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安德特人和智人是否交配過?黑猩猩或有答案

2021-01-07 網易科技

出品:科普中國

製作:自然醬

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

智人並不是出現在尼安德特人之後,我們與尼安德特人之間在時間域上至少存在約3萬年的交集,關於現代智人和尼安德特人之間是否有性接觸並產生後代的問題一直是人類學界爭議不決的問題。

(左邊為尼安德特人模擬復原圖,右邊為現代智人)

在DNA測序技術未進入遺傳學之前,我們普遍認為跨物種之戀會無果而終。大多數知識會告訴我們,人類的進化過程是一個直線,從最開始的爬行猿類,到最終的現代直立智人,我們與尼安德特人是不同的物種,不可能產生後代。然而,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付巧妹博士採用DNA測序技術成功證明了智人曾經與尼安德特人結合產生了後代。

根據媒體報導,付巧妹博士和她的同事對羅馬尼亞洞穴中發現的4萬年前的人類下頜骨「Oase man」進行了基因測序。由於「Oase man」比烏斯季伊希姆人的年代更近,研究人員推測,其染色體中的尼安德特DNA片段要比後者短。然而,研究結果卻顯示,「Oase man」染色體中的尼安德特DNA不僅比後者多,還比後者長。這就意味著,「Oase man」的曾曾外祖父母可能是個尼安德特人…付巧妹認為,這樣的結果表明現代人類和尼安德特人之間有性接觸並育有下一代,而且產生性接觸的時間段很長。

(假想尼安德特人現代圖)

今天我們將通過科學家對黑猩猩與倭黑猩猩的研究,來分析跨物種之戀對於自然界產生的巨大進化力量。

此前,根據科學家們對黑猩猩與倭黑猩猩的DNA研究顯示,二者同屬於黑猩猩屬但卻分屬不同物種的兩種猿類,換句話說,這是猿類的兩個不同物種,與智人和尼安德特人的關係相似。DNA研究顯示,黑猩猩和倭黑猩猩在過去某個時間段曾有過「跨物種之戀」,並通過交配的方式互換基因。

科學家輔助海關工作 意外發現黑猩猩與倭黑猩猩的關係

每年,數以千計的黑猩猩在中非和西非的森林中被捕捉,然後被運到亞洲和中東地區充當寵物或進入動物園,供人娛樂。其中,大多數黑猩猩剛出生沒多久,許多會死於途中。在偶然情況下,這種瀕危物種會被海關發現並沒收,可是接下來他們就不知如何處理。畢竟這些黑猩猩沒有機票或標誌,根本不知道應被送回哪裡。

(著名歌星麥可·傑克遜與其收養的黑猩猩)

然而,非洲黑猩猩也有獨特的DNA,可以據此被分為四個亞種,分別是西部黑猩猩、中部黑猩猩、奈及利亞-喀麥隆黑猩猩以及東部黑猩猩,每種黑猩猩都生活在非洲不同地區。通過分析65對基因組,就可以確定黑猩猩的大致生存範圍。以中部和東部黑猩猩為例,你可以計算出50公裡範圍內的黑猩猩所屬,不僅可確定它們生存在哪個國家,甚至是哪片森林都知道。

現在,科學家們正希望利用這些發現,幫助海關人員將沒收的黑猩猩送回家鄉。與此同時,這些研究也讓他們有了意外發現。在研究中部黑猩猩基因組時,科學家發現似乎來自倭黑猩猩的基因組。

倭黑猩猩是猿類近親,通常體型較小,性情溫和。最初,研究人員以為這是個錯誤,但經過深入研究,他們發現這是真的。

研究人員最終證實,中部黑猩猩擁有倭黑猩猩的部分DNA。儘管比例很小,還不到1%,但卻真實存在。這意味著,這兩種猩猩在過去的某個時間段曾有過跨物種相戀的經歷。倭黑猩猩與黑猩猩在160萬年到210萬年前分為2個物種,但它們並非總是保持獨立。科學家們推測,在20萬年到55萬年前,這兩個物種肯定存在交配和基因交換現象。當時,中部黑猩猩與東部黑猩猩已經分為不同的亞種,中部黑猩猩依然攜帶著東部黑猩猩的部分遺傳基因。這種雜交並非只與兼容性有關,還與進化機會相關。

歷史有其必然性 黑猩猩與倭黑猩猩終相遇

倭黑猩猩生活在剛果民主共和國境內,這裡的剛果河將它們與中部黑猩猩分隔開,同時將東部黑猩猩隔離開。剛果河的形成很可能是黑猩猩與倭黑猩猩首次分離的地方,迫使它們進入不同的森林,並阻止它們相見。剛果河成了巨大的天塹,因為黑猩猩和倭黑猩猩都不會遊泳。

剛果河

但在歷史上,剛果河的部分水域可能水位較淺,促使曾經分離的兩個黑猩猩群體重新相遇,並發生雜交現象。科學家希望將這種基因交換與中非古老的氣候變化聯繫起來。他們還計劃對更多倭黑猩猩進行基因組排序,目前僅排序了10隻倭黑猩猩。他們僅在黑猩猩基因中看到倭黑猩猩的DNA,而未在倭黑猩猩基因中看到黑猩猩的DNA。

黑猩猩進化之路反映出人類進化模式

這些發現也反映出人類的進化模式。一直以來,科學家認為所有現代人都起源自非洲。2010年,遺傳學技術成功證明了這一點,並證明其中少部分DNA甚至來自穴居人;隨後,科學家成功證明澳大利亞土著人繼承了丹尼索瓦人(早期人類,已滅絕,英文名Denisovans)的部分基因;中國科學家付巧妹採用更先進的DNA測序技術證明了前文的所述的情況:智人與尼安德特人曾經發生過性關係並產生了下一代。

人類學理論和遺傳學DNA基因測序相互印證,我們的祖先離開非洲後,擴散到世界各地。他們與其他生活在亞洲和歐洲的早期人類碰面,交配,從而獲得這些早期人類的基因。現在,我們可能攜帶穴居人、丹尼索瓦人以及尼安德特人的基因。基因從一個物種傳到另一物種身上的現象被稱為「基因滲入」(英文名Introgression),這讓我們了解人類歷史變得更加複雜。

物種起源就像一個分裂過程,一個族群分裂為兩個不同的族群,創造出不同的家族樹分支。這似乎是人類進化的共同主題。舉例來說,人類與黑猩猩分離後,我們用了漫長時間交換基因(通過交配),然後永久性分離。黑猩猩與倭黑猩猩顯然也是如此,不同的黑猩猩物種之間依然在交換基因。這意味著,它們不只是被動地 順著地理界線漂流。相反,很可能是自然選擇促使它們分離,以便適應了當地疾病或環境挑戰。

誰與人類關係更近?有科學家主張把人類看作第三類黑猩猩

人類的祖先與黑猩猩的祖先在大約在500萬到600萬年前分家,走上獨立的進化之路。前者產生了人類,後者則演變成黑猩猩和倭黑猩猩。這兩類黑猩猩都生活在非洲森林裡,喜歡群居,有著相當複雜的社會結構,甚至會集體狩獵。它們是與人類血緣最近的動物,也是當今除人類之外現存智力水平最高的動物之一。有少數科學家主張將它們從黑猩猩屬中分離出來,與人屬劃歸一屬。甚至有極少數學者認為,在某種意義上,人類就是第三類黑猩猩。

人類曾經認為自己是唯一具有情感、道德和文化的生物。但隨著對黑猩猩的研究越來越深,顯然這並不完全正確。許多科學家現在相信,所有這些一度被認為是人類獨有的特徵特質,也在黑猩猩身上發現。很多時候,黑猩猩可被視為 「簡化版、原始版的人類」。

它們懂得製造和使用簡單工具,比如折取草葉伸進白蟻巢穴引誘美食上鉤,它們也擁有感情,會為親屬的死亡感到悲傷,會慰問死者的兄弟,它們有自我意識,照鏡子時知道裡面那個傢伙正是自己;甚至還有移情能力,懂得設身處地揣測其它生物的想法。

此外,黑猩猩還有語言天賦。經過語言培訓後,有的黑猩猩能聽懂幾千個英文單詞,並能藉助鍵盤等工具「說話」。黑猩猩與人類幼兒在智力上非常接近,顯然比外表的相似程度更高。 或許可以這樣說,人類進化的全過程,黑猩猩或許全看在眼裡。

「科普中國」是中國科協攜同社會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開展科學傳播的科學權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國融合創作出品,轉載請註明出處。

本文來源:網易科技報導 責任編輯: 王真_NT5228

相關焦點

  • 尼安德特人和智人是否交配過?
    智人並不是出現在尼安德特人之後,我們與尼安德特人之間在時間域上至少存在約3萬年的交集,關於現代智人和尼安德特人之間是否有性接觸並產生後代的問題一直是人類學界爭議不決的問題
  • 尼安德特人和晚期智人為什麼沒有生殖隔離?
    生殖隔離就是指親緣關係接近的類群在自然的條件下不交配,即使交配了也無法繁殖後代或者後代也無法具有生育能力的一種隔離機制。人和黑猩猩雖然有98%以上的基因是相似的,而且共祖,但是人和大猩猩無法繁殖後代的,前蘇聯的科學家就這一點做過一個實驗。人類的起源同樣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
  • 智人和尼安德特人,真的交配過了嗎?
    根據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平均而言,一個人有4%的基因,直接與尼安德特人有關。雖然尼安德特人在3萬年前就消失了,但這項研究為史前智人與尼安德特人繁衍後代,提供了堅實的基因證據。智人可能是在從非洲遷徙後,開始與尼安德特人交配的大約在65000年前,智人從非洲大陸大量遷移而來。當智人傳播到中東和歐洲時,他們遇到了尼安德特人。
  • 人類雜交史:尼安德特人和智人到底有沒有後代
    他認為:「隨著越來越多的古人類和早期現代人被找到並測序,我們將會看到更多的種間交配行為。」通過分析尼安德特人基因組中的智人DNA痕跡,卡斯特利亞諾的團隊發現了最新的種間交配證據,大約發生於10萬年前。該尼安德特人基因提取自西伯利亞某洞穴中發現的一塊腳趾骨。卡斯特利亞諾告訴我們:「人口遺傳學研究圈內有一句笑話——種間交配現象是發現不完的。」
  • 從性愛高手倭黑猩猩看尼安德特人和智人的交配
    《從性愛高手倭黑猩猩看尼安德特人和智人的交配》文章已經歸檔,不再展示相關內容,編輯建議你查看最新於此相關的內容:未發先火,OPPO Reno口碑爆棚在意料之中?旅行中,要帶的東西除了必要的身份證件和衣物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手機了。現如今,絕大多數年輕人對手機的要求已經不滿足於強悍的性能,更需要手機有超高的顏值,出去遊玩時候能成為最吸睛的時尚單品。對於這部分追求高顏值和強悍實力的年輕人來說,前不久發布的華為P30系列能夠滿足他們的要求。天空之境+赤茶橘配色,華為P30系列佔領科技美學最前沿在外觀配色方面,?
  • 尼安德特人和智人的恩怨糾葛
    現代人類的祖先是智人,生物學上屬於人屬動物下的一種,而尼安德特人的歸屬一直都存在著爭議,但是更多的會把尼安德特人看成是和智人並列的人屬動物下的一種,但是跟智人的親緣關係較近。尼安德特人在一些影視作品和漫畫中被描述成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形象,其實事實上並非如此。人類的祖先最早可以追溯至三五百萬年前的南方古猿,大約二百多萬年前古人類走出非洲走向全世界,基因突變和變異的積累在不同環境的選擇之下,古人類走上了不同的進化之路。例如尼安德特人來到歐洲和西亞,由於寒冷的環境它們進化的非常魁梧,確實是四肢發達。
  • 尼安德特人和智人存在生殖隔離嗎?
    在人類演化歷史上,並不是只出現過智人這一個品種,曾經還出現過非常多的人種,比如:丹尼索瓦人,尼安德特人等,甚至有一些人種存在的時間和晚期智人有所重合
  • 為什麼尼安德特人與晚期智人沒有生殖隔離?
    尼人原本是生活在歐洲的古人類,但有科學研究表明,我們東亞人體內含有的尼人DNA竟然比歐洲人還要高出20%,就連非洲人的基因也具有相似特徵,只是它們的尼人DNA含量明顯要低處很多,難道晚期智人與尼安德特人之間沒有生殖隔離?
  • 尼安德特人比智人更聰明,為何最終卻敗給智人?
    無疑,這會招來無窮的嘲笑和迫害。但隨著時代的發展,這一點仿佛已經開始被世人慢慢地接受了。在人類進化成如今的模樣前,曾有許多分類,存在諸多種族,其中便包括智人和尼安德特人。人類是屬於前者。眾所周知,大腦是否存在自主意識、是否具備自主創新能力是區別人和其它生物的標註。據悉,當時的智人和尼安德特人的大腦都開發了意識,可以獨自思考問題而行動。另外,尼安德特人人的大腦體積比智人的還大。
  • 尼安德特人和現代智人
    愛爾蘭地質學家金威廉(WilliamKing)就曾準備把尼安德特人劃分為單獨的一個屬,最後他雖然也把尼安德特人和智人分到了一個屬,但是不同種。尼安德特人和智人的考古遺址分布至於他們是如何滅絕的,又有很多種說法。比如有人認為它們是被後進入歐洲的智人,也就是現代人類的祖先給滅絕的。
  • 智人與尼安德特人相比有什麼優勢,是憑「運氣」笑到最後的嗎?
    因此,一旦資源匱乏,或者有其他競爭者與之爭奪資源,狩獵或者對抗中所消耗的能量過多,又無法得到及時地補充,那麼尼安德特人身體優勢直接就成了劣勢。舊石器時代的工具和武器沒有明顯區分,因此從智人和尼安德特人骨骼的保存情況,也能推測當時二者的工具、武器的差異,尼安德特人遺骸的完整度不如智人,很可能就與其所使用的工具、武器有關。
  • 智人與尼安德特人相比有什麼優勢,是憑「運氣」笑到最後的嗎?
    尼安德特人擁有比智人更大的腦袋,他們不僅腦容量超過了現代人,身材和爆發力也佔據優勢,但優勢在特定環境下,往往正是劣勢所在。大腦是個高消耗體,智人成年個體大腦消耗的能量佔據了人體總消耗量的20%左右,腦容量超過智人的尼安德特人消耗量會更大,再加上他們健壯的身體,需要攝入的能量便更多。
  • 現代人類參與跨物種交配被科學家證實
    智人並不是出現在尼安德特人之後,我們與尼安德特人之間在時間域上至少存在約3萬年的交集,關於現代智人和尼安德特人之間是否有性接觸並產生後代的問題一直是人類學界爭議不決的問題。DNA研究顯示,黑猩猩和倭黑猩猩在過去某個時間段曾有過「跨物種之戀」,並通過交配的方式互換基因。科學家輔助海關工作 意外發現黑猩猩與倭黑猩猩的關係每年,數以千計的黑猩猩在中非和西非的森林中被捕捉,然後被運到亞洲和中東地區充當寵物或進入動物園,供人娛樂。其中,大多數黑猩猩剛出生沒多久,許多會死於途中。
  • 當現代智人遇到尼安德特人的科技——《尼安德特人三部曲》
    尼安德特人雖然在計算機領域有非常先進的技術,但是在他們的世界連噴氣式飛機還沒有出現。」從他的《尼安德特人》和《量子之夜》可以深切地體會到他對尼安德特人的構想並非空穴來風。在此基礎上,Robert Sawyer向科幻讀者們展示了尼安德特人的外貌特點,骨骼的區別,他甚至詳細地和我們描繪了一番尼安德特人的開放式婚姻結構。作為科幻讀者,這本書既讓人覺得新鮮有趣,又對我們的兄弟尼安德特人感到無比親切。
  • 尼安德特人和智人存在生殖隔離嗎?為什麼我們體內殘留著尼人的基因?
    在人類演化歷史上,並不是只出現過智人這一個品種,曾經還出現過非常多的人種,比如:丹尼索瓦人,尼安德特人等,甚至有一些人種存在的時間和晚期智人有所重合,而且生存空間也有一定的重疊。
  • 人類和黑猩猩不能產生後代?科學家如何知道,推測或是實驗?
    從現有的結果來看,我們知道馬和驢之間可以交配並產生後代,但是後代的騾子並不可育,當然這也是生殖隔離的一種特殊形式,雖然有後代產生,但是後代不可育,也就無法把交流的基因遺傳下去。馬和驢都是馬科、馬屬下的不同成員,親緣關係比較近。而另外兩種貓科動物老虎和獅子都是貓科-豹亞科、豹屬下的成員,同樣親緣關係較近可以交配產生不可育後代獅虎獸或者虎獅獸。
  • 尼安德特人是什麼人?與智人屬不同「種」,為何還能進行繁衍?
    要弄清楚尼安德特人,需要先對直立人和早期智人的概念有所了解。1889年,德國博物學家海克爾,在對尼安德特人化石進行了詳細研究後認為,從猿到人的演化過程中,曾經有一個過渡時期,他將這個階段的物種命名為「猿人」。事實上,按照現在的研究,猿人即現在所說的直立人,是一種古老的人屬成員,它們生活在200萬年到20萬年前,對應考古學所說的舊石器時代。
  • 為何人類無法和其它動物進行交配呢?
    為何人類無法和其它動物進行交配呢?眾所周知,人類是現代地球的統治者,也是迄今為止地球上已知的唯一的高等生物。人類用自己的智慧,勤勞換取了現在的成果。但是不知道大家想過沒,許多動物都可以相互交配,而人類卻無法和其它動物進行交配,你們知道是為什麼嗎?
  • 與尼安德特人相比,智人贏在了拇指上?因為它,人類才走到了今天
    或許我們很少仔細觀察自己的雙手,不是因為它不重要,而是由於太過熟悉。事實上,雙手讓人類與動物有了質的區別,在人體206塊骨骼中,雙手就佔了54塊,數百條韌帶使其相連,每隻手還有30多塊肌肉和50多條神經,正是它們,讓我們的手保持靈活。如果說雙手讓人類從動物界脫穎而出,那麼拇指就完成了智人的進擊。
  • 人類是否與所有生物都有生殖隔離?不是,但他們都被人類搞滅絕了
    這表明,大約3萬年前,也就是尼安德特人滅絕之前,人類曾與他們的靈長類近親(尼安德特人)雜交。或者說,人類和尼安德特人並沒有存在生殖隔離。那麼問題來了,人類現在是否與所有生物都存在生殖隔離呢?這樣的課題很少有人會去研究,但可以肯定的是,人類的DNA與其他動物的DNA已經存在巨大差異,基本不可能進行雜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