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原料中國生產 史密斯菲爾德啟動「中國計劃」

2020-12-02 中國經濟網

  跨國企業在進行全球化經濟活動時,實行本土化戰略越來越被置於重要位置,而隨著國內企業的崛起,及全球化戰略的推進,國內企業不僅要走出國門,而且還要將國際舞臺上的戰果帶入國內市場,實現國際與本土的互聯互動。不論是跨國企業的本土化,還是國內企業主導下的外國品牌本土化,在中國水土上的適應程度卻不盡相同。而不同的本土化效果,反映的則是不同行業所獨有的特點和消費特點。這也讓企業們明白,並不是所有外來的和尚都會念經,如何把脈消費需求、做好因地制宜是洋品牌們的最大挑戰。

  自2013年收購美國最大豬肉生產商之一的史密斯菲爾德之後,萬洲國際對於該公司的部署也停留在向中國出口原料上,然而就在2015年末,萬洲國際宣布將投資建廠,在中國生產史密斯菲爾德品牌的豬肉製品。與國內其他肉製品企業向國內直接進口國外產品的做法不同,萬洲國際此次將生產也轉移到了中國市場,一系列行為被業內解讀為史密斯菲爾德的「中國計劃」已經啟動。然而相較於消費者習慣的進口產品,史密斯菲爾德品牌認知度較低,再加上「中國製造」的標籤,讓史密斯菲爾德產品市場反響有了更多不確定。

  中國建廠

  2015年的最後一個月,雙匯在鄭州耗資8億元建設的美式工廠正式投產,據了解,這是雙匯實施國際化戰略以來在國內建設的第一個項目,工廠預計日產美式肉製品100噸,雙匯方面還透露,新工廠的產品原料均來自史密斯菲爾德,並採用美國的工藝、技術進行生產。史密斯菲爾德品牌的美式培根、火腿、香腸三大類新產品正式上市。雙匯發展總裁遊牧稱,史密斯菲爾德品牌的肉製品先在華北、華南等部分市場銷售,隨後將推向全國。

  「一般來說,國內肉製品企業收購國外企業都是為了獲得肉源,而像雙匯這種將國外肉製品品牌拿到中國進行本土化生產的情況,算得上是國內首例了。」搜豬網首席分析師馮永輝表示。

  資料顯示,史密斯菲爾德是全球規模性生豬生產商及豬肉供應商,2013年雙匯母公司萬洲國際以71億美元的價格將其收至囊中,有消息人士指出,當時萬洲國際拿下史密斯菲爾德是為了能夠儘快實現港股上市,但萬洲國際董事長萬隆曾表示,目前美國本土的豬肉消費市場相對疲軟,史密斯菲爾德需要尋找新的市場空間。而豬肉消費量佔全球最大比例的中國市場,前景廣大。

  數據顯示,2005-2014年中國人均肉類消費從59.2公斤上升到63.8公斤,九年時間增加了4.6公斤,其中,2014年中國肉類消費產量8707萬噸,居世界第一位。

  內外雙擴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豬肉生產商之一,在被萬洲國際收購之前,史密斯菲爾德也曾一直出口中國,但是都以原料供應為主,而此次史密斯菲爾德首次以成品的形式出現在中國市場。在業內看來萬洲國際是為了幫助史密斯菲爾德獲得更大的市場,讓自己的收購價值進一步增加,同時也是希望史密斯菲爾德能夠幫助雙匯扭轉在中國市場出現的盈利能力下降的情況。

  馮永輝表示,受國內飲食習慣的影響,目前國內豬肉市場,熱鮮肉仍然佔據主要的銷售市場,包括高溫、低溫的肉製品市場佔有率仍然偏低。「國內的熱鮮肉市場能夠佔到70%,很多地方的豬肉市場都只有一個模式,那就是當天屠宰的豬肉當天銷售,這源於國內消費者習慣於購買新鮮的豬肉。而包括火腿、培根在內的肉製品,事實上在整個市場的佔有率不足30%。但從利潤來看,熱鮮肉銷售市場的毛利率偏低,而肉製品的毛利率能達到熱鮮肉的數倍,所以雖然肉質品所佔市場份額偏低,但較高的利潤讓國內的肉製品巨頭在這個領域的競爭非常激烈,雙匯將史密斯菲爾德引入無疑是為在肉質品市場擴充戰力。」馮永輝如是稱。

  目前國內肉製品企業也紛紛啟動國際化戰略,例如去年得利斯就在澳大利亞購買牛肉生產公司,以豐富產品線,尋求利潤的提升,然而與這些肉製品企業將併購公司產品直接引入中國市場不同的是,萬洲國際卻選擇中國本土生產史密斯菲爾德。對此,業內人士表示,這更加有利於史密斯菲爾德品牌肉製品成本的壓縮。市場人士表示,美國目前的生豬價格折合人民幣9.5元/公斤,中國目前為17元/公斤左右。美國豬肉在運到中國市場之後,儘管有運費和關稅的額外成本,豬肉的價格仍低於中國市場的豬肉價格,「國內豬肉成本要高於美國,因此即便從美國進口原材料,中國生產史密斯菲爾德的成本仍低於國內,再加上擁有美國原料和美國品牌,史密斯菲爾德產品在中國面市之時就有了洋品牌的光環」。有業內人士坦言。

  不過,也有質疑聲表示,在收購史密斯菲爾德後,萬洲國際為何不將美國生產的產品直接進口至中國,而是要選擇建廠生產呢?對此,有接近萬洲國際的不具名人士解釋稱,由於美國豬肉市場接近飽和,市場需求疲軟,豬肉價格下跌,史密斯菲爾德的銷售收入和淨利潤均在出現同比下滑,在此情況下,將生產基地轉移至還未飽和的中國市場,更是為了給史密斯菲爾德拓寬市場。

  擬為中國市場「單設產品體系」遭質疑

  對於史密斯菲爾德的肉製品進入中國市場,萬洲國際的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此次在鄭州建設的史密斯菲爾德工廠,主要是針對於國內市場,同時,史密斯菲爾德在中國將單獨制定一套產品體系,並且在價格方面與雙匯原有的產品分出層次,不會出現同質的現象,但目前的實際價格並不方便透露,最終定價是否比雙匯品牌產品高,還要看實際的銷售情況。

  實際上,不論是對於史密斯菲爾德自身而言還是對於萬洲國際來說,實現史密斯菲爾德的中國落地均有著豐富產品線,以新品刺激消費,提升銷售額和利潤的圖謀。然而外來的和尚就真的會念經嗎?對此,中國品牌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認為,史密斯菲爾德在國內市場的前景短期來看並不樂觀。

  「國內肉製品的需求目前出現了兩極化,一方面是大眾消費,大家平時會購買一些火腿腸等作為零食,價格相對來說不會很高,而且口味基本已經固定。另一方面是在高端肉製品領域,消費者選購的品牌基本上已經固定了。在這種情況下,雙匯推出史密斯菲爾德的產品會很尷尬,在高端領域,短時間內無法形成品牌形象;在大眾消費領域,雙匯自己的品牌以及金鑼、雨潤等產品競爭過於激烈,史密斯菲爾德的產品面臨壓力過大。」朱丹蓬表示。

  馮永輝也認為,史密斯菲爾德在國內市場被消費者認知的速度將非常緩慢。「國內高溫、低溫肉製品的市場並不大,但是產品的種類已經相當豐富了,史密斯菲爾德在華的單獨的品牌體系是不為大眾所熟知的。」馮永輝說。對於新產品的預期市場反響,萬洲國際自身也不敢確定。該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新產品是否符合中國消費者的口味,還要看消費者的實際反饋,對於史密斯菲爾德的品牌能否被國內消費者認可,還有待進一步檢驗。

  此外,還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朱丹蓬所提到的國內豬肉消費特點之外,就高端肉製品領域,國內消費者更加信賴原產地的直接進口,而對於在國內消費者心中仍處於陌生階段的史密斯菲爾德而言,打原料進口概念卻在國內生產,相較於純進口,其品牌吸引力仍會大打折扣。

  北京商報記者 錢瑜 孫昊天/文 賈叢叢/漫畫

(責任編輯:韓肖)

相關焦點

  • 史密斯菲爾德創始人曾孫辭職 雙匯稱系個人行為
    距離9月26日雙匯國際控股公司以71億美元成功完成對全球最大的豬肉加工商及生豬養殖商史密斯菲爾德的收購不到一個月,有報導稱,史密斯菲爾德食品宣布,公司創始人曾孫約瑟夫·劉特四世(JosephW.LuterIV)辭去公司董事會執行副總裁職位,辭職於10月11日生效。
  • 雙匯收購史密斯菲爾德獲美政府批准
    新華網華盛頓9月6日電(記者高攀 王宗凱)美國食品公司史密斯菲爾德6日宣布,中國雙匯國際71億美元收購史密斯菲爾德的交易已獲得美國聯邦政府批准。
  • 雙匯收購史密斯菲爾德遭股東狙擊 美參院提食品安全
    美國參議院農業委員會主席也稱「必須考慮中國和雙匯在食品安全上的不良記錄」,卻不提中國的豬肉標準比美國更為嚴格。中國是豬肉最大的消費國,禁止使用萊克多巴胺,而美國則可以廣泛使用。據美國肉類出口協會(U.S. Meat Export Federation)一名發言人說,中國阻止過一些批次的美國豬肉進口到中國,因為這些豬肉中檢測出了萊克多巴胺。而史密斯菲爾德早就開始擴大生產不含萊克多巴胺的豬肉,得以有效地進入不斷增長的中國市場。
  • 雙匯發展高管層急釋改革路線 史密斯菲爾德將成棋子
    另據雙匯發展高管介紹,其也在渠道上加緊布局,未來5年,肉製品業務計劃每年增加網點10萬個以上,到2020年底銷售網絡超過130萬個;生鮮業務計劃每年增加網點1萬家以上,到2020年底銷售網絡超過10萬家。
  • 史密斯菲爾德股東Starboard改變立場 支持雙匯收購
    持有史密斯菲爾德股權的對衝基金Starboard Value LP 此前曾表示,或投票反對雙匯收購史密斯菲爾德。據美國《華爾街日報》9月21日報導, Starboard Value LP改變了之前一直反對雙匯收購史密斯菲爾德的態度。該基金稱,由於沒有替代性收購交易,現在將投票贊成雙匯這筆規模為47億美元的收購交易。
  • 美豬肉企業史密斯菲爾德暴發新冠疫情 為萬洲國際子公司
    4月16日,媒體報導稱,萬洲國際子公司、美國最大豬肉企業史密斯菲爾德食品公司(Smithfield Foods,以下簡稱「史密斯菲爾德」)在南達科他州的一家豬肉加工廠已成為美國最大的單一源頭疫情暴發點,有640多例新冠肺炎病例與其有關。目前,史密斯菲爾德已經暫時關閉該工廠,至於該事件對公司的影響,萬洲國際方面尚未回應。
  • 萬洲國際子公司史密斯菲爾德斥資約10億元收購美國豬肉企業
    萬洲國際子公司史密斯菲爾德斥資約10億元收購美國豬肉企業 澎湃新聞記者 王燦 2016-11-22 12:08 來源:
  • 倫敦博物館將遷往史密斯菲爾德
    英國規劃局已給倫敦博物館(Museum of London)亮綠燈,即將遷往其在史密斯菲爾德(Smithfield) 3.37億英鎊的新家現倫敦博物館英國規劃局已經審批倫敦博物館遷往至西史密斯菲爾德一歷史建築內,其建造價值高達3.37億英鎊。
  • 【人民日報】中國人群精準醫學研究計劃啟動
    記者1月10日從中科院獲悉:該院正式啟動重點部署項目「中國人群精準醫學研究計劃」。由中科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牽頭、多個院所參加的交叉學科團隊將在4年內完成4000名志願者的DNA樣本和多種表現型數據的採集,並對於其中2000人進行深入的精準醫學研究。
  • 史密斯菲爾德一季淨利飆升近5倍 創歷史同期最佳
    美國最大豬肉生產商史密斯菲爾德(Smithfield Foods Inc.)第一季度業績創歷史同期最佳,淨利潤飆升近5倍。新鮮豬肉需求強勁推動其業績大幅攀升。
  • 漲知識|美國即將啟動轉基因強制標識,中國是如何標識的?
    漲知識|美國即將啟動轉基因強制標識,中國是如何標識的? 2018-05-12 19:13 來源:澎湃新聞 作為轉基因作物商業化種植面積最大的國家,美國即將啟動轉基因強制標識
  • 中國進口美國乙烷存變數
    市場分析人士預測,中國一波巨大的乙烯擴能潮即將爆發。然而,由於中美貿易摩擦,生產乙烯重要原料的美國乙烷供應受限,削弱了中國乙烷制乙烯競爭力,為中國乙烯市場帶來了變數。  由於中國烯烴盈利性良好和美國乙烷價格低廉,IHSMarkit估計,當前有10家公司正在中國建設或研究基於來自美國的進口乙烷為原料的裂解項目。
  • 中國首個類金剛石塗層生產基地將啟動
    金屬氣相沉積(超硬塗層)方案的供應商瑞士愛恩邦德(IonBond)將於今年年底,在中國啟動類金剛石塗層(DLC)的生產,以滿足更多高端市場需求。據該公司市場部經理嚴國華介紹,這將是國內**可生產類金剛石塗層的基地。
  • 丹佛斯在華啟動全球領先的生產及研發設施,提升競爭力,支持中國...
    這兩項新設施應用了行業最領先的技術,大幅提升了公司的生產和研發實力,將為其在中國乃至整個亞太地區客戶的業務增長提供更高效的支持,推動中國綠色轉型,彰顯了丹佛斯對中國市場的堅定承諾。「我們今天在這裡共同啟動的兩項設施是中丹雙邊合作的又一裡程碑,將會對中國及其相關行業實現綠色轉型起到有力的推動作用。」
  • 朝鮮稱已新生產用於核武器的原料鈽和高濃縮鈾 或進行第五次核試驗
    (新華社)■朝鮮稱寧邊核設施已新生產用於核武器原料鈽(環球網綜合報導) 「朝鮮欲強行推進第五次核試驗。」多家韓日媒體昨天放出這一火爆消息。它們的判斷依據是,朝鮮原子能研究院接受日媒採訪時表示,已重啟乏燃料再處理作業,寧邊核設施新生產了用於核武器的原料鈽。
  • 中國正式啟動700℃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技術研發計劃
    新華網北京6月24日電(記者王優玲)中國於24日正式啟動700℃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技術研發計劃。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劉鐵男表示,能源行業要樹立高度憂患意識,下大力氣推動科技創新和體制創新,實現能源生產和利用方式的變革,合理控制能源消費總量。國家能源局24日組織召開了國家700℃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技術創新聯盟第一次理事會和技術委員會會議。
  • 口罩原料熔噴無紡布專用PP料緊缺?看中國石化都生產啥高端醫用料
    當前,PPH-Y35X在華中地區已有良好的口碑和市場,滿足了國外公司同類產品質量要求,通過了美國、日本、韓國和歐盟等國家和地區的環保健康認證,並代表中國石化亮相2016年歐洲精細化工展、2017年大阪國際橡塑展。
  • 美將啟動「曼哈頓計劃2.0」,計劃內容曝光,或後悔拒絕中國技術
    五角大樓在1942年美國啟動了「曼哈頓絕密計劃」,該工程集中了當時西方國家最優秀的核科學家,並動員了10萬多人參與,歷時3年耗資20億美元,終於在1945年成功進行了世界首次核爆實驗,這是一個雷厲風行的偉大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