂養殖場中發現5隻貂體內有新冠病毒,而這剛好是在7月份養殖場的工人患病後不久。
  • 《自然》:60%的新冠感染者可能無症狀,或導致疫情二次暴發
    ·新冠病毒· 60%的新冠感染者可能無症狀,或導致疫情二次暴發 最近,《自然》在線發表的一篇新聞報告顯示:30%~60%的新冠感染者無症狀或者症狀輕微,但他們傳播病毒的能力並不低
  • 【鍾南山:中國暴發第二波新冠疫情可能性很低】中國工程院院士鍾...
    2020-10-30 15:09:54來源:FX168 【鍾南山:中國暴發第二波新冠疫情可能性很低】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表示,按照現在中國的防疫制度和措施強度,他不認為第二波新冠肺炎疫情會在中國暴發。
  • 破500萬 美國新冠疫情「新階段」有何特徵
    新華社記者 王迎 攝確診病例增速放緩 死亡病例繼續攀升近期,美國新冠確診病例和死亡病例數繼續上升,但確診病例增速有放緩跡象。自7月7日起,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每天報告的單日新增確診病例均超過5萬例,7月24日單日新增74818例,創下疫情暴發以來最高紀錄。
  • 美免疫學教授:或有新一輪暴發 寄望於疫苗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全球戰疫·洞勢|美免疫學教授:或有新一輪暴發,寄望於疫苗陷入爭議漩渦中的「群體免疫」背後,到底是將生命看作數字計算的冷酷理性,還是一種付出代價相對較小的抗疫思路?新冠病毒是否將在未來某一時間點捲土重來?我們距離特效疫苗還有多遠?
  • 《人類簡史》作者:國際合作是全球戰勝新冠疫情的關鍵
    來源:新華網原標題:專訪:國際合作是全球戰勝新冠肺炎疫情的關鍵——訪《人類簡史》作者尤瓦爾·赫拉利新華社耶路撒冷3月24日電 專訪:國際合作是全球戰勝新冠肺炎疫情的關鍵——訪《人類簡史》作者尤瓦爾·赫拉利新華社記者陳文仙 尚昊以色列歷史學家
  • 國際權威醫學期刊:美國應對新冠疫情幾乎每一步都失敗
    國際權威醫學期刊:美國應對新冠疫情幾乎每一步都失敗 文章說,最先應對疫情暴發的中國選擇採取嚴格的隔離措施,這些措施嚴苛但有效,基本在疫情暴發初期就控制住了病毒傳播。新加坡、韓國等與中國交流更多的國家也很早就開始進行大量檢測,對感染者的密切接觸者進行追蹤和隔離,這些國家疫情暴發的規模都相對較小。文章指出,美國應對疫情幾乎每一步都是失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