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科技隨我探|600萬年前黑猩猩身上就有了音樂基因?遠程磁控微納...

2020-12-05 北京科協

科技前沿

硬核!我國玻色取樣實驗逼近「量子霸權」

近日中科院院士潘建偉等人與德荷科學家合作,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20光子輸入60×60模式幹涉線路的玻色取樣量子計算,在四大關鍵指標上均大幅刷新國際記錄,逼近實現量子計算研究的重要目標「量子霸權」。

文章連結:

http://www.chinanews.com/gn/2019/12-26/9044021.shtml

新型番茄將成理想城市農作物

美國科學家利用基因編輯技術,開發出一種有玫瑰花束般的外形、如葡萄一樣掛果的番茄。這種番茄生長快速,很適合在空間狹小的城市環境、甚至是空間站中種植,將會是一種理想的「城市農作物」。相關研究論文發表在最新一期《自然·生物技術》雜誌上。

文章連結:

https://kyc.wtc.edu.cn/2019/1227/c3331a59257/page.htm

遠程磁控微納機器人問世

12月25日,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工程科學學院微納米工程實驗室,通過將調製的渦旋光束進行單次快速曝光或三維空間掃描,加工出泳動性能與裝載貨物能力更強的空心管形和錐形螺旋結構,並利用該結構進行神經幹細胞的體外移植、靶向藥物運輸治療腫瘤細胞。

文章連結:

http://www.stdaily.com/02/anhui/2019-12/25/content_847192.shtml

迄今最古老的「寂靜」星系現身

日本國立天文臺等組成的研究小組通過「昴」望遠鏡和凱克望遠鏡觀測,發現了一個靜悄悄的、正在停止造星活動的星系。該星系比銀河系重,其核心部分在120億年前已經形成。這也是宇宙中發現的最遙遠的此類星系。

文章連結:

http://tech.gmw.cn/2019-12/25/content_33427832.htm

國產「巨無霸」盾構機開啟穿越長江之旅

12月25日上午,我國自主製造的「振興號」超大直徑盾構機在南京和燕路穿越長江隧道右線工程成功始發,這是國內自主研發的超大直徑常壓刀盤盾構首次穿越長江江底。

文章連結:

http://cq.people.com.cn/n2/2019/1226/c367698-33664158.html

科學新知

間歇性禁食益處多多?

在最新一期《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刊發的一篇綜述文章中,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神經學家馬克·麥特森稱,間歇性禁食確實有效,可以成為健康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文章連結:

http://kjsh.people.cn/n1/2019/1227/c426323-31525638.html

600萬年前黑猩猩身上就有了音樂基因?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25日報導,日本研究人員發現,黑猩猩也會自發地隨音樂起舞,這或許表明音樂和舞蹈的「基因」在約600萬年前人類和黑猩猩的共同祖先身上就已經存在了。

文章連結:

http://www.kepuchina.cn/tech/biology/201912/t20191227_1178169.shtml

老年女性防失眠 少吃糖和白麵包

一些老年女性會面臨失眠的困擾。《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近日刊載的一項研究顯示,糖和精製碳水化合物,如白麵包,是引發老年女性失眠的一大原因。常吃這類食物的老年女性可能比不吃這些食物的同齡人更容易失眠。

文章連結:

http://www.xinhuanet.com/2019-12/23/c_1125376109.htm

秦漢時期的排水系統竟如此發達?

近日,山東省琅琊臺遺址考古發掘取得新進展,臺頂發現2000多年前秦漢時期大型夯土臺基、排水系統和建築基址,規模宏大,建築工藝嚴謹,據此推測在臺頂或許曾存在過一座規格較高的大型古建築。

文章連結: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53663289131462090&wfr=spider&for=pc

3億年前,「媽媽」把「孩子」圈起來

英國《自然·生態與演化》雜誌23日發表的一項研究,研究發現了一種此前未知的下孔類物種的化石,下孔類與現代巨蜥類相似。該化石樣本約有3.09億年的歷史,包括一個成體及其子代幼體,是迄今已知最早的親代撫育樣本。

文章連結:

http://www.xinhuanet.com/2019-12/25/c_1125386033.htm

2019年12月29日星期日

農曆臘月初四

1975年12月29日

發現「雲夢秦簡」

1975年12月29日,考古工作者在湖北雲夢睡虎地完成出土大量秦代竹簡之11號墓發掘工作。這批首次發現之秦簡,稱「雲夢秦簡」,共有1155支(另有數十片殘片)。

1919年12月29日

日食試驗證明了愛因斯坦的理論

1919年末,在倫敦舉行的皇家學會和皇家天文學會的一次歷史性聯合會議上的報告,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的基本理論得到了完全的證實。

相關焦點

  • 人真的是600多萬年前外星人通過對黑猩猩進行基因改造而來的嗎?
    雖然人類站在了頂點,但是這並不代表人類與其他的動物迥異,是特殊的存在,恰恰相反,人類與許多動物都有相似之處。首先是外形,雖然人是直立行走的動物,但是人與其它哺乳動物一樣都有相同的構造。其次,所有的哺乳動物都有一定的基因相似度,比如看似小巧的老鼠,實際上與人的基因相似度高達85%,人與牛的基因相似度高達80%,與黑猩猩的基因相似度最高,高達99%左右。
  • 外星文明從人類身上偷走什麼?600萬年才發覺,人類後悔莫及
    長久以來,人們都對「人類的祖先和黑猩猩的祖先相同嗎」這一問題十分困惑,因為黑猩猩部分特徵與人類相近,部分行為又與人類的截然不同。對於這個問題,經過長時間研究,科學家初步得出了結論。主流觀點認為,黑猩猩與人類擁有共同祖先,只是在距今600萬年前,他們選擇了不同道路,從而擁有了不同形態。
  • 科學家發現一黑猩猩基因突變,十分接近人類,基因與人類只差1.2%
    科學家發現一黑猩猩基因突變,十分接近人類,基因與人類只差1.2%在地球之上, 與我們人類最為接近的就是靈長類動物,比如黑猩猩、大猩猩、長臂猿等等,長臂猿與人類的關係是最遠的,其次是大猩猩,而最為接近的則是黑猩猩。
  • 黑猩猩或有答案
    根據媒體報導,付巧妹博士和她的同事對羅馬尼亞洞穴中發現的4萬年前的人類下頜骨「Oase man」進行了基因測序。由於「Oase man」比烏斯季伊希姆人的年代更近,研究人員推測,其染色體中的尼安德特DNA片段要比後者短。然而,研究結果卻顯示,「Oase man」染色體中的尼安德特DNA不僅比後者多,還比後者長。
  • 一周科技隨我探 | 實踐二十號衛星成功定點;小霸王龍不是「矮暴龍...
    科技前沿實踐二十號衛星成功定點1月5日10時1分,我國發射重量最重、技術含量最高的高軌衛星——實踐二十號衛星,成功飛抵預定工作崗位。該衛星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抓總研製的東方紅五號衛星公用平臺首飛試驗星,將對這型新一代大型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平臺進行全面在軌驗證。東五平臺填補了我國大型衛星平臺型譜的空白,可滿足未來20年的大容量衛星應用需求。
  • 科學家初步完成人類與黑猩猩基因組比較
    研究顯示,黑猩猩和人類基因組的DNA序列相似性達到99%;即使考慮到DNA序列插入或刪除,兩者的相似性也有96%;人類與黑猩猩有29%的共同基因編碼生成同樣的蛋白質。科學家說,人類與黑猩猩在600萬年前由共同的祖先分別進化後,其蛋白質體系只經歷過一次主要變化。兩者之間的差異只相當於任意兩個不同人之間基因組差異的10倍。
  • 國外有隻黑猩猩基因突變,差點變成人,研究發現基因與人就差1.2%
    科學家經過研究也發現,和人類最相像的動物就是屬於靈長科的大猩猩了,更有一種說法,認為我們的祖先,就是大猩猩。在幾千年以前發現的距離現在10萬年以前甚至更多的上古遺蹟中,就發現有未進化完全的人的遺骨和化石,他們大多身形佝僂,面部突出,和大猩猩十分類似,被稱為早期智人。
  • 和人類基因相似度達96%的黑猩猩,為什麼幾百萬年都沒進化成人?
    因為從理論上來講,黑猩猩與人類在基因上的相似度高達96%,應該是最有機會進化成堪比人類的高智商物種。但是在現實中,幾百年的歲月過去了,當人類徵服星辰大海、走出太陽系時,擁有和我們相似基因的黑猩猩們卻仍然在樹上吃水果。這其中的問題到底出在了哪裡?
  • 只憑著1.6%的基因差異,黑猩猩是怎麼變成人的呢?
    上文說到,在人類和現存的靈長類動物中,與我們最親近的親戚不是猴類,不是長臂猿,而是黑猩猩,但是只憑著1.6%的基因差異,黑猩猩是怎麼變成人的呢?準確地說,這個過程中有哪些基因發生了改變呢?接下來,我們將要講解這個故事。
  • 黑猩猩與我們有哪些不同之處,為何它們未能進化成人類?
    眾所周知,像黑猩猩這樣的靈長目人科動物,它們所擁有的基因與人類的基因極高相似,然而,我們之間的生活習慣、行為習慣和創造能力都存在著巨大差異。所以,當你看到正在樹上吃水果的黑猩猩時,腦海中浮現的第一個疑問是否和我一樣:它們到底有哪些地方與我們不一樣,所以才一直沒能進化成人類?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51期:首個用於記憶喚醒基因被發現 果真...
    首個用於記憶喚醒基因被發現睡覺之前學的東西更容易記住?日本東京大學的科學家最近為這條很多考生嘗試過的妙招新添了一項證據。通過在老鼠身上進行的實驗,研究人員發現第一個專門用於記憶喚醒的基因,它似乎會影響一天中不同時間的記憶。這個基因就是BMAL1,而缺失BMAL1蛋白的小鼠更健忘。
  • 黑猩猩能變得像人類一樣智慧嗎?
    看到這個消息後,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到科幻電影《猩球崛起》 中的凱撒,這隻黑猩猩由於藥的影響有了很高的智慧,最終竟然發展到帶領一群猩猩同人類抗衡的地步。另一隻黑猩猩「金剛」也很厲害,它從土著野人那裡救回了自己的愛人,又追隨著愛人來到了城市,最後還為了保護愛人同軍隊進行戰鬥。雖然電影內容演得有些誇張,但現實中的黑猩猩確實也很聰明。
  • 數十萬年前,地球上至少有十幾種人類,為什麼最終只剩下了智人?
    黑猩猩屬和人屬開始分道揚鑣大約是在630年前,經過DNA對比測試,人類和黑猩猩有99%的基因相似度,但其實600多萬年以來,曾經有十幾種人和現代人類的祖先生活在地球上,他們的DNA與我們相似度更高,甚至還能通婚!
  • 科學家發現一隻黑猩猩發生基因突變,能直立行走,但有一點很遺憾
    文/濤聲依舊科學家發現一隻黑猩猩發生基因突變,能直立行走,但結局很遺憾在達爾文的進化論當中,人類被認為是從猿人進化來,而我們知道,猿人其實和如今的猴子及黑猩猩等動物都非常的相似,的確如今的黑猩猩和猴子等動物也可以說得上是除了人類之外最聰明的動物了,因此很多生物學家也都在對黑猩猩進行的研究,試圖在其身上發現人類起源的秘密。
  • 人類近親倭黑猩猩基因中發現「幽靈猿」DNA,曾是伴侶,現已滅絕
    在人類社會早期,智人和尼安德特人關係密切,他們交配繁衍,努力把各自的基因留給後代。這種不同群體之間的融合不僅發生在人類祖先身上,同屬人科的倭黑猩猩對這種行為樂此不疲。作為人類最親近的親戚,倭黑猩猩和黑猩猩一直存在著雜交關係,早在20萬年前,它們就發生了基因交換融合。但是,最近靈長類動物學家的研究發現,黑猩猩並非倭黑猩猩唯一的伴侶,在數十萬年前,倭黑猩猩還曾跟一種被稱為「幽靈猿」的類人猿交配,只是「幽靈猿」和尼安德特人一樣都已經滅絕了。
  • 科學家發現一隻基因變異的黑猩猩,行為特徵像人,它能否持續進化
    科學家發現一隻基因變異的黑猩猩,行為特徵像人,它能否持續進化 上世紀70年代,有人在非洲剛果地區抓到一隻黑猩猩,並將黑猩猩賣給動物訓練師,訓練師覺得這隻黑猩猩與其他猩猩很不一樣,十分驚訝,並交給了專業的科學家研究,科學家便發現了黑猩猩基因變異,行為特徵像人,那它能否持續進化?
  • 科學家發現一隻基因變異黑猩猩,舉止與人高度相似,能否繼續進化
    要知道我們和智人屬於同一物種,現在能夠找到的最古老智人化石是16萬年前的,智人最明顯的特點就是腦容量大,超過1300毫升——這是跟直立人對比的結果,因為直立人的腦容量較少,大約是1000毫升。 科學家曾經發現了一隻「基因變異」的黑猩猩,引起了廣泛關注。
  • 科學:為什麼黑猩猩沒有進化成為人類呢?
    依據最新科學評估,黑猩猩生存的時間比現代人類更長,現代人類已繁衍生息30萬年,而黑猩猩已有100萬年的歷史。依據最新科學評估,黑猩猩生存的時間比現代人類更長,現代人類已繁衍生息30萬年,而黑猩猩已有100萬年的歷史。但是人類與黑猩猩已從進化路線上分離600萬-700萬年。如果將黑猩猩當作是人類的親緣物種,我們最後的共同祖先就像一位曾祖母,僅有兩支活著的後代。
  • 這一隻黑猩猩已經基因突變,差點變成人,它們與人類只差1.2%
    人與動物的基因差別微乎其微。黑猩猩與人的基因差別只有1.2% ,甚至有隻黑猩猩差一點突變為人類,這是怎麼回事呢?黑猩猩發生基因突變,生活習慣竟然與人類相似我們都知道人類和黑猩猩有共同的祖先,在基因上更是差別不大。
  • 人類和黑猩猩有生殖隔離嗎?蘇聯科學家找來5名女性,結果怎樣?
    各種膚色的人類之間不存在生殖隔離,基因交流沒有障礙。這是因為目前的地球人起源於同一共同祖先,最近的可以追溯到25萬年前的非洲智人。那麼,人類與其他動物之間有沒有生殖隔離呢?人類屬於靈長目,所以我們與其他靈長類動物具有親近的關係。但要說最為親近的動物,當屬人科人族中的黑猩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