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睡前記憶力最佳?首個用於記憶喚醒基因被發現
睡覺之前學的東西更容易記住?日本東京大學的科學家最近為這條很多考生嘗試過的妙招新添了一項證據。
通過在老鼠身上進行的實驗,研究人員發現第一個專門用於記憶喚醒的基因,它似乎會影響一天中不同時間的記憶。這個基因就是BMAL1,而缺失BMAL1蛋白的小鼠更健忘。BMAL1蛋白是一種調節許多其他基因表達的蛋白質,其水平通常會波動,在起床前的水平較低,入睡前水平較高。因此,這也就是說明了為何睡前記憶力更佳。
農業農村部公布2019年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清單
中國農業農村部近日公布2019年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進口)批准清單,包括12個作物品種,其中,新增了美國陶氏益農(Dow AgroSciences)的抗蟲大豆,還有美國農業部農業研究中心、太平洋盆地農業研究中心和夏威夷大學聯合申請的抗病番木瓜。其餘10種轉基因作物則為續申請,涵蓋大豆、玉米、棉花、油菜等。
大型研究揭示基因和肥胖雙重推動我國糖尿病流行
一項多中心、大樣本的前瞻性隊列研究顯示:我國糖尿病患者同時存在β細胞功能障礙和肥胖導致的胰島素抵抗問題,未來應該據此「雙重推動」制定更行之有效的防控策略。這是我國迄今最大的一項研究成人胰島素抵抗、β細胞功能障礙和肥胖對糖尿病風險作用的研究。研究論文日前發表於《柳葉刀·糖尿病和內分泌學雜誌》。
科學家實現竹子基因定點編輯
福建農林大學教授朱強課題組以東南亞地區廣泛種植的麻竹為材料,建立了適合麻竹內源基因的敲除的基因編輯系統,實現了對麻竹基因的定點敲除。相關成果近日發表於《植物生物技術雜誌》。該研究為竹子分子生物學的發展及通過分子育種方法進行竹子農藝性狀的改良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新的控制水稻粒寬基因被發現
近日,華中農業大學教授邢永忠課題組從T-DNA插入突變體中鑑定到一個控制水稻粒寬的基因WIDE GRAIN 7(WG7),其通過直接與OsMADS1啟動子結合而上調其表達量,增強了組蛋白H3K4me3在啟動子中的富集,並最終增加了籽粒寬度。相關成果發表在《植物期刊》上。
深圳華大基因投資超千萬在青島建細胞中心項目
12月26日,在青島華大基因研究院舉行青島華大細胞中心項目開業儀式。該項目是深圳華大細胞在山東成立的細胞技術研發和服務平臺,一期總投資不少於1000萬元,將依託華大基因北方中心的技術支撐,採用國際前沿細胞製備存儲技術和標準,聯合國際頂尖細胞治療研究中心,在國際經濟合作區打造的集幹細胞和免疫細胞提取、製備和存儲一體化的平臺。
五角大樓發出風險警示:DNA檢測或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雅虎新聞報導稱,五角大樓在一份內部備忘錄中指出,軍事人員應避免將 DNA 試劑盒帶回家使用,因其可能帶來意外的安全風險等不良後果。這份報告發送於 12 月 20 日,儘管未指明確切的風險,但它似乎對軍人的服役能力等健康信息有所關注。《紐約時報》證實了五角大樓的這份警示備忘錄,指出無意間發現的某些標記,或影響某些準備從事相關行業的服務人員的職業選擇。
黑猩猩能隨音樂起舞 舞蹈「基因」或在600萬年前已存在
人們聽到音樂,往往會不自覺地搖擺身體。最新研究表明,黑猩猩也會如此!近日日本研究人員發現,黑猩猩也會自發地隨音樂起舞,這或許表明,音樂和舞蹈的「基因」在約600萬年前人類和黑猩猩的共同祖先身上就已經存在了。
《科學》子刊:納米技術助力恢復p53抑癌基因活性 成功延緩癌症發展
眾所周知,p53抑癌基因在癌症的發生發展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在癌症患者體內突變率高達50%,是人體內突變頻率最高的癌症相關基因。近日,來自布裡格姆婦女醫院的研究人員在該領域終於取得了突破:利用納米技術,他們使用合成納米顆粒恢復了p53基因的活性,並成功延遲了p53缺陷型肝癌細胞和肺癌細胞的生長,而且在極大程度上增強了mTOR抑制劑的治療敏感性。
Cell:許多精神疾病源自相同的基因變異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麻省總醫院(MGH)和精神病基因組學聯盟(Psychiatric Genomics Consortium)的研究人員發現許多不同的精神疾病具有相同的遺傳結構。在給定的年份中,精神疾病影響超過25%的人群。在這項同類研究中規模最大的研究中,他們鑑定出100多種會影響一種以上精神疾病風險的基因變異。相關研究結果近期發表在Cell期刊上。
MIT評出2019年最失敗技術:基因編輯無角奶牛上榜
近日,《麻省理工科技評論》( MIT Technology Review)回顧盤點了2019年最糟糕的科技失敗事件,其中基因編輯的無角奶牛上榜。但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的科學家對其中一隻編輯過的動物,一頭名叫布裡(Buri)的公牛的基因組序列進行了更仔細的研究,發現它的基因組中含有一段細菌DNA,其中包括一種賦予抗生素耐藥性的基因。
全球首個血友病基因療法:在歐美進入審查 單次注射年出血率降低96%
BioMarin是一家全球性的生物技術公司,專注於開發治療嚴重且危及生命的罕見和超罕見遺傳疾病的創新療法。近日,該公司宣布,歐洲藥品管理局(EMA)已受理基因療法valoctocogene roxaparvovec(valrox,BMN270)治療重度A型血友病成人患者的營銷授權申請(MAA)。該MAA將於2020年1月開始進行加速評估。此外,血友病基因療法單次注射年出血率降低96%。
羅氏獲DMD基因療法授權
12月24日,羅氏(Roche)和Sarepta Therapeutics公司共同宣布,雙方達成許可授權協議,羅氏將獲得治療杜氏肌營養不良症(DMD)的基因療法SRP-9001在美國以外地區的獨家推廣權益。Sarepta將總計獲得11.5億美元前期付款(包括7.5億美元現金和4億美元股權投資)和潛在17億美元的裡程碑付款。根據Vantage的報導,這是迄今為止,細胞和基因療法領域針對一個在研項目的最大授權許可。
華大基因控股子公司擬引入投資 融資近5億用於感染防控業務
12月27日晚間,華大基因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子公司深圳華大因源醫藥科技有限公司擬以增資及控股股東轉讓股權的方式引入多家專業投資機構,集中優勢資源,加快感染防控業務的持續發展。得注意的是,本輪融資的領投方為高林資本、紅杉資本中國基金、松禾資本,跟投方為博遠資本、長城基金、禮來亞洲及鍥鏤投資,融資數額近5億元。
癌症基因檢測服務機構世和基因完成8億元新一輪融資
近日,癌症基因檢測服務機構世和基因宣布完成8億元新一輪融資,本輪投資由國新控股領投,禮來亞洲基金、軟銀中國、朗瑪峰、華泰瑞合醫療產業基金等機構跟投。據悉,南京世和基因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成立於2013年3月,總部位於中國南京,在北美設有研發機構。成立6年,世和基因共獲5輪融資。
Immuneering完成1700萬美元完成A輪融資 以推進抗腫瘤藥物開發
2019年12月16日,Immuneering完成1700萬美元完成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Boxcar PMJ LLC領投。Immuneering成立於2008年,總部位於新英格蘭東海岸,是一家新藥開發商。Immuneering利用了十多年來在生物信息學領域的領先地位,致力於研發用傳統方法不能發現的新藥物。Immuneering利用疾病消除技術(DCT),研發能夠逆轉諸多相關基因中疾病信號的藥物。
基因數據組分析公司BC Platforms完成1500萬美元C輪融資
近日,總部位於瑞士蘇黎世的基因組數據管理和分析公司BC Platforms宣布已經完成了1500萬美元的C輪融資,並與醫療保健分析巨頭IQvia建立了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同時,總部位於北卡羅來納州達勒姆市的IQvia牽頭了本輪投資,Debiopharm Innovation Fund和芬蘭投資機構Tesi也參與了該輪投資。
邁景基因完成億元B輪融資 深創投和國科嘉和基金領投
據IT桔子報導,近日,廣州邁景基因醫學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宣布完成B輪億元融資,此次融資由深創投和國科嘉和基金領投,福建漳龍三君和前海長城基金跟投。此前,邁景基因曾獲得深創投數千萬元人民幣的A輪融資。本輪融資資金將主要用於加大新產品研發與註冊的投入,進一步推動產品的商業化。
2019年大部分融資流向了A輪 共吸納16.4億人民幣
(圖片來源:動脈網)
根據鈦媒體整合動脈網資料顯示:今年基因領域發生融資共20起。與去年整體趨勢類似,今年的大部分融資也集中在了相對中早期的企業,僅一家企業的輪次是在A輪以前。大部分的資金流向了A輪,這一部分企業一共吸納了16.4億人民幣的金額;C輪次之,這一部分企業共募集資金12.6億人民幣;而B輪、D輪及其以後企業所募集資金總額分別為3.5億元、3億元。
2018年全球細胞與基因治療融資數額達到97億美元 較2017年翻倍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全球精準醫療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全球範圍內,基因治療領域的新興企業在快速崛起並受到熱烈追捧。根據國際再生醫學聯盟的統計,2018年全球細胞與基因治療融資數額達到97億美元,較2017年翻倍,2016-2018年的年均複合增長率高達88%。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