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曾有新聞報導稱,我國決定擴大對美國的豬肉進口,向美國下了4萬噸豬肉的訂單。當時消息一出,很多人都有點難以理解,明明美國疫情如此嚴重,我們還進口豬肉,就不怕美國病毒通過豬肉傳入我國嗎?
而最近,又從北京三文魚案板中檢測出新冠病毒的事情一出來,更是人心惶惶,市場上那些美國豬肉會不會有問題?
其實,之所以前段時間會從美國大量進口豬肉,是源於疫情爆發之前的協議承諾。
事情是在1月15日定下的,當時為了解決雙方的貿易摩擦,中美進行了貿易磋商,磋商結果中有一項就是中國要擴大從美國進口豬肉、禽肉。
再加上由於前年的豬瘟事件,中國國內的豬肉價格一直居高不下,從美國進口豬肉也有利於緩解國內的豬肉價格問題,所以這事兒就這麼定了下來。
從美國進口豬肉確實是有一定的好處的,相信大家這段時間也有切身體會,市場上的豬肉價格確實降了下來,雖然跟豬瘟發生之前還是沒法比,但已經比之前動輒40塊一斤要好很多了。
但同時,確實也帶來了一些安全隱患,理論上來說,新冠病毒在低溫下生存能力極強,再加上美國是世界第一疫區,如果檢驗檢疫不嚴格,確實是有可能把病毒帶進來。
從美國進口豬肉,是國家從大局出發考慮的宏觀戰略,我們應該支持,但具體到個人身上,也有自己的擔憂,有抵制美國豬肉的權力和自由,反正海棠個人在知情的情況下,是絕對不會買美國豬肉的。
撰文:臥聞海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