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爾尼諾預期升溫,近日商品期貨應聲大漲,而A股市場上,相關概念股如南寧糖業近日也出現炒作。另據上證報消息,從南亞的印度到東南亞的馬來西亞和菲律賓,目前都在著手應對可能出現的超強厄爾尼諾現象。作為一種極端氣候模式的代名詞,該現象常使糧食市場措手不及並助推大宗商品價格。投資機會方面,券商普遍認為農產品和基本金屬有布局機會。
【厄爾尼諾科譜】
厄爾尼諾暖流是太平洋一種反常的自然現象,在南美洲西海岸、南太平洋東部,自南向北流動著一股著名的秘魯寒流。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正是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海域水溫普遍升高,向東流動的赤道暖流得到加強。恰逢此時,全球的氣壓帶和風帶向南移動,東北信風越過赤道受到南半球自偏向力的作用,向左偏轉成西北季風。西北季風不但消弱了秘魯西海岸的離岸風——東南信風,使秘魯寒流冷水上泛減弱甚至消失,而且吹拂著水溫較高的赤道暖流南下,使秘魯寒流的水溫反常升高。這股悄然而至、不固定的洋流被稱之為「厄爾尼諾暖流」。
厄爾尼諾是一種周期性的自然現象,大約每隔7年出現一次。在厄爾尼諾年,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南亞次大陸和巴西東北部均出現乾旱,而從赤道中太平洋到南美西岸則多雨。而總部位於日內瓦的世界氣象組織2014年4月15日發布新聞公報稱,鑑於太平洋赤道海域海水溫度已達到出現厄爾尼諾前兆的程度,今年中期可能出現厄爾尼諾現象。
一般氣象部門通過監測赤道太平洋中東部的nino3.4海區水溫來判斷是否發生厄爾尼諾事件,當nino3.4海區水溫距平3個月滑動平均值連續5個月大於0.5℃,則定義為一次厄爾尼諾事件。自1980年以來總共發生了9次厄爾尼諾事件,其中2次強厄爾尼諾事件,5次中等,2次較弱。當前SST指數已經開始回升,SOI指數已經處於-14左右,大多數模型的預報結果表明,今年夏季厄爾尼諾發生概率接近60%。
【影響及投資機會】
從品種上來看,厄爾尼諾可能導致巴西、印度的蔗糖減產,東南亞的橡膠及棕櫚油減產,阿根廷大豆增產、澳大利亞的小麥減產。從價格來看,將會導致全球白糖、棕櫚油、橡膠、小麥價格上漲,導致阿根廷大豆價格下降。
銀河證券建議積極關注厄爾尼諾帶來的主題性投資機會。主要受益標的:製糖類企業--中糧屯河、南寧糖業、保齡寶;油脂類企業-東凌糧油;橡膠類企業-海南橡膠。
此外,海通證券認為,厄爾尼諾現象逼近,從主要礦產國的優勢品種看,鋰、銅、錫、銀、鋅和鎳這6個品種可能成為主要的供給衝擊對象,價格有望受此預期提振。
厄爾尼諾形成機制及對農產品影響
來源: 興業證券撰寫時間: 2014-06-06
沃克循環與厄爾尼諾-拉尼娜。受地球自轉和東西太平洋海面溫差影響,太平洋洋流與表面氣流形成沃克循環。當東西太平洋海面溫差出現異常,沃克循環減弱形成厄爾尼諾,增強則形成拉尼娜。厄爾尼諾會導致太平洋沿岸的氣溫和水平衡發生異常,對農作物產量造成重大影響。
目前氣象預測今年發生厄爾尼諾的概率較大。海洋尼諾指數ONI持續五個月以上大於等於閥值 0.5℃時,則定義為一次厄爾尼諾事件。從目前海水表面溫度(SST)、南方濤動指數(SOI)及NOAA的氣象預測來看,今年7月發生厄爾尼諾的概率高達70%。
厄爾尼諾對農產品產量影響。1)大豆:厄爾尼諾會造成南北美大豆主產區大豆灌漿期降雨量增加,有利於大豆豐產;歷史數據顯示歷次厄爾尼諾都對大豆生產有正面作用,在南美大豆豐產及大豆庫銷比處於歷史新高的情況下,豆類價格有望回落,從而利好國內養殖企業。
2)白糖:厄爾尼諾對巴西糖單產並無顯著影響,但歷次厄爾尼諾對全球第二大糖產國印度的糖單產影響顯著,且會連續影響兩個榨季。但09年糖價暴漲疊加了08年以來糖周期性減少的影響;在13/14榨季糖產量居於歷史高位附近且全球庫銷比居於歷史高位的情況下,厄爾尼諾將主要影響14/15榨季糖產量,對年內糖價影響不大;南寧糖業等製糖企業的受益程度也有限。
3)小麥:厄爾尼諾會引起全球第三大小麥出口國在小麥灌漿期發生乾旱,歷次厄爾尼諾時間均對澳大利亞小麥單產有顯著影響。04、09年單產僅正常年份的50%。09年國際小麥期貨價格暴漲疊加了小麥產量周期性減少的影響,在今年小麥全球庫銷比居於歷史高位的情況下,預計厄爾尼諾引起的減產對價格影響較小;對國內產量幾乎無影響。
4)棕櫚油:歷次厄爾尼諾均會影響棕櫚的出油率,且作為小眾品種,歷次棕櫚油價格均在隨厄爾尼諾峰值期上漲,雖然其對產量的影響會滯後。
5)橡膠:09年厄爾尼諾導致主產國印度尼西亞單產下降9%,對其他主產國影響不明顯。但09年價格上漲主要緣於三方橡膠減產委員會削減橡膠出口影響(出口削減量多於印尼橡膠減產量),厄爾尼諾難對整體供給產生較大影響;因此對海南橡膠的利好程度有限。
厄爾尼諾對農作物影響的統計與分析
來源: 海通證券撰寫時間: 2014-06-12
我們根據歷史厄爾尼諾年份的數據統計,分析了經濟作物、農作物以及水產品的量價波動規律,希望能夠窺得先機,挖掘投資機會,特別關注由於國外量減價增,導致國內量穩價增的主題性投資機會。
ONI指數18個月首次轉正,可能年底達到最值,屆時厄爾尼諾最嚴重:根據NOAA(NotionalWeatherService)數據顯示,2014年5月份全球厄爾尼諾指數為0.15,近幾個月來逐漸回歸零點並轉正。ONI指數越高厄爾尼諾現象越明顯,越低拉尼娜現象越明顯。按照往年經驗反饋,一般從零點至厄爾尼諾指數最值需要約半年左右時間,所以如果世界氣象組織等機構的預測報告準確,那麼厄爾尼諾現象將會於今年年底附近達到較嚴重水平。
經濟作物整體受厄爾尼諾影響減產嚴重,產量的波動帶動價格大起大落:如果厄爾尼諾來襲,1)糖—美國和歐盟27國甜菜糖產量會顯著下滑;四大蔗糖產國巴西、印度、中國和泰國會大幅減產,印度最為嚴重。全球糖市很可能加速供應短缺,原糖現貨價格上演大反彈。2)咖啡—美洲的巴西和哥倫比亞大陸因洪澇災害很可能大幅度減產;東南亞的越南、印尼和印度等因氣候乾旱產量增速會下滑。3)棕櫚油—受印尼和馬來西亞壟斷,產量的小幅度波動總能夠帶來價格的大幅度攀升,持續時間往往長達兩年。4)棉花—棉花喜好穩定氣溫,伴隨厄爾尼諾的拉尼娜危害同樣嚴重,價格波動持續時間可能長達兩到三年。
厄爾尼諾總能帶動農作物價格上漲,但對於產量的影響悲喜交加,小麥通常大幅減產,大豆往往大幅增產,大米和玉米產量波動比較溫和:如果厄爾尼諾來襲,1)大米-產量增速會有下滑,但很可能還能維持正增長,增速下滑結合其他若干因素會推動價格攀升。2)小麥—歐盟27國、美國和加拿大的減產非常明顯;而中國、印度和俄羅斯次年的減產頻率較高。因此全球小麥產量增速可能連續兩年乏力。3)玉米—產量波動比較溫和,沒有規律性的同比下滑現象,糧食期貨投資行為很可能帶動現貨價格上漲。4)大豆—厄爾尼諾通常下半年來襲,剛好是大豆最需要水量的時候,美洲沿岸降水量大幅增加,往往提振美國、巴西和阿根廷的大豆產量,帶動全球大豆增產。
海水魚價帶動淡水魚價波動,廠商惜售加劇魚粉價格上漲:1)海水魚類受厄爾尼諾影響顯著,伴隨著國內產量以及進口量的萎靡,海水魚類PPI在厄爾尼諾年份往往帶動淡水魚類PPI大幅走高。2)魚粉受秘魯與智利壟斷,厄爾尼諾年份大幅減產,再加上廠商的惜售現象,長期依賴進口的國內魚粉價格增幅非常大,個別年份近乎翻倍。國內水產飼料廠商與大供應商聯盟,同時結合現貨和期貨套期保值控制成本。
投資建議:經濟作物中,建議積極關注糖價可能短缺帶來的主題性投資機會;農作物中,關注國內大米和玉米產量溫和價格上漲帶來的投資機會;水產品中,關注魚價上漲帶來的投資機會。
風險提示:厄爾尼諾沒有出現,對作物影響是從概率角度統計,未必與預期吻合。
「火爐」再燃厄爾尼諾預期
步入6月,國內各地普陷高溫,國際市場對於厄爾尼諾現象臨近的憂慮加深。據道瓊6月2日消息,《油世界》近日稱,氣象預報機構預期今年下半年出現厄爾尼諾現象的可能性為65%-80%。美國生活科學網站報導日前報導稱,追蹤大平洋氣候循環的科學家們非常確定厄爾尼諾正在逐漸發生。此外,研究人員表示,國際上預測厄爾尼諾現象的八個氣候模型中有七個模型顯示赤道太平洋地區有可能在北半球的秋季形成厄爾尼諾現象,至少有70%的概率在2014年發生厄爾尼諾現象,有可能在7月發端。
歷史經驗顯示,厄爾尼諾衝擊最明顯的是咖啡、可可等價格,其次是橡膠、棕櫚油和糖(甘蔗),小麥、玉米也可能受到波及。此外,由於有色金屬大國(如澳大利亞、智利等)也可能因洪水或乾旱導致礦業受影響,鎳、銅、錫等金屬礦產供應可能面臨風險。
從大宗商品過去5個交易日的走勢看,美燕麥上周大漲6.47%,可可、豆粕、美豆周漲幅分別為1.39%、1.05%和0.64%,其中美豆和豆粕1月底以來的漲幅則分別高達18.04%和12.9%,可可價格5月12日以來就上漲了6.78%。從基本金屬來看,隔夜倫銅、倫鋁、倫鋅等價格漲幅均超過1%。
分析人士認為,未來6個月可能出現的厄爾尼諾天氣現象可能會繼續衝擊農產品和部分金屬生產,推高價格。A股上市公司中,農產品相關公司包括中糧屯河、南寧糖業等,基本金屬相關公司包括吉恩鎳業、華澤鈷鎳、銅陵有色等。(中國證券報)
厄爾尼諾登場機率顯著攀升
氣象機構再度提高今夏厄爾尼諾現象出現的概率。美國國家氣象局下屬氣象預測中心日前在其月度展望中稱,北半球夏季出現厄爾尼諾天氣現象的機率從65%提升至70%,秋季及冬季出現厄爾尼諾天氣現象的機率為80%,這也是該機構迄今為止對厄爾尼諾天氣發出的最強預報。澳大利亞氣象局6月10日表示,預計厄爾尼諾現象將於2014年8月出現,2014年出現厄爾尼諾現象的機率已經達到了70%。
分析人士認為,厄爾尼諾現象一旦發生,甘蔗、橡膠受到的供應衝擊將最為明顯。據悉,即將到來的厄爾尼諾氣候可能將削減印度季風降雨量,繼而打擊糖產量,如2010年印度甘蔗產量就下滑18%,從1700萬噸降至1400萬噸。巴西糖及乙醇生產商方面日前亦表示,巴西甘蔗主產區出現的乾旱天氣或導致其甘蔗產量較去年減少至少10%。
厄爾尼諾對橡膠產量的影響也頗為嚴重。2009年7月至2010年10月的厄爾尼諾現象,導致印尼2009年橡膠產量同比下降11.3%至244萬噸,由此導致橡膠價格持續上漲至2011年,從2009年7月至2011年10月,印尼天然橡膠現貨價格上漲157.79%。而據印尼農業機構預測,若發生厄爾尼諾現象,2014年度印尼橡膠產量將同比下降3%。
分析認為,甘蔗、橡膠受到的供應衝擊或導致全球糖、橡膠期現貨價格上漲。最新行情顯示,隔夜美糖指數上漲0.4%,日膠指數上漲0.73%,建議繼續關注中糧屯河、南寧糖業、海南橡膠等。(中國證券報)
(責任編輯:DF064)
提示:鍵盤也能翻頁,試試「← →」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