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記載,1873年第一頭由殖民者在獅子山捕獲的倭河馬被運往歐洲,但在抵達後不久便宣告死亡。直到1911年,倭河馬才被人類成功地圈養在歐洲的動物園中,今天它們已經能夠在圈養環境下繁衍。倭河馬每胎僅產一仔,幼仔會跟隨母親一起生活大約3年,圈養條件下最高壽命可達55年。如今,有將近200頭倭河馬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動物園裡,它們憨態可掬的形象使它們成為了動物園中的明星,也讓人們了解到這些來自西非叢林中的精靈的存在。
新加坡動物園中的倭河馬籠舍,動物園讓它們從西非來到了亞洲。圖片:老貓
然而,倭河馬受到的威脅無處不在。戰鬥力方面,它們和堂兄河馬完全不是一個量級。河馬性格暴躁且攻擊性極強,衝刺時速可達40km,半米長的獠牙和數噸重的體型,使它成為世界上最危險的動物之一,更是非洲每年殺死人類最多的動物,在野生環境下幾乎沒有天敵。倭河馬就不同了,它們體型小巧,性情相對溫和,因此常常會遭遇豹子、蟒蛇和鱷魚的獵殺。
溫和的小不點,容易挨欺負。圖片:ZikZag.ru
暗中觀察。123rf.com.cn正版圖片
但倭河馬真正的威脅並非來自自然,棲息地的逐漸喪失和屢禁不止的偷獵行為才是它們最大的夢魘。
在西非,倭河馬生活的叢林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砍伐,被毀壞的森林又轉化為農地,它們原本的家園永久性喪失,不斷縮小的棲息地和不斷增長的人口時刻威脅著倭河馬的野生種群。
倭河馬媽媽帶著1天大的幼崽,它們的家園越來越小。圖片:A.J. Haverkamp / wesapiens.org
它們是西非地區偷獵者的目標之一,雖然它們的牙齒並沒有商業價值,但倭河馬的肉卻被人類垂涎,人們像獵殺野豬一樣捕獵倭河馬,這使得倭河馬的野外種群數量急劇減少,如今,野生倭河馬的數量已經不足3000頭,早已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
哪怕加上動物園裡的近200頭,全球的倭河馬也不過僅存3000頭左右。圖片:Zimbio
作為僅剩的兩種河馬科物種之一,倭河馬與鯨類有著親密的血緣,它們是從遠古走來的生靈,它的小巧玲瓏給它帶來了諸多威脅,也給它贏來了更多珍惜它的目光,希望它的可愛能為它換來明天。
最後再感受下倭河馬的體型之小,從左到右依次是:河馬、倭河馬、賽普勒斯侏儒河馬(H. minor),賽普勒斯侏儒河馬早已滅絕,很可能是賽普勒斯的早期人類活動導致的。圖片:Sondaar / Historical Biology(1994)
三周大的倭河馬,它們族群的未來又會如何?圖片:zooportrait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