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點齒蟾,也叫棒頭魚或透明魚。常生活於山澗溶洞內及住宅附近,其生存的海拔範圍為900至1900米。稀有兩棲動物,後肢較短,具鏟形的凸出物,可用於挖掘;夜間活動,白天及長期乾旱時躲藏於洞穴中。卵和蝌蚪在水域存活,幼體是透明的蝌蚪,以水藻等為食,經1~2年完成變態,成為一隻色彩斑斕的紅點齒蟾成體;是生長在有流水的溶洞內的水生動物。
你確定你是賴格寶?長得這麼萌,你家人知道嗎?
金黃色透明見內臟的小魚,體內發著暗藍的螢光,體長約十幾釐米,長尾、無腳爪。
長得這麼萌萌噠,人家感覺好害羞~~
即將完成變態的幼蟾,體背面為深紫色,腋腺及股後呈紅色,體側的疣為淡黃色,已具備了成體的主要特徵。
還以為是兩個物種,沒想到竟然是兄弟……
曾在1956年,著名的兩棲動物學家劉承釗教授就在南川縣大河壩線米洞中發現該物種。它是目前已知的唯一一種蝌蚪在洞穴中生活的蛙類,特產於包括金佛山在內的渝東鄂西地區,為研究喀斯特溶洞地質演化歷史、溶洞穴居的珍稀生物的生長和繁殖提供了真實樣本。
是不是沒吃飽?感覺被餓瘦了……
重慶是該種最早的發現地,除南川以外,在巴南、萬盛、萬州、黔江、豐都、武隆、奉節、石柱、酉陽等地均發現有該種分布。除此之外,重慶還是紅點齒蟾的分布中心地區。
長大後的你,怎麼從白天鵝變成了醜小鴨?
找好食材,酒店換新菜掃一掃二維碼加我微信!
點擊下方「原文閱讀」免費求職招聘 個人秀場 菜品分享 歡迎你來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