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進口美國乙烷存變數

2020-12-01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市場分析人士預測,中國一波巨大的乙烯擴能潮即將爆發。然而,由於中美貿易摩擦,生產乙烯重要原料的美國乙烷供應受限,削弱了中國乙烷制乙烯競爭力,為中國乙烯市場帶來了變數。


  由於中國烯烴盈利性良好和美國乙烷價格低廉,IHSMarkit估計,當前有10家公司正在中國建設或研究基於來自美國的進口乙烷為原料的裂解項目。這些裝置的合計乙烯產能達到1610萬噸/年,將消費2050萬噸/年的乙烷。


  這10家公司中建設進度最為領先的是新加坡新浦化學公司正在江蘇泰興新建的一套65萬噸/年的裂解裝置,預計2020年投產。該裝置將消費約27萬噸/年美國乙烷。公司已經與英力士公司籤署多年的乙烷供應協議。來自美國的首批乙烷供應即將交付。這也是美國首次向中國出口乙烷。另外一套正在建設中的以美國乙烷為原料的裂解裝置是衛星石化位於江蘇連雲港的裂解裝置。衛星石化計劃在連雲港新建兩套均為125萬噸/年的乙烷裂解裝置。乙烷原料將由衛星石化與EnergyTransferPart?ners的合資公司提供。


  然而,IHSMarkit認為,美國乙烷未來的供應具有不確定性,尤其是在美國第二波乙烷裂解裝置建設熱潮如期推進的情況下。這將給乙烷供應帶來壓力,同時也將提高中國進口商的原料成本。


  IHSMarkit表示,中美之間愈演愈烈的貿易爭端也給中國乙烷裂解項目前景帶來不確定性。雖然乙烷還沒有列入中國關稅清單,但如果加徵關稅,那麼中國乙烷裂解項目的競爭力將顯著下降。IHSMarkit表示:「加徵關稅將令中國很多乙烷裂解項目面臨不確定性。」


  作為反制措施的一部分,中國去年對來自於美國的丙烷加徵25%關稅。如果美中貿易爭端再次升級,新浦化學等企業可能會選擇美國以外地區的丙烷作為裂解原料。這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中國烯烴成本。IHSMarkit預計,如果加徵關稅,中國的乙烷裂解裝置的競爭力將低於石腦油裂解裝置。


  一直以來,中國烯烴產品供應無法滿足國內市場需求。目前,中國已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乙烯生產國。2018年國內乙烯總產能為2600萬噸左右,約佔全球總產能的14%,但仍不能滿足當年4200萬噸的乙烯消費量。


  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中國乙烯生產利潤非常強勁。這刺激資金投向乙烯生產,使大量新建乙烯裝置投建。IHSMarkit估計,2020~2027年,中國將新增逾2700萬噸/年的乙烯裂解產能,另將有600萬噸/年的煤制烯烴和甲醇制烯烴產能陸續投產。(龐簫)


  轉自:中國化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並註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繫: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相關焦點

  • 中國乙烯擴能潮即將爆發,進口美國乙烷存變數
    中國乙烯擴能潮即將爆發,進口美國乙烷存變數 2019-09-16 17: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鐵礦石大宗進口:美國「釜底抽薪」,日本「反客為主」,中國呢?
    這個地球上,曾經有三個國家有過大量進口鐵礦石的經歷,先是美國,然後是日本,目前是我們中國。我們來一起看看,大家都是大量進口鐵礦石的,為什麼境地卻差得那麼多? 一、美國是怎麼進口鐵礦石的? 70年代之前,美國是全球最大的鐵礦石消費國。
  • ...中東局勢再添變數!進口煤相關​政策鬆動,黑色系行情火爆
    近期動力煤消息頻出,距離上次中國和印尼籤訂15億美元煤炭合同不到一周,周二又傳出華南一些港口進口煤加速放行的消息。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放行不僅指引了快速申報審批的內容,還備註了終端地不受華南當地限制的描述,今年一直以來的進口煤限制異地報關的條令在年底鬆動。
  • 中國10月份進口美國大豆同比大增約200%
    ,中國10月份進口美國大豆同比暴增近200%與前兩個季度積壓的進口需求得到釋放及另一主要大豆出口國巴西受拉尼娜天氣影響有關。拜登上臺之後,中國從美國進口的大豆或有增加的可能。  據中國海關總署本周公布的數據顯示,10月份中國從美國進口340萬噸大豆,較去年同期的114.7萬噸大增196.4%。中國10月一共進口869萬噸大豆,較去年同期增加41%。
  • 中國將向原產於美國的進口正丙醇實施臨時反補貼措施
    本報記者 裴昱 北京報導中國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正丙醇雙反調查可謂「一波三折」,在宣布雙反調查延期一個多月後,中國商務部宣布自9月9日起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正丙醇實施臨時反補貼措施。而在延期之前5天,中國商務部才剛作出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正丙醇作出反傾銷調查初步裁定。這一調查涉及到陶氏化學、歐季亞等美國知名公司。
  • 圖解|中國將恢復進口美國牛肉,你之前吃的洋牛肉都是哪兒的
    據路透社報導,中美兩國已於近日敲定恢復美國對華出口牛肉的最終細節,預計將於7月16日前恢復牛肉進口。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美國在2003年之前曾是中國主要的牛肉供給國之一。在美國牛肉對華出口遭禁後,中國進口的牛肉都是從哪兒來的?
  • 中國石油進口與南海
    中國石油、天然氣進口來源分布圖示。地圖上的國境當然不是中國官方認可的,比如說,阿克賽欽被標到印度去了,但不影響對石油進口來源的示意。有點不解的是,管道的輸油能力相對於總需求來說很低,哈薩克、俄羅斯和緬甸都只有不到1%,大頭還是海運,包括俄羅斯遠東(15%)。
  • 中國在氦氣上95%都依賴進口,技術上再次打破美國的壟斷
    經常有人說中國為什麼不用稀土來卡美國的脖子呢?加入就算中國能用稀土卡美國的脖子,那麼美國反過來也很有可能用氦氣來卡中國的脖子。 2017年中國進口氦氣為3587噸,而2018年進口量就達到了4126噸增長了15%,不僅進口需求在增加,進口的價格整體也在不斷上升,2018年上半年中國進口氦氣均價為48.9
  • 美國豬肉6元一斤,中國為什麼不進口?這才是真相……
    美國豬肉不到6元一斤的價格,再回頭看咱們國內已經將近35元一斤的豬肉價格,我們不禁要想,既然美國豬肉那麼便宜,國內豬肉又貴又少,為什麼不考慮進口呢? 帶著疑問,咱們先來說說我國的豬肉市場。咱們國內每年豬肉的消費量在5400~5600萬噸,佔到全世界豬肉消費量的60%以上。國內消費豬肉佔到肉類的3/4,從數據上可以看到國內人們對豬肉的需求量如何了。
  • 美國疫情這麼嚴重,為什麼我們還要進口美國豬肉?
    5月份曾有新聞報導稱,我國決定擴大對美國的豬肉進口,向美國下了4萬噸豬肉的訂單。當時消息一出,很多人都有點難以理解,明明美國疫情如此嚴重,我們還進口豬肉,就不怕美國病毒通過豬肉傳入我國嗎?其實,之所以前段時間會從美國大量進口豬肉,是源於疫情爆發之前的協議承諾。
  • 中國原油進口創新高 美國巴肯頁巖油改變全球格局
    2016年,中國進口原油38101萬噸,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13.6%;而7月底,中石油官方微博上發布了一組引人深思的數據:中國上半年進口原油2.12億噸,同比增長13.8%;進口鐵砂礦5.39億噸,同比增長9.3%。
  • 評論丨全世界都在「圍觀」這件事 給「最醜陋」美國大選再添變數?
    在這緊要關口,美國聯邦調查局突然拋出重磅炸彈,宣布重啟「郵件門」調查,讓選情再添變數——雖然目前調查還沒有進展,但事件對於希拉蕊選情的影響已經顯現,美國廣播公司和《華盛頓郵報》30日公布的一份聯合調查結果顯示,希拉蕊領先川普的優勢正逐步縮小,僅僅領先1%。而不支持希拉蕊和川普的比率,目前都超過了50%,不支持川普的比率甚至超過60%。
  • 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意義何在
    潛河流韻  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舉辦,就是為了擴大我國從包括美國在內的其它各國的進口。  儲著勝  經過緊張籌備,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將於11月5日到10日在上海舉行。此次博覽會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去年5月14日舉行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正式宣布舉辦的。
  • 美國對進口洗衣機等徵重稅或引發貿易戰
    據外媒報導,美國貿易代表羅伯特•希特萊澤22日表示,川普已批准對進口大型家用洗衣機及進口太陽能電池與電池板徵收保護性關稅的建議,這一消息引發多國關注。分析認為,這表明川普將承諾已久的「美國優先」貿易政策進一步付諸實施。有市場人士批評稱,此舉或引發貿易戰風險。
  • 中國延期原產美國進口正丙醇雙反調查 陶氏等多產品須繳納保證金
    來源:中國經營網原標題:中國延期原產於美國進口正丙醇雙反調查 陶氏化學等產品仍須繳納超200%保證金本報記者 裴昱 北京報導剛作出初步裁定的原產於美國的進口正丙醇反傾銷調查,5天後又被做出延期處理。來自中國商務部的消息顯示,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正丙醇的反傾銷反補貼調查(以下簡稱「雙反調查」)延期6個月,調查將繼續進行。
  • 中國進口沙特石油,無需假裝冤大頭
    中國從沙特進口原油為什麼要漲價?中國並沒有「被漲價」,而是從沙特進口的原油從95折變成了99折 2014年,美國頁巖油氣開採技術成熟,成本降低,頁巖石油產量大增,各產油國也面臨產能過剩危機。
  • 重要:美國低蛋白乳清粉可食品進口;海關禁止進口印度豬肉產品
    2020年1月16日中美貿易達成協議,規定中國允許美國乳滲透物粉進口;若中國制定乳滲透物粉新標準,應向世貿組織通報標準草案等。目前,低蛋白乳清粉2018年在全世界的總產量為88.6萬噸,其中60%由美國生產。此標準公布意味著美國低蛋白乳清粉可能被快速進口。
  • 2020年倒計時,人民幣還有多少變數?
    美國國際收支長期處於「經常項目逆差+金融項目順差」的組合模式,雖然美元出口是美國貿易逆差的最大原因,但從匯率對進出口影響的「J曲線」影響效應而言,美元長期升值會進一步加劇貿易逆差,這是美國不願意看到的。D. 來自於其他貨幣的挑戰。
  • 中國進口地板風雲20年 歐洲進口地板市場前景可觀
    中國進口地板風雲20年 | 行業縮影:金鋼鉑林致力中國地板行業前行近日,中美貿易摩擦升級。美國政府宣布,自2019年5月10日起,對從中國進口的2000億美元清單商品加徵的關稅稅率由10%提高到25%。
  • 據中新網,美國商務部部長羅斯5日宣布,終裁從中國和越南進口的工具...
    據中新網,美國商務部部長羅斯5日宣布,終裁從中國和越南進口的工具箱和工具櫃存在傾銷行為。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在5月份也做出肯定性終裁,美國將正式對上述產品徵反傾銷關稅。美國商務部數據顯示,2016年美國從中國進口的工具箱產品金額約為2.3億美元,從越南進口的相關產品金額約為7700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