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鵝吃的「透明魚」上了餐桌 從前並不受歡迎

2020-11-24 東南網廈門頻道

  南極冰魚未煮時,是半透明的。

  餐廳加工後的南極冰魚。

廈門晚報訊(文/圖 記者 廖可 實習生 楊宇瀟)周末,又是吃貨們覓食的好時光。昨天,市民吳先生在餐廳用餐時,吃到了一種奇怪的魚。他撥打本報市民熱線說,這種魚沒煮熟時,是半透明的,餐廳廚師說這是企鵝吃的魚。他驚嘆:「沒想到連企鵝吃的東西都被搬上餐桌了!」

記者來到吳先生用餐的餐廳,其推薦菜品就是吳先生吃到的「怪魚」,名為南極冰魚。餐廳的料理長杜康說,這道菜品是一年前引進的,很受歡迎。杜康認為,南極冰魚生活在南極這樣較無汙染的環境裡,口感緊實且水分充盈,煮熟了也稱「透明魚」。

記者諮詢了大連聖亞海洋世界的工作人員。據介紹,其極地館裡養有南極企鵝,南極冰魚就是南極企鵝的食物之一。這種魚營養價值高,體內富含DHA,鈣質含量豐富,但不含血紅素,因此通體白皙,有的會半透明。不過,南極企鵝更多是以南極磷蝦作為飼料。

杜康介紹,近年來,南極磷蝦也受到食客的追捧。南極磷蝦長得像蝦,不過不是蝦,是一種無脊椎動物。這種蝦活著的時候,通體透明,頭大身小,雖然肉少但營養價值高。杜康說,南極磷蝦被更多人知道,因此餐廳也會把它做成菜。

目前,南極冰魚和南極磷蝦在一些進口超市有售,前者70元/斤左右,後者40元/斤左右。

相關新聞】

以前不受歡迎的魚 現在卻賣得很好

如果說「企鵝食物」有點遠,一些現在經常吃的魚,以前也是不受歡迎的。

昨天上午,江頭市場的水產區人流如織。魚販陳先生的魚有些是人工養殖、品相良好的較大型淡水魚,有些是野生、品相不一的中小型海魚。陳先生說,賣得好的是中小型海魚,「人們喜歡野生的」。

陳先生已經從事販魚生意20多年了,如今已不再下海打漁,只是從中埔購進貨源。說起市民現在的偏好,陳先生感慨:「以前只有我們漁民知道這些是什麼魚,其他人都直接叫雜魚,也沒什麼人吃,因為上不了臺面。」

陳先生介紹了幾種以前城裡人不怎麼吃的雜魚,主要有絲丁魚、半邊魚、金線魚、巴浪魚和雞公魚等。「這些魚老廈門多少知道一些,但以前只有漁民喜歡吃,醬油水煮一下非常鮮,我們當時在船上幾乎每餐都這麼吃。」據說,巴浪魚以前是被拿去餵養殖的淡水魚。「這種魚無法人工養殖,只能靠捕撈,肉少味道怪,不受歡迎。但這幾年,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因為這種魚汙染較少。以前說吃起來怪,現在叫味道獨特,有些人覺得很有廈門風味呢。」

【連結】

野菜上餐桌

老鄉很驚訝

除了水產品外,餐桌上也多了不少以前市民不吃的菜。市民溫女士家的晚餐中,就有西洋菜和枸杞葉。

溫女士的老家在龍巖鄉下,小時候經常採摘野菜。溫女士搬到廈門後,驚訝地發現很多野菜被擺上餐桌,常見的有白蘿蔔葉、地瓜葉、蕨菜、馬齒莧、南瓜葉等。白蘿蔔葉以前用來餵兔子,甚至直接丟棄;地瓜葉、南瓜葉和蕨菜一般用來餵豬;枸杞葉和西洋菜屬於野菜。

當年在老家,溫女士經常在河道的淤泥裡採西洋菜和蕨菜。春天河水泛濫,夏天偶爾乾涸,河床上到處都是野菜,村民採集後,用沸水反覆燙煮,全部送去餵豬。「我到廈門後,看到超市賣這些菜,我還拍照給老家的親戚看,他們都驚訝得不得了。」溫女士說。

相關焦點

  • 企鵝吃的「透明魚」被搬上了餐桌 70元左右每斤
    昨天,市民吳先生在餐廳用餐時,吃到了一種奇怪的魚。他撥打本報市民熱線5589999說,這種魚沒煮熟時,是半透明的,餐廳廚師說這是企鵝吃的魚。他驚嘆:「沒想到連企鵝吃的東西都被搬上餐桌了!」 記者來到吳先生用餐的餐廳,其推薦菜品就是吳先生吃到的「怪魚」,名為南極冰魚。餐廳的料理長杜康說,這道菜品是一年前引進的,很受歡迎。
  • 餐桌上的美味魚類,因無刺而廣受歡迎,鱸魚的功效和禁忌有哪些?
    提到吃魚,很多人在第一時間就會想到兩個字「麻煩」,這是因為在吃魚時我們不得不小心翼翼,以免吞進魚刺卡住喉嚨。不過,雖然吃魚時,我們必須要做到小心謹慎,但是因為魚類中富含膠原蛋白,能夠使肌膚潤澤光滑,因此還是有許多人非常喜歡吃魚。
  • 宜賓居然發現「透明魚」,你見過嗎?
    入洞步行約200m,小溪水流變緩、水面變寬、水深約0.3m-1.2m,「透明魚」開始出現,沿洞而下,溪流中均有「透明魚」存在,粗略估計至少五十隻以上。圖2 烏魚洞內巖層平緩透明魚「透明魚」喜歡隱蔽在淤泥洞(圖3)或巖縫中(圖4),用電筒直射無反應
  • 不是所有入侵生物都能吃,這幾樣上餐桌,你敢吃嗎?
    小龍蝦是中國處理入侵生物的典型案例,但其實我國不只有小龍蝦一種外來生物入侵,也不是所有的入侵生物都能和小龍蝦一直被搬上餐桌。就比如說這幾樣,基本上你都不敢吃,也的確都不能吃。第一個要講的是福壽螺,其實田螺是夏天夜市上常見的菜品之一,配上幾串燒烤和啤酒十分美味
  • 男子海裡發現「透明魚」,專家看後震驚:趕緊放生,這不是魚!
    說起吃海鮮,其實我們南方人還是愛吃魚比較多點,魚類不但營養豐富,而且蛋白質極高,但是你們知道嗎,其實我們和魚類還有這密不可分的一種親緣關係的,因為我們是同一個祖先,魚類不僅可供人食用,還是貓咪們喜歡的美食喲,金魚大家都知道那是給我們欣賞的,飛魚呢那是艦上飛彈研發的一種模型,魚類吞食海洋中的浮遊生物和殘渣
  • 神奇的「透明魚」,好看不能吃
    紅點齒蟾,也叫棒頭魚或透明魚。
  • 扈學秋散文:冬季餐桌上的一塊西瓜
    冬季餐桌上的一塊西瓜小寒節氣剛剛來到,又一股寒冷的空氣跟著小寒節氣來到了齊魯大地,據新聞媒體上說,這是七十年來最冷的一次,就連很少遭受嚴寒摧殘的魯西平原上的千年古城----聊城,一個有情懷有溫度的小城市,據說溫度都能達到零下十八度,可見這次的冷空氣真的來者不善。
  • 馬來西亞水族館舉行「透明魚」展 魚軟骨被染色
    當地時間2019年1月30日,馬來西亞吉隆坡,吉隆坡城中城水族館(Aquaria KLCC)舉行「透明魚」展,水族館利用酶將魚的肌肉組織透明化,用特殊化學物質將魚的軟骨染色。  當地時間2019年1月30日,馬來西亞吉隆坡,吉隆坡城中城水族館(Aquaria KLCC)舉行「透明魚」展,水族館利用酶將魚的肌肉組織透明化,用特殊化學物質將魚的軟骨染色。 當地時間2019年1月30日,馬來西亞吉隆坡,吉隆坡城中城水族館(Aquaria KLCC)舉行「透明魚」展,水族館利用酶將魚的肌肉組織透明化,用特殊化學物質將魚的軟骨染色。
  • 那些外來物種本想入侵中國,沒想到成餐桌上的美食,從此失去尊嚴
    在中國人眼中許多的外來物種都能夠成為餐桌上的美食,今天我們就來一同盤點一下那些曾經入侵中國的外來物種,最終它們的下場如何。,所以在餐桌上很不討人喜歡,沒想到它在來中國之後又成為了一道餐桌上的美食,其中最著名的應該就是紅燒鯉魚了,想起來就流口水。
  • 狸貓、蝗蟲、牛蛙日本餐桌上的動物也不少
    作為「徹底的食魚民族」,除了稀奇古怪的各種魚類,日本人還吃鯨魚,吃法上更是豐富多彩。其實除了魚和雞鴨豬牛等常見的肉類,日本人餐桌上的動物也十分豐富,甚至有我們很難想像的腥臭的狸貓。雖然不及我們廣東人蛇蟲鼠蟻無所不吃,日本人的葷食也並不單調。日本飲食文化研究專家石毛直道出版《日本的餐桌》一書,講述日本人餐桌上的另類風景。  狸貓在中國文化中,是有些詭異和狡詐的小動物。
  • 潛水員發現「透明魚」,了解真實身份後,將其放回海洋!
    潛水員發現「透明魚」,了解真實身份後,將其放回海洋!曾經有一位男子在海底潛水時,發現了一種神秘的生物,它就是翻車魚。與其它的魚類不同的是,翻車魚非常痴傻,當時他正好看到有一隻海獅在啃食著翻車魚的身體,它沒有任何一絲掙扎的意識,有可能翻車魚已經死了。
  • 袋鼠肉將上中國餐桌 吃「鼠」應人性化可持續
    蔣林:可以吃,在澳大利亞超市和豬肉一樣常見,但據說味道不怎麼樣,肉質很硬,羶味很重。以中國人的口味來說,需要進行特殊烹製才行。不然光是聞著味道都會敬而遠之。  預料會在中國受歡迎  鄭佳文:雖然袋鼠肉原本的味道不怎麼樣,但我覺得在中國會受到歡迎。
  • 野菜不能亂吃,1種野菜被列入致癌「黑名單」,別出現在餐桌上了
    隨著人們養生意識的提高,野菜已經成為人們餐桌上的常見食材,尤其是到了春暖花開的季節,路邊野菜生長繁盛,趁著野菜還很嫩,大爺大媽們紛紛出動,來到路邊田間開始摘野菜,我家裡的老人也是如此,吃野菜的習慣從我很小就已經成為傳統。
  • 為什麼北極熊不吃企鵝?
    先來看北極熊和企鵝的特徵:首先看看北極熊,熊屬熊科,肉食目,是地球上最大的肉食動物,我們把它叫做白熊。視與聽與人相似,嗅覺超靈敏,跑得超快。大部分生活在北極北冰洋附近。大型、重且多食肉類的哺乳動物。由此可以看出,即使北極熊和企鵝再精湛的遊泳技術,再快的速度,再遠的距離,分屬於企鵝和北極熊南北兩部分,也是毫無交集的。而且從動物的特性來看,北極熊絕對是吃了厚厚的肉和美味的企鵝,只是苦於根本看不到企鵝。那是不可能的事。
  • 北極曾經也有「企鵝」,只不過被人類給吃沒了
    相信許多的人在原來都有著這樣一個疑問,那就是為什麼南極和北極的氣候條件都差不多,只有南極才存在著企鵝,而北極就沒有呢?而在這裡,小編就告訴大家,這個問題的答案就是北極的企鵝被我們人類給吃光了。小編沒有開玩笑,曾經的北極真的有一種非常像企鵝的鳥類,而它就是大海雀,下面就讓我來看一下這個動物吧。
  • 「小鴿子」大產業:「世界客都」深山肉鴿飛上大灣區餐桌
    (中國減貧故事)「小鴿子」大產業:「世界客都」深山肉鴿飛上大灣區餐桌  中新社梅州12月2日電 題:「小鴿子」大產業:「世界客都」深山肉鴿飛上大灣區餐桌  作者 蔡敏婕  荒山上蓋大棚、搭鴿舍、養肉鴿,再通過數字平臺監測和品質篩選,深山裡的肉鴿「飛」上粵港澳大灣區居民的餐桌。
  • 中國古代吃什麼肉,為什麼豬肉會逆襲成為我們餐桌上的主流肉食?
    為什麼外國人多吃的是牛羊肉,而我們的主食肉類是豬肉呢?其實,豬肉成為中國的主食肉類的歷史非常短,以前我們主要吃的也是牛羊肉!中國古代並不常吃豬肉?是不是覺得外國人主要吃牛羊肉,而我們一直都是吃豬肉多?這你就錯了,其實豬肉成為主流肉食的歷史很短,中國古代也主要以羊肉為肉食。
  • 北極熊在冰洋上捕獵企鵝!
    從此,北極熊「王子」與南極企鵝「灰姑娘」的故事版本將改成……?它們和諧地生活在一起還是相互殘殺呢?小夥伴們,是不是都哭得稀裡譁啦的啦?▲編者註:南極大陸是世界上最為寒冷的地區,年平均氣溫為零下25度,其平均氣溫比北極要低20度。
  • 中午的辣椒醬突然不香了 企鵝能吃辣椒嗎?
    那麼企鵝能吃辣椒嗎?根據此前的研究,愛吃魚的企鵝其實並不知道魚的鮮美。人和許多動物的基本味覺有五種:酸、甜、苦、鹹、鮮。但對企鵝而言,食物就只有酸和鹹兩種味道,因為它們早在2000萬年前就已經失去了甜、苦和鮮的基本味覺。
  • 迷你世界企鵝喜歡吃什麼 迷你世界企鵝喜愛食物一覽
    迷你世界企鵝喜歡吃什麼 迷你世界企鵝喜愛食物一覽時間:2018-09-15 16:0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迷你世界企鵝喜歡吃什麼 迷你世界企鵝喜愛食物一覽 迷你世界企鵝喜愛食物 企鵝喜歡吃可可豆 可可豆獲得方法: 可可豆可以通過打破陶罐、地牢寶箱獲得,也可直接將可可豆種在叢林木上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